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幼教论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时间:2022-04-23 23:24:42 幼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通用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通用5篇)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篇1

  【摘要】

  游戏是一个人幼儿时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性格和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了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时,教师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实行正确的组织方式,旨在有效推动幼儿游戏的行为发展,提高幼儿从游戏中获取的快乐感,并为早教机构和部门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与思考

  游戏是儿童在一定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玩”的过程。幼儿的很多心理活动都能通过游戏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学会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并使用正确的组织方式十分重要。

  一、幼儿游戏行为的分类和特点

  关于幼儿的游戏活动,笔者经过长期地观察和总结,认为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角色扮演类游戏。角色扮演,顾名思义,是指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的游戏行为,如:过家家、医生游戏、战争游戏等。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通常是多个幼儿或是幼儿与玩偶共同组成游戏组合,游戏内容不受限制,幼儿可以将想象力充分地融入到游戏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活动。

  2.运动类游戏。运动型游戏是指幼儿主要通过做运动的方式来进行的游戏,如:追逐、滑梯、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等。在此类游戏中,幼儿会通过运动消耗大量热量,使运动肌群得到充分地锻炼,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身体或心理上的压力。运动型游戏可以让幼儿单独进行,也可以多个人一起参与;可以借助游戏器材,也可以直接进行游戏。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安全保障程度较低,容易受伤或发生危险。

  3.艺术类游戏。艺术类游戏是指幼儿充分动手、动脑并完成艺术作品的游戏,如:绘画、雕塑、陶艺、舞蹈、音乐等。在进行艺术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跳跃性等可以得到很大限度地开发,情操也能得到陶冶和升华。此外,幼儿的艺术作品通常还能表现他们的特点和心理活动。例如,在汶川地震后,很多心理学家都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来判断其心理创伤的复原程度,并以此作为心理诊疗方法的前提。

  4.智力开发型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思考的游戏,如:棋牌游戏、魔方、九连环等。这类游戏能让幼儿的智力得到开发和提高,使幼儿变得聪慧、机敏。幼儿通常能在这类游戏中找到独到的乐趣并做得越来越好,所以这类游戏对幼儿的耐心、性格都有很大的考验。

  二、不同类型游戏相对应的组织形式

  不同类型的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应了解并给予正确地组织,以确保游戏的安全性、乐趣性和健康性。

  1.角色扮演类。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教师首先要保证游戏的安全性。由于角色扮演游戏中需要借助道具,其中也不乏危险用品,因此,教师要注意幼儿游戏中有无危险用品的使用。曾有幼儿在玩“医生病人”的游戏中,给“病人”服下了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后经急诊洗胃,“病人”才脱离危险。此外,为了提高游戏的教育意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创设一个健康的情境,并将一些生活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去。比如,在“夫妻”游戏中,教师可以将浅层的性启蒙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两性知识。也可以在“医生病人”游戏中,教给学生基本的急救知识和用药常识。如此寓教于乐,往往能收到比课堂教学更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幼儿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融入到幼儿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但要尊重幼儿对其角色的自主发挥,使之获得游戏的自主感和对其角色的控制权。

  2.运动类游戏。运动类游戏是上述四类游戏中安全隐患最大的游戏,幼儿极有可能在运动类游戏中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格外注意运动类游戏的组织性。当运动器材供不应求时,教师要让学生们学会排队使用,避免发生拥挤、争抢;当运动场地有积水、积雪等不利于运动的因素时,要尽可能地组织室内活动。除了上述常规做法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地把运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融为一体,并赋予其教育意义。比如,成都市童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曾在运动会上上演了一个“交通事故”的游戏,既在游戏中得到了乐趣,又受到了安全教育。

  当然,为了便于管理和教育,也防止因秩序混乱而发生危险,在运动游戏中,教师还可以统一组织,即一个班的幼儿统一玩一种游戏,以促进同班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友谊。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运动类游戏的安全性低,所以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这样实际上是因小失大。幼儿的运动肌群在幼儿园时期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需要运动,刺激,因此,在幼儿的运动游戏中,为避免发生事故,教师只需使用合理的组织方式即可。

  3.艺术类游戏和智力开发型游戏。这两类游戏相比角色扮演类游戏和运动类游戏更具有安全性和组织性,幼儿的兴趣也比较高,但组织形式也比较不同。

  首先,教师的引导教育在这两类游戏中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和大脑并未发育成熟,思维并不完善。例如,在绘画方面,教师要教幼儿认知颜色、使用颜料;在歌唱方面,教师要领唱、范唱;在棋类游戏中,教师要教幼儿步骤和规则……总之,这些游戏都不是幼儿先天就会的,因此,教师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应更具耐心。其次,教师要给予幼儿一个展示的平台。人在幼儿时期的表现欲很强,如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设置一个展示环节,让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想法。再次,由于这两类游戏都是幼儿自主发挥创造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的作品,更要给幼儿的游戏过程留出足够的空间,尽量不要频繁地打断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并避免介入幼儿的游戏过程,从而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艺术类游戏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生活经验,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教师可以多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教学,让幼儿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对幼儿的认知、见识和创造力都有很大帮助。

  三、如何推动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

  幼儿的'游戏类型和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年龄和心理的成长不断变化的,呈动态发展的趋势。为了使游戏行为能更适应幼儿的成长趋势,对幼儿的一生都能产生正作用,教师要利用正确的方式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

  1.观察生活,让幼儿更多地明白自己生活的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幼儿教师,担任着启蒙教育的重任,教师自然要让幼儿观察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将游戏融入到生活中去。例如,可以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全家福,理解家的温暖和幸福;也可以让幼儿扮演自己梦想的职业,如医生、警察,等等,从而使之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2.教师与幼儿在游戏里相互交流,打开幼儿心扉。在游戏中,并不是教师单方面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也会对教师察言观色。例如,幼儿经常主动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向老师展示,或者经常邀请老师和大家一同做游戏。教师要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在游戏中和幼儿进行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肢体上的或是眼神中的。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幼儿更懂得自己在游戏甚至是生活中的角色,从而获得成长与进步。

  3.把游戏的评论权交给孩子,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游戏,以深化幼儿对游戏行为的思考,幼儿在这样的思考能获得很大的进步与提高,并在今后的游戏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何敏。从游戏之中到游戏之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万中。幼儿游戏中的教师的干预和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8):56-58.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篇2

  一、鼓励赞扬式语言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发挥个体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激励。教学实践也证明:幼儿在获得教师的赞美与鼓励后,就会非常开心,乐于进一步学习,而且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幼儿的这种心理,不断地发掘幼儿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赞美与鼓励。很多时候,幼儿在课堂上的一些出色表现都是“刻意”做给教师看的,有时甚至还会说谎。例如:教师让幼儿们画画,小明的画画得很好,可是小兵课下就拿过来给教师看,说是自己画的。这时教师不能拆穿他们。因为年龄较小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缺乏分辨“自己的”、“别人的”、“公共的”意识。而稍大一些的幼儿,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较差。等到下课以后,教师就可以另行地、单独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对于年龄较小的,我们要注重让他们分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等;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我们则要逐步地教育他们要勇敢地承认错误等等。我们要让幼儿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赞扬和适当的纠正、引导使幼儿健康地成长。

  二、利用游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游戏。例如:在一次语言活动“记得牢”中,笔者便以游戏的口吻导入:“小白兔跳跳到我们家作客,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一看它给我们带了什么礼物吧?”语言中的神秘感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笔者又使用“击鼓传花分礼物”等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教学效果非常好。游戏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语言活动,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活动。例如:在学习序数“6”时,笔者就采用了“森林里开运动会请小朋友去当裁判”的游戏形式把幼儿带到游戏情境之中:既然是“裁判员”,就必然要对小动物各项比赛的名次做出判断。这样幼儿就会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学习并理解了序数的概念,并且教学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不管是哪门学科,只要恰当地使用游戏,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中小班的教学,更是离不开游戏,因为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只有通过游戏才能使学习过程富有情趣。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游戏的情景

  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因为认知水平或游戏角色不同,往往会出现一片混乱的现象。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并辅以说明,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很轻松地弄清楚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从而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听说游戏“食物在哪里”中,笔者就先让幼儿戴上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到布置好的“草地”上选出一样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然后再使用多媒体导入游戏: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在树林里飞来飞去的鸟妈妈,它用着急、伤心的声音告诉小动物们:它的幼儿被狐狸抓走了。要想救出它的幼儿,就必须按照狐狸的要求去做。它想请小动物们帮忙救救它的幼儿。接着,笔者宣布了游戏的规则。由于形象逼真,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地进入了角色。为了救出小鸟,不让鸟妈妈着急,每个幼儿都十分认真地听着游戏规则,从而为接下来的听说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良好的氛围中,游戏就可以帮助我们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对幼儿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良好的提问具有教育的指向功能,能引起幼儿的思考与探究,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没有内涵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就没有教学的有声有色。而且,提问的积极态度也会对幼儿的思维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发现了地面上有很多蚂蚁,于是笔者就把活动的内容及时转移到了幼儿的关注点之上:“你们认不认识这位小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长相和它的一切行动。当他们有所发现的时候,笔者又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它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不是叫蚂蚁?”等。而且在活动结束时,笔者又给幼儿布置了一个思考题:“蚂蚁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于是,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们便把抓到的蚂蚁放在一个空间较大的瓶子里进行观察和研究。正是教师的及时关注和支持,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自信,感受到了参与活动的成功和快乐。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篇3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普遍使用而且高效的教学方法。所谓游戏教学,就是将教育的内容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呈现,在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得知识,增长技能。这样的形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幼儿的特点出发,用游戏的方式将幼儿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幼儿获得游戏的快乐,同时也促进幼儿对于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

  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强调教师的威严,实施“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幼儿在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教师的信息,死记硬背,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难以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在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学,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设置一个“看图抢答”的课堂小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把班级25名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组5人。然后,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草莓、香蕉、菠萝、西瓜等图片,让学生抢答。若抢答正确,则可获得对应的水果奖励。这种游戏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常识知识,也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2.有效地锻炼幼儿的适应和交往能力。游戏需要幼儿间相互协作配合才能进行,这可以使幼儿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对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非常有效。例如,在上手工课时,教师要求幼儿三四个人一组,用橡皮泥制作出漂亮的水果来招待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帮助其他幼儿进行颜色的选择,齐心协力制作出美味的水果拼盘,极大地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幼儿只有在集体环境中,与别的幼儿打交道时才会锻炼性格和品质,学会忍让,有一颗爱心,懂得关心别人。

  3.开发幼儿智力。在幼儿园开展的多样游戏中,有很多有着益智作用,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搭建积木或者拼图的游戏,要想搭建好积木,幼儿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积木的形状,大小,以便和周围的积木进行组合。拼图游戏也是如此。这样的游戏对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想象和联想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4.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让幼儿养成思考的习惯,考虑一下怎样做更好,然后再开始动手。日常生活中,幼儿力所能及的小事,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做。若有机会,还可以让幼儿到亲戚家住上一两天,改变一下环境,锻炼幼儿的适应能力。例如,在课程《美丽的世界》中,可以鼓励幼儿去看看校园的环境,在看到小朋友践踏花草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小花的语气说,“哎呀,好疼啊。”让幼儿意识到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以后再也不会随意地采摘花草。长此以往,这些习惯会在幼儿的心里深深扎根,在别人做出类似行为时,也会适时地去阻止,为保护大自然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游戏过程中为幼儿提高必要的指导

  幼儿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纪律性和组织性都不够,在进行游戏时,经常会出现无序混乱的场面。教师要仔细观察,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注意一点,教师的作用只是简单的介入,而不是粗暴地干预幼儿的游戏。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幼儿的人身安全,特别是针对那些活动比较剧烈的游戏,就更加需要教师对幼儿的保护。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程监督、保护,不能够有一丝懈怠,使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更加了解,而且通过玩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为教师以后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供参考和方向。

  及时总结经验,促进教育最优化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教训,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记录、反思。对于游戏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相互交流借鉴,汲取其他人成功经验,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游戏教学强调幼儿活动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而幼儿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差,不恰当的开放会让幼儿变得没有规矩,过于释放自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幼儿群体,通过观察和总结找寻最适合的游戏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既能够开心愉悦,也能够得到知识的传授,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游戏教学是现在幼儿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开拓思维,使幼儿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心智更加成熟,促进幼儿的成长。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进行游戏教学,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篇4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在情感上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初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娃娃家、美工区、建构区等游戏区域,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有时,手中的一个娃娃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娃娃家游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焦虑情绪。

  开学初孩子们从不同的家庭来到了幼儿园,由于年龄小,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当他们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时,内心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孤独和恐慌,往往会哭闹不止。这时老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逐步建立对老师和幼儿园的亲近感。因此在创设娃娃家环境上我们力图再现家庭的生活场景,突出“家”的真实感、温馨感,让孩子找到家的感觉。

  在娃娃家,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颖、童趣的玩具,如会发声响的娃娃、电动小汽车、厨房用具,床、餐桌椅以及糖果等。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玩具,立即被吸引了,暂时忘记了恐惧和焦虑。芝芝是我们小朋友中哭的最凶的一个,从她妈妈手里接过来时,她又是踢,又是抓,无论你说什么,她都不听,闭着眼睛一个劲地叫,本来嗓子就是沙哑的,加上一叫,更加让人听了心疼。后来我就抱着她来到娃娃家,让她观赏娃娃家的玩具,当她看到那么多的布娃娃时心动了,忍不住想去抱布娃娃。我鼓励她选一个喜欢的布娃娃抱在手里,并引导她和布娃娃说说话,一会儿她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不再大哭大闹的,只是偶尔抽泣一下。

  二、提高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的大人都以他为中心,什么都包办了,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到幼儿园来后,要上厕所了,裤子不会拉;要吃饭了,调羹不会抓,有的甚至直接用手抓了饭往嘴巴里送,嘴边上,台子上到处都是;有的索性就不吃,等着老师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遵循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教育,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不经意间习得生活技能,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孩子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在娃娃家逐渐增加了一些喂娃娃吃饭,给娃娃夹夹子,哄娃娃睡觉、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等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这些生活技能。刚开始,老师没指导怎样给娃娃喂食,很多孩子就直接用手抓了许多食物塞到娃娃的嘴里,地上、桌子上撒了一大片。我用娃娃的口吻对孩子说“我嘴巴里的饭太多了,放不下了”。他们马上就知道要少舀点食物到嘴巴里。在不断的游戏中,他们掌握了握调羹的方法,知道饭要一点一点的喂到娃娃的嘴里。自己吃饭的时候,他们把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运用了过来,学会了使用调羹,学会了吃饭,撒饭粒的情况明显好了许多。

  三、激发探索欲望。

  新《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建构知识。小班幼儿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娃娃家游戏提供适合幼儿探索的条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和探究,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在喂娃娃时,我们准备了各种大小、质地不一样的调羹,有小朋友平常用的,有用雪碧瓶自制的,还有舀调料的塑料调羹。食物也是不一样的,有元宵,米粒、豆子、面条等。孩子们刚进入区域时,随便找了一个喜欢的调羹和实物就去喂娃娃了。这时,拿不同小勺的幼儿就发现了不同的情况,有的娃娃肚子里装满了食物,吃得饱饱的,有的娃娃肚子里只有几粒米,而桌上、地上却撒了一地……于是,在这个问题出现后,我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特别是那些喂得好的小朋友:“为什么同样是吃饭,有的娃娃吃饱了,有的却没有吃饱呢?”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很快发现了勺子的不同,以及娃娃嘴巴的大小不一样,那些喂不到饭的娃娃不是因为嘴小用了大勺,就是因为勺子的质地不一样,所以盛的食物也有多有少。于是通过接下来的多次尝试、操作,他们渐渐地发现用吃饭的调羹是最合适的.,雪碧瓶做的调羹太软,食物容易撒,舀调料的调羹太小,只能装几粒米。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喂娃娃吃饭,而且在使用勺子的过程中体验了游戏探索的快乐,从而激发了他们下次活动的热情。

  又如米本来是我们放在娃娃家喂食用的,孩子们不满足就这样把米放在锅里烧,有的把米装进了饮料瓶,不停的摇晃,聆听米粒发出的声音,有的用调羹在米里面舀来舀去,有的直接把杯子里装满米从高处倒下来……看到孩子们这么爱玩米,我们增添了几个大盆、塑料管、漏斗等材料,孩子们玩的花样更多了,发现的现象也更多了,他们通过尝试发现倒米时用漏斗装好了,米就不掉到外面来了;把大瓶子里的米倒到小瓶子里,大瓶子里还剩下很多米等等。在一次探索瓶子里的米什么时候不响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秘密。那天贝贝在瓶子里装了些米摇晃起来,我就问他:“你知道瓶子里的米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吗?他一边摇,一边看着瓶子,他发现米在跳舞,我又引导他思考米什么时候就不跳舞了,他就开始往瓶子里装米,装一会摇一下,直到把瓶子里全部装满了米,我们都以为瓶子里不会有声音了,可贝贝一摇瓶子,瓶子里还是发出了声音,我当时也迷糊了,怎么会,打开瓶子一看,原来刚才满满的米一摇以后变浅了,又有空隙了,我们把米重新装满,再摇,还是和前一次一样,反复操作了几次,才彻底听不到声音了。

  在幼儿的手里玩出了多种花样,他们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充分感受着玩米带来的乐趣,同时在游戏中,又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娃娃家活动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培养良好品质。

  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合作,交流,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内化,将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而如今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无同伴与他玩耍,无弟妹要他照顾,父母以他为中心,家中东西也是任他选用。有些父母不太注重幼儿的情感、社会性教育,只注重智力开发,迁就幼儿的不正确行为,甚至向幼儿灌输利己的观念。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只能使他们独占意识日益膨胀,再加上他们缺乏集体共处的经验,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在游戏中不守规则,不懂得谦让等。这就更需要我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1、让孩子学会谦让。

  刚开始,孩子玩娃娃家游戏时,常常会争抢娃娃,谁也不肯让,每个幼儿都一个劲的叫着“是我的,是我的”。我就以娃娃的口吻说:“我疼死了,你们要把我的手拉断了。”一听这话,孩子的同情心油然而生,立即松开了手,可他们又实在想玩这个娃娃,我就引导他们通过扮演角色,一个烧菜,一个抱娃娃。他们很乐意地就接受了这个建议,互相谦让着对对方说“娃娃给你,我去烧菜。”这样,争抢的两个孩子马上投入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爸爸在厨房里烧菜,妈妈抱娃娃。吃饭了,老师以游戏的口吻说:“妈妈抱了半天娃娃,很累了,把娃娃给爸爸抱,休息一会儿吧。”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很大方的把娃娃给其他幼儿了。经过几次经验的积累,他们再也不会为了一个娃娃或者工具抢来抢去,知道可以分工,轮流玩。

  2、学会关爱。

  娃娃家游戏是一种角色游戏,涉及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交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扮演爸爸、妈妈,模仿着大人的举动:给娃娃穿衣服,喂食等。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他们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爱,内心自然地萌发了关爱他人的情感,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经意地站着给他们讲故事、弹琴,细心的孩子会端来椅子,说“王老师,你坐。”有的孩子哭了,他们会用手帕给他擦眼泪,叫他别哭,妈妈一会就来接等等。

  这种关爱他人的情感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获得的亲身体会,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品质和社会交往的人。

  3、学会分享。

  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物品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分享观念,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刚开始玩娃娃家游戏的时候,孩子们都是抱着自己带来的娃娃游戏,不愿意给别的小朋友玩。在学习完歌曲“找朋友”后,我乘机引导他们思考:“娃娃也想找很多朋友做游戏的,怎么办呢?”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知道了把自己的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娃娃就找到了新朋友,自己也找到了新朋友。他们不再抱着自己的娃娃不放,愿意主动地把自己的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尤其是看到哪个小朋友来园哭了,他们会很快的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玩。玩喂食游戏时,他们也不再把一大盆的食物抢在自己面前独玩,能几个人共用一份食物。

  五、巩固知识经验。

  在幼儿期,孩子获得的经验是整体的,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角色的扮演,都能获得有关的感性经验,从而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例如我们在玩娃娃家游戏时,给幼儿准备了很多自制的雪碧瓶宝宝和宝宝们喜欢吃的各色事物。这些“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雪碧瓶宝宝和鲜艳的事物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于是,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请他们给这些宝宝喂食。刚开始,老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地玩喂食游戏。过一阶段,老师引导幼儿说:“瓶宝宝喜欢吃和自己一样的食物。”小朋友就有选择地进行喂食。在快乐而轻松的喂食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颜色匹配的数学知识。它不仅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能力、不同的幼儿作出不一样的指导,同时在指导的过程中又使集体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游戏中得以复习和提高,从而让孩子获得愉快情感的体验,轻松获得知识经验。

  又如在学习大小匹配时,我们又在娃娃家准备了大小不一的两种瓶子,让孩子通过给瓶宝宝戴帽子等活动,学习对应。

  这种快乐的娃娃家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幼儿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桥梁,更是他们获得感性经验的有效途径。

  总之,娃娃家游戏是对小班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娃娃家游戏,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 篇5

  摘要:

  幼儿教学中,将游戏运用到平时的教育中是目前幼儿教师多数采用的教学手法,已越来越受到各大幼儿教师的欢迎。游戏教育融入幼儿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可见,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十分有成效和有意义的。老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了解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未知的精彩世界。老师用心制作的游戏教育,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进而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游戏教育使得幼儿学习的环境较为轻松、活泼,更有利于幼儿知识的掌握。因此,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论述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描述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还重点研究了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方式,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幼儿教学;游戏教育;应用研究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对外界的理解较之前来说也有所提前,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也比较快。人们对幼儿的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怎样提高幼儿的教育情况是幼儿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身心还不成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游戏教育的方式正好符合幼儿知识接受、理解知识的特点。游戏使得学习变得快乐而轻松,可以说游戏教育同以往的教育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给教育方式带来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一)游戏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幼儿学习幼儿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凡事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什么事物或问题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劲头和干劲就足。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性,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游戏本身就具有好玩、令人开心的本质特征,将游戏运用到幼儿教学之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许多老师都广泛使用游戏教育,把教育融合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和认知,这更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游戏教育可以让幼儿产生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人们都说,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才会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学习效果才会显现出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说,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学习的专心及认真程度也相对较差。正因如此,老师在幼儿教学中,将所学知识同游戏相结合,可以直接地反映出幼儿对游戏的喜爱,提升他们追求知识的动力,既能够快乐的玩耍,又可以轻松地学习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再者,教师将游戏运用到幼儿教学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他们积极地去求知,主动地去探索,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学习效果较好。

  二、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幼儿老师开展的游戏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更有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马斌(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中心幼儿园)利于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行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所占时间最多的,也是所有活动中最普遍的。知识来自于生活实际,幼儿课程的设置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可见,符合生活实践的游戏在幼儿教学中至关重要。由于幼儿年龄的问题,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具备自主消化和掌握的能力,需要老师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法帮助其进行理解和认识。老师开展的游戏一定要联系生活,满足让学生认识事物的需求,创设出以幼儿为主体地位、老师起辅助作用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学积木的方法融入儿歌之中,让幼儿边学边唱,如“乖宝宝,积木到,左摆摆,右放放,小房出,小船造,左摆右摆事物到”。采用这样的方式,幼儿在学习积木时的游戏成份增加,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摆出自己喜欢的事物。伴随儿歌的哼唱,就是一种游戏,幼儿不仅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积木,还可以扩宽幼儿的思路,提高他们组织和动手的能力。

  (二)老师将游戏教育应用。到幼儿教学时,应恰当的运用数字游戏,这对幼儿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参与其中,并能够表现自我的一种活动。在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感到有趣和有色彩,老师设计的游戏要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对于幼儿来说,数字的学习是索然无味的,幼儿学习起来也非常的吃力,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被不合适的教学手段磨得丝毫不剩。如果采用数字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改变枯燥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加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例如,为了让幼儿分清数字和学会简单的加法,老师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游戏是:小白兔吃萝卜,1只小白兔可以吃1个萝卜,2只小白兔吃几个萝卜?幼儿可以通过数数的方式了解数字,或者老师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小花,让幼儿数一数不同颜色的小花有几个,经过反复做数字游戏,让幼儿认识数字。

  总之,老师应该把游戏教育应用到教学中并发挥其重要的引领作用,随时观察游戏,了解游戏的进程。老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幼儿对游戏教育的接受情况,以及游戏设置上的不足之处,才能设置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游戏,将成功的案例进行分享,促进游戏教学的实行,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尚俊杰,庄绍勇,蒋宇.教育游戏面临的三层困难和障碍:再论发展轻游戏的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

  [2]马颖.游戏在听障幼儿语言康复中的价值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东营市康立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

  [4]张祺,雷体南,李静.教育游戏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影响研究[J].软件导刊,2011(4).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德育量化的思考论文03-25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句子 理解和换位思考的句子10-21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论文11-03

幼儿游戏和阅读教育技能培训心得05-04

谈幼儿舞蹈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论文(精选6篇)05-07

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10-26

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考论文10-22

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设计的思考论文10-22

幼儿园音乐游戏《兔子和狼》优秀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