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政治论文>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时间:2023-02-27 02:32:40 政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张志红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教研室,224000)
  
  摘要: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过程。教学实践中,课堂对话或多或少地表现为教师的霸权与控制、学生的从众与退缩,对话的有效性无从保证。有效的课堂对话,应让对话主体民主平等,让对话话题贴近学生,让对话过程生成不断,让对话方式灵活多样。从而,使学生知识得以丰富,认识得以提高,能力得以培养,行为得以端正,精神得以发展。
  
  关键词:对话 主体 话题 过程 方式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课堂对话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对话或多或少地表现为教师的霸权与控制、学生的从众与退缩,对话的有效性无从保证。如何走出“空对话”、“假对话”的误区,实施有效的课堂对话呢?
  
  一、对话主体:民主平等
  
  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师生双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对话主体间视野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必须以个体话语的真实性为基础。巴西教育家保罗·弗雷赖认为,一场优质的对话,必须含有“平等、爱、谦虚、希望、信任、批判性思维”等要素——平等是对话的准备,爱是对话的基础,谦虚是对话的要求,信任是对话的条件,希望是对话的目标,批判性思维是对话的手段。因此,有效的课堂对话必须做到:
  
  要转变教师的“权威”角色,与学生“平起平坐”。虽然“闻道有先后”、能力有高低,但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对话双方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开放的情怀展开思想交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心灵的沟通。所以,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收回自己的话语霸权,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整人格的主体。
  
  要营造充满爱的课堂,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爱是一种对他者的投入、奉献与责任,并伴随着关心、响应、尊重与了解。教师要善于将爱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身体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从而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把学生视为“伙伴”。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保护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的表达,倾听他们的声音,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纳,才能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使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创造的精神。
  
  二、对话话题:贴近学生
  
  话题是对话的中心,直接影响对话的质量,决定着对话能否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下去。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对话的关键是精心预设贴近学生的有效话题。这个对话的话题,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来的;可以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或学生课前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是师生对话中生成的新问题;既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维状况,又层次分明、面向全体,讲求一定的艺术性,并富有生活气息,紧扣时代脉搏。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一课时,围绕“中日关系”这一线索设计了四个话题,让学生推理、想象,讨论、争辩——
  
  话题一:共鸣。
  
  生 日本人实在是太可恶了,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中国人。
  
  生 是的,我也非常气愤。刚才在电影院看《南京!南京!》,很多人都哭了。我听说有一个观众因为太愤怒,看完后怒砸电影院的银幕。
  
  师 请同学们回忆《南京!南京!》的历史背景,谈谈当时的中日关系。
  
  话题二:分歧。
  
  生 日本人那么可恶,我也要抗日。
  
  生 现在是和平年代,你怎么抗日?
  
  生 我抵制日货,而且不准日本人再到中国来,就是来了我们也要把他们赶出去。
  
  生 你的做法我不同意。这么做的话会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生 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我们还要“友好”吗?
  
  生 中日关系不仅仅只表现在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上。其实中日关系由来已久,而且在不断变化。
  
  师 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中日关系的变化。
  
  话题三:疑惑。
  
  生 原来中日关系这么复杂啊。真想不通,两个国家又不是小孩子,关系怎么时阴时晴的?
  
  生 这个我也不理解。
  
  师 请同学们结合现代中日关系的变化,谈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日关系时阴时晴。
  
  ……
  
  话题四:顿悟。
  
  生 哦,原来是这个原因。现在我清楚当今国际社会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复杂多变了。
  
  生 是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只要是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去做。
  
  师 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
  
  这四个话题以教材为依托,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沟通了社会热点和生活经历,又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地开展有序的合作探究,把思维推向更深的层次。
  
  三、对话过程:生成、共享与引导
  
  有效的课堂对话,是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是新的知识、新的意义的生成,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的不再是原来拥有的“那一个”,而是多种思想的交汇。
  
  其一,动态生成。钟启泉教授指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教学意义的生成,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协商、互动与分享而实现的。对话是一种多维度的精神自由流动,“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每个终点都会发生转折而成为下一个起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因此,教师在抛出对话话题后,必须耐心等待,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不仅表达自己思维的结果,还要表达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问题的、还有哪些思维障碍,通过及时的追问,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思维卡壳,“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及时点拨,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要及时作出判断和引导,使纠错成为创造的过程,也给其他学生以示范、启迪、激励。
  
  其二,共享双赢。师生作为课堂对话的主体,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以彼此的反馈、应对、接纳,分享对话中流淌或蕴涵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说得好,“教师和学生犹如一个电池的两极”,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能量。在这种能量的作用下,一方面,学生受惠于教师,获取教师言说中的知识,接纳教师的人生经验,受到教师优秀品格的熏染,从而增长新知、丰富经验、孕育创意、涵养德行;另一方面,教师同样受惠于学生,从学生那里获得灵感和启发,不断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
  
  其三,有方向的引导。思想性是政治学科的重要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首要任务。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学生既享受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形形色色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积极与消极、正面与反面、正确与错误交错混杂,这难免会使学生产生错觉并进入误区。因此,课堂对话应该引领学生趋于真善美,不能为了吸引学生,一味迎合学生中的“愤青”,而应弘扬社会主旋律,坚持正确的导向,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比如,有位教师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今天我们应怎样做“孝子”?
  
  材料:北京有一位青年从21岁起便辞职全力照顾父亲,10多年来不工作、不恋爱、不娶妻,不会上网,没有手机,不与人交往,专以照顾植物人父亲为唯一的职责和工作。
  
  探究:(1)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位青年的“孝道”?(2)“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美德。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孝道”?(3)看了上述案例,请你从经济、政治、哲学任一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对这个话题,师生在对话中达成共识:孝行在任何时代都让人感动。孝子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在今天这个利他精神欠缺的社会,自然也更会感动众人。但社会对孝子的表彰,却需要理性的指导,而不能以极端和感人为标准。当一个青年的生命价值在奉献给父亲的过程中成为另一个生命的附庸时,这种奉献就有了残酷的意味。今天的中国社会需要文化重建和传统回归,但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价值的基本价值观,不能在回归传统、弘扬孝道的名义下被否定。今天的年轻人,首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和可能为老人提供幸福和安宁,不能成为自私、逃避责任的一代;但另一方面,孝道也不等于放弃自主和独立。今天的“孝子”应该是具有独立精神和自主意志的个体,他的生命,理当在学习、工作和对社会的奉献中,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而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四、对话方式:灵活多样
  
  有效的课堂对话要根据不同的话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对于“材料问题”、“情境问题”,可采取问答对话形式——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材料、情境和问题,做好对话的情感与知识准备;对于学生认识上有争议的问题,可采取辩论对话形式;对于学生有模糊或错误认识的问题,可采取讨论对话形式,让学生在争辩中澄清错误,达成共识;对于有一定思维含量和较高探讨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探究对话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角度探讨。
  
  有效的课堂对话,使学生知识得以丰富,认识得以提高,能力得以培养,行为得以端正,精神得以发展。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争辩和讨论,更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和交流”。

【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相关文章:

让课堂在对话中充满生命08-16

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性真正焕发其生命活力08-20

让细节在课堂间灵动08-13

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途径08-17

尝试,激活灵动的生命08-17

关于灵动的生命句子01-18

让口语交际课充满生活的灵动08-15

动态生成——让课堂轻盈灵动08-05

“做数学”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