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

时间:2022-08-17 16:41:4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 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 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模糊教学艺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忽视、压抑了人的天性和情感,科学主 义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使人们习惯于用精确的方法思考和推理,极力追求精确的明晰的方法,以获得事 物的科学的逻辑美。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和考试命题的标准化。 这些精确化的科学手段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的难题,但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正如苏联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如若 在教学中注重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就能弥补科学主义的不足。脑科学研究表明,模糊机制可使抽象思维和形 象思维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也像一般审美体验那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渗透 、统一中得到提高,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学艺术的模糊美进行有效的体验和把握,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其深层的 思想观念。换言之,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不仅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反而能促进教学尽快实现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目标。
    实践证明,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都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 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学语文的兴趣。《晋祠》是一篇文质优 美的课文,教授此文时,如果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模糊教学艺术,将《晋祠》作为审美客体,引导学生进 入对大自然旖旎风光和古代灿烂文化的审美过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的想象,这样不但潜移默化地增长了学 生的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试想,如果老师对此文作纯理性思辩的讲授,按课 文层次进行分层,或者为了所谓的严谨、精确,讲授中冷不防提问:“这一句是单句还是复句?”那么,一节 完整的充满审美情趣的课堂教学将因此而被肢解得鸡零狗碎,生动的审美过程还有什么趣味呢?有些中外文学 杰作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动于衷,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模糊教学艺术,片面地过分地 追求所谓科学、严谨、精确之故。
    二 优秀的模糊教学艺术都存在下列四个特点:
    1.心领神会
    美感是相对模糊的心理效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南山的景色感到迷离恍惚,欲辨已忘 言,只是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模糊微妙的美感。朱自清“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但只能作“宛然一块温润的碧 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的描绘,并与其他地方的绿色对比观照,用了“太淡”“太浓”“ 太明”“太暗”,作者似乎越说越模糊,但正是这样,引导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视、体验,展开丰富 的想象,去领略作品流露出的“朦胧美”。这种“模糊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康德语)。因此, 教师和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心领神会,便是模糊教学艺术的基础。不可企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彻底 清楚、明白。否则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有位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洒脱”一词的含义时,学生纷纷举手,有说是 自由随便的意思,有说是随意方便之意,有说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学生对“洒脱”一词可以说基本心领神会 了,然而教师认为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太模糊,便把《现代汉语词典》上“洒脱”的注释抄给学生:“(言谈、 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样一来,学生反而被搞糊涂了,如什么叫“举止”,什么叫“风格”,可说 是“洒脱”之外又增加了几个新词,弄巧成拙了。
    2.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是我国古代艺术欣赏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法则,也就是说,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该超越单纯的训 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应直接进入审美领域,用心灵去体会、把握诗词的意象和境界。
    教学过程中常存在大量不确定、不精确、亦此亦彼的事物和现象,此时,教师亦应超越单纯的解释、论证 等方法,直接让学生进入审美过程,让学生用心灵去理解体会。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一段话:“从东京出 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的,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这里的“日暮里”,作品中的 “我”为什么至今还记得?这无疑是个不确定的模糊问题。有位特级教师在讲授此段时,便遵循了诗无达诂的 审美法则,收到了最佳效果。她说“考证事物应注意本证,不能牵强附会,鲁迅先生说‘不知怎的’便是最好 的证明,推论要有根据,不能建筑在臆断的基础上。”这一讲,就把这段模糊问题中所特有的蕴含牢牢保留住 了,学生在老师点拨下懂得了作者那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因素,体会到一个游子飘泊到异国他乡,难免见景生情 ,触物伤怀的心绪。所以,教学艺术的模糊性是一种美,一种朦胧美。教师应刻意去创造这种朦胧美。反之, 教师如果硬要追求准确、清晰,就会破坏这种朦胧美。如果武断地这么说:“作者至今记得日暮里,是因为联 想到日暮归家,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所以记忆犹新。”这就难免牵强附会了。作者的原意是很 模糊的,如硬要去揣测作者原意,往往曲解。
    3.计白当黑
    国画艺术中有一种“计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 妙境的艺术境界。如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 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模糊教学艺术中,教师亦可借鉴图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教学的紧要处,有意留下一处空白,创造一种 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让学生去想象、思索、玩味。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教朱自清《绿》时, 分析了第一段后,便直接进入第二段分析,故意留下第二段这个空白,这一模糊做法确实激起了学生积极思维 。第二段内容和结构都有什么作用?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为什么不直接写绿而写了梅雨潭和 梅雨亭……这些问题恰好是文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问题,效果远比老师直接把答案讲 给学生好得多。这种有意的“空白”,有意的“模糊”,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并不喜欢那种太实、太露、太精确,不给他们留一点想象余地的教学, 所谓一览无余,无生动可言。
    4.不似似之
    “不似似之”即具有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懵懂间即具有一种模糊美的审美境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 创造了这种不似似之的模糊审美境界,那么教学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例如教汉乐府诗《陌上桑》时,诗 作者写罗敷的美,采用了模糊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但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 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可谓“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处于 “不似似之”的审美境界,千万不可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或某一具体现实中的人物去概括或类比。如果这样,不 但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而且会影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中除上述几种模糊艺术手法以外,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 不会一泻无余或包办一切,而总是留有余地。言有限而意无穷,启发、诱导学生的审美情思,调动学生学习语 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知识,发展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模糊教学艺术中的“模糊”不是指那种不合思维规律的悖理模糊,而是指符合思维规律的 辩证模糊,它既不同于是非不分的糊涂,又不同于模棱两可的含混,也不同于故弄玄虚的神秘,更不同于老于 世故的圆滑,它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充满着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灵气。它以正确性为前提,要求教师 在潜心体味,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启发诱导学生上下功夫。确切说,它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教学手法 。如果认为模糊教学艺术只要意会,用不着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可以马马虎 虎,含糊含混,那就是对模糊教学艺术的曲解。须知,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艺术可以模糊;作为科 学,必须严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即变课堂教学单纯的认知过程为认知与情意有机交融的艺术过程, 从而推进语文教学向培养和发展学生情知的审美教育境界升华。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