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德育管理论文>“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

时间:2023-02-24 17:57:28 德育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
  
  作者/任爱龙
  
  (江苏省姜堰市大伦中学,225500)
  
  摘要: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模式,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德育实践中,应立足校情,探索“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提高家长素质为抓手,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德育内驱力,实现德育和智育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德育模式学校家庭社区
  
  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以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四有”新人。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解决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德育实践中,我们结合自身的校情(农村初中,硬件薄、师资弱、生源差),积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探索“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
  
  一、 “见缝插针”: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
  
  心育是德育的基础,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让心育开出素质教育之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点心理调查、心理咨询或几节心理教育课所能完全涵盖的。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各种活动和心理训练,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心理调节和心理自助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养成良好品德、塑造完美人格奠基。
  
  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根据学科及教材特点,有计划地、有系统地确立任教学科的心理教育目标,并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比如,我们正在研究的“帮助教学法”,通过组织师生开展互助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密度和强度,引导学生形成合作、分享、互助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认知、践行能力。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与活动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训练的结果,活动课程所具有的实践、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范文 www.fwsir.com)多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断挖掘其中富含的德育和心育资源。如我们以孔庄阻击战纪念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张沐敬老院为德育基地,以曙光集团为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尊老、进取等优良品质。我们还通过参加义务劳动,举办主题团队活动、文娱联欢活动、体育运动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吃苦耐劳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品德。我们一直致力于活动课程的校本特色研究,使其扎根校园、延伸触角,与其他学科和谐共振、共同发展。
  
  再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环境课程相结合。幽雅宜人的物理环境和民主向上的人文环境,对陶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我们一直以有限的资金,通过广大师生勤劳的双手,不遗余力地去美化、绿化、净化我们的校园,力争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产生无声的教育影响。我们也一直致力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橱窗、板报、广播电视、升旗仪式等平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以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时代、面向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能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桥梁,就在于它存在于我们平时实实在在、一丝不苟的工作中,存在于我们和学生时时刻刻的交往中。
  
  二、 “隔山打牛”:以提高家长素质为抓手
  
  在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必须谋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和相得益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学校道德教育外延和内涵的双重扩张。
  
  现实中,许多农村家长素质并不高,对孩子缺乏情感沟通和具体指导,这种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学生的品德问题、心理问题是由不健康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学校有责任肩负起对家长进行“父范”或“母范”教育。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同时通过谈心、家访等手段密切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更科学、民主地进行家庭教育。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结合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安排有关活动(如“尊老敬老”活动日活动、“身边的榜样”参观活动、“助贫帮困”手拉手互助活动等),通过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家长,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有一位学生家长,平时不顾家庭,参加了家长学校的活动后,感触很深,自觉善待自己的家人,成为“顾家”的模范,传为美谈。由于我们家长学校的课程有广度、有深度,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有些家长平时在外务工、经商,听到家长学校上课,不远百里乃至千里赶回来听课,令人感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管齐下”、紧密结合,改变了过去多数家庭在教育上的“不作为”甚至负面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 “对外扩张”: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者”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展。在现代社会,除了教师这一不可或缺的“主角”外,“生”、“旦”、“净”、“末”、“丑”竞相登场——家长、家庭成员、学生周围环绕着的其他“成年人群体”及其所操作、控制的信息传播手段,都会弹奏着各自和谐或不和谐的音符,最终加入“教育生态环境”大合唱,进而成为起作用的“教育者”之一。
  
  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走出学校,联合社区有关部门和其他一切积极因素,建构道德教育的“统一战线”,实现超越传统学校教育范畴的扩张式教育。我们从社会上聘请了政府官员、法律工作者、公安民警、企业家等多个行业的人员为校外辅导员,定期邀请他们为学生作讲座或报告,进行理想、法制、行业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这所大学校,并引发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思考,这对引导学生的道德践行有很大的作用。
  
  实践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和智育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德育抓好了,教育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也是分数,也是升学率。
  
  实践还告诉我们:德育不是搞形式、喊口号,而是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中;德育不是轰轰烈烈、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慰勉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眼神所蕴涵的无尽的精神交流和心灵慰藉;德育在本质上不是通过激励、约束等外在的力量给人以压力,而主要是通过帮助、感动等内在的精神力量赋予人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一句话,德育就是感动的教育。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相关文章:

新理念 新模式08-17

新模式的家长会08-16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08-23

机构盈利新模式正在形成08-05

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08-07

构建小学英语作业新模式08-08

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08-18

探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08-17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