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综合师范教育论文

综合师范教育论文

时间:2023-02-27 10:51:17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综合师范教育论文

  一、我国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改革的简要回顾

综合师范教育论文

  我国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实验探索始于80年代中期。1987年以来,中央教科所多次主持召开了中小学综合课程学术研讨会,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还组织力量编订了综合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写了教材,进行改革实验。

  上海市和浙江省针对当时课程体系僵化,分科课程缺少综合性和弹性的状况,率先在全国引入综合课程。1988年浙江省将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科和品德科合并为语文·思想品德课;小学高年级的自然科和社会科合并为常识科;体育科改为体育与保健科;劳动科改为生活与劳动科;在农村小学复式班和简易小学1-3年级的语文、常识与品德三科合并在一起进行合科教学;初中的历史、人文地理与政治合并为社会科,理化生三科与地理科的地学部分合并为自然科学科;在初中新设家庭生活科、农业技术基础和职业指导科。1991年上海市在小学和初中开设“社会学科”和“理科学科”。小学“社会学科”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伦理等方面的常识为一体,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中学“社会学科”课程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主要有:社会常识、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概况。上海的综合理科教材以环境、人口、能源、资源等20个综合性主题为主线,按“情境中心论”的综合观点来编制,以体现世界的综合性、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工作和生活中问题解决的综合性。

  1997年广东省启动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研究与实验。高中综合文科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把社会分为若干子系统,综合了有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未来学等学科的知识,包含了走向现代社会、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嬗变、法制与政治民主化、社会生活、国际关系与交流、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社会等专题;高中综合理科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把高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相融合,知识体系包括了物质、运动、变化、生命、能源、自然、现代科学技术等部分。

  2001年3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确定了在小学和初中将设置、实施综合课程。小学一二年级的综合课是“品德与生活”;三年级至五年级或三年级至六年级的综合课是“思想品德与社会”,科学(含物理、化学、生物)、艺术(含音乐、美术);初中的综合课是“历史与社会”(含历史、地理),或“科学”(含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从2001年秋起,综合课程在全国42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2005 年,全国所有中小学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体系。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将设置以分科为主或以综合为主的课程,由学校或地方根据具体条件与可能自行选择;高中以分科为主,加强选修课的设置,并尝试以学分制进行管理。全国范围的中小学课程将只设分科课程的格局被打破,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新课程格局逐步形成。

  二、我国基础教育综合课程实施中来自师资质量的困顿

  综合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有望成为新课程改革亮点的综合课程,目前却在全国范围内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许多学校纷纷退出。以科学课为例,以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的北京市海淀区,起初有15所学校开设了科学课,到如今只剩下3所,而且其中的两所已把科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即使是全国唯一在全省范围内成功开设科学课的浙江省也非风平浪静。

  目前全国上科学课的学生有50万人,其中40万在浙江。但浙江省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学科的学会最近调查的结果显示,多数教师不赞成开设此课程。我们知道,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统整性。

  统整性体现在综合课教学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学生发展的统整性、和谐性,也包括学习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时空环境、组织形式、教师指导等方面的统整性和配合性。这就要求实施综合课程的教师在专精一门学科的基础上博学数门,并且找出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学会融合数门学科进行教学指导,学会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设计综合课程和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而且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分科课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习惯,根据教学要求,侧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多视角、多维度进行思维,力求使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观念去探索周围的事物,增强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然而,各级师范院校课程是分院、系、所、专业设置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之间条块分割,只进行单一的学科训练,培养适应分科教学的专门教师,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自然会形成根深蒂固的学科分化观念和条块分割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具备综合知识背景及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因此,师范院校要继续保持师范特色,实现师范院校的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综合课程建设。

  三、师范院校综合课程师资建设的实践探索

  基础教育综合课程师资匮乏的现状引起了各级师范院校的关注。早在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高师院校的有关专业通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实行主修、辅修加选修的方式,力图增加新增师资的综合课程教学能力。实行“主辅修制”改革虽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这种停留在单一学科上的修修补补未能彻底解决高师学生任教综合课程的适应性问题。

  为彻底解决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各级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近几年来,长春师范学院、原怀化师范专科学校、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就开设了培养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师资的专业,培养中小学未来综合课程的专门人才。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赵彦改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在培养综合课程教师的实践探索基础上,积极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对国内外综合课程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梳理,对综合课程开发的理念、评价、模式及其课程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对综合课程的内容、整合原则、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怀化师范专科学校的改革从转变教育思想着手,提出了“一个胜任,两个适应”的培养目标。“一个胜任”即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能胜任未来初中“人文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教学,综合理科教育专业培养能胜任未来初中“自然科学”等综合课程教学需要的新型师资。

  “两个适应”即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能适应初中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分科课程教学,也能适应农村乡镇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根据培养目标,构建了融合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两个专业分别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整体考虑。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涵盖了历史学、地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综合理科教育专业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学、气象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通过实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特殊的教育教学实习模式,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合师范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综合教育论文08-17

综合教育论文08-17

综合教育论文08-17

综合阅读论文08-13

综合实践课论文08-23

综合礼仪教育论文08-17

综合护理教育论文08-17

学前综合教育论文08-17

中学综合教育论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