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一位普通青年六年调查:西部教育问题就在观念

一位普通青年六年调查:西部教育问题就在观念

时间:2023-02-27 10:27:0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位普通青年六年调查:西部教育问题就在观念

     

行走西部

一位普通青年六年调查:西部教育问题就在观念

人物背景:

尚立富:26岁,甘肃景泰县人,1996年至1999年就读于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1998年-2003年先后4次以骑自行车、徒步等方式考察东南沿海和西部农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村教育,行程4万多公里,走访了20多个省区,拍摄了5000余副纪实照片,并于2003年在甘肃、北京等地举办了《情系西部——尚立富西部农村教育考察纪实摄影展》。

导视:

一位普通的西部青年,

六年非凡的调查经历,

五千张图片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九万里行程路上的探寻和思索,

在对西部教育的考察中,他到底受到了哪些震撼;

经历了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

精彩对白:

记 者:那你到底看到什么?什么东西让你放不下?

尚立富:看到了太多的贫困和不均等发展的东西。

记 者:马冬燕的故事到底对你有什么触动?

尚立富: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些人是不愿意上学,有些人想上学却没有办法上。

记 者: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西部教育,你觉得?

尚立富:没有服务于农村,就是只为了升学。

记 者:为什么要放弃银行的工作?

尚立富:虽然物质的东西满足了,但是觉得内心很空虚很痛苦,总觉得好多东西揪着自己。

记 者:我可以想像到很苦,为什么要吃这个苦呢?

尚立富:当你真正投入你自己所喜欢做的事业里面,什么都不重要了。

解说

从2003年底到2004年初,一位甘肃青年举办的摄影展在北京和的20多家高校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图片以西部农村教育为主要内容,虽然只是用最简单的相机拍摄而成,但每到一所学校,都能感动一批青年学生。图片的作者就是26岁的尚立富,他从6年来所拍摄的5000多张图片中精选出来130多张,并把它们从西部带到了首都北京。

记 者:为什么想到要来北京办这个影展呢?

尚立富:想让首都的高校大学生看看西部,了解了解西部,让大家想一想西部是什么样子,看看我们的教育怎么样,需要我们怎么样。

记 者:这个目的现在达到了吗?你觉得?

尚立富:现在可能,了解的同时可能就超出了我的想像。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展了一场之后,后来就在中国农业大学展了,后来就在北大、清华连着展,最后现在好多学校,上海、天津、深圳的也想让去展,结果现在没时间去展了。

记 者:是人家邀请你来展呢,还是你自己来的?

尚立富:像这些是当时他们邀请的,那时候天特别冷,但是看的人特别多。他们很关心其中的内容。

记 者:这个影展到底什么打动了大家?

尚立富:可能这里面最大的还是教育的东西可能对大家印象比较深刻。

记 者:为什么?

尚立富:好多人都没有想到西部农村教育是这样的。

解说

这是大学生们写给摄影展的留言,而对于尚立富来说,这些让人震撼的图片记录了他六年来行走的足迹。7年前,当还是一名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的时候,19岁的尚立富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出行。

记 者:第一次出去的时候计划很完善吗?

尚立富:第一次计划不完善,第一次我做的计划是从甘肃的河西走廊到青海。

记 者:为什么选择这条路线?

尚立富:因为想着暑假了,从那面可能要翻祁连山,夏天的时候,那个山常年四季山顶有雪,所以夏天好翻一点。然后那面又是个古文明的发源地,想从这里面穿越历史,然后了解一下现在。

记 者: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想去旅游观光,还是要证明一下自己能不能有这个体力?还是想寻找课堂里没有的刺激?

尚立富:主要的目的是想去寻找自己,我觉得人有时候不喜欢把自己拿出来开涮。就是总觉得我很好,我很好,但有时候真正你内心怎么想的,那你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自己呢?我觉得这是那时候我没办法做到的,我觉得我不了解自己。

记 者:遇着什么问题了呢?

尚立富:因为我们当时上师范,我们属于白银市,师范学校就是最高学府了,我们那时候认为很不错了,当时还有一种自豪感。但是去跟农民谈的时候,他总觉得我们说的那些话,我们做的那些事,让他们觉得很可笑。他总觉得现在的学生不了解什么叫生活,所以这时候我就思考,是不是呆在学校里面就像上学了呢?那这个学我们怎么去上呢?

记 者:但是你所学的,你所从事的学生的生活,是很多人已经证明了,已经经过实践了,你们这个阶段就应该学这些。

尚立富:但是感觉很空虚,总觉得好像学这些东西,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觉得很空虚无聊

记 者:学习。

尚立富:学习,除了学习那些只是为了考试外,总觉得没有多少实用的东西。

记 者:这些东西跟老师可以讨论嘛,我们现在学师范的,我将来做什么,有没有用?

尚立富:老师他们也觉得,他说你应该多了解一些情况,后来无意之中发现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那本书,他就提倡,他的观点对我触动也比较大,他就说到实践中去,到社会中去,去学习真知识。

解说:

本着到社会中学习真知识的朦胧想法,1998年暑假,尚立富带着100多块钱出发了,陪伴他的是一辆自行车和一顶帐篷,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紧接着,在那一年的寒假,尚立富没有选择回家过年,而是进行了自己的第二次远行,路线是甘肃南部,不同于第一次的是,这一次,他身上只带了三块一毛钱。

记 者:为什么呢?带3块1毛钱跟第一次的出行有关系吗?

尚立富:总觉得第一次呢,好像就像你说的,带点旅游了解的情况,觉得很那个,第二次的时候想不带钱去走,看能走多远,利用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用知识去走路。

记 者:同学和老师怎么看待你的这一次远行?

尚立富:第一次的时候,大家对我没有什么印象,大家觉得很正常的。到我第二次的时候大家认为就不正常了。

记 者:不正常在什么地方?

尚立富:他们总觉得你跑出来干什么,你不在家里过年,因为那时候是冬天,过年了嘛,他们觉得你应该在家里面,在家里面很好的,你为什么跑出来受这个罪呢,好多人不理解,说你干吗。

记 者:多带点钱跟了解农民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它并没有矛盾?

尚立富:但是我所想的是不用钱能不能走路,我觉得我们学了很得多知识,知识能不能走路,当时自己这么想的。

记 者:那怎么过来的?

尚立富:就是一路上给别人剪窗花、写对联,然后就帮别人杀猪、出粪,干农民所能干的活。有时候也碰上一些人家不给你,有时候饿一天,有时候别人家给一个干馍馍,就是干馒头,然后嚼着吃一点。我现在的上颌都吃不了硬东西有时候想喝点水你都喝不着,全冻成冰了,就在旁边弄点雪吃。

记 者:结果呢?

尚立富:结果我走下去了,走了23天。

隔断

解说:

虽然尚立富自己也是西部人,但走出大学校园,西部的荒凉和贫困还是深深地震撼了他。作为一个师范院校的学生,尚立富逐步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了西部农村的教育方面。为了比较西部和东南沿海教育状况的差别,1999年9月,尚立富靠在一家石粉厂打工挣来的钱对东部16个省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考察;而从2002年3月份开始,尚立富利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重点走访了西部的60多个县,采访了100多所学校,这是他多次远行后意向最为明确的一次考察。

记 者:什么原因让你最后把第四次考察的目的,定到了教育上?

尚立富:可能前三次对教育的这种理解认识之后,总觉得好多东西自己放不下。

记 者:你到底看到了什么,什么东西让你放不下?

尚立富:看到了更多的一些西部农村的现状,觉得这种现状不应该是那样的。

记 者:现状是什么?你看到什么了?

尚立富:看到了太多的一些贫困和不均等发展的东西。

记 者:穷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

尚立富:办学设施的简陋,有些地方连学校都没有。

记 者:怎么讲?

尚立富:像我去过一个地方,有个学校房子塌了,教室塌了,因为他们那里是复式教学,一个老师当时有十几个学生,当时那个教室塌了之后,那个老师当时想算了,把这些学生合并到其他地方去。但那个老师没有,因为他想把这些学生合并到其他地方之后,可能这些孩子就要辍学。因为他那个地方每天要走上一个半小时的路才能去另外一个学校,所以那个老师当时就把自己家里的一个大房子,因为在农村里面是上房,最大的房子,他就把那个房子给腾出来,然后在那里面给学生上课。他们正好有四个班,前两个班在上课,后两个班的学生就干什么,就在地上划字,我那时拍了张图片,他们就在地上写那个东西。有些学校里面没老师,在窑洞里面,冬天冻的没办法,冬天他们在外面晒会儿太阳,然后在里面再上会儿课,所以他们一节课上不完的。冬天青藏高原那边,只要过来云就是雨,天气变化特别快。他们冬天怎么办?完全是牛粪(取暖),教室里面一边是老师的课桌,备教案的一个桌子,一半是床,其中有一半堆着牛粪,他们就在那样的环境里面。所以总感觉到那边一些老师的生活状况,还有一些实际状况,很多东西离自己所想像的差别特别大,所以对自己的震动也很大。

记 者:你自己就是西北长出来的,就是西北长大的。

尚立富: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全部都是灌区,大家吃的什么都不用愁,就是新鲜的蔬菜。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还是相对比较好的环境。像我小时候,都是我姐把我背着我长大的。我在家是老小,我们姐弟4个人,在家里以前的时候就是那种娇生惯养的,所以可能不了解(社会),慢慢可能了解多了,产生了很多东西。

解说:

学校的简陋给尚立富极大的震动,但即使是这些非常破旧的教室,也有很多孩子无法进入其中。在宁夏,尚立富碰到了一个名叫马冬燕的女孩,虽然只有12岁,但她已经为家里人做了4年的饭,更加触动尚立富的是小女孩对上学的深深渴望。

记 者:很多地方听到你讲马冬燕的故事,马冬燕的故事到底对你有什么触动?

尚立富:她是宁夏西吉县沙沟乡的一个小学生,他们一家人为了上学,付出的艰辛是我们平常所想像不到的。

记 者:怎么讲?

尚立富:他父亲是得了先天性风湿关节炎,整个骨骼都变大了,只能勉强靠双拐直立。他们家大儿子叫马冬国,小学没毕业,他当时想牺牲自己,就跑出去打工去了,让弟弟妹妹上学,因为他们那儿一年15块钱的学费,交不起。结果他一去两年没回来,每年也没有脸回来,全让包工头给骗了,每年辛辛苦苦的一点血汗钱,一干完活包工头就走了。她母亲每年开学的时候跟她弟弟妹妹们就等,等不回来他,最后她母亲绝望了。当时我去的时候,她母亲说我也有人格,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到学校里面受别人歧视,我的孩子每年开学的时候,在学校里一个本子上写谁谁谁欠多少钱,谁谁欠多少钱,这时候她母亲跑出去打工了。不到一个月让一个三轮马车把三根肋骨给撞断了。这时候呢,本来家里面已经穷得过不成了,真的是穷困潦倒,这时候他们那几个孩子到处去跪着给别人求情下话,凑两千块钱把母亲的病给挽救下来了。挽救下来之后怎么办,他们家老二也上小学,没有办法念书了,就把家里面仅有的三只小绵羊卖掉之后换了头小毛驴,然后就开始种地了。这个时候马冬燕回到家,她一般先去做饭,做完饭后要去放羊,放完羊之后晚上才能写作业。

记 者:马冬燕这个事,到底对你有什么触动?

尚立富:我想一个城市里面的孩子9岁在干什么?当时我就去问马冬燕,我说马冬燕你想干什么,她说她只想上学。后来我问她弟弟,她弟弟就一笑,当时走的时候我就拿了自己的一些本子,还有一些多余的笔,我就给那个小孩了,当时我就看那个小孩拿出卷了卷的作业本,在上面画来画去,叫人觉得特别辛酸。觉得好像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些人是不愿意上学,有些人想上学却没有办法上。

隔断

解说

四次远行,尚立富先后走了21个省,行程四万多公里,沿途走访了200多所学校,为了全面了解西部农村的教育状况,尚立富走的大都是偏远的山村,自然环境极度恶劣,有好多次,尚立富甚至面临过死亡的威胁,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尚立富行走的步伐。

记 者:走过这些危险,或者困难的时候,它的动力也是为了考察教育吗?

尚立富:前前后后有四次危险的时候,当面对这些之后,总觉得好像这不是自己刻意地去追求的,但是有时候是你所预料的,你必须克服它。

记 者:有没有一种英雄情结?

尚立富:那时候也有很多次我想到放弃,就是说算了吧,你一个人的力量能干什么,你什么都干不了,也许你只能了解,也许你了解只是作为自己了解,但是你最后还是没办法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记 者:那我可以想像到很苦,为什么吃这个苦呢?

尚立富:我觉得可能我做这个事是对的,有时候在路上走的时候感觉很孤独,那时候在甘肃的南部,四川那一带全是大山,有时候一天就是翻山,一山比一山高,有时候想见一个人特别特别难,有时候就感觉到很压抑,看到很多贫困,觉得很压抑,自己吼啊喊,有时候就从远方听到自己吼出的声音。

解说:

经过六年的考察,对于西部教育,尚立富有了一些和比以前更深的了解。贫困制约着西部教育的发展,然而,仅靠金钱的投入是否就能改变西部教育的面貌呢?在考察中,尚立富发现,西部农村教育还有比缺少资金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 者: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西部教育,你觉得。

尚立富:我总觉得西部教育,就是培养人才的方式,我觉得太单一了。

记 者: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尚立富:通过跟很多的校长、老师谈,通过很多了解之后发现,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里面只让孩子升学,升完学之后呢,他们里面最后能上高中的,可能只是很少一部分。

记 者:全国人民都知道,不用去,不用走,都知道,现在升学率就是杠杆,不光是西部,东部也是一样。

尚立富:像当时我去过青海的一个学校,当时一些老师就跟我讲,他说我们现在不知道培养学生该干什么,他说我们培养学生四不像,他们当地还把上过学的人称为是浪费铺盖卷的人,就是没用的人,他们说我们面对的是牛、羊、牧场、植被,他说你让我们学这些东西,我们根本用不着。他们说连简单的给牛羊打针你们学校都没有,只让我们学几何算术那些东西。

记 者:那应该是兽医学的,几何数学当然要。

尚立富:但是呢,我觉得我们应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不能仅仅的为了升学而让孩子上学,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学一些其它的东西,我觉得跟他上学并不矛盾。

记 者:你的意思是

[1] [2] 下一页


直接教给牛羊打针不就就可以了吗。

尚立富:不是,学校里面应该有这样的课业,我觉得就是教育本地化。教育究竟怎么能服务于本地农村,让我们的学校能服务于农村,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但是现在好多地方的学校没有服务于农村,就是只为了升学。

记 者:很多西部的孩子,就像你一样,他们通过考学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尚立富:我们好多同学没上大学,好像成了我们的陪衬了,陪读了一样,我今年回家,我就做我们那儿的调查,我们好多同学,当时可能就10%上学了,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但90%在农村里面,现在他们有些就犯罪了,有些屁股后面领着4、5个孩子,有些到最后什么都不干,在家里每一天就吃家里面的。

记 者:但是如果说没有升学教育呢,可能这10%也出不来。

尚立富:但是我觉得农村不应该一刀切完全都为了升学而准备,让所有的人都升学,这时候应该考虑更多数的人,没上学的人,他们应该怎么办?

隔断

解说:

2003年3月,经人介绍,即将大学毕业的尚立富到甘肃省的一家银行实习,之后与那里签署了就业协议,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那里工作了几个月之后,尚立富选择了主动离开。

记 者:毕业的时候你曾经选择的是去银行?

尚立富:当时我在贵州那边得病,当时得的是结石病,检查出来有七个结石。那次在贵州的时候,就差一点因为这个病而丧命。疼起来确实就不想活了。当时我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可能你这个病治好得一万块钱,当时我就想,我这一万块钱我找谁去?正好那时候有人推荐我,他推荐我说,你去银行吧,他说那里收入比较高一点。

记 者:那你最后放弃了,为什么?

尚立富:那里面的生活不是自己所想像的生活,离自己所做的东西差得太远了。最后返回来之后还是觉得不行。

记 者:为什么不是你想像的呢?为什么不是你喜欢的呢?

尚立富:总觉得我不快乐,很痛苦,虽然物质的东西满足了,但是觉得内心很空虚,很痛苦,总觉得好多东西揪着自己,每当晚上,有时候做梦都梦见跟那些老师,跟那些孩子(在一起),总觉得那些问题我解决不了,可能是压在我心头的最大的痛。

记 者:当你决定放弃的时候,就没有矛盾,没有犹豫?

尚立富:我当时放弃的时候,跟任何人都没说过,当时我只记得我去辞职的时候很不愉快,我说我走了,他们都想不通,他们就觉得,他们那儿进一个人是(很难的事),他们可能是七八年了吧,都没怎么进过人,他说我们进一个人你知道有多难,把你要进来?你最后这样就走了,他觉得,他们可能都是为了我好,可能也许我这个人不识抬举吧。

记 者:但是去我相信也没有人逼着你去?

尚立富:当时去的时候别人介绍我,我是自愿去的。但那时候是为了看病。

记 者:但是你以后仍然有可能生病。

尚立富:说真的,在那里上班的时候心理特别复杂,有时候想,自己在干什么,好像看到那么多的贫困之后,总觉得对自己好像已经无所谓了,好像已经融入那个环境里面,不是我自己多么清高,我当时去跟那些老师保证,我说我要与你们为伍,我要跟你们一起去干这些事,好多东西呢,总觉得好像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最初意愿,可能那种反差太大。

记 者:反差太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尚立富:当时陪一些人吃饭,一顿饭可能就吃掉几十个孩子一年的学费,有时候可能就是100个孩子的学费,他们有时候吃饭,一吃饭就是一千多块钱,就走了,这好像很正常的。

记 者:你怎么觉得不正常呢?

尚立富:我觉得他们很正常,但是对我来说不正常,我觉得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所去寻找的生活。

解说:

离开那家银行,尚立富决定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来到北京,想呼吁有能力的组织和机构为农村教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举办图片展的同时,他在考察路上搜集的280个面临失学、急需救助的孩子被北京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一一结对资助。在尚立富的感召下,一个500人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正在逐步行成,准备利用今年暑期到西部进行文化扶贫,依据不同的学科门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农村教育专项调查。

记 者:可能对于你的这些志愿者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自己可以从中受到教育,但是我觉得他要去教育别人,这个目标可能很空?

尚立富:他们不是去教育别人,把他们所知道的这些知识去传授给他们,他们同时也从农民那里了解到农民需要什么,然后他们在学校里面能给农民提供哪方面信息,这样就互动起来了。

记 者:他们可以给农民农民需要的东西吗?

尚立富:我觉得可能从观念上面,从信息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当然他们去不是高高姿态地去教训老师,或教训当地的农民,用参与式的。看农民究竟需要什么,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次是先把这种信息带给他们,西部可能很闭塞,很贫困,我觉得主要是信息比较欠缺。

记 者:它会不会只是一个口号了?

尚立富:我觉得不会是口号,因为很多的东西也不是什么人强迫你。只要下去,帮农民哪怕去做一点,给农民提供一些知识,信息方面的,我觉得总比不下去的的好。C5我们整个名称叫“西部阳光行动”,虽然西部不缺阳光,但它缺真正的阳光,这种阳光是对农民有用的。

解说:

一门心思要给西部带去阳光的尚立富目前住在一间终年见不到阳光的地下室里,依靠给一家报社兼职写稿子维持生活,他希望努力说服一些人或机构,在西部建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和专门培训民办教师的学校。而他自己则希望拥有一片试验田,在西部农村推行他想要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这间8人合住的地下室里,尚立富认真地酝酿着自己的理想。

记 者: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工作能让你快乐吗?

尚立富:最起码我现在一直也在写关于农村方面的一些建议和东西发表,让人及时发现它,能去做一点改正。也许我这样做也可能最后什么都改变不了,但是也许最后我也会给自己一个答案,我努力了,我争取了。

记 者:但是你还是一个学生,或者说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你首先必须养活自己

尚立富:我有时候也想自己以后怎么办,我也在想这个话题,我感觉有时候顾不了那么多了。

记 者:欲罢不能?

尚立富:但是现在走上这条路了,总觉得我不能放弃。我一直在想,只要自己能有一个吃饭的地方,能有个床住,我自己就愿意做这件事。当你真正投入你自己所喜欢做的事业里面,什么都不重要了。

记 者:你自己内心没有矛盾吗?按常理来说,父母供你上完大学,你应该有所回报。

尚立富:可能现在我没想那么多。

记 者:最近的(父母)你不帮,你帮远的。

尚立富:我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我母亲也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我跟你爸不识字,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说你以后只要离开我们了,只要你以后做事对得起你,对得起我们自己,你做什么我都不反对。有时候我想,对得起自己了,对得起父母了,我们有什么事会做错呢?

     

上一页  [1] [2] 


【一位普通青年六年调查:西部教育问题就在观念】相关文章:

西部大开发观念更新是先导08-12

就业观念调查报告06-09

市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调查及建议08-12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05-01

干部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08-12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08-12

一位普通员工的成长自述08-24

教学观念的断裂与融合——对一位实习教师的叙事研究08-13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15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