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教学小论文

教学小论文

时间:2022-08-23 08:55:3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教学小论文(通用1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作文教学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小论文(通用16篇)

  教学小论文 篇1

  从教小学语文二十多年的我,教过一批批学生,改过一摞摞作文,见得最多的是“乏味作文”“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象根源在于教师引导不当,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从生活中捕捉素材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调、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要多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意义。

  教学中要摆脱教材的束缚,从用好、用活教材入手,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为习作的内容,使得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1)改编要求。人教版十一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写一篇看图作文,从图上看,中心可以定为尊重教师,材料是农村小姑娘采花送给教师,而这一切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从生活中自己选取材料,学生一下子就讲了许多身边的教师如何关心学生,学生如何尊敬教师的.事。具体真切的感受使学生有内容可作,从而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2)更换内容。小学生富于幻想,他们的生活五彩斑斓,加上他们的爱好、情趣、性格千差万别,在他们对社会有了一定认识和见解后,如果仍然按照教材要求单纯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就有可能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二、从阅读和生活中积累材料

  现在有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几篇范文,脑子空洞得很,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的材料,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才如有“神”助。但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

  三、从模仿中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认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于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被后世的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从模仿上加以创新,培养文风。

  四、从训练中得到提高

  一般的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整篇,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学生平时应该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下来……”假若我们学生平时能这样做,多记日记,多写片断,让自己想说的乐于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是项“苦”差事,并非一日之功,要想寻到源头,那正像全国小语会整理事长丁培忠所说的:“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秘诀是多练。”

  教学小论文 篇2

  在本期校本教研探索实践中,我校教师以饱满的热忱和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对待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寻求教学的新策略、新途径、新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悟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本领,使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实践探索中我们感悟到:如何把握作文教研方向,切实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性质。这既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又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二、作文要强调与生活实际相溶恰。

  新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我们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训练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发现的本领。鼓励学生勤动笔、多积累,学会了积累,学生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学生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真情可吐。单教会学生观察还不够,还必须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活动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引导学生到野外散步、旅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诱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景、事、物、遣词造句,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最受感动的,印象深深的,不拘字数地写出来,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表达愿望。

  新课标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这是对习作指导的重大改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中主体性的重要举措。自由表达应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抒发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使习作言之有物。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我想写什么,想什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造成学生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减轻学生对写话习作的心理压力。

  在现实作文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却不是这样,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提供提纲,扎起框架,让学生填“框架文”,像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忽视了训练过程,忽视了学生习作中的主体性,使学生陷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鹦鹉学舌、假话空话连篇,千篇一律,很难写出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吐真情,有创意的作文,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在当前课改的洪流中,要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加大探研力度,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使学写话,习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教学小论文 篇3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在完成拼音、识字,再经过一段阅读教学的训练之后才开始的。这主要是受识字量的制约,在同学没有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情况下,无法将其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表达出来,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而采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教材后,就完全可以克服识字量不足而不能进行书面表达的弊端,使作文教学提前起步。为此,我在进行“注、提”实验班教学时,从儿童开始学习拼音起,就着手进行作文的预伏工作,先训练同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到几句话,然后让同学将所说的话用拼音写下来。这样,当拼音教学结束时,大部分同学就已基本学会写话了。在此基础上,我边教“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看图学文”等课文,就边让同学在识字、学词、造句和阅读的同时,借助拼音和已识的汉字练习写纯拼音或拼音加汉字的句子和短文。并注意从低年级儿童语言训练的整体出发,紧密联系课文,联系同学实际,将观察、口述和写话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同学视野,丰富了写话内容,激发了同学说话写话的兴趣,也培养了同学良好的说写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观察入手练习说话

  说和写是语言表达的两种不同方式,但都是以认识世界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能有所表达。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在观察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素材、奠定说写的基矗为此,我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奇、爱模仿和爱学习的特点,从拼音学习阶段起,就注意培养同学认识观察事物的习惯。不仅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观察内容,而且教给观察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具体观察,然后鼓励同学先口叙观察内容,再用拼音写出来。如同学们观察了学校建筑及课余活动后,就写出了“我们学校里有教室,有宿舍,还有大操常”“下课了,我们都在操场上玩起来”等句子。同学郭旭雄还用拼音写出了《我的家庭》一篇短文:“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在印刷厂工作,妈妈在县医院工作,我在一年级上学。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的学习,他们很爱我。我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我的家庭,更爱祖国。”

  为了提高同学的写话能力,我还让同学用拼音写自己在幼儿园学会的儿歌,写他们知道的谜语,对此同学的兴致很高,有的同学一写就是两三首。我把孩子们好的作品,在班上朗读,并贴在教室后的专栏中,同学们深受鼓舞,感到非常自豪,说写的兴趣更浓了,并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好多同学都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写下来,写话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了。

  我培养同学写话的良好习惯,是从观察入手,在“从孝从早、从严、从实”的前提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先通过观察实物写一两句话,同学觉得很轻松,很有意思,就爱写;再让他们写熟悉的儿歌、谜语,他们又觉得很有趣,很方便,便更爱写,一点儿也没感到写作是一件难事。加之同学用拼音写话,不受汉字束缚,同学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为作文的提前起步尊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从理解词义开始展开说话

  要让同学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从理解每一个词义开始,并要注意设计好启发题和描写顺序与层次。

  如在一年级语文里学习“容易”这个词时,我就以举例的方式对同学讲“小朋友,你们在教室或学校里看见废纸屑、烂果皮,拾起来放在纸篓里。这件事,对你们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都能做到。因为这件事做起来很‘容易’。如果我们一年级小朋友用车拉土,平整校园,做起来就很难。因为你们年纪小,做这样繁重的劳动就不‘容易’”。这样讲解,同学对“容易”的涵义很快就清楚了。词义一理解,运用起来就自然容易得心应手。如有个同学听我举例讲解了“容易”的词义后就说:“刚进学校,学写汉语拼音字母,我感觉很难。当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写字母的方法后,就觉得‘容易’多了!”一次,我给同学讲《小同学守则》时,一个同学问:“老师,守秩序是什么意思?”我针对同学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引导同学自觉说出了“我们班的课堂‘秩序’很好”这句话,同学显然清楚地理解“秩序”的词义了。为了巩固同学所学,我就趁热打铁,让同学试着把他们说的这句话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

  理解的.目的在于运用,而在运用的过程中,又可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引导同学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让同学展开说写,不仅加深了同学对词义和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同学的思想教育在说写训练的同时得到了同步发展。

  三、创造情景广泛说话

  低年级同学想象比较丰富,为此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地为同学创设语言交际需要的实际情景,给他们以更多的联想、想象的机会,以打开同学思维的闸门,广泛开展说写训练。

  创设情景的第一种方法是结合课文让同学扮演角色大胆想象,尽情表演,以丰富说写内容,激发说写兴趣。如《美丽的公鸡》一课,人物角色多,对话有趣,同学积极性高,一看图就能想象出人物的语言神态。我就分别请小同学扮演公鸡、青蛙、老牛和蜜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登台表演,其余同学认真观看,并将表演的故事口述出来。表演者演得有声有色,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有欢乐之中大家兴致勃勃地纷纷叙说情节。为了让全班同学都有说话的机会,除了让个别同学面向全班说话外,我还让同座或一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表演,轮换叙说。这样,同学兴趣盎然,口述表达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最后让同学把讲过的故事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这样,就使口语和书面语言都得到了谐调发展。

  创设情景的第二种方法是以简单的画面和富有启发性的话语,启迪同学的思维。如《我坐上飞船》是一篇图文对照,生动有趣的课文。我在教“我坐上飞船,飞向蓝天”一句时,先出示了活动幻灯片,再读课文进行图文对照,同学们仿佛被带到神奇无比的天空之中。此时,再让同学展开联想,想自己坐上飞船到宇宙间旅行,将会看到一些什么?于是,同学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会看见木星、水星、土星、水星、太空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等。我告诉同学:“现在科学发达了,已经有人上天,上月球考察了。只要同学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会坐上宇宙飞船去天空遨游,实现自己愿望的。同学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将来做一名天体考察科学家,为祖国争光。

  四、联系课文续编故事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占的篇幅较多,这些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同学对此很感兴趣。

  我根据这些课文情节生动,结构层次清晰,复述比较容易,同学学起来兴致高的特点,在每次上课前做好设计,上课时先让同学学文,然后要求复述。往往一篇课文学完了,同学的思维还停留在想象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和以后的情况中,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就利用这一情况,让同学联系课文内容续编故事,然后再写下来。如结合阅读课本,我让同学续编了《狐狸与乌鸦》———狐狸骗走肉后的情景和乌鸦的想法;编了《狼和小羊》续篇———《聪明的小羊》等。在同学续编故事时,我不时的给予插话、引导、补充,同学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编的故事有顺序的写在练习本上。

  经过这样训练,同学说写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不少同学都能说写出一段通顺的短文,而且有的文章还十分生动感人,这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实践说明了作文提前起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引导得法会收到良好效果的。

  教学小论文 篇4

  一、拓展写的思路

  和所有从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一样,刚刚接触到作文,我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从何着手。经过一番培训,我发现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勤练笔”,把写作与阅读教学、综合性活动,以及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备教材,备学生,特别是一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拓展写的思路。

  在第三单元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部分,习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根据教材拟的题目写,二是围绕“初显身手”的内容展开。其中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学困生可记录“畅所欲言”的内容,学习语言表达。这充分显示了新课程的人性化、个性化设计。在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里,还是坚持同样的原则性:尽可能开拓思路,使学生愿意写,有得写。习作与阅读结合,与生活结合,与活动结合。二是具有选择性,所以在我教完《国徵》这一课之后,就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徵增添光彩?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结合旁边的吐白,指导学生进行落笔。

  二、我手写我口

  小学教材里有许多优美的课文,不仅词句优美,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力,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文字美,更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我手写我口”,强调的是学生的有感而发;应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于教师的势时引导。在教授第一单元的《爱什么颜色》之时,我通过读、感受、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再引入课后习题二:你爱什么颜色?由于学生的情绪已经到了一个高潮,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渴望自己像个小诗人一样,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我抓住时机,先引导学生说,再让学生写,然后朗诵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在开始之初就激起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打下良好开端。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深深地陶醉于这美好的童话故事,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朵七色花呀!在我抛出了“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用来做什么?”这个问题之后,课堂上顿时像开了锅一样,学生饶有兴趣地与同学们交流了起来。看到他们交流得差不多了了,我让他们写下了名为《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的作文,同时强调要用七色花来做有意义的事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练习落笔

  有的学生会说,说得活灵活现,但是让他写的时候,却不知道要怎么样写出来。新教材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教材编排上也突出了这个特色,在相关的语文天地中穿插了对作文落笔的指导。在第四单元的笔下生花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有三个小朋友的吐白,这就是关于如何开头的提示。

  第一个小朋友说“看看课文是怎么样开头的。”提示学生要从阅读中学习写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特别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课文的开头方法。《你一定会听见的》就采用了反问的形式,《葡萄沟》开门见山……我例举了几种开头方法,然后学生自己看书讨论,进行总结。

  第二个小朋友说:“我模仿《葡萄沟》的开头写。”在上面的讲述整理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从课文中学过的东西。其实我从来都不反对学生模仿课文;在学生对作文还不是了解的情况之下,这样子反而让他们心中有底,更何况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开始模仿之初,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模仿,模仿出自己的特色。

  第三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怎么开头都可以。”写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当学生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开头时,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落笔,写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个人风格。

  这样的编排在文中随处可见,只要教师善加应用,就可以发现一番新天地。

  关于作文教学,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方法,这也仅是个人的一点心得。教学之路,漫长而上下求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必然不断地加以精进,确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不再望文生畏,真正“我手写我口”。

  教学小论文 篇5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同学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近一年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同学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

  一、培养同学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同学头脑中的材料,对同学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同学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同学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同学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同学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同学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同学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同学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同学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同学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同学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同学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

  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同学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同学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同学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同学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同学的思维。同学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同学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同学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同学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同学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同学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同学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同学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同学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有时确实是使人感到无头无序,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讲究一下方法,相信会给同学带来一片芳草地。

  教学小论文 篇6

  一、融入生活,储备写作素材

  1、品读自然

  大自然是一部活的教材,蕴含着丰富、鲜活的写作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园,拥抱自然。爬山戏水,看日出日落,观花开花谢,听虫鸣蛙叫,嗅花香闻草味让学生在观察、聆听、欣赏、感悟、思考中,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萌生无尽的遐想。

  2、体验生活

  生活有多丰富,作文就有多宽广。带领学生放风筝、捉迷藏、野炊、旅行收获快乐,留下回忆。让学生多关注父母每天所做的事,体会父母的劳作之苦,激发感恩之情。鼓励学生学会洗衣做饭、整理内务、打扫房间,体会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多留心校园内外焦点、热点话题,引发思考,发表看法。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积蓄情感,丰富素材储备,学生写作时才会“有米下锅”,写作灵感才会不约而至,学生对写作自然乐不思蜀,由能写转向会写、乐写。

  二、扎实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1、整合读写,增加练笔机会

  (1)深入研读课文,把握文本特点,寻找习作练点。通过仿写于精彩处、补写于留白处、改写于特别处、续写于含蓄处等练笔方法,打开读写通道,以读促写,以写固读,让读与写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注重课外阅读。效在课内,功在课外,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信息储量,方可厚积薄发,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3)传授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一些方法,如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等方法。读写有机整合,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了写作训练,可谓“一箭双雕”。

  2、记录生活,拓宽练笔渠道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随时关注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学生身边发生了什么,教师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让每一次“暗香浮动”,都能成为学生练笔契机。通过这样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勤于动笔,乐于动笔的习惯。

  三、多元评价,体验写作快乐

  视作文批改为学生再次完善,再次写作,再次创造的过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萌发写作欲望,体验写作成功的过程。打破作文评价由老师“一锤定音”的现状,采取多元评价,放大作文评价功能。

  1、教师选择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作全面详细的批改,而是有目的的单项批改,或字词错误,或潜词造句,或篇章结构,其它方面的错误暂可留存不改。教师作出客观的书面评价,或者委婉指出其不当之处,或肯定其所取得的进步,并勉励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生作文交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公开讲评。不公开批评后进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对于作文中精彩之处可让学生自读、议读、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赏、互赏、共赏,分享写作成果。还可将一些的好的作文整理成集,或在班级传阅,或橱窗展出,或广播里播出,甚至投稿发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成就感。“我能行”“我成功”的思想在学生心中不断滋生,为学生持续写作注入“心”动力。

  2、家长赏识性评价

  鼓励学生将作文带回家读给家长听,或让家长看,让家长做孩子的热情读者或听众,鼓励家长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以赏识为主,注重鼓励,或是书面的,或是口头的,不拘泥于形式。家长的赏识评价会让孩子激动无比,信心倍增,建立写作自信。

  3、学生互动性评价

  学生之间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差别不大,比老师批改在心理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互批互改是对自批自改的补足与完善。引导学生互批,教其批改方法,明确批改要求。可一篇作文由多人批改,也可由一人批改多篇作文。

  同伴评价时首先要肯定他人作文成功之处,向同学们推荐精彩段落、优美词句,当然也可谈要改进的地方。总之,作文教学如能“一切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融入生活,采取多种训练形式,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增加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欲望,维系写作热情,学生方会想写作,会写作,乐写作。这样,作文教学便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教学小论文 篇7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

  (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

  (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

  (3)不限篇幅和篇数;

  (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

  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

  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教学小论文 篇8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体现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内容入手,选好内容,设计好整个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要求,做到诱发引导、关键点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活动任务。例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欣赏早春图:微风、细雨、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小燕子等,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一复述,最后学生们又联想到“音符”、“五线谱”、“春天的赞歌”等。整堂课,学生们说说笑笑、指指点点,不但完成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同学们在讨论中更加喜欢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学习了书本知识,而且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对学课文与写作文也产生了的浓厚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写作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写作的潜能。

  二、走进现实生活,叙写真情实感

  大家都知道,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同学们所熟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这些生活素材,学生们在惊喜中会体会到作文的轻松、愉快和无拘无束,从而描绘出真实神奇的童心世界。例如,春暖花开之时,教师带领同学们到田野中、到果园中、到大自然中……同学们通过“看、听、闻、想”来真正认识春天,然后回到学校再读一读朱自清的《春》,就会让他们真正有所感悟;我们老师经常向学生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时我想,为什么不让学生走进工厂,走进车间、走进社区、走进街道,去观察一下环境污染的情况呢?然后再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家大事,我们不妨在每天的早读时间安排“五分钟早间新闻报道”,让学生们把每天从电视中听到的国家大事说给大家,让他们各抒己见,共同关注国家命运;冬季,我带领孩子们到室外赏雪,看雪后的美丽景色,和同学们一起打雪仗,增加雪中情趣。总之,教师有目的的安排一些生活实践活动,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素材。在与生活、社会的接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学生的作品才能有血有肉,可读感人。

  三、注重评价鼓励,提高写作兴趣

  教师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作文指导的延伸。为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必须讲究批改的技巧,做到批改方式多样化,以借此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1、多表扬、多鼓励。

  教师批改学生习作时,要用欣赏的目光多发现其中的优点,要多用一些满怀希望和表扬的语言评批作文,而不能将自己的体验、思想强加给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是针对学生真实健康的观点,老师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那些基础较差,语言表达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要从他们几乎不成文的篇章中找出“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写得形象,甚至一个标点用得准确,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时间长了,学生的自信心就会被培养起来,写作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2、会批评、巧批评。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如果一味的表扬并不能持久的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时间一长他们就会麻木了。他们作文中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所以,教师适当的提出缺点也是必需的、必要的。对于教师的评语,最好做到:语言要委婉,身价要放低,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用商量的口吻对学生作文进行批与评。

  四、强化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勤实践、多练笔,其方法可以多变、形式可以多样,但目标必须一致。例如,让学生采用连句成段、仿写片段、看图写段、素描写段、观察日记等形式进行训练。总之,激发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关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广大教师要相信学生、坚定信念、深入生活、开动脑筋、潜心研究、不断积累,就一定能把小学作文教学搞得有声有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作家。

  教学小论文 篇9

  一、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以前教师在课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话背,纯粹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无滋无味,死气沉沉。课堂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方法。

  二、设计好导学案是关键

  编好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而导学案的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积极性,发展智能。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目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虽密切相连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观念、结构、方法等方面,有本质区别。用学案教学时,必须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结论让学生概括总结。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实现探索、质疑、学习、应用层层推进。

  三、提出明确的导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学案导学使学生目标清晰,避免盲目性。先根据学案理清教材要点,记录问题,然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学习中逐步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提高能力。

  四、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创造合作探究氛围

  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是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但应注意:

  (1)分好学习小组,上中下搭配。

  (2)不要放任自流,使学生说有内容,议有目标,查有依据。

  (3)小组活动必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活动中要进行检查个别辅导。

  五、用激情影响学生,使学生课上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导学案教学必须始终让学生主动,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合作平台。这种交流只有使学生精力充沛、拥有较高兴趣,才能让其产生不竭动力,使交流合作获得最好效果。

  教学小论文 篇10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我们也看到,多媒体课件在带给老师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很多困惑。

  前不久,一位年轻的教师执教一年级的《菜园里》一文。上课伊始,老师便在屏幕上出示了一系列的图片:黄瓜、豆角、卷心菜、白菜、茄子、西红柿……那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课堂果然不断升温。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一一报出了这些菜名,然后便围绕这些菜开展了相关知识的讨论,接着开始学习相关的生字。整堂课,课件从开课的第一分钟贯穿到下课,伴随了孩子们整整一40分钟。

  然而,我在想,明明豆角、白菜、卷心菜等等蔬菜我们身边就有,为什么不将它们带进课堂,让孩子们真正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多好?干吗非要通过课件呈现,清凉的气息,鲜活的质感,难道就不是媒体?要知道,这比课件中的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呢。

  当然,我们并非“拒绝媒体”,多媒体本身没有错,我想,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它的使用是否必须和恰当。多媒体的.使用,应该是教师必须驾驭媒体之上的更深的生成,让课件为课堂“使用”或“利用”,而不是“重用”或“运用”。看看我们的公开课、竞赛课,你会发现课件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大多数老师几乎用课件代替了板书。也许是害怕评委在这个方面扣分吧,有的事先写好课题,有的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把事先该先的内容写完,有的课题下面只有文章中的一个重点词。我们的老师,张一下嘴,动一下鼠标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课不够,课件凑,这已经成了当前存在的普遍现象。长此下去,必将会导致教师的懒惰和素质的退化。而孩子们,在习惯了眼花缭乱的荧屏世界后,又怎么面对那跳动着思想与灵魂的书面文字。

  我们必须明确,使用新技术并不代表就是现代化,并不代表老师的教育思想。就课堂而言,推动教育前进的不是那些精于弄巧、懒于深思的“操作员”,而是那些劳作不息、朴实无华的教师;不是现代化手段,而是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小论文 篇11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

  关键词

  教学方式;综合素质;课堂活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以示范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体育教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强行的灌输,学生获得的认知并不深刻,所学习的姿势与动作也容易混淆和遗忘。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与摸索,在获得更深层次认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小学短跑教学为例,教师不再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而是在简单的讲解与示范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合作进行短跑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相互的竞技、比赛和合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短跑姿势与动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成绩。在自我的探究以及合作互助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无疑更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以趣味性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就是要增加小学体育教学的生动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地面对教学,并主动配合教学工作。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打空降特务”的体育游戏,要求学生手持沙包击中从空中抛下的“降落伞”。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这就能够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变得更加主动,达到维持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总的来说,教师要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推动小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李犁花.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研究:以北碚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4.

  教学小论文 篇12

  一、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自学

  首先,以网络引导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一方面可借助导学案的引导、阅读课本,大概了解基本知识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更多与知识点相关的资料,以增加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其次,利用网络选择学习资料。教师可以事先将整理好的图片、视频等引导性资料上传到学校网站或其他站。学生通过打开网站,就能找到学习资源,再根据导学案预设的引导问题,实现自学和独立思考。

  例如,教学“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笔者给学生展示网络上搜集的课件资料:1912年秋天,远洋巨轮“奥林匹克”号与铁甲巡洋舰“豪克”号相撞的模拟动画。然后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的意外?这样引入,调动起了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之后用课件展示两张纸中间吹气的情形,让学生猜测:这两张纸会怎样运动呢?这样,学生根据屏幕的引导,用两张纸独自做实验。之后让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先后完成用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吹硬币实验、用吸管向两支点燃蜡烛的火焰中间吹气实验。随着每个实验的成功完成,学生强烈地想知道为什么,此时学习“压强与流速关系”已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利用网络引导学生探究展示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上互动平台,把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成果直接展示到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知道学生对哪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问题,需要自己点拨,从而实现探究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学“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在网络互动平台上交流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结论的规律。教师从中引导学生补充、归纳、总结后,课件出示:列车安全线、汽车高速驶过后尘土飞扬、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句、非洲草原犬鼠洞穴分布图、飞机起飞、跑车的尾翼、足球的“香蕉”球等。让各小组讨论分析、逐一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实践证明,以网络引领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通过引导性材料有效引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小论文 篇13

  一、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应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将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花心思。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如,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事先我就布置了任务,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所喜欢的小动物,通过亲自饲养或询问他人等途径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思维,才能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进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赋予饶有兴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次习作多表扬、多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如,春暖花开,要写《春天》的作文时,教师可带学生去踏青,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办法。这样一篇篇《赞美春天》的作文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

  三、学生没有好的习惯

  如,勤于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这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多读书,细心观察生活,通过习作实践,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从而坚持下去。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实践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只有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才能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作文。

  教学小论文 篇14

  一、“快乐数学”的研究意义

  1.调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快乐数学”的教学改革,深刻挖掘数学与专业的联系,开发数学案例,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堂内外数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并乐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的应用到专业课中。

  2.推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响应国家教学改革的号召,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化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快乐数学”无疑是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桥梁。同时,“快乐数学”教学改革无疑给全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设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

  二、“快乐数学”的研究内容

  1.在“能力本位教育”指导思想下,深度挖掘数控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探索其职业能力所应具有的数学素养,确立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遴选教学内容。

  2.在数控专业试点“快乐数学”的教学,针对数学内容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

  3.开展对比试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为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快乐数学”的实践研究

  1.以数控专业为例,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开发出一套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快乐数学教学体系,并发表部分专题论文。

  2.以数控专业为例,根据电子专业和网络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实施“快乐数学”的教学,通过总结提升形成一系列实践成果,推广到其他专业的数学课堂。

  本项目根据职业学校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的不同,各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的不同,从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等入手进行变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乐于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专业课中,使数学成为一门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教学小论文 篇15

  1、工科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1.1教学方法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时候,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简单。比如,采用学生读一段,再翻译一段,老师纠正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阅读和翻译能力,并通过及时纠正改正学生的错误。但是如果整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丰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考核手段的问题

  考核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重点必然受到考核手段的影响。现在一些专业外语的考试通常是采用英译汉、汉译英等翻译和写作等笔试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但是没有很好的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2、工科专业外语教学中实践的积极作用

  专业外语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专业语汇、专业词汇、学术论文的写作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而这些仅靠简单的教学方法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如果能在课堂中引入多方面的'实践环节,将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2.1开展专题报告

  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几个在学生科研能力范围内的前沿课题,并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就分配的课题展开研究。研究完成后,上交科研报告,并推选较优秀的学生代表全组在课堂做专题报告。在课堂开展专题报告是一种对外学术交流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课题,检索相关的论文和书籍,阅读并整理材料,形成一个教全面的课题综述。这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检索、阅读、口语、文献整理能力,为日后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础。

  2.2创办课内期刊

  创办课内期刊,由教师担任主编,由学生代表担任编辑。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在课程结束前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并提交到课内期刊上发表。这一过程可以考察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2.3增加学术背景介绍

  在课堂中,增加学生学术背景介绍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用英文介绍所学的课程和掌握的工科专业知识,在英文面试时更加得心应手。而大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都将面临英文面试,在课堂增加这部分内容,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面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小论文 篇16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方法不尽合理。在作文教学中,个别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得个高分数,常常找一些所谓的写作技巧和范文让学生死记硬背。于是,学生在写文章时就会套用教师所说的模式,写出一些脱离生活实践的文章。这些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2)作文讲评方法不尽合理。评讲作文是完成一篇文章的重要环节,这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了解的最佳机会。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知道教师的.要求,能够学到写作技巧。但是,个别教师却不重视作文讲评这一环节,往往只是以几句评语草草带过,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

  二、对策

  1.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通过作文这一形式与世间万物沟通交流,让学生知道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通过观察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感。对此,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上,采用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下发生的事情。这样由游戏激发兴趣,利用兴趣促进写作,能扫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学得愉快,作文具备真情实感。

  2.丰富学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来源,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会和观察,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课和实践课,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走出学校和家庭,亲近大自然,感受不一样的风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打牢学生的写作基础。

  3.改变教学观念

  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是因为个别教师的教学观念所导致的,个别教师为了学生在作文考试中能得高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模板范文。对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转变教学观念,要知道,教学生写作文不是只有这一个目的,而是让作文成为一种沟通方式,使学生通过作文记录下生活中的感动与美好,是一种分享和沟通。所以,教师应对学生加以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情感抒发了再去稍微注意形式,就会是很好的一篇文章。

【教学小论文】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小论文 细节彰显品质08-30

小论文作文12-10

数学小论文12-07

数学小论文02-14

科技小论文11-03

数学小论文02-03

小学语文教学小论文 “小岛计划”08-29

科学教学小论文 备课不要忘了“学生”09-03

科学小论文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