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

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

时间:2022-08-17 12:19:27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

                                    作者简介:    黄在清:  男,1967年生,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毕业。现参加《教育管理》大专自考。教育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交流或参评获奖。  论文《在体现个性中培养团队精神》参加北京当代师苑全国教育论文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收入《中国当代教育研究》(2002)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论文《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现代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萃》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收入此书全国公开发行。  论文《浅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合作》参加2003年度《教与学》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征文,荣获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并成书全国公开发行。  曹东:男,学校教研骨干。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参评获奖或交流。                                   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                                                                    地址:四川省高县月江镇中心校                                      姓名:黄在清、曹东        邮编:645152                   电话:(0831)5350040、                   电子邮件:he2098@163.com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为了实践新的《课标》理念,大胆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之下,教学中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一方式得到大部分教师的效法,其中有部分教师处理得当,使学生学有成效。  如何判断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成效,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成因,笔者认为:从分析“合作学习”的表面现象入手,把握住“合作学习”的内在本质,容易探究出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现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教学体会。  一、 “合作学习”表现出的现象:  (1)合作中存在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交往的技能;存在小组讨论合作时不善于关注别人的发言,只在乎自已的发言机会;存在小组在完成任务时,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权威”,瞧不起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存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群体意识不够或尚未形成,失败后就相互埋怨;还存在人云亦云,“搭别人的车”的现象。  (2)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不平等交往现象存在,表现在教师对成绩好的有偏好。  (3)课堂噪音太大的现象,课堂谈话与学习无关,或有意表现自己,提高嗓子制造噪音等现象。  这些合作学习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神,体现不出合作的成效。  究其成因:  (1)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必要性,因为要完成的任务是个体成员都能独立完成的,而且答案是简单唯一的。  (2)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激励性,学习中没有积极的责任分工,没有积极的讨论、争辩、互补。更看不到认知上的冲突,气氛冷淡,学生大多在被动应付。  (3)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成效性,没有对个体成员学习成果的加工和综合,更没有共同活动的评估和调整。  二、成效评价  1、从是否达到合作学习的条件判断  (1)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或学习的具体任务均有认同感;  (2)成员之间能够积极、相互依靠。  (3)小组中的个体责任能够明确并能得到落实;  (4)小组合作中成员能够运用一些基本合作技能,如听取别人的发言,能够向别人求助,能够向别人建议,能够和别人协调活动等。  2、 从合作学习具体操作上判断  ⑴、小组合作的学习的任务的正常确定,是否很有必要,  ⑵、小组的划分是否是以合作而分组,为合作本身而培育小组,  ⑶、小组合作中是否有纠正“合作的问题者”,合作的“小权威”是否被遏制,  ⑷、对学习滞后者是否有具体的帮助,  ⑸、在合作中合作意识,交往技能是否得到培育。  三、从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来判断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作法是不妥的。  如果教师能正确处理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合作中,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伙伴,是知识的导师,是合作活动的主导,这种能正确处理角色的教师,策划的“合作学习”活动,应该说是有成效的。  四、从合作学习的本身意义来判断  合作学习本身就具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把置身于班集体中的本来孤独的个体,在合作问题的“聚集”下,让学生排除个体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这本身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再者,合作能使学生之间有较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发生,对提高学习质量有显著的效益。也可说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避其质而谈其形,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五、从学生的终身学习远景来判断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内是否是“人对人的加工”,是否存在“人云亦云”等不良现象,如果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互交流能逐渐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积蓄了学习语文的后劲,又培养了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得到持续提高,如果能达到,这种“合作学习”也应是成功的。  六、从课程评价体系来判断  新《课标》用较大的篇幅提出了评价和建议中贯穿着“评价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改善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语文学习是有重视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故语文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评价也不能完全采用量化的手段,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用激励性语言进行定性评价。  总之,语文学科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注重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动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应遵循这一总则,全面考查合作学习的过程,认真透析其操作,防止主观孤立判断,只有客观、全面才能对其成效准确判断。    作者简介:    黄在清:  男,1967年生,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毕业。现参加《教育管理》大专自考。教育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交流或参评获奖。  论文《在体现个性中培养团队精神》参加北京当代师苑全国教育论文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收入《中国当代教育研究》(2002)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论文《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现代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萃》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收入此书全国公开发行。  论文《浅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合作》参加2003年度《教与学》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征文,荣获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并成书全国公开发行。  曹东:男,学校教研骨干。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参评获奖或交流。       

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


【浅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效】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利用评价促进语文教学08-17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08-18

学习成效心得11-18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08-16

合作学习的组建与评价08-17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08-19

浅谈小班生态课堂中的合作学习08-23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08-16

浅谈体育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8-20

学习成效心得11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