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05 01:52:2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聂亚林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大学毕业生大量的弃档,从根本上反映了我们计划体制下档案管理模式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严重脱节。大学毕业生个人应该重视自己的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国家和社会也应该不断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弃档;原因及对策

  作者简介:聂亚林(1962-),土家族,三峡大学档案馆,主要从事档案和民族文献研究。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个人人事档案是个人真实的履历材料,它是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的重要证明材料。胡锦涛曾经指出: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江泽民同志也说过:人事档案有它的特点,就是平时不起眼,也不引人注目,但是,一旦你需要时,如果平时工作没做好,临渴掘井,就悔之晚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传统社会的急剧转型及社会流动性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社会人”,人事档案被一些人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对其随意处置甚至遗弃。特别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自己的学生档案并没有随着自己的流动而流动,要么放在学校保管,要么被转递到本人的户籍所在地或人才交流中心,而自己却不管不问,最终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或弃档。2002年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以及各省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大约有60万人弃档。例如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所代理的5万余档案中就有1.5万份无人过问和领取。四川省人才管理部门初步估计,全省范围内没有理会的废弃档案超过20万份,成都市人才中心代管的人才档案中就有1/5成为没有人要的死档案。《新华网》2009年12月3日报道:记者从贵州省人才交流中心与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人事托管代理的10余万份人事档案中,多年无人问津的占到2/3,有近7万份。据了解,这些档案90%以上的“主人”大部分都是这两年毕业后暂时找不到接收单位,而把档案留在学校,随后一直都置之不顾的大学生。其余只有少部分为企业普通职工或其他辞职、辞退人员的档案。贵州省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更是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无人问津的档案最长达到了13年之久,许多档案从放进之日起,就成了“死档”,但人才中心又不得不对这些档案进行保存。

  一、大学毕业生“弃档”的影响

  废弃档案对于大学生本人而言,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转正定级、工龄计算等。大学毕业生在一年见习期满后转正定级在我国几乎是约定俗成的,初次认定技术职称及确定工资级别,作为干部身份的依据。“转正定级”的时间是一项确定工资核定及工龄长短的审核标准,影响着退休后的工龄计算。部分大学毕业生到单位上班后,没有及时将档案转移到单位,工作后发现档案还是学生档案,人事档案不完整,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工龄工资以及退休金的发放。另一方面耽误职称评定、工作调动等。职称评定是我们国家一直在进行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定级,不仅涉及自身的荣誉、成就感,关键是涉及工资收入。职称的申报是要根据个人转正定级的时间,工作年限及以往的工作成果来综合评定的。有些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在评职称时往往由于弃档而没有评上。在单位上班后要求调动时,发现需要办理上班后的人事手续,接收单位需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三是影响大生办理个人证明、个人公证、社会保险、购房等,有的甚至丢掉了干部身份。由于现行的许多政策,涉及个人利益的证明都离不开人事档案,如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退休金等,都需要个人档案记录。考研、报考务员、转正定级、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都需要人才市场开具相关证明,这些都需要档案。其四,影响毕业生的户籍档案。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自然要购买房屋,在银行办理房贷手续时必须出具贷款人的户口证明当,也需要出具档案。弃档对于单位而言,有些单位有档无人,再需要进人的时候受专业、学科构成、学历层次等限制,导致人事调配不能科学合理进行。而有些单位有人无档,在绩效考核时没法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对于社会而言,大批的弃档,一方面造成大量社会管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充分发掘社会人才信息资源,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大学毕业生“弃档”的原因探析

  1.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社会流动频繁的主要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参加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劳动用工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才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办法正在经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就业方式和自主择业观念严重影响,档案的有于无越来越不为大学毕业生所看重,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反映了我国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缺陷。过去我国人事档案是多头管理,对人才的管理除了组织人事部门外,还有职能管理部门下属的职业介绍机构、行业成人才管理机构、外企人才管理服务机构等,在多头管理体制下导致一些人事档案流失,造成“弃档”现象的发生。还有就是人事档案内容单一,档案信息可用性、可信性低。现存档案内存放的还是个人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学历情况、政治面貌、职称、奖惩等程式化、标准化的内容,很少有个人的特殊才能、个性特点、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内容。人事档案的转递死板、僵化。有些单位为吸纳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擅自为引进的人才重新建档,而有的单位为了挽留人才、阻止人员调扣压档案,不按相关规定转交档案,一些大学生索性就放弃档案,形成弃档和死档。

  3.与部分单位、企业和个人不重视档案有关。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就业的多样化,一些外企、乡企、区街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自身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其人事档案只能依托有关人事部门代管,这些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时候为了减少工作量、简化手续,对档案要求不高,甚至不强调档案办理手续。特别是外企、私营企业的人事管理方式不一样,提职、加薪考核的是个人的能力和绩效,对员工的约束和管理主要靠合同,档案不作依据,涨工资无须历史记录,实行普涨。对于个人而言,现在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很多,职称不再是唯一的标准。档案对自己的求职所起的作用已经在在弱化,是可以随便丢弃的“身外之物”。甚至有人说档案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应该取消了。还有就是档案存放在人才服务中心或原单位,即使个人不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敢毁掉,或许正因为这一点,存档的大学生也懒得去给自己找麻烦。

  三、处理大学毕业生“弃档”的对策

  首先是改革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丰富档案内容。我国的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应该加强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加强其服务功能,淡化其社会控制及凭证功能。丰富档案的信息和内容,提高静态信息的准确化和简洁化,补充动态信息如个人的业绩和个人的信用等。建立以国家档案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各级区域人事档案中心分级负责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方便服务社会。健全人事档案传递机制,保证人事档案传递的频率和速度及安全,避免“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现象的出现。档案管理要逐步实现社会化,开放化,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其次是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培养大学生的档案意识。大学生档案意识的提高应该从在校就开始抓起。大学可以以办展览、办校史馆、甚至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纳入高校教学计划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档案教育使其深刻认识档案,加强档案意识。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档案基础知识教育和档案信息运用技能培训”、“与图书馆联合开设一门有关信息综合运用技能的公共课”。从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角度看,开设一门信息综合运用技能的公开课是可行的。课程可开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这时新生刚入学,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因此是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的最佳时机,或者开设在大学四年级的第四学期,这时大学毕业生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对他们讲清楚档案的作用及重要性,弃档会对个人的利益产生哪些方面的消极影响,档案转交的流程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的弃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档案意识。再者要加大推进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人才信息服务网络。传统、单一的纸质载体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随着社会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人事档案也可采用磁盘、光盘等大容量的载体,建立电子档案,更快更好地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人事档案信息。在网络化的条件下,可以把不涉密的人事档案信息实现全社会共享,实现人事信息的充分利用。

  大学毕业生大量的弃档,从根本上反映了我们计划体制下档案管理模式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严重脱节。大学毕业生个人应该重视自己的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国家和社会也应该不断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可逐步改变大学生的弃档现象!

  参考文献:

  [1]唐晶,刘佳亲。高校毕业生“弃档”现象探究[J].山东档案,2014,(6 ):24-27.

  [2]张盼。关于“弃档”现象的分析及思考[J].兰台世界,2013,(23):63-64.

  [3]林妙影。浅析高校毕业生“弃档”现象的成因[J].兰台世界,2013,(S1):66.

  [4]王洪涛。对流动人员“弃档”现象的调查[J].人力资源管理,2012,(10):114-115.

  [5]林建洪。高校高层次人才“弃档”问题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2,(1 ):40.

  [6]赵一云,刘坤。由“弃档”现象透视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J].才智,2012,(1 ):378.

【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相关文章:

我国城市选民“厌选”原因及对策探析08-15

我国城市选民“厌选”原因及对策探析08-12

青少年结帮犯罪的现象、原因及防治对策08-17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08-17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08-16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归因及对策探析08-17

学前体育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08-16

幼儿社交退缩现象分析及对策09-10

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08-17

羊舌氏兴衰原因探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