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凸显语文特质提升教学品质 一我的语文教学观

凸显语文特质提升教学品质 一我的语文教学观

时间:2022-12-21 03:16:2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凸显语文特质提升教学品质 一我的语文教学观

  凸显语文特质提升教学品质 一我的语文教学观
  
  张敬义
  
  教语文,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五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和基本习惯。这“五基”,正是语文品质的“核”——是教师追求“教的品质”,学生形成“学的品质”,教、学互构,共建“和谐课堂品质”的基点。
  
  很多时候,教师、专家们眼中的“品质”是一厢情愿的“独舞”——他们对于语文教育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课程、教材、教法三大领域,试图解决“教学品质”问题。但事与愿违,恰恰是“教学品质”出了问题。正如小语专家李亮先生在《阅读教学诘问》一文中直言语文教学的弊端:“我们已经站在教师的立场、成人的视角太久了……教学的立足点偏离,学生被‘拖得累’(问题多,大多数学生疲于奔命);教学内容贪大求全,学生被‘灌得累’(教师总想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盘托出);教学手段过于花哨,学生被‘换得累’(幻灯片频繁迭出,搞得人眼花缭乱)……”
  
  如何避免教学过程的“表面繁荣”,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窃以为,应当转换研究的思维、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既要研究教的品质,也要研究学的品质,而且还要研究教与学的品质“互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营根固本,正心启智,共同觉悟,锻造品质,学生方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特质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质是什么?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是什么?我认为应主要指向端端正正写字、明明白白说话、滚瓜烂熟读书、文通字顺作文这几个方面,并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些都是现代小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功。
  
  1.“尺竹挥洒三缸水,寸心中意洗砚池。”
  
  余秋雨先生对汉字情有独钟。他说:“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写好字是小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其意义深远:巩固和深化识字成果;端正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培养坚忍专注的人格品质;促进智力的开发;陶冶高雅纯洁的审美情操,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字品质呢?一靠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基本要诀是:一看,读帖,观察感知——意在笔先,观部首之呼应穿插,察运笔之轻重缓急;二练,即写,实践体验——情在手下,做到胸中有形意,落笔有神韵;三评,分析感悟——字在心中,对比评议找差距,自我反思促提高。二靠持之以恒训练,字无百日功,晨练午习,日日坚持,必有成效。
  
  2.“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那种企望一蹴而就的想法、做法,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古人讲“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透过“百回”、“百遍”、“千赋”、“万卷”,不难看出“读”的重要性,也验证了“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的正确。如果说英语是说出来的话,那么语文则是读出来的。为此,我专门撰写了《语文是读出来的》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等文章。前者强调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读为媒,以读为本,要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提高自身阅读品质;后者指出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爱好读书,创造品质阅读氛围。
  
  3.“流水夕阳寻常物,春露秋霜皆文章。”
  
  说话、习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一个人语文品质的综合体现。这里,我重点讲讲作文训练。其基本策略有:一是建构整体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诸环节上的“教育共振”;二是运用“连横”战略,做好读与写、说与写的沟通,实现作文增值;三是运用“合纵”战略,把“功夫”用在作文前,实现作文增效。小学生作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练笔行为,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作文的技能品质。而技能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必须要有一定的量作保证。“文人妙来无过熟”,熟能生巧,只有勤学苦练,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得心应手。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效果最好。低年级可以写自由日记——剪剪贴贴、说说写写、写写画画,自由表达,童言无忌。中年级可以写循环日记——小组合作,轮流记录,循环阅读,互议互批。高年级可以写联谊日记——自主联谊,比学赶帮,循序渐进,资源共享。我坚持“小学系列日记实验”多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锻炼了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本领,增长了学生的智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品质。
  
  4.“习以惯之寻常事,百年基业渐垂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如果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有了良好的习惯品质,那就算功德无量了。怎么做?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是奠基工程,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其次,要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比如,读书要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提出具体的要求,时常提醒,并注意检查;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读书,要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并能通过有效手段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等。第三,教师也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品质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终身发展。
  
  二、教学品质
  
  何谓“品质”?《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界定:“品质”指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何谓“教学品质”?“教学品质”是一种关注教的品质,更关注学的品质,并努力致力于二者和谐统一于一体的教育与学习的哲学。“教学品质”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还适用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事半功倍的、理性的、从复杂走向简单的适应性教育,也是一种经济的、合理的、高效的提高儿童品质的教学策略。
  
  何谓“小学语文教学品质”?在我看来,“小学语文教学品质”除了具备“教学品质”的共性外,还须正确把握母语教学规律,逼近儿童认知规律,正确选择语文教学路径,克服语文教育的“功利思想”(盲目追求高效,求技而弱道,视野短浅,只顾眼前),大力解放儿童的学习力,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促进儿童语文品质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品质”暗合了叶圣陶先生“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的主张。它有三方面的含义:
  
  从教的“品质”上讲,应是少教、精教,“点石成金”地教,通过精妙的点拨和提醒,引领学生品味、质疑,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信心百倍地学语文。教师时时处处注意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畅通语文学习的通道,让学生不断获得语文的滋养,以促进他们良好的语文品质的养成。“小语教学品质”对教师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前悉心研读教材——深品,精心设计具有品质的教学方案——优质。
  
  从学的“品质”上讲,要让学生多学。多学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没有方法的学,耗时间、拼体力的学,而是有目标的学,有方法指导的学,有思维挑战的学,有乐趣、积极主动的学,有成就感的学。通过有品质的学,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语文,能够独享学习语文的幸福与快乐。
  
  从教与学的“品质”关系上讲,“教”与“学”的主体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教”与“学”的过程是动态的、流动的,不是相互割裂的,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是一种互动互惠的。简言之,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学是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教。
  
  追求教学品质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大力解放儿童的学习力,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促进儿童语文品质的形成,必须具备“正心启智,锻造品质,潜移默化,陶冶品质”的品质自觉。
  
  何谓“正心启智”?“心”指心灵,“智”指智慧。简单地讲,“正心启智”就是通过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唤醒学生对母语的热爱,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开启智慧、陶冶品质。
  
  兴趣催生兴趣。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其实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引起学生着迷般的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学感兴趣。我常提醒自己:要“学而不厌”,向自然、向社会、向生活、向书本汲取生命的能量;要“诲人不倦”,以自己的真情实意、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的品质;要有“远大的职业境界”,更多地保持心灵的饱满、生命力的盎然和性情的灵光。我常在课堂上释放兴趣产生能量,与学生一起畅游在品质语文课堂上。请看《实事实说》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做“一字开花”的游戏吗?(生:喜欢。)现在老师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组词。第一个字是“喜”。
  
  生:皆大欢喜、喜气洋洋、喜出望外、双喜临门、喜从天降
  
  师:第二个字是“怒”。
  
  生: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满腔怒火……
  
  师:第三个字是“哀”。
  
  生:哀鸿遍野、孤雁哀鸣、情辞哀切……
  
  师:第四个字是“乐”。
  
  生:乐而忘返、乐在其中、助人为乐……
  
  师: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喜、怒、哀、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此外,分别、怀念、委屈、后悔、忧愁……也无处不在。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最想说的事给大家说说好吗?同学们要说真话,说心里话,做到实事实说(板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短的“一字开花”游戏,“其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对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兴趣催生兴趣,当学生着魔般地迷恋上语文的时候,那些彻夜不眠的苦读经历,那些搜肠刮肚的思索过程,那些废寝忘食的实践体验,那些苦苦追寻的学习心境……怎能叫“负担”?而应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品质境界!
  
  智慧启迪智慧。福建师大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回忆他的小学学习生活时深情地说:上潘老师的语文课实在是一种智慧的享受,她的教学智慧像种子一样埋在我心头。我十分向往能成为潘老师那样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启迪智慧,让语文成为我的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我尝试着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这种智慧。请看《螳螂捕蝉》教学片段:
  
  师:(故意)同学们,张老师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第1自然段中的“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第11自然段中少年说“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大臣们与少年说的话意思相同,为什么大臣们对吴王毫无办法,少年却能劝说成功呢?
  
  生:大臣们是直言劝阻,而少年是婉转劝说,吴王能够接受。
  
  师:是的,劝说讲究策略,聪明!
  
  生:大臣们说:“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大臣们对后果的估计只是假设,让昊王存有侥幸心理,而少年则把蝉比作楚国,把螳螂比作吴国,把黄雀比作其他诸侯国,活生生的事实让吴王感受到攻打楚国的危险性太大了!
  
  师:是的,大臣们直接劝阻看似坚决,实则无力;少年劝说看似婉转,实则有力!
  
  生:我从说话的标点可以看出,大臣们在固执的吴王面前劝阻时哆哆嗦嗦,因此使用句号;少年化被动为主动,说话掷地有声,因此使用感叹号。
  
  师:简短的两句话,你们却读出了三点不同。有见地!聪明!佩月艮!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一个有品质的问题能生成智慧。用智慧启迪智慧,在碰撞中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教师变得博大精深,学生变得精思善问,师生的语文品质潜滋暗长。
  
  审美建构审美。“汉语是一种具有高度美质的语言。仅就语音的角度看,有声有色,朗读一篇课文,其声音的表现力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感情反应。”(童庆炳语)美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途径。语文教学应当通过优美的文章阅读,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强烈的审美情感和比较透彻的审美理解能力。我追求“审美建构审美”的教育境界,使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审美情感的桥梁。请看《田园诗情》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同学们读得美,感受得深。为了把这些美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我建议:喜欢摘抄的同学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者精彩的片段;爱好朗读的同学选择一段练习美读:记忆力好的同学选择优美的句子或者片段练习背诵。
  
  师:先展示一下你们摘抄的美妙语句。谁愿意读一读?
  
  (生读,师评:你具有发现美的眼睛!)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金嗓子?
  
  (生读,师评:听你的朗读是绝妙的享受!)
  
  师:谁愿意接受记忆挑战?
  
  (生背,师评:你简直就是“活电脑”!)
  
  师:通过这次远途旅游,我们知道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难怪作者取名《田园诗情》。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尽情地欣赏够荷兰的“水”和“花”。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下周在班级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汇报会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荷兰”。
  
  “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造美之实践。美的品质在于发现,在于欣赏,还在于积极地表现。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这样描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去学,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把握听、说、读、写、习,营根固本;激发情、趣、智、美、爱,正心启智。形成品质自觉,追求精品优质,锻造语文品质,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品质之树根更深,干更壮,叶更茂;让我们的学生变得知更丰,情更浓,智更高。

【凸显语文特质提升教学品质 一我的语文教学观】相关文章:

突出语文味练就语文功 一提升教学品质之教学实践观05-05

语文教学凸显语文本色08-03

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提升方案研究08-24

我的语文教学观08-17

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08-12

拓展教学资源提升语文素养08-0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08-17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凸显学生主体 实现高效课堂05-05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