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德育管理论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研究

时间:2023-03-05 07:27:29 德育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研究
韦文荣
[摘要]构建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工学结合模式下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形式。文章从规章制度、评价体系、评价手段等方面,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韦文荣(1973-),男,广西武呜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广西 南宁530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S2009)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92-02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包括职业道德认识、职业情感培养、职业责任感形成、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意志锻炼、职业理想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与习惯的养成。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高职生就业以及适应自我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新形势下,构建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评价机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必要性
工学结合主要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生产性的实践锻炼合为一体,来培养满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际关系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工学结合导致学生比较分散,致使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交错、地点分散,这对原有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我国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对高职生应该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基础的职业情感教育,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以甘于奉献、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职业精神教育,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为基本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时代特征的职业操守教育,以加强合作、勇于创新为导向的职业理念教育为主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
道德规范的制定仅仅是道德建设的基础,道德规范的落实才是道德建设的关键。要使制定的道德规范得到落实和遵守,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道德评价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对于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约束和促进作用。科学地开展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活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把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激发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促进校风和学风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0000000.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既要坚持评价标准、内容和方式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做到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评价机制成为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的推进器,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目的。道德评价主要由主体、客体及依据三个要素构成。评价主体即参与评价的机构和人员,主要是与被评价对象紧密联系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如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可以是社会团体。评价客体即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具体来说,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道德状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评价依据是评价过程中依照和使用的评价标准、评价根据和评价方法等因素。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一)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应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它是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生产性的实践中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是工学结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工学结合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的体现,是学校开展工学结合各项工作的依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过程中若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然而,规章制度不是摆设,要重在实施和落实。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如学习纪律、劳动纪律、工作要求、岗位职责、社会实践要求、顶岗要求、课程标准等,让学生知道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评价(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机制要改原先的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主体要从单一教师评价改为教师、班组、师傅、同伴、企业等多方面评价。对高职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评价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依据职业道德标准对自己思想、行动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制度。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进行自我评价既体现了对学生的信任,又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自我评价是高职生通过对自我行为与思想的反思,督促高职生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调节和约束。职业道德规范自我评价表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实习小结等内容。
2.同伴评价。同班同学之间、同车间工友之间.因为平时交流较多、彼此比较了解,所以他们之间的相互评价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在评价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全面的、细化的和量化的,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依据这一特点,可以在每一实训实习段进行同伴之间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在评定表上记分或作书面的描述,并对每次评定结果都要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做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职业道德规范同伴评价表应包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甘于奉献、服务社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加强合作、勇于创新等五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又有一系列基本要求。评价按“非常好、好、较好、一般、尚待改进”五个等级进行评分。
3.班组或师傅评价。班组或师傅评价主要是车间主任、班组的组长或带班师傅对学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特别在实训实习结束前应写好对学员的职业道德表现和业务能力的评价。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班组评价表内容应和同伴评价表内容一致,由班组或师傅进行填写。
4.企业评价。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优劣的评价,是对学生群体表现的宏观综合性评价。企业对大学生的肯定与否定、赞扬与谴责,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影响社会对大学生的感情和评价,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言论。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企业的评价,认真听取,分析筛选,虚心吸收。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企业和社会舆论在学生职业道德评价中的作用,发现、挖掘学生中的职业道德典型,表彰和奖励职业道德模范,并加强宣传,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综合素质考核表由企业或指导教师填写,包含职业道德、岗位表现、工作规范、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五个要素,每个要素按完成情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然后结合学生情况,对该要素给予A-D四个评定等级,每个等级权重为l、0.8、0.6、0,最后得到学生综合素质得分。
5.指导老师评价。指导老师作为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他们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综合素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指导老师在操作洋价过程中,首先要参与同伴对同伴的评价,并与学生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优势,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和发展的建议,同时要填写工学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表。其次,指导老师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平衡和总结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要把平时的各种评价进行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实在的总结性评价。
(三)采取有效的评价手段
有效的评价手段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是可以采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表扬可以从学生的入党推优、岗位轮岗、岗位提升、就业培训、创业资助、各类评奖荣誉等几方面来统筹考虑,使职业道德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多岗位轮岗,更高的职位上锻炼。二是采用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认真观察和了解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挖掘学生在日常表现中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三是从动机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在顶岗中出现的事故,应具体考虑学生的动机,以免造成错误评价。
三、结语
总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确立和完善,能够使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任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为加强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依据,使高职生明确“先做人,后做事”的思想,进而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备崇高道德品质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文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应金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6).
[3J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研究】相关文章:

积极评价机制的教学模式08-02

工商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和运行机制构建08-18

工学结合下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08-21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04-23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文秘专业433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08-26

高职物流管理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08-18

工程教育模式下本科数学教学评价的探索08-05

新形势下高校激励机制创新研究的多维思考08-17

湖南工学院《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