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浅谈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16 19:53:15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作者/方顺林
  
  精心设计的形象化教学过程,能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学、易学、学得灵活。特别是新课改后出版的教材,更是为教师创设形象化的课堂,进行形象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想象空间。因此,进行形象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 创设形象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创造一个光明和欢乐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习积极能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激发学习动机,强化注意的重要因素。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有重要地位,新鲜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教师应该利用投影、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引入课堂,创设形象化的课堂氛围,上课一开始就把孩子们带进新奇、美妙的教学情景,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可以设计制作投影片、课件,化静为动,在色彩鲜明的变化中,吸引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
  
  如教学8的组成时,可以在课件上展示8个同样的物体,但分两种颜色,教学时让不同颜色的物体的个数发生变化,但总数都是8,这样就能逐渐的显示出8的组成序列。学生被色彩的变化所吸引,自然学得津津有味。
  
  又如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渗透应用题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
  
  1.在森林中的一块空地上绿草如茵,中间夹杂着朵朵盛开的野花,旁边挺立着一棵葱郁的大树,好一派迷人的风光,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草地上6只活泼可爱的小猴正在尽情玩耍,让学生欣赏并数出是6只。接着,让学生看到又从森林里跑来了3只。引导学生说出图意。最后结合图意提问:一共有几只小猴?引导学生得出: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用加法计算,6+3=9(只)。
  
  2.在上面图画中显示“9”只,接着又让学生看到其中的3只跑回了森林。提问:原来一共有9只小猴,现在跑了3只,还剩几只?
  
  3.用同样的方法,让其中的6只跑回森林,提问:有9只小猴,其中有3只在草地上,森林中跑去了几只?
  
  这样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获得了“6只小猴和3只小猴合起来是9只,9只小猴跑掉3只剩6只,跑掉6只剩3只”的表象,既练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又为以后学习应用题作好了铺垫。
  
  二、展现思维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易学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发明的过程相类似。所以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把知识发生过程的思路,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例如教学下题:
  
  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4 小时两车相遇。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课本介绍了两种解法,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两辆车一小时内共行的路程,即“速度和”。4小时相遇就是4个“速度和”,这种解法学生比较难以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一个习题作为准备题:
  
  小明、小华同时从学校出发,小明向西行,每小时行6千米,小华向东,每小时行5千米。3小时后他们相距多少千米?
  
  教学时,用课件显示两人行走时的情景,使学生看到: 经过1小时两人间的距离是1个(6+5)千米,2小时距离2个(6+5)千米……。从而形象地理解“速度和”。
  
  在这个基础上再教学例题,用课件逐步显示两车同时行走1小时、2小时、3小时,到4小时两车相遇的情景(相遇时就是走完两站间的路程)。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从演示中看到两车1小时靠近50+60=110(千米),过2小时它们就靠近2个110千米,……因为4小时相遇,所以两站间的路程长就是4个“速度和”,即110×4=440(千米)。
  
  这样图形与算式在头脑中交互作用,新知识的获得,思路清晰,学生自然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胜过死记结论。
  
  三、充分发挥想象,使学生学得灵活多变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和文字的描述,从而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认识活动,它是形象思维中比较高级的一种形式。
  
  教师坚持形象化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
  
  如教学乘法初步知识时,让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2”可以改写为“2×3”那么“6+6+6+3”怎么改?学生一般写成“6×3+3”,“6×4-3”。由于形象化教学和熏陶,有的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改写成“7×3”,他们把“3”分成3个1,分别移到前面的每个6上,使每个6变成7,巧妙地列出“7×3=21”的最简算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形象思维逐步减少,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逐步加大,但即使这样,五、六年级的学生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形象化思维 。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
  
  从数学学科的特征来看,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这些特征一方面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具体的事物兴趣浓厚,对于抽象性的知识,特别是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他们只能被动地被这些枯燥的数字和计算捆住而无法调动积极性,甚至被扼杀了天生所具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运用形象化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可见,形象化教学之所以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原因是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人的思维的发展总是先有形象思维,然后才有抽象思维。小学生虽然已经产生了抽象思维,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形象化了的数学知识。再者,教学中数形结合,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作用,发挥了全脑的功能,学习效果当然会获得提高。
  
  (作者单位:558303贵州省平塘县清水小学)

【浅谈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浅谈“数学体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08-20

浅谈问题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08-21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04-25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8-25

浅谈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08-20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课堂讨论08-19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08-24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对话的重要性08-18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08-2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艺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