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18 17:16:49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西城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员  滕秋莉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大应用应是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帮
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一些学校开展了基于
网络的主题学习活动(简称为“网络主题学习”),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
探索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我们的实施策略是:首先确定一个目标清晰的、开放
性学习主题;其次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学生
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
行集体协作或互助学习,纠正或解决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模糊概念;最后教
师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提升,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概念。
主 题 词: 网络主题学习   教学   策略

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当今信息技术已从信息传递工具逐步变为一种社会环境,成为人们生存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并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信息时代的特点是信息海量和知识更新快,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提高创造新知的能力。上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纷纷都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信息素养,不同国度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内涵是相同的。信息素养是一种面对目前任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及其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探究学习的工具、合作学习的交流工具和学习评价的反馈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大应用该是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一些学校开展了基于网络的主题学习活动(以下简称为“网络主题学习”),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探索出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一、网络主题学习
网络主题学习是依托于学校网络教室环境开展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网络教室使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或合作解决该问题,获取相关知识,发展能力。
在网络主题学习活动中,所有的学习资源和探究问题存放在教室的计算机中,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通过网络相互交流或协作学习,学习结果以电子作品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展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自主建构知识的乐趣,也感受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优势,同时提升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素养。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接收、复制和输入知识的过程,而是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活动来获取和建构。知识潜存于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是学习者在情境中的交流与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的活动经验提供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考的机会,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有效的学习必须让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境下思考、判断、交流、协作,最终达到知识的建构。网络主题学习就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学生创设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设置学习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学习任务。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网络搜索技术的不断改进,信息获取变得日益便捷,即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给出一个关键字,瞬间就能搜索出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面对网络中如此海量的信息,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成为人们面临的新难题。网络主题学习是在网络教室,搭建一个小小的信息“池塘”,学生在“池塘”中,学习对信息分析、评价、筛选和再利用,逐步学会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出符合需求的、有用的资料。在网络主题学习活动中,教师预先准备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上网获取信息不作为主要的任务要求和培养目标,学生主要是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解决其面对学习问题,发展自身分析、综合与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
二、网络主题探究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主题选择策略
网络主题学习实施最重要的是确定一个目标清晰的、开放性学习主题。主题是学习活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个学习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课堂上进行的网络主题学习活动的主题最好来源于教材,学习的内容最好是开放的、学习的结论最好是发散的,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传染病及其预防”“南极地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同步卫星”“国粹京剧”等都是不错的网络学习主题。
初步确定学习主题后,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互联网、电子图书馆、各种杂志或课外书籍等)对支撑主题的学习资源进行评估和筛选,资源匮乏的学习主题不适合网络学习方式,应重新选题。
(二)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网络主题学习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教师提出需要探究和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协作或互助学习,纠正或解决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模糊概念;最后教师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提升,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概念。
1.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同任何学习方式一样,网络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吸引力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能够很好地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认知的内驱力。
网络主题学习的情境的呈现可以用文字描述、录像短片、图片或录音剪辑等方式,但应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如“同步卫星”网络主题探究教学时,教师使用GoogleEarth软件,和同学一起查找学校的位置,感受卫星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面对如此新奇现象而感到震惊时,教师适时地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任务——研究一些与卫星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又如进行“传染病及其预防”网络主题探究教学时,教师先播放了一段香港爆发流感,导致停课的新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传染病对我们的危害巨大,学习和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太重要了,由此激发学生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自需求,这时的学生已经完全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情境设置为后续学习开展铺设了通道。

 
图1  网络主题学习的基本流程

2.精选资源,提高探究效率
网络主题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支持学习活动的大部分学习资源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为了保证网络自主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料的有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资源进行浏览、初步筛选和整理,评估资源与学习问题间的相关性,以保证学习者能够较快地定位所需信息,能够有较多的时间用于解释、分析、加工处理信息。切忌将网上下载的信息混放在一个文件夹,一并提供给学生。
网络主题学习中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以网页形式呈现当然不错,用文件夹分类存放或等其他的呈现方式展示也是可以的,只要结构清晰,方便查找就行。如“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学习中,资源就是采用图2所示的文件夹结构展示,学生查找起来十分便捷。

图2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资源存放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实效问题,支撑学习主题的资源数量要适中(4—6篇左右),过少的资源,不利于学生分析、归纳、提炼能力的培养,资源过多会导致阅读时间太长,其他环节无法正常实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些补充资源,但是,一定要加以控制,切莫把网络主题学习演变成网络信息搜索活动。
3.巧妙设问,促进高级思维
课堂网络主题学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问题的设计;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中,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和学生的特点,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计问题。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网络主题学习的价值取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问题要明确具体,过于宏观的问题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二是问题的表述要贴近学生,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三是问题应该具有综合性,避免学生能够直接从资料中找到结论。如“同步卫星”主题学习,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假定你是一名卫星研制者,从设计人员角度来说明,为什么地球同步卫星都要在赤道上方?而且还要再同一高度的轨道上运行?”“假定你的任务是检修一颗出现故障的地球同步卫星,那么你乘坐的航天器要到达多高才能完成任务。”又如“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学习中问题的表述是“根据‘材料1’回答流感在班级内传播时,需要哪些必要条件?”“通过‘故事1’和‘故事2’回答‘预防措施甲肝和乙肝的措施有什么不同’”“根据‘故事1’回答‘约翰的大女儿为什么最终变成了孤儿?’(研究艾滋病的材料)”。可以看到,这些问题的表述不仅明确具体,使学生非常清楚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而且具有趣味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网络主题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利用资源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分解,将大问题分解为子问题,一步步地进行解决,提高他们处理和化解复杂问题的能力。
4.多样评价,检测学习成果
网络主题学习成果的检测是多方面,既要有知识学习的评价,也要有学习能力的评价。对于知识学习效果的评判,可以在学习活动结束前,用几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测验,以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保证学习的效果;学习评价还可以采用成果展示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成果或收获用演示文稿、Word文档或口头等形式向大家汇报,并接受评价。如果采用成果展示方式时,为使评价公开和公正,最好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一个学习成果评价标准,师生根据这个量规对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保证评价活动的有序和有效。
(三)学习过程组织策略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无法在课上独立完成整个主题的学习任务。在网络主题学习中,个体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策略。
化整为零。将主题学习活动,划分为几个小的研究问题,不同的学生学习研究不同的问题,小组或全班的问题汇集起来,构成整个主题学习的全貌。
分组研究。分为若干组,每组针对一个小专题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知识要点。如“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学习,学生被分成四组,分别研究“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非典型肺炎”和“艾滋病”这四种典型传染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方式、如何对待患病者等问题,为归纳出传染病共同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网络主题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自主学习是网络主题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确定小组的专题任务后,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而且最好是不同的学生自主研究的问题不同。设置学生独立学习环节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责任感的提升,避免偷懒搭车现象发生。
小组交流。学生各自独立学习,难免会遇到困难或理解出现偏颇,小组交流活动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交换知识和感受,正确的知识得到巩固,偏颇的认识得以纠正,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2.教师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网络主题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的供给、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活动的协助和学习结果的梳理。教师主导作用的前三点前面已经叙述,这里不再赘述。
网络主题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是在大家的共同的交流和研讨中逐渐完成,有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凌乱,不利于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主题学习最后环节,教师务必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升,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如在“传染病及其预防”网络主题学习中,在学生对各种具体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各自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概括,总结出传染病传播和预防的共同特点,完成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
三、网络主题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网络主题学习的学科特点
网络主题学习基本上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的,学习成果也往往是通过演示文稿、电子报刊、网页等形式展示。所以实施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不要将网络主题学习课程演变成信息技术教学课。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于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如何制作演示文稿、如果加工图片或插入动画等电脑技术操作问题。
注重学习成果展示,应突出学科的特色,突出学习到了本学科的哪些知识。
注意学习成果评价多元化。进行学习成果评价时,应该把学科内容作为检验的重点,但对于学生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配色问题、动画处理等),教师应该提示学生的注意,这是信息素养组成内容之一。
网络主题学习学科特点的另一个提请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千万不要把课程设计成“千课一面”的综合活动课,要突出本学科的独特点。如物理课的“同步卫星”主题学习,应该突出宇宙速度、同步地球卫星的特点(运行位置、运行轨道等)。又如作为地理课的“南极地区”主题学习,突出的应该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特殊的极地现象等。
(二)探究学习成果汇报问题
网络主题学习一般会有一个学习成果汇报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间产生互动,交流各自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澄清一些模糊或似是而非的概念,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最终共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特别重视学习成果汇报环节,切忌发生学习汇报“走过场”的现象。在成果汇报开始前,教师应该对发言者和倾听者分别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避免一组在上面汇报,其他人在下面做自己事情的状况发生。如遇学生汇报中有问题或错误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开展讨论,纠正错误,保证学习的成果的正确性。学生汇报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削弱。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定位的转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深层次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某个问题、某项专题或某一主题有所了解、认识,也可以培养了他们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对信息进行鉴别判断、加工整理的素养;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问题解决的规律和方法。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学习将会成为未来学生学习一种重要方式。
参考资料
1.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柳栋,《基于网络应用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一些问题的思考》,http://www.being.org.cn/inquiry/webil.htm
3.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李芒,《信息化学习方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相关文章: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08-24

例谈估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06-03

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08-25

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08-23

学习策略教学设计讨论08-24

例谈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08-26

融入彰显智慧——谈“语文主题学习”的单元整合教学08-20

浅析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实施08-22

简述德育中实施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08-24

实施互动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