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时间:2022-08-26 11:00:01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何家义
[摘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掌握和启发学生用动态的思维来辨别“精华”与“糟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大众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和掌握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主流意识形态 大学生全球化
[作者简介]何家义(1966-),男,广西桂平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 3000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96-03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大量令国人为之自豪的灿烂文化,它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奋斗,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不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正确认识处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尤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精华”与“糟粕”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丰富的、有机的整体,同时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发展与现实中发挥作用。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而又纷繁复杂,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不同学派的集合体,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存,科学思想与迷信观念的并存,民主思想与封建意识并存;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真理与谬误混杂、进步与落后交织在一起的。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矛盾性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是最科学合理的选择,然而,对“精华”与“糟粕”的分析和鉴别却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已经成熟、最终定型的‘烂苹果’,可以简单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活’的生命系统。”历史上发生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传统,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特定环境,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意义,也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分析和评价,而不能以今天的标准与好恶,用今天的想象和愿望去代替过去的事实。但传统文化是汲取还是摒弃,则应该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不能依据个人的主观认识的好恶作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今天人类实践发展的要求,及其这种文化运用于实践对人类文明促进的程度。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不少是为多数民族、国家所认同的,合乎人性的,能够体现当代精神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被不少学者称其为“普世伦理”,也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光大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和谐”等,至今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也有些形式和内容到今天显然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如“男尊女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观念,只能作为一种历史概念来理解,应该予以抛弃,而不能再加以宣传。除了实体性意义上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我们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当代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根据不断发展的具体需要对某些思想加以修正和改造,批判地加以继承。如毛泽东给予《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实事求是”全新辨析与设释,并赋予它崭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哲学命题,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精确概括。再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就包含着对传统文化中有为和无为思想在内容上的改造和继承。
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掌握区分和判断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以及精华与糟粕的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文化变革意识,积极参与新文化的创造,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时代得到积极的弘扬,达到中华文化的全面振兴。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关系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它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 从历史发展来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五四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复存在,大量的社会改革理念和思潮涌人中国,形成了当时特有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此时的中国政治和文化上都面临形形色色的思想和观点的艰难抉择,但无论何种外来思想进入中国,为了确立其指导地位,其信奉者无不把中国传统思想作为靶子予以抨击。因此,绝大多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抱着与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态度,简单否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只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对立,不见两者结合的必要和可能。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两种文化在阶级立场、叙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断发展,进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除了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外,“其前提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正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这种契合和相通性才是其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长岱年先生认为这两种思想在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社会理想等四个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③。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狭隘的封闭系统,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含有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智慧。因此,马克思主义从其一开始传人中国的五四时期开始,就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首要任务,上述两种文化所代表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已经不再尖锐,统一和互补的趋势明显。经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扎根,其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容动摇;而在中国有着千百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文化在多数中国人心中仍有相当的地位,其内容中符合现代社会规范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仍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其形式上符合中国语言习惯和环境的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更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因此,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主动探求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取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做法是不现实也是不明智的;同样,主张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代替一切教育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都应该成为当下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服务于、服从于培育现代新人的大目标,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同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又必须坚持发展、开放、创新的原则,大胆吸收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营养,达到不断发展创新,保持其应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是其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在中国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以正确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不断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首先,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端正青年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和理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更新和进步,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倾向,甚至导致大学生精神颓废和道德滑坡。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多外来文化以更加快捷的态势涌入思想领域,这既为大学生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了多元的趋势。这些对思想意识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匮乏、是非分辨能力不高的当代大学生影响颇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已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将对构建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继承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改变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使其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以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以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观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培养大学生节约环保的生活理念。从而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充分吸取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外,还必须正确认识、努力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厚古非今、因循保守、重情轻理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进取意识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应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和正确引导。
四、传统文化教育与大众文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和客观趋势,它深刻影响着并将持久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大众文化全球化现象方兴未艾。当前,大众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超越了经济框架设计的客观现实,它已不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从积极方面看,全球化促进人类的普遍交往,使不同文化之间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补充,有利于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开阔人的精神视野,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碰撞,为民族文化的重构创造条件。从消极方而看,全球化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又对人的发展具有阻碍和抑制作用。显而易见,在目前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后盾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这种文化在促进人类征服自然、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 随之而来的是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物质化,拜金主 义盛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影响广泛,从而 造成人性的扭曲;而经济强国利用经济优势大行文化霸权主 义,把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他国 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形成了障碍,对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起着 消解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激活传统和坚持开放,应在中国的文化政策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制衡和互动机制。唯此,才能在全球化格局中,清晰的划出民族国家的文化边界并打破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化的叙事逻辑④。”在坚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面对文化全球化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的民族性。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抵御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个性的消解,吸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维护民族文化鲜明个性的同时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自身获得不断发展。然而,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需要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就需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且是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国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利用其优秀成果开展国民品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应对文化全球化,坚持中国特色发展的现实需要。
大众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大学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找回自我,拥有与周围人群对话的基础和方式,较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有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文化全球化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为此,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改革课程结构,结合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实践,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等院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论文09-05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07-30

生活中的思考作文04-29

生活中的思考作文【热门】07-28

生活中的思考作文【精】07-28

【热】生活中的思考作文08-13

【推荐】生活中的思考作文08-13

【热门】生活中的思考作文08-13

【荐】生活中的思考作文08-13

【精】生活中的思考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