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7 16:41:5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本文拟就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上述八 种训诂方法来谈谈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 条原则。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为 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 ,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 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 动词。 ”余行达主编《古代 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 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 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孰是孰非?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 车,从@①,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 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 ?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 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由 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 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为依据,因为绝 大多数的同源词在上古时已经形成了,训诂学里说某字与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献 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下面我们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考证一条词义。
    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高中语文第五册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给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 现在的“借进”。其实不然。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入满自己的书架呢?这合情理吗?按,“借”上古属 铎部精纽,“藉”上古属铎部从纽,因此“借”可以通“藉”,为叠韵通假。例如《诗·大雅·抑》:“借日 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战 国策·秦策》:“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粮者也。”“藉”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 “藉,祭藉也。”既然是垫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 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书满架”就是“藉书满架”,直译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 架”。
    三、寻规律以求词义
    寻规律以求词义,是通过探寻古代汉语里词的内部构造、词的产生与发展和词义演变等规律来探求和诠释 词义的训诂方法。通过探寻古汉语词汇的内部构造规律,我们可以避免把古文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 词的现象;通过探寻古今词汇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语词的意义;通过探寻词义演变的规 律,我们可以了解某个词在古代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意义,可以了解同源词的孳乳情况,可以了 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训为依据, 这是因为作古训的先代学者,尤其是“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 ”(注: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卷, 中华书局1980年版,343页。);二是注意词义的时代性, 因为 “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古代汉语范围内,各个时代的词义是有差别的,不明乎此,则往往可 能导致以后起之古义解释更早之古义。下面我们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 释。
    《史记·屈原列传》“不获世之@②垢。”高中语文第六册注:“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按,这种解释虽文意可通,然“获”并无“沾染”义,此属望文生义。《广雅·释诂三》:“获,辱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五》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获者,辱也。言不为滋垢所辱也。”课本亦采此 说。
    四、明语法以求词义
    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 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 ,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注: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运用明语法以 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和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 法进行断代研究。下面我们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语文第一册注:“何 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
    按,这种解释盖本于朱熹《论语集注》。 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 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然而这种解释既不合古汉语语法,又有悖于史实。下面我们仅从 语法方面来解释。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何有”在古代汉语里又是一种表示反问的 习惯说法,其意思较灵活,可以根据上下文意而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等 。下面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难”讲为例来加以说明。
    《左传·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预注:“能得民,不患无土”因此,“土于何有”就 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因此,“何有”就是“ (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难也。”因此, “于王何有”就是“对于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论语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记识之,学古而心不厌,教诲于人不有倦 息。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与上篇‘为国乎何有 ’、‘于从政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78年版)对这 句话注释为:“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就是说,这三件事我都没有。”而在《古代汉语》(修订本)里则改注 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由此可见,“何有于我哉”就是“(这) 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五、由修辞以求词义
    由修辞以求词义,是通过修辞方式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方法 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区分修辞方式与一般表达方式,二是注意参证于史实。下 面我们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执不大方。”
    按,这里的“固”不宜取“固执”义, 因为穿着朴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执”的问题,只是可能让人误解 为“吝啬”。“陋”有“吝啬”义,例如《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李白《赵 公西侯新亭颂》:“俭则不陋,丽则不奢。”“固”有“陋”义,即“吝啬”义。《广雅·释言下》:“固, 陋也。”《论语·述而》:“奢则不逊,俭则固。”意思是,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由此可见, “固陋”在这里是运用了同义连用的修辞方式,即“吝啬”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啬。
    六、据史料以求词义
    据史料以求词义,是依据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史料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运用“据史料以求词 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内证”与“外证”相结合,兼及“旁证”。我们在探求 和诠释某个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词语的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 加以训释,这便是内证;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历史的作品中去寻找 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外证;也可以从较早或较晚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旁证。二是以发 展的观点来看待史料。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前一时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后一时代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 象也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某些史料,以避免“以今证古”或“以古证今” 的现象。下面我们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高中语文第三册(1984年版)注:“年成坏,不能纳税, (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 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或儿子。 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
    “卖爵”的主语是“朝廷”还是“百姓”? 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我们可以据史料来求 词义。首先,汉代百姓是可以得到爵的,其得爵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赐给。据《汉书·惠帝纪》载:“孝惠 即位,赐民爵一级。”二是用钱买。《汉书·惠帝纪》:“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三是“入粟受爵 ”。这是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的主张,“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 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汉书·食货志上》)。其次,百姓得到爵级后, 是可以转卖的。《史记·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大旱,蝗,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索隐》引崔浩 :“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可见《古代汉语》的注释是对的。后来1991年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 册改注为:“请卖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换钱(以度荒年)。汉朝,人民的爵位可以买(包括由政府手 中买)卖。”这就注对了。
    七、考异文以求词义
    考异文以求词义,是通过比较、考究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或同 一材料在同时之书中用字的差异,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考异文以求词义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四个问 题:一是订正误字,二是辨识异体字,二是明了通假字,四是同源字的通用和同义词的替换来诠释词义。运用 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原则,即要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类别,不要把异体字、同源字、通假 字、同义词等当作误字处理,也不要把通假字当作同义词、同源字处理,等等。下面我们运用考异文以求词义 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词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高中语文第一册未给其中的“以”字作注, 其他有关古文选本亦未作注,似乎它与介词“以”相同而无需 作注。其实,无论用介词“以”的哪一种用法来解释此处的“以”,都不妥当。按,“以”通“似”。从异文 材料来看,《汉书·高帝纪上》:“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以或作似。”《史记·高 祖本纪》作“皆似君”。从古代训诂材料来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从语音方面来看 ,“以”上古属之部喻纽,“似”属之部邪纽,因此“以”可通“似”,为叠韵通假。由此可见,“以秦王之 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样的威风”。
    八、用逻辑以求词义
    用逻辑以求词义,是运用逻辑推理并遵循逻辑思维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这种训诂方法主要 用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语言中的词义,即词的概括义;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言语 中的词义,即词的具体义及语境义。运用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充分占有文献语言材料的原则。下面我们运用用 逻辑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高中语文第一册注:“按兵束甲,放下武器 ,捆起铠甲,意思是停战言降。”
    如果仅从上下文意来看,课本的注释是说得过去的, 然而当我们运用归纳推理来考察“按兵”一词的意思 时,就发现“按兵”并不是“放下武器”,而是“止住军队”。“按兵”又常写作“案兵”。例如:《宋书· 武帝纪上》:“我案兵坚阵,勿与交锋。”“按兵”又常与“不动”或“无动”、“勿出”等搭配使用,例如 :《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按兵不动。” 《战国策·齐策》:“故为君计者,不如按兵勿出。”由此可见,“按兵”是一个固定短语,表示“止住军队 ”的意思。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