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心理健康论文>顺应天性 有效教育

顺应天性 有效教育

时间:2022-06-01 13:46:36 心理健康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顺应天性 有效教育

顺应天性 有效教育
口马招辉
[关键词]心理需求;教育方法;有效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拥挤繁闹的街道上,躺在地上的一头驴子严重地阻碍了交通。几个壮汉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引来了交警。交警想尽办法,驴子还是躺在那里。交警最后掏出枪,对着驴子说:“你再不走,我开枪了!”驴子只晃了晃它的耳朵,依然如故。人们一筹莫展。
这时候,从人群外挤进一个老农,手里拿着两个水灵灵的萝卜。他将萝卜在驴子眼前晃一晃,懒洋洋的驴子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它刚站起来,老农赶紧往后退了两步,这时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通道,驴子跟随老农走了。
教育的方法不一定要多高明,讲的道理不一定要多高深,但要巧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依孩子的心理需求,顺着天性,找到学生喜爱的“萝卜”,就能实现有效教育。
一、依“功”论“赏”
一天,一位老师拿着两位学生的作文本,悄悄地问我,“马老师,王琳琳、陈烁写的作文你都给90分。难道你没发现两篇作文的质量不一样吗?你这样批作文,会被他人当作笑柄!”我说:“写作前,我对他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次习作,从文章质量看,陈烁是不如王琳琳,但是,王琳琳实现了自己的训练目标,陈烁也实现了自己的训练目标,所以,我给了一样的分……”
学生存在差异,因人而异制定学习目标,是实施目标激励,实现“最近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良策。习作前,对个两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评作文时,是不能只看现有的“高度”,还要看本次习作“运动”中提高了多少,做了多少“功”。做了同样的“功”,是该给予同样的‘分值”或“等级”。
当前,对待中下程度的学生,存在以下教育现状:课堂上,教师提供的发言机会少;作业中,字写得较规范了,正确率提高了,老师认为与优生相比距离还远;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忍”了一周,“安静”了一周,教师认为这是应该的;质检时,成绩比上次提高了,但是,在全班的“位置”没较大变化时,为师者“难发现”他们的进步。教育者,总是习惯以“标准高度”衡量学生,吝啬“赏”。其实,中下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这些改变,他们是花了“大力”的。试想,假如学生花了“大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却得不到老师的“赏”,还会再努力吗?因此,学习、品行等发展“运动”中,教育者不能只看“高度”,还要看学生在发展中提高了多少,做了多少“功”。只要做了“功”,就应该“赏”。有“功”有“赏”、同“功”同“赏”,才是兼顾差异、循序渐进的,促成学生自我完善的好良策。
二、时时刻刻都在“教”
三年级(2)班由于老师生病、借调等原因,在一、二年级时换了四位班主任,该班班风成为全校最棘手的问题。一学期后,该班班风班貌焕然一新。为了推广经验,取长补短,学校安排该班班主任陈老师作经验交流。会上,她的一些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新接一个班,要做比较多的工作,因此,我早早到了学校。到了学校,我就到教室里,有时忙自己手头的工作,有时也打开课本朗读课文。看到我在教室,教室外闲逛的学生赶紧回来。刚开始,他们看看我,看看同学,很小声地说着什么,接着就开始晨读了。渐渐地,学生到了学校就进教室,进了教室就晨读,养成了晨读、惜时的习惯。
上第一节课,我范读课文时,陈明把一张废纸揉了揉,顺手扔在地上。我停下范读,走下讲台,向纸团走去,弯下腰,捡起纸团,走向教室角落的垃圾桶,把纸团扔了进去。没想到全班同学目光随我移动,睁大眼睛看着我,看着纸团,最后看着陈明。陈明脸红红的。我没说什么,回到讲台继续范读……第二天,陈明带了一个漂亮的小纸袋进教室。他告诉我,今后,他先把废纸放袋里,下课后再倒进垃圾桶。我说:“陈明,你这主意挺好!上课时,你向全班同学介绍。好吗?”他答应了。从此,三(2)班没人乱扔纸屑等垃圾了。
课间操时间是9:15.我9:10分就到了我班的“地盘”。三(2)班的学生看见我早早到了操场,脚步也变快了!学生做操时,我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自己也借机锻炼锻炼。于是,我跟着广播做起操。课间操结束后,三(1)班的老师对我说,“陈老师,你这方法真灵!你班的学生做操,比我班都认真了。”我说:“我只顾自己做操,忘观察学生了。”几位女学生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老师,你做操动作很美,我们不知不觉跟着做了!”
一个班有“陋习”,要在短时间内扭转,难!但是陈老师做到了。奥妙何在?为师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等人格魅力吸引了学生,打动了学生。以自身的行动为榜样,“时时刻刻都在教”。
三、冬天的太阳,暖“心”
刘老师兼任住宿生生活管理员。住宿生在他的管理下,养成了许多良好习惯,如“口杯、毛巾、被子等摆放一条线”、环境卫生“六面光”……他有何魅力呢?一位住宿生,在日记中写了一件难忘的事:
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尿很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小便所。找啊找,好不容易才找到,“打开阀门”来个痛快。刚尿完就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尿床了。麻烦来了,想着自己先是在本宿舍丢脸,接着在本班丢脸,最后在全校丢脸,怎么也睡不着了。起床钟响时,我却睡着了。被推醒后,只听见刘老师说:“今天有太阳。大家把被子拿到阳台晒一晒,晚上盖时较暖和。”
食堂吃早餐时,没听到老师批评的“雷声”。整个上午,也没听到同学议论的“噪声”。收被子时,刘老师来了,他问我: ‘身体不舒服吗?”我说: “没有。”他靠近我的耳朵,悄悄说: “今晚得注意了!”
如掉入冰窟,我的心在“颤抖”,尿床的事还是有人知道了。第一天过去,第二天也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件事就像没发生一样。我渐渐觉得刘老师如冬天的太阳,他的“光”温暖了我冰凉发抖的心。
“今天有太阳。大家把被子拿到阳台晒一晒。”刘老师以巧妙的方法,替尿床的学生解了围,同时还替学生保守了秘密,因此,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学习生活中,学生犯些小错,有的不是故意的,有的是一时糊涂经不起诱惑。假如老师直接了当地教育,那将是怎样的结果?自尊心因此而碎,恨老师揭其短,怨同学议论……假如心细如刘老师,教育即使轻声细语,也句句流人人心!因此,为师者应体察学生心理所怕、心理所忧、心理所需,讲究方法,注意场合,保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四、我的老师不“唠叨”
学校安全宣传月活动已结束。课间,趁与五(1)、五(2)班学生“亲热”之机,打开了有关安全教育的话匣。
五(2)班的学生对安全注意事项熟记于心。要怎么做,禁止做什么,学生能不约而同地说出。给我的印象是老师责任心很强,不厌其烦,天天强调。但是,其中陈桦华的话让我吃惊!
陈桦华说:“老师,安全教育的十五条内容,王老师已经讲了几十遍了。这些内容老师以前就强调过,这个月,王老师是反反复复地强调。老师一开口,我们就知道第一条讲到第十五条的内容。第一周还好,第二周以后我们都听烦了。有的同学干脆不听,自己做事;有的同学悄悄地跟着老师同步说话。老师发现我们不认真听,很不高兴。可是,我们听了心烦!真是唠唠叨叨!”
五(1)班的同学说法不同,“我的老师不唠叨”,他们说。活动中通过查资料,学习了许多安全常识;通过调查,知道当地曾发生的安全事故,当前应注意的隐患。活动,增强了安全意识。其中张思强说:
“第一周,老师强调十五条安全要求,要我们记于“心”,指导“行”。第二周,上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学校安全、路途安全常识,事故案例。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调查当地曾出现的安全事故,存在的安全隐患。小组合作,出一份安全小报。第三周,开展了“讲安全,惜生命”的主题队会。第四周,人人写一份安全教育心得,开展“优秀安全心得评选活动”。
两个班都以“安全教育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安全教育。两位老师都是心系学生安全、有责任感的老师。前者是以“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灌输”,表达关爱,收获的是“唠叨”,给人“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感觉;后者以“多种形式活动”的教育艺术表达关爱,收获的是“我的老师不唠叨”,给人留恋感。
生活中,有的必须力行“不许”“不准”的禁止,但是,要有启迪性的教育疏导,否则,会产生“禁果”一样的诱惑。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需要强调,但是,过多“机械重复”的强调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教育过程中,“强调”“禁止”的说教要与精心组织的各种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中明理、活动中形成品行。
学生年幼、阅历浅、任性……不能体会老师的“苦心”。但是,老师有能力、有智慧、心胸开阔,只要处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体验感受,就能发现学生心理所需,情感所求。当教育者掌握学生“心声”时,也就明白了学生喜爱的“萝卜”是什么,也就没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稿件编号:100729002)
(作者单位:福建永定仙师中心小学,3641 17,电邮:)
编辑,何妍终校,于洪
口钱爱湘
[关键词]情感教育;品格培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增长,更要重视学生品格的形成。现在绝大多数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仅物质条件优越,而且情感条件也很优越,他们被周围众多的亲人无条件地呵护着,满足着他们物质和情感上的一切需求。因此,一些孩子已习惯被他人呵护,却很少考虑给予别人关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丰富孩子们的情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品格。
记得本学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天上午第三节课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体育课,我习惯性地嘱咐孩子们注意安全,看着他们兴高采烈地下楼了,我才回到办公室。大约十多分钟后,班里的体育委员风风火火地闯进办公室,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我,说我们班的小磊右眼角被另一个陈姓同学手中的羽毛球拍不小心碰伤了,已经送到了医务室。当我赶到医务室时,一个校医告诉我,小磊已被校车送去医院了。
当天傍晚,我就和陈姓同学的家长去看望了受伤的小磊,小磊看到我们,很兴奋,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着他受伤的经过,还一再强调伤他的同学是不小心的,让我们别责怪他。他的家长也很通情达理,对我们热情相迎,并一再表示理解,我也有些放心了。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我刚上楼到拐弯处,我们班的小东就迎上来向我打听小磊的情况,当我告诉他小磊的眼睛问题不大,休息几天就没事了时,他紧握右拳,做了个加油的动作,满面笑容,蹦蹦跳跳地回班了。我心里涌起了一阵感动,小东平日里虽然有些淘气,做什么事大大咧咧的,没想到感情还很细腻。等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在忙着交作业,整理桌斗,迎接晨检,看着他们忙乎是一种快乐,我没有打扰他们。等他们一切忙乎完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人向我问起小磊的情况。我意识到,他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我还是决心等等,希望他们能有人像小东一样向我打昕小磊的情况。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似乎忘记了小磊,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一直静静地等待着第二个、第三个小东的出现,但他们让我失望了。上午第三节课是我的语文课,他们坐得端端正正地等待着我上课。我背着手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还刻意停在小磊桌边,把他桌上的书本整理好放进他的桌斗里,看他们能不能想起问小磊的事。可他们茫然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形,我只好主动提及这事了:首先我大力地表扬了关心受伤同学的小东的热情善良,并给他在每周评比表上加了分,还提出给予他其他奖励,这时他们恍然大悟了,露出了遗憾的神情。我又把我去小磊家的情景给他们描述了一番,讲述小磊因担心落课和见不到同学而哭了以及他的家长的热情和通情达理,也动情地表达了我的感动,当然其中免不了有一些艺术化。我说完后教室里格外安静,学生们有的低着头满脸惭愧,有的抬眼偷偷地四处张望,有的小手托腮满是后悔……我知道此刻投下的这块石头一定在孩子们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撞击着他们的心灵,一些美好的东西在被击醒,也许会一辈子沉淀在他们的心里。片刻之后,我乘胜追击,又组织他们谈了自己的感受,小小年纪的他们谈得还很深刻,有的检讨自己错误,说自己太冷漠了,不懂得关心他人;有的分析了自己这样,是不能体谅别人的痛苦,没有换位思考;有的还剖析了这样下去对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也有的向我打听小磊家的电话,说要给他打电话问候等。听着他们坦诚的表白,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我对他们的发言作了小结,肯定了这些学生能做到知错就改,而且能深刻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夸奖了他们的善良,并鼓励他们以后一定要关心周围遇到困难的人……刚才还是一脸惭愧的他们此刻又露出了天真可爱的笑脸。接着我告诉他们下午我还会给小磊家打电话了解他复查的情况,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话要我转告的。这时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在小磊和学生们之间传达着问候和关爱。一星期后,小磊痊愈返校了,在他踏进教室的时刻,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感动着小磊,也感动着全班同学和我。从此以后,不管是小怡文的腿摔伤,还是小昕因过敏暂时不能上学,或是小浩发烧,他们总能听到同学们关切的问候,得到真诚的帮助。班级也常常洋溢着一份浓浓的温情。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段话: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就是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吗?

【顺应天性 有效教育】相关文章:

天性的作文03-25

不能抹杀的天性_600字07-25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动物的行为教案09-01

反思数学课堂 推动有效教学教育感悟10-04

有效沟通心得06-28

有效的教学反思04-12

有效沟通培训心得09-04

《有效沟通》培训心得07-12

数学有效教学心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