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历史论文>由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现象谈高三历史备考思路

由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现象谈高三历史备考思路

时间:2023-02-26 11:51:41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由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现象谈高三历史备考思路

  由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现象谈高三历史备考思路
  
  刘莎
  
  从2012 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来看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部分,其“去课本化”现象十分明显。
  
  1.高考试题答案直接来源于课本的部分明显减少
  
  以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的选择题为例:在2010 年有8 题的题目答案可以在课本上找到依据。从2011 年开始,答案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找到依据题目明显减少,在今年高考十二道选择题中竟没有一题的答案可以直接来源于课本,绝大部分的试题解答要依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甚至是课外知识来完成。
  
  2.高考试题中所用材料来源于课本的部分明显减少
  
  2012 年高考试题几乎所有试题都通过材料的形式呈现,在这些众多的材料中,绝大部分的材料都不来自课本。以选择题为例,除了第30 题外,其他试题所用的材料均来自课本外。这些材料对考生比较陌生,在很大程度上给他们制造了读题障碍。
  
  3. 高考试题中所用的观点、角度直接来源于课本的部分明显减少
  
  例如在课本中提到的关于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主要是没收、均田制、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等,并没有涉及到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而今年高考第24 题考察经济史中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问题时就设置了抑制豪强这个角度。再如第25 题,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把它与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的角度肯定在课本上是没有的。由此可见有些试题形式虽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但切入角度与教材完全不一样,看似熟悉,却更容易使学生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下而犯错误,难以得分。
  
  4.高考试题考察课本内容的覆盖范围明显减少
  
  高考试题命题虽然注意必修、选修各部分的内容兼顾与平衡,但命题不再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而在于追求考查能力、目标层次的覆盖面,所以试题涉及课本内容的覆盖范围明显减少,选修部分尤其突出。
  
  由此可见,当前的高考试题“去课本化”现象突出地反映了高考命题的几点变化:①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景,考查的不是单纯的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②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而是在新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新思考。③试题虽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但切入角度与教材完全不一样,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和管理知识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教材观已经被课程观取代,这种“去课本化”现象反映的是高考由依纲据本到能力立意的方向性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把握正确的方向,进行有效的高考复习,提高学生成绩呢?我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变化。在传统的历史课教学中,老师们常把教材当“圣经”,一切以课本为依据,唯教材独尊。学生们在学习时,从史实到原因分析、到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等等每一样都要按课本来,每一样都是现成的结论,缺乏学生自己的分析、认识。(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这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当然也不能适应高考命题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教学,破除教材本位。我们不能画地为牢地教教材,而是应该处理好课程标准的弹性与教学大纲的刚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新课程(尤其应该是新课程理念),把教材作为各种教学素材之一,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也是教学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教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主要包括文字叙述、图表、注释,以及由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史实、评价、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再加上高三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在疲于应付的情况下,许多历史知识学生只能生吞活剥,机械记忆,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用教材教”则不同。首先,“用教材教”不必拘泥于课本的细枝末节,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抓住主干知识,把课本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进行整理、分析,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其次,“用教材教”不再把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破除了对教材的迷信,有利于在教学中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便于让学生独立学习、推动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更有助于他们综合应用、创新知识。
  
  二、实现由知识主体到能力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再现,课本作为考纲知识的重要载体就成了高考备考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但随着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现象的出现,教材已经不能满足高考的需要了:教材内容是“死”的,而高考试题却十分灵活;教材的某些观点是陈旧的,而高考试题却屡屡突破和创新;教材侧重于一般的史实和一般性的结论,而高考命题则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传统的以知识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必须向以能力主体的教学目标转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转变呢?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将材料题“进行到底”
  
  历史学科讲求论从史出,一切历史思考来源于史料,所以对史料的收集、整理、思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趋势下十分重要的考察内容。在传统的强调记忆的历史课教学中,一些老师、学生对材料题重视不够,以至于学生缺乏基本的材料阅读能力,在做题时不能把握材料的真实含义,要么断章取义,要么生搬硬套,偏离了材料的本意。
  
  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发掘教材的史料作用,将教材作为经典深入钻研,反复揣摩,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历史教材的文字叙述虽然有限,但内涵丰富,并非轻易就能理解、读透。比如事件发生的主要次要原因、事件过程中的前后联系、事件影响中的主要次要方面等,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和咀嚼。只有这样,才能将教材读深读透,读出味道。否则,浅尝辄止,历史学习只能停留于表面,滞之于形式。
  
  其次应拓宽材料的来源。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大量采用新材料,大量创设新情景,如果在教学中仅仅依靠课本材料来训练学生,是无法应对高考的新要求的。因此平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拓宽材料的来源,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材料的来源可以是经典著作,也可以是流行作品,可以是一家之言,也可以是百家争鸣。总之,只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才能让学生见多识广、提升阅读能力,以适应高考的新要求。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独立思考“进行到底”
  
  从今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许多考题内容虽与课本知识有联系,建立在课本之上,但又脱离于课本之外,直接“移植”教材的表述或教材具体内容的试题相对较少,而变通教材叙述,通过对历史基本素质、文史素质、历史基本理论运作等测试学科能力的试题明显增多,能力立意的试题已经基本取代了知识立意的试题。这说明考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注重将平时的学习过程延伸到高考考场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在新的情景下完全独立地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钱基博先生说:“读史之大病,在记忆史实,而不深究其所以。”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会问。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回忆洪业先生在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授课时提到:历史是什么?只要你抓住英文里的五个W,就基本抓住历史了。即,who,when,where,what,how,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周先生后来补了一个why(为什么这样做)。今天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合理、巧妙地设问置疑,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都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在高三复习中,除了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些图片、图表、文物、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回答问题外,还可以提出一些学术界没有定论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辩论,调动学生参与,或者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拓展联想到今天的现实问题设问。
  
  其次要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梁启超先生说:“一个问题或现象,可以分作内外两面观察,首先要问题或现象的内容全部清楚;其次要问题或现象的外围,就是周围有关系的事物全部清楚。前面的可以叫做本通,后面的可以叫做旁通,本旁通都彻底以后,才不至于偏陋拘虚,好像庄子所说的一区之见。”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触类旁通后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并通过课内学习的思维的范例做到举一反三。
  
  其三,还应让学生破除对课本结论的迷信。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往往容易陷于固定的历史结论的囹圄,不会变换角度去看待丰富多彩的历史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善于带领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历史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有意识地灌输一些“新”的东西,例如新史观、新角度,让这些“新”东西激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不直接把结论教给学生,多训练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三、实现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但在高三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复习任务重,教学压力大,教师在教学中越俎代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实际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单向的被动学习行为,无法适应新高考形势下对学生的要求。提高教学实效贵在落实。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历史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让学生“动起来”。
  
  首先,在课堂复习中应更多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尽量避免教师一讲到底的情况。教师主要讲与课程标准相关的带有规律性、概括性、总结性的内容,而简单的、基础的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巩固落实。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有充分的师生互动,在互动中教师应做一名细心的观察者、积极的推动者、睿智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克服懒惰情绪、畏难情绪、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例如,较多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所讲解知识的重视;又如,设计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能激发学生探究重点知识问题的热情。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学习。对每位学生的发言,教师都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肯定其思维的创造性,对于不科学、不合理的部分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指出,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尽己所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均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次,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外与学生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课外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让他们“向下看”,与相对教差的同学比,找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向上看”与相对教好的同学比,找到自己的差距,增强动力;与退步的同学比,找到自己的优势,树立目标;与进步的同学比,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通过这种合乎学生实际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学生的真正的关爱,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努力的良好学习心态,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力量,更主动,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作者单位:武汉市实验学校)

【由高考命题的“去课本化”现象谈高三历史备考思路】相关文章:

命题研究普通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述评08-07

从高考数学命题谈素质教育的实践08-07

从高考命题的改革谈世界近代史教学08-07

班级讲稿: 高三,蜕变只能由自己去完成05-16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教学计划11-01

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08-18

由着年轻,努力去拼作文03-06

用“公式”分析历史现象08-07

用“公式”分析历史现象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