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

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

时间:2022-04-29 17:27:04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

  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
  
  作者/丁 建
  
  摘 要:近年来,出自中职学校的导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现象。究其原因,众多中职学校在培养导游专业生的过程中过多地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导游专业“灵魂”思想的灌输,这个“灵魂”思想就是导游角色意识。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是为了发挥导游角色意识的能动性和指向性,对导游专业生的行为起到调节和驱动作用,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将导游职业规范内化为对自己言行、思想道德的自我要求,自觉地指导自己“做什么”以及“怎样做”,促进导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导游专业生;角色意识;培养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近几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满足旅游市场对导游人才的进一步需求,不少职业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都开设了导游专业。在中职学校在为旅游市场输送了不少导游人才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出自中职学校的导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现象。因此,如何有效强化导游专业教学,提高导游专业生的学习成效和综合素质,是摆在每一个开设导游专业的中职学校和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在从事多年旅游专业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导游角色意识的培养对导游专业生专业学习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导游专业生的学习。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导游专业生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加强了对中职学生教育规律的研究,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得到较好更新,更注重以学生为本,开展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但尽管如此,由于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特别是中职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道德意识淡化、心理素质不高等客观实际,中职学生在专业学习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目标不明确、课堂纪律性差、学习毅力不足等问题。作为中职生的组成部分,导游专业生也存在上述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加大了中职学校对导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难度。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众多中职学校在培养导游专业生的过程中过多地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导游专业“灵魂”思想的灌输,这个“灵魂”思想就是导游角色意识。
  
  二、导游角色意识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意识?角色意识是指人对其所担负的角色及与之相适应的身份、地位、权力、义务和必须执行的规范的认识,它通常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指向性,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驱动作用,自觉地指导人“做什么”“怎样做”。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角色意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这个人行为的动力、方向和水平。
  
  导游角色意识,就是明确自己担负的是导游人员的身份,知晓导游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并遵守导游工作人员职业规范和道德来指导规范约束自己言行的认识。
  
  三、导游角色意识对导游专业生学习的作用与意义
  
  培养导游专业学生具有明确的导游角色意识,就是培养他们能自觉地按角色规范和期望指导约束自己言行的意识,这种意识对导游专业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都有积极作用。
  
  1.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不可否认,作为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中职学生,较大程度上存在学习能力不高和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而不少学生选读导游专业时,直接认为该专业对文化基础知识要求不高,所以才报读。实际上,学习导游专业,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史地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这种错误解读,直接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入学不久,开始重复初中时的恶性循环状态,学习兴趣锐减,学习陷入被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选择导游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外向型性格,他们期待成人社会的身份地位,渴望得到像成人一样的尊重,符合“扮演”社会角色的心理特点。学校和教师若能加强学生导游角色意识的培养,创造导游角色活动条件,将有利于发挥角色意识对学生的能动性和指向性作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面对自己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2. 有助于提高学生行为规范水平,保证课堂内外学习效率
  
  目前,大多数导游专业生与其他中职在校生一样,存在纪律散漫,课堂纪律性差,经常迟到、旷课等诸多不良习惯,这些都直接影响导游生专业学习效率。不难发现,不少中职学生早就对教师和课堂产生“免疫力”,尽管中职学校和教师不断创新教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往往成效甚微或效力不持久。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长期以来处于模糊状态,甚至存在书是为了家长、教师、学校而读的错误认识,面对踏入中职校园学习、生活的导游专业生来说,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这种角色模糊的状态。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导游角色意识,引导学生定位到导游从业人员这个角色,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不断灌输导游人员职业规范,从而引导学生以自己将来要担当的社会角色来要求自己。
  
  3. 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创新中职德育方法和模式,是中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的问题。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作为中职学校和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去“挑”学生,而只能去积极地引导学生。可是,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已对传统德育产生了“免疫力”,中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对于中职学校导游生来说,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把学生当做一名社会导游人员来对待,引导他们找到自我认同感。同时,从“先模仿,后内化”角度出发,向学生开展导游职业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以导游职业道德来审视、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此基础上,再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受到来自学生内心的阻力势必减弱。
  
  所以,对导游专业生进行导游角色意识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成绩方面的提高,更可以给学生导游专业的“灵魂”,即让学生从思想到言行、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从理论学习到专业实操,都能以导游人员的身份来要求和规范自己。
  
  四、如何培养导游专业学生的导游角色意识
  
  1. 改变观念,尊重导游生的“导游”角色
  
  长期以来,在中职学校教师观念中,导游生只是特殊的“高中生”。忽视了专业特性,缺乏以发展的眼光看导游专业生,更没有在教学、课余相处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名导游或将成为一名导游。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也把自己当做一名特殊的“高中生”来看,而不是一名导游。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非专业教师要以对待一名导游一样应有的尊重、态度和要求对待每一位导游专业生,让学生以自己是一名导游或将要成为一名导游的意识去面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课余生活。
  
  2. 将角色意识培养与入学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学校与班主任、教师要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导游角色意识的启蒙。其中班主任和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成为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的主要推手。由于进入新的环境,导游中专生还未能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大都停留在中学生角色层面。由学校、班主任、教师对新入学的导游专业生进行导游角色意识启蒙,并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有别于初中时的对待,如平等、尊重、信任等。这样,能让导游专业生明白自己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学校和教师、家长要求的,而是将来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
  
  3. 以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为主体,编织角色意识培养的网络
  
  其实,与其他专业教学一样,不少教师、班主任都会从学生日后可能担当的职业角色来告诫或教育学生,但为什么都被学生一笑置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学生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会形成职业角色意识。反之,要想引导导游专业生形成导游角色意识,就需要编织起一张由学校、班任、教师、家长参与进来的导游角色意识培养的网络,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自己被当做一名导游人员来待,并能感受到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是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工作人员,而不是学生所理解的希望自己做一个“听话”“不闯祸”的学生。这就要求导游专业班的班主任和非导游专业教师,尤其是文化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多关注旅游动态,加强对《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导游业务常识》的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角色意识培养。
  
  4. 循序渐进,在细节中不断强化学生角色意识
  
  引导导游专业生形成导游角色意识,应做到循序渐进,从细节中进行强化。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家长都要在导游专业生的每一个成长环节中不断进行暗示或明示。例如可以从对学生的称谓、上课开始语、下课结束语、教学情境导入、导游业务实操过程等诸多方面入手。笔者曾在导游专业班级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在其中一个班级中,持续地称呼每一位学生为“某导”,并将课前开始语如“上课!”改为“各位导游好!”,将“下课!”改为“各位导游辛苦了!”,点名或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直称学生为“某导”,并在实操过程中给予学生正式导游一样的对待。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与其他导游专业班级相比,导游角色意识强的班级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学习成绩方面都明显优胜于缺乏导游角色意识的班级。
  
  5. 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评价活动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机制在以人为本,真正体现导游专业特色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每一位教育者,包括班主任和非专业教师在对导游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将常规评价机制与《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结合起来(如其中的“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形成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激励性的考核机制。这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得的分数不只是反映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更是对自己作为一名导游人员今后所具有的社会竞争力的衡量。
  
  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是为了发挥角色意识的能动性和指向性,对导游专业生的行为起到调节和驱动作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将职业规范内化为对自己言行、思想道德的自我评价和要求,自觉地指导自己“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笔者坚信,只要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家长都参与到导游生导游角色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导游角色意识就一定会对导游专业生的学习乃至成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顺琼。提升自我意识,培养良好行为品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何耀明。高职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救助途径[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