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2-26 04:48:3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 信息社会使大学生置身于无处不在的媒介世界之中,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教学模式上采用建构主义模式,设置情景,以及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媒介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学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主义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70-03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1978年全国各高校开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逐渐明晰,一般认为,该课程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社会成为了一个媒介化社会,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支离破碎的媒介信息和五颜六色的媒介产品充斥着他们的精神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如果大学生缺乏媒介素养就可能会造成他们价值观的紊乱,并进而影响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媒介化生存,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1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素养”这个概念最初大多与印刷媒介相关,仅指“具有读与写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随着以电影和广播为媒介的大众文化日益盛行,读写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应对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需要。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负面影响,欧洲学者首先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目的是抵制、抗拒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影响认识的不断深入,媒介素养的内涵已由单纯的抵制和抗拒逐渐发展为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浸淫在媒介传播当中,但一般人很少注意媒介所扮演的角色,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尤其缺乏对传媒信息的批判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受众了解、熟悉大众传媒及其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提高正确的质疑和批判媒介的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合理、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不断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具体包括3方面的内容:(1)使受众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2)让受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3)使受众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1]。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通识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这是因为当代社会信息超载、信息泛滥、信息污染,善于取舍、分辨信息的真伪、利弊,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成为信息的奴隶,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策略。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这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必修课。此外,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如今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和媒介介入生活的力度加大,传媒教育已成为与前三者相提并论的重要途径。周宪和许钧在《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中指出:“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2]传媒也是一所学校。
  
  发达国家以及港台等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始于小学或中学,媒介素养教育已达到课堂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程度。媒介素养教育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始于2003年。(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除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极少数名校有相关的研究中心外,一般高校还处于空白或零敲碎打的状态(一些院校的媒体课程,培训的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其着眼点不在媒介素养)。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媒介素养还存在着获取信息能力和分辨、筛选、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等问题,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将媒介接触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他们关注的是纯娱乐性的内容。此外登陆不健康的网站和对网络过分依赖导致自身出现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地区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如何准确地选择符合自身信息需求的媒介内容?如何科学地、批判性地解读和评判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媒介教育,使其媒介素养由自发而自觉,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在高校现行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下,最直接、最简便、最高效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穿插、渗透于大学语文的教学。
  
  2 大学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
  
  大学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但其实不然。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是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目标和作用的。
  
  首先从课程定位看,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大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性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
  
  其次,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来看,徐中玉先生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前言中指出:“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和人文精神”。
  
  第三,从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看,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但信息社会使大学生置身于无处不在的媒介世界之中,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否认,大众媒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是不可避免地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过分依赖于媒介来获取信息,成为自我封闭、孤独,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媒介人”;(2)媒介融合时代,拟态环境的“超真实”类像削平了思考的深度;(3)缺乏批判能力的大学生,容易被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所左右,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是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的。
  
  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此外,大学语文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课,“文学应该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切入口,因为文学具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3]。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着文学,网络小说等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便捷传播的同时,更带来了非理性、不严肃和无禁忌、媚俗等问题。网络小说迎合了大众的情感诉求,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这就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影响其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更要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培养他们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和理性的批判精神。
  
  3 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利用媒介信息,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以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观,指导自我的行为。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和媒介素养都要求的重要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和媒介素养的培育相脱离,课堂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学内容势必严重地打折缩水,教学效果也不可避免地事倍功半,这也背离了大学语文课程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1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建构主义模式,设置情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第五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贯穿协作精神,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比如在解读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先生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阅读曹禺的代表剧作《雷雨》,利用网络媒体观看同名剧改编的电影,这对学生理解原作氛围和主要人物命运及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并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利用网络去搜集有关的材料,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雷雨》为什么是中国话剧成熟标志的作品?《雷雨》的悲剧精神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曹禺的创作?他的生活积累又是从哪里来的?曹禺30岁以后的创作岁月似乎归于平静,平静得近乎平庸,是江郎才尽还是事出有因呢?曹禺晚年的痛苦是什么?曹禺的这一现象是否带有普遍性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外完成了课前铺垫(因大学语文课时有限,许多的学习活动需在课外完成)。在课上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教学视频《曹禺百年——话剧教父的真诚与悲情》,视频中历史情境的再现,历史人物的还原,以及凤凰卫视《大剧院零距离》栏目的主持人对曹禺之女万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曹禺传》的作者田本相先生以及中国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的访谈,为同学们直观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曹禺。然后紧紧围绕学习的问题师生双方在课上展开积极的交流、讨论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要从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角度来解读曹禺,更要从悲剧艺术家的悲剧的角度来解读曹禺,只有深入深刻地了解了曹禺先生之后,才可能对他的作品有更多的阐释,才能从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的高度来看待曹禺现象。这样学生形成了共同意识,集中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也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媒介信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学遗产。但是在注重对经典文本解读和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对媒介信息的解析。比如在古典文学阶段,孔子和杜甫是两位必讲且重点讲授的大家,除了对两位大家生平、政治思想、文学影响等背景资讯的分析(知人论世)和代表作品的解读、赏析,重点突出其“以民为本”的思想之外,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准确地看待网络时代的恶搞传统文化现象——2006年的“国学辣妹”“勾引”孔子和今年3月份的“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满足了受众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负面效应又是什么?2007年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推出了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孔子到底是不是丧家狗?这是对孔子的侮辱还是真实还原?国学热说明了什么?孔子是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摇钱树?国学的发展何去何从?
  
  在现代文体中,诗歌也许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因为它最接近灵魂和情感,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大学语文中诗歌(主要是古典诗歌)的比重是很大的,除了要传授学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学韵味、语言表达的修辞和技巧、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客观现象: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后,诗歌受到了诸如政治、经济、现代化技术、世俗利益、话语霸权等方面的挤压,诗歌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了,大众也越来越疏远了诗歌。但是在诗歌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一股由讥讽和轻蔑构成的模仿热潮俨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流派”:“梨花教”的横空出世说明了什么?诗歌以这种前无古人的方式和大众再次发生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学生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众传媒的信息海洋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第二课堂,这些媒介信息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发问、讨论和分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
  
  总之,当下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媒介教育[EB/OL].(2010-09-07)[2012-06-08].http:// baike.baidu.com/view/3457253.htm.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
  
  [3]徐春萍,罗四鸰。质疑“大学语文”旧说,提出“大学文学”新论,冀盼——以文学的润物之功启迪心灵[EB/OL]. (2005-03-25)
  
  [4]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第九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加强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08-09

加强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08-17

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08-17

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08-17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思考08-15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与实践08-23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08-20

词语教学中的生本位思考08-17

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