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时间:2023-02-26 02:33:0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福建师大文学院 赖瑞云
  
  我们阅读《沁园春·长沙》,觉得全诗充满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豪气凌云之感,与传统的悲秋之诗很不一样,这是大多读者会有的整体感觉。解读的重点就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教学凝结点也应集中于此。
  
  一
  
  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
  
  1.领字。这是向来专家解读中会提到的,但中学教学中不少人却未对此作出教学处理。如上片的“看”字,从“看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有一种气势,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下片的“恰”字。从“恰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因为这领字,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诗词的教学重朗读,尤其像《沁园春·长沙》这样奋发激昂的诗作。其中这领字,本身就是要靠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感觉,领略其好处。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这七句应读得比较连贯、舒展、急促些,以展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随之,略作停顿,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并应读得沉缓、有力些,以体现那种深沉思索和慷慨心绪。
  
  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可能是全诗最精彩之处。
  
  我们说,下片因其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夹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竟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这些与我们上述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
  
  细读,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的感觉其实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
  
  第一,首先看最著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
  
  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飞起来了,多自由啊!自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
  
  注意:“击”、“翔”两字被认为是该诗用字最妙的两处,是体现自由奋发状态最重要的两处,我们开头说的该诗的教学要凝结、集中于回答好为什么《沁园春·长沙》会给人们自由奋发、昂扬向上的感觉,那么,此两处用字的教学就理当于此作出最明确、最干净、最彻底的回答。就笔者看过的许多教学资料(包括课本的注释,教参的解读资料,正式出版、发表或网上流行的教案、教学实录等)和听过的许多现场教学,总体而言,都把这两字,尤其“击”字,当重点,就“明确”而言,几无疑虑;但不够干净、不够彻底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成功的艺术都是既丰富多样又集中统一的,而后者又更为重要,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的名言:“集中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如要二者取一,人们宁可牺牲多样而不可牺牲集中。或说,不是多元解读吗?但多元不是杂乱,你可以就集中于何、统一于何、凝结于何有不同的乃至完全不同的看法,但不可混杂堆砌,指向不明。又或说,为什么要辨析得那么细?文本解读要彻底,要过硬就要细读,文本细读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另一称呼。李泽厚有一段名论:
  
  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在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字之差、半拍之快(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
  
  所以,解读和解读教学的杂乱和粗疏,是我们不应取的态度。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发现了一“好”二“不足”。其“好”是许多解读及解读教学都注意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应当脱化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但更应进一步指出,这化得好,将“飞”、“跃”的客观描述变异为主观意态的“击”、“翔”,乃更好地表现了那种彻底的自由奋发之状,教学中对此未予指出,是“不足”之一。第二个“不足”是很少有解读和解读教学注意到,将“鱼跃于渊”中的“渊(深水)”改为“浅底”之妙。——清澈见底谓之“浅”,清澈见底疑“无水”(《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无水”犹如阻力最小的空气,既然让鱼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干脆让它像鸟在空中那样自由、任意得毫无阻拦地任其遨游,任其飞翔!这完全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主观之需,一种主体精神的展现,诗中上片不是还有一句“漫江碧透”吗?既“漫江碧透”就处处深绿,处处深不可测,深不见底,何来“浅底”?这“矛盾”矛盾得好,“无理而妙”无理得妙,这不是写实,不是实录,而是文学,是诗歌,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表达之需,该“碧透”就“碧透”,该“浅底”就“浅底”,总之要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叫客观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或主体精神同化了客观特征。
  
  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使我们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8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
  
  万山是红“遍”:
  
  层林是“尽”染:
  
  漫江是碧“透”:
  
  百舸是“争”流。
  
  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
  
  是“万”山都红遍:
  
  是“层”林都尽染:
  
  是“漫”江尽碧透:
  
  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实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说“击”、“翔”,而说“空”、“底”)。
  
  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8个字,少有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 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日亮之解才能发现其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
  
  我们过去把“竟”字仅仅解读为“竟相”、“竞争”,但王宁指出,“竞”字“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竟,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田陈日亮亦作此解,他在引述王文后,又作了自己的研究,指出这“竞”之本字乃“兢”,其原始意乃“并列”,也就是这“竞自由”不仅是竞相自由,而且是都自由。王、陈解得好,鹰、鱼、山、林、江、舸……大自然的各等“生命”、万事万物不仅在竞相奋发,在争取自由,更重要的是都实现了它们自由生命的展示;所以,我们可以在王、陈之解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这“竞相”与“并相”再糅在一起,亦即这不仅是万物都自由,而且是万物在比显自由,在展演、比赛谁更生机勃勃。
  
  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上述“击”等11字展现的彻底自由、遍地自由相配,才能更衬托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
  
  二
  
  “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
  
  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自由、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出一个如“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新世界?毛泽东的回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廓”三句是潜在回答,即‘谁主沉浮”,言外之意就是“我主沉浮”,下片则是明确回答。
  
  这才是青年革命家、未来的领袖毛泽东写下这“竞自由”之“万类霜天”的创作意图、深沉心境、博大思想,这才是革命家诗人的真正心迹。因此,“万类霜天”写得越自由,“怅寥廓”三句的思索就越深沉,感慨就越激昂,这正是该诗最高妙的艺术奥秘之一。如果说,这“怅”字用得好,并且正如人教版课本注“怅”字为“由深思而引起激昂慷慨的心绪”,那么,对应的“竞”字不仅如前所述用得好。而且一定要如王宁、陈日亮所解才解得到位,解得妙,才解得与“怅”字完全对接,浑然一体。
  
  所以,“竟自由”既是承前对“万类霜天”之状的总结,又是对“怅寥廓”的深沉思索、激昂感慨的开启;同样,“怅寥廓”既接续“万类霜天竞自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主体精神,又开启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伟人之间以及整个下片对此响遏行云的回答。
  
  只有这样,诗人的主体精神才从头到尾贯彻于整个上片以及整首诗,才不是断裂的,我们才能将整个上片、整首诗的意脉连贯起来,才能揭示全诗统一的艺术手法。我们仅懂得了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懂得了这一切都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还不行;仅读懂了在别人眼里的萧瑟悲秋,在毛泽东笔下满眼是自由竞发的胜色,就像《沁园春·雪》里,别人眼中冰天雪地的严冬,在诗人的笔下却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奇,“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壮丽(这许多教参、教学都做到了),还不够。这一切都不够,甚至远远不够,必须把这“情语”、这精神世界是什么,这“自由竞发”自由到何种程度,诗人为什么要写得那么自由,诗中隐含着什么手法,都解读出来;并且不能杂乱,应凝结、集中,不能粗疏,应细读。
  
  由此,我们就发现,开头三句,不要像许多教参、教学那样,做那些无多大意义的拆解,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而应指出,这是诗人形象的登台亮相。第一句“独立寒秋”,抒情主人公的傲然形象破空而来,“寒秋”为其屹立形象增添了壮色,与那叶长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壮怀激烈的青年革命家的形象遥相呼应。第二句、第三句,北去的浩荡湘江、中流砥柱的橘子洲是这位“看万山红遍”、感“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指点江山”……歌唱者的壮阔背景、独立傲世的背景。
  
  王宁说:“‘百舸争流’的‘争,与‘竞’同义,郭璞《江赋》‘缛组争映’,《文选》刘良注:‘争,交也。’就是相并相共地在江流中交相追逐。如果按现代汉语理解为‘争夺’、‘争斗’,意思全拧了;‘争斗’反映的是空间的狭小、不足,而交并,反映的恰恰是空间的开阔。世界的空间这样茫远、空畅,可以容纳万物,谁想干什么,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由此才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王宁此解,不仅有道理,而且甚妙,它与我们前面解读“竞”及其他11个字所得出的不仅竞相自由,而且都自由,不仅都自由,而且比显自由,展演谁更生机勃勃,任意表达每一“生命”的自由意志的那种情景、意境很统一。相反,仅作“竞相”解,在整片的彻底、任意、展演自由的万类霜天中,倒显得突兀、扦格。
  
  三
  
  由上解读、细读,我们发现,下片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实乃“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风华正茂的青年革命家们身上的实现和展现。
  
  第一,好的艺术品是既统一又丰富的,在上、下片的关系中,它尤其表现在,上片以意象为主,下片基本上是直接叙述,直抒胸臆,以直抒胸臆为主,二者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但给读者的阅读感觉却几乎一致。细读之,上片在总的自由奋发感中,涉及人间社会的最后三句却隐含着人间的种种不平等、不自由,这才有“怅寥廓”的深思、感慨、激奋,才有“谁主沉浮”之天问,而下片全为自由奋发状;上片的自由奋发主要表现在自然界,实际是诗人赋予自然界的,是诗人的主体精神对客观特征的同化,或者说是诗人的“感觉”,是诗人的假定,而下片的自由奋发表现在人身上,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真实写照,是其主体精神的直接呈现。在毛泽东的眼里,革命者们,尤其是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年青的革命者,就要像“鹰击长空”那样心态自由、奋发自由地战天斗地;知人论世,这其实就是毛泽东向有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独特精神品质的反映。所以下片自由奋发的表现形态呈现为更具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前所述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总之,全诗的自由奋发都是诗人主体精神的体现。
  
  第二,表现这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的直抒胸臆、直接叙述由于活用了不少典,即使未用典之处,也配之与典相称的富有文采的语句,因而丝毫不给人“白开水”的感觉。犹如李清照的诗词,多是眼前景、口头语,却又多有典出,使得雅量灵然,如《声声慢》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等等,均为眼前景、口头语,却又都脱化于名诗、熟典。这突出的用典,教参、教学都注意到了,但欠缺有三:
  
  一是就事论事讲用典,没有如上所言,和直抒胸臆、直接叙述结合起来,结果,其间的妙处,少有人领略。
  
  二是某些重要语句未指明典出,降低了其“含金量”。下片所及各典,有“同学少年”(取自杜甫句)、“挥斥方道”(化用庄子“挥斥八极”句)、“指点江山”(脱化于《后汉书,侯霸传》“指天画地”句)、“激扬文字”(化用南宋林正大词句“万世清风更激扬”及成语“激浊扬清”)、“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巧用古代侯爵制)、“到中流击水”(脱胎于源自祖逖故事的“中流击楫”成语,但意已转化,见后)等等。这些用典,中学教参和教学中,有的提到,有的未提,当然不是都要提,如“指点江山”等,句意明白,又富文采,不提亦可,但如“同学少年”就值得一说。此语取自杜甫《秋兴八首·其三》的“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五陵即长安,衣马轻肥言豪华生活;即长安岁月的少年同学,个个光鲜亮丽、气度不凡、春风得意),作者取其少年风采、气度不凡一面,带出了一连串的极妙佳句。首先,知道“同学少年”出自杜甫,此用语的文学含量提高了、气度风采不一般了。其次,化展为“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杜甫原句的意味、内涵、形象大大丰富、增值了。再次,与同样有典出的“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等组成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革命者的峥嵘岁月图景,那“同学少年”凤凰涅藥般新生了。作为这组图景的穿针引线句,诗人心境外化的首发句、核心句,哪怕别句用典都不讲,这句“同学少年”之典却非讲不可。
  
  三是出现了不见形迹的“神用”,未指出。人教版教参引述李贺《致酒行》的“少年心事当拿云”(拿云,高举入云,壮志凌云之意)可与下片进行比较阅读,因为下片乃至全诗的意境确与此句有相通之处。但可进一步指出,毛泽东很喜欢李贺句,其另一首《浣溪沙》词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即脱胎于李贺《致酒行》中另一句“雄鸡一声天下白”,推及诗人创作时心中有此“少年心事当拿云”句是完全可能的,不过毛泽东巧妙地未显一字,而将此句意境整个地融进了诗中,堪称“神用”。
  
  第三,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的是青年革命家奋发自信的气度。这样解,不仅与全诗的自由奋发,与下片的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相一致,而且有毛泽东自己的注释。陈一琴先生在其《毛泽东诗词笺析》中指出,“击水”指“游泳”,并引述了毛泽东本人于1958年12月对此词的批注:“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作者这一自注,不仅说明“击水”乃“游泳”,而且道出了青年革命家当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奋发自信的气概。很可惜,毛泽东自注这一重要资料,人教版教参未引用。
  
  第四,解读下片者,常详细引证诗人青少年时代在湖南的革命经历,这些资料并不在多,而在于引用最能体现该诗主体精神的材料,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恰恰在这方面有所疏忽。陈一琴《毛泽东诗词笺析》中所引的毛泽东当年在著名的《湘江评论》上所发两篇文章中的两段话,就是很好的却又未被人们注意到的资料。一段话为:
  
  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湘江评论》创刊号《创刊宣言》)
  
  另一段话为:
  
  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湘江评论》第四期《民众的大联合》)
  
  这两段话和下片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及上片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不是如出一辙?是不是《沁园春·长沙》的散文版?以此说明当年毛泽东的气概、胸襟,是不是极妙的创作背景?同时,一者是散文的表达,一者是诗歌的表达,这是不是很有意思的比较阅读?
  
  注释:
  
  ①前解见人教版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该篇向明的赏析,后解见陈一琴《毛泽东诗词笺析》(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人教版课本注“击”为“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但此解无法体现那种自由奋发状。
  
  ②前解见上注向明文,后解见人教版必修1课本注释。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30-531页。
  
  ④⑤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2期陈金明《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一文。
  
  ⑥见陈日亮《如是我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沁园春·长沙》解读,王宁解读亦见此文。
  
  ⑦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2期陈金明《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一文。
  
  ⑧参考陈一琴《毛泽东诗词笺析》,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人教版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各年版均可)。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02-04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04-09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08-08

沁园春·长沙08-16

《沁园春·长沙》...08-16

《沁园春 长沙》...08-16

《沁园春长沙》...08-16

《沁园春·长沙》08-16

《沁园春 ● 长沙》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