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生物论文>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探索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探索

时间:2022-08-24 10:35:38 生物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探索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探索
  
  文/叶海南 陈美珍
  
  摘 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初中生物课堂为载体,结合实践案例,从合作学习的内容、时空、规则及其培训、评价、课后延伸,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等方面,对“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课堂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也有着非常多的成功案例。学生一旦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其所带来的学习效率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因此,都会乐于合作学习。可是为什么没办法让广大初中生物老师接受并广泛应用于课堂中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为数不多。一是老师在公开课上一味追求活动丰富多样,让学生在目的性不强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合作”,丢失了学生的自主性。加上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二是所谓的“合作”就是组内的优秀生的作秀过程,催生后进生“打酱油”现象,丢失了课堂科学评价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学困生被忽视,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学生脑海里没有学习对象的相关前概念,学生的“合作”是一种裸参与,匆忙“合作”,必然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丢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四是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五是教师的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的课业过重,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六是本市学校外来子弟大多占着较大比例,家庭教育相对缺失,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依附于课堂45分钟。以这些问题为研究切入点,两名笔者分工合作申请了课题探究,以下就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小结。
  
  一、精选合作任务是前提
  
  1.根据教材内容选任务
  
  合作任务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教科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而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厌倦。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个重点知识。因为每个人生活环境的局限,对于每一种的生态系统类型并没办法全部了解;而通过小组合作,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有声有色地描绘着他们各自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很快就能用表格形式归纳出每一种生态系统类型的特点、功能及相互的关系。不是所有的重难点都适合合作学习,但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是教材的重难点。教师如果能注重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好合作内容,必然是攻克重、难点较好的办法。每一节课对重难点的认知必然要求学生掌握着较多的先前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互通有无,经过共同努力,从而得出新规律或新认知,这样获得知识最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构建规律,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知识。
  
  2.根据学生差异选任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现有知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他们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思想。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教师在选择合作内容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需要不同能力的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难”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多选择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合作。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学生光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是不够的,要完成这一探究需要多方能力:探索精神、动手能力、设计能力、逻辑思维等,可见合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从作出假设到制订计划,从实施计划到分析交流,小组成员都能有的放矢密切合作。而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鸟的了解各有不同以及思考的角度不尽相同,答案自然就五花八门。这时,学生就会自发产生交流的欲望,而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合作学习。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思考全表达出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综合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见解,相互交流,问题的解决自然就更为到位。
  
  3.根据学生需求选任务
  
  两名笔者的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父母、社会环境中的周围成员间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脑海中有关生物的前概念极为众多,差异性也很大。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很想在同学间表现自我,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生间不同的优势去选择合作内容,让学生都乐于参与合作。教材涉及的涡虫、钉螺、水蛭等,这些动物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大部分优生并不了解它的特性。教学对各类动物的感性认识时,(www.fwsir.com)可巧妙地安排一些小型的合作学习内容,得到很多学生的赞赏,让他们信心倍增。而对于得分率低的考题,适时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解题所应用的知识点、解题思路等,优等生的逻辑思维让后进生心服口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规范参与是关键
  
  1.引导独立思考是前提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一定的思考基础上的,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提倡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或课上先让学生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往往会出现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或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或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沉默不语。鱼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动物,但要了解它的结构功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想知道结果,必须通过一个动态过程。如,(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保持前进的方向?(2)水如何进入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通过布置学生在家事先观察与思考,到了课堂上,学生的答案较多而又都欠全面,合作起来就显顺理成章。这样课上既节约时间,学生的思路又清晰,问题又容易迎刃而解。有了独立思考这一前提,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能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2.规范分工合作显有序
  
  既然是合作学习,就涉及组内成员的分工。首先是组内成员要有角色分工。教师宣布各成员职责及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采取先个人自荐,然后组内表决的办法首先制定好小组长。因为小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活动中主要是安排任务,监督进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接着由小组长选定其他成员或是发言人,或是辩论员,或是记录人,或是其他的角色。做到人人有角色,人人都乐于参与。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以这种方式组建小组,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必然会显得更有序。
  
  3.培训成员合作提效率
  
  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应对学生先进行合作学习的培训,课前先对小组长进行有关知识的引导、感知,同时让学生明确:一是小组长学会中心发言,能清楚表达本组的观点;二是各成员学会积极倾听,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学会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控制自己情绪;学会小声交流;学会质疑、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学会总结、概括、记笔记等。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同伴交流沟通,初步领会合作学习的大体过程,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更有效率。
  
  三、教师精心主导促成功
  
  1.教师适时引领保热情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希望老师多与他们接触,及时了解他们的才能,及时给予他们认可,激励他们。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注意事项渗透到合作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及时指点,提出一些合作要求,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效果。合作学习不时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并及时采取对策,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对老师倍感亲切,更乐于讨论。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2.课堂合理评价提动力
  
  在合作学习中,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好评价机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讨论中,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发言,让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在学业成绩上,教师在公平分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小组平均分加个人成绩作为学习小组成员平时成绩。这种捆绑式的成绩评价有利于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种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3.课后继续合作促延伸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合作学习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在学习《仿生》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仿生有关的例子,学生兴致高昂,议论不休,这时只好叫停,布置课后继续查找讨论,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再与老师交流,若没继续完成合作讨论,部分学生会带有很大的遗憾草草结束这个知识点,通过课后延伸继续合作学生学习的兴致更高了。小组学习不仅是一种课堂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发挥其互助学习的本质。课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讨论,激励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补缺补漏,使全体成员有效地提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要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通过笔者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中感受到学生取得以下可喜的成绩:
  
  (1)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2)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了认真参与学习、踊跃发言。
  
  (4)学会尊重别人,评价别人优点。
  
  (5)学会遇到事情团结合作。
  
  (6)懂得总结、积极实践。
  
  (7)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更想与老师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春莉。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2]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
  
  [3]伯海英。前概念转化策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教学,2012(6)。
  
  (作者单位 叶海南:厦门市梧侣学校 陈美珍:厦门市乐安中学)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探索】相关文章:

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04-10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04-07

探索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精选7篇)10-28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03-2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落实合作学习12-15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04-29

《有效课堂》学习心得08-18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11-05

父母课堂学习心得05-17

探索的作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