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如何评改作文:把文章的中心鲜明地亮出来

如何评改作文:把文章的中心鲜明地亮出来

时间:2023-02-26 01:20:5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评改作文:把文章的中心鲜明地亮出来

  如何评改作文:把文章的中心鲜明地亮出来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中学 苏颖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一组有关黄岩岛的沙画感动了一批网友。感动点在于稚儿冲出重围奔向祖国母亲。这种感动源于情感的回归。回归之旅,被历代文人所热衰,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有的满怀爱国热忱力争领土的归向,有的心怀落寞抒写回乡之情,有的迷失彷徨寻找心灵归宿。那么,你又有怎样的回归?
  
  请以材料的主要寓意为中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学生力作一】
  
  主要问题:点题不足,论述不够,影响中心的突出。
  
  寻找回归
  
  我们都曾以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不断地去寻找,寻找心中向往的风景。
  
  还记得一个小故事,一位年轻人,告诉他的家人说要出去闯闯,寻找心中的梦想。他不停地寻找,寻找一个能够容身之处,辗转于多个城市,路过无数的街道,看过无数的风景。时间如白驹过隙,他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得太久太久了,看到路旁的一位正在叫卖的年迈的妇人,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位年轻人想家了,碌碌无为地过了那么久,漫无目的地寻找了那么久,才发现,自己一直想要的只是求得家人的平安与团聚。那份心连心的亲情,守护它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我还记得,澳大利亚原住民以寻觅真我的方式追寻梦想,台湾知名艺人言承旭从台北到阿得莱德,不仅是为了一本记录生命转变的写真,更是一次从现实回归梦想的旅程。言承旭从小就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牧场,这一次他在南澳大利亚终于寻到梦中的所在。9314公里,是从台北至南澳大利亚阿得莱德的飞行距离。言承旭终于在南澳大利亚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不满足现状,总以为前方还有更好的,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于是,忘记了身边的人,忽视了在你身旁的娇美花朵,一心想去寻找更加美艳的,不断地寻寻找找,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要寻找多久。
  
  我一个人在广场上坐了好久好久,路过的人都会诧异地看着我,我不在意,我看着来往的行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曾有过梦感,而如今,是不是依然在寻找呢?还是早已忘了最初的目的,最初的寻找?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的快乐,面带微笑;有的悲伤,表情悲怆;有的愤怒,双眉紧锁。他们都是为了寻找什么呢?往往复复,目光深邃,望着前方,抑或是寻找曾经。是的,我发现了,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寻找他们内心所向往的风景。
  
  我到现在才发现,我走了那么久,寻找了那么久,有多少绮丽的景色都退后,迎来多少未知的事物。原来,我的寻找不是为了漂泊,不是为了寻找未知的风景,而是为了内心的充实。
  
  回归那份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充实。
  
  模拟打分:(内容)18分+(表达)16分+(发展等级)3分- 37分
  
  打分理由
  
  从内容层面而言,本文采用议论性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悟,所引事例“年轻人归家”和“言承旭追梦”能够贴合话题。但局部述得多,论得少。而且这两个事例之间内部逻辑顺序不对,第一例讲的是寻找了许久忽然发现回归的是什么——“家”,第二例则言无论多远都得回“家”。第一例是“发现”,第二例是“现象”。按一般思维而言,应是先有二,再有一。(教学论文 www.fwsir.com)故内容项得分为18分。
  
  全文议论力度不够,文体不够鲜明,故表达项得分为16分。
  
  文章虽在材料和论证上有些欠缺,好在能以情动人,感情真挚,故发展等级项得分为3分。
  
  修改建议
  
  本文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点题不足;二是事例论述不够,以致中心不够突出。如何做到中心突出?自然得对靶射箭,把文章的中心鲜明地亮出来。统观全文,只有最末一句提及“回归”,先不论内容如何,仅从结构上来说,这样的方式,势必会造成文章重心的偏离。所以,点题是应贯穿全文的。从作者的叙述来看,似乎要议论,但论述详略不分,粗细兼取,“回归”不突出。如果要议论,首段不能只说“寻找”,还得说“回归”;中间部分的两个事例,除了对调外,角度也要变换一下,论述站在“回归”是什么的角度太肤浅,可以从为什么“要回归”的角度论述事例,还可以加入正反对比论述,如此会让中心更突出,论证更充分。
  
  【学生习作二】
  
  主要问题:内容不够充实,较为拉杂,影响了中心的突出。
  
  叶落归根
  
  “嘟——嘟——”汽车的鸣声与这宁静清爽的早晨相比似乎少了几分和谐,多了一些嘈杂。我恍恍惚惚地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挣扎出来。
  
  像刚被冷水泼过一般打了一个寒颤,这忽冷忽热的鬼天气,还真容易让人提早搭上感冒的列车,来上一声喷嚏。
  
  我提着行李,早早地来到了车站,等候。今天,是回乡的日子,难得的假期。这么一想来,自从住进城里后,似乎已经与家乡绝缘了,一年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长年待在家乡时那样闲适的生活,也只有在幼年时期享有了。那时太小,印象不深,现在就算是努力地去回想,也只能理出一些零碎的片段来。只记得,曾经山路两旁有一大片一大片翠绿的竹林,村口旁还有一株葡萄树和一棵只开花不结果的梨树。但由于公路改造的需要,村里大部分的竹子像遭受了一场浩劫,在一个星期内销声匿迹了。
  
  车要开了,我坐在一个靠近窗口的位置,毕竟在家中当惯了闺阁小姐,晕车的反应总是不可避免。潮湿的天气,水珠一个个密密麻麻地紧挨在玻璃上,显出几分俏皮可爱来,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触摸它们。
  
  车在绕过几曲十八弯后,终于在村口停下来。我脚步不太稳地从车上晃悠着下来。定了定神,开始清醒起来。山中的空气有几分稀薄,却又不由显出几分清新来。我站在村子的最顶端瞭望着眼前的一切。片刻后,微笑,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十几年前,我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哭叫的那一瞬,是这片和蔼可亲的土地为我见证,并且以它的包容接纳了我,让我永远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
  
  我沿着盘山公路,环绕了好几圈,一路上看着家乡这些年来的变化。虽然经过了不少蜕变,但至少,我了解它那份淳朴和真诚永远都不会被尘世带来的喧嚣所沾染,永远都不会。
  
  梯田一层层地叠加着,虽然好久都不曾有人耕耘了,但我知道它在等待,默默地守候在此,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主人能归来,重新回到它广大的怀抱,就像这个村庄等待它的子子孙孙一样。炊烟袅袅,村里仅剩的一些孤寡老人一定忙碌着准备伙食吧!虽然整个村里没有了壮年男子,只留下老人和孩子,但黄发垂髫的日子,也不比桃花源差上几分。
  
  我回来了,我拥抱着我曾经丢弃在此的痕迹,大声呐喊。
  
  我是一片被家乡这棵大树遗失了好久的落叶,无论经历过多久的漂泊,我也知道,有一天,我会重新归根到这片滋养过我,给予我爱的土地。
  
  模拟打分:(内容)20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5分- 43分
  
  打分理由
  
  本文由回乡旅途来展示故乡的宁静亲切和淳朴真诚,以落叶自比,表达“归根”的愿望,同标题“回归之旅”相合甚好。用“汽车的鸣声”与“这宁静清爽的早晨”相较切入,与全文形成对照,突出主题,中心较明确。故内容项为20分。
  
  文体较为明确,全篇采取夹叙夹议的形式,用回乡的旅程作为容器抒写心灵回归,使得散乱的思绪有了归宿,在形式上做到“不散”。叙述不多,语言表达较为随性,所以显得文章在“神”上不够紧凑,没有一种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般的感悟。故在表达项得分为18分。
  
  首段能采用相对照的方式开启文章,且较好地领起下文,而尾段点明主题要“归”之物,并照应“叶落归根”之题,此两处所用的表达方式较为精彩,尽管主体部分偏散,但总体表达较为到位,故发展等级项得分为5分。
  
  修改建议
  
  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是内容不够充实,内在结构严密度不高,从而导致中心不够深刻。文中旅途所见所闻很少,大篇幅都是作者的感受,内容稍显单薄,所抒发感情的实物基础不够。这便是内容不够充实的原因所在。结构不够严密,是由于所发感想与感想之间没有前后相照,更没有阶梯式挖掘“故乡”背后意义的缘故。最后作者言“我拥抱着我曾经丢弃在此的痕迹”,只是捡些“痕迹”未免使主题走浅了。怎样才能让这一类文章的中心更鲜明?首先,增加对路上所遇事物的描写,抑或增添对昔日种种之怀想。其次,在描写景物之时,可以采用拟人等多种手法,借物写人,借物写情,借物写故乡的寓意,所写之景最好也能有些关联,以便营造出一幅可以组合的画面,给读者一个意境。再次,避免一些游离之笔,比如第二段就多余,再比如第三段写竹林遭浩劫,与主题“故乡对我的意义”关系也不大。
  
  【学生习作三】
  
  主要问题:结构不够合理,从而影响了中心的突出。
  
  旅行
  
  天空像是被飓风吹了一整夜,只剩下彻底的纯粹的蓝,像不经意间随手打翻的蓝墨水瓶,一点点千丝万缕地晕染开去。
  
  这是她童年印象中故乡所特有的天空。头顶上永远都是一张笑脸。时常将阳光肆无忌惮地倾泻下来,让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了一层毛茸茸的光圈,散发着柔和的光亮。
  
  每当夕阳烧红了半边天,劳作归来的阿公们总会用他们黑黝黝的手去捏一捏她的脸蛋,而她仰着小脑袋无邪地笑着,目光随着纷飞的蒲公英飘向远处。低矮的房屋前总有一排柳树在春天里吐出大团大团的柳絮,柔软的绒毛悄悄地飘落在发梢上,衣袖上,偶尔擦过脸颊,痒痒的。小山坡上不起眼的狗尾巴花轻轻地摇曳着,小声地说着散落在风中的快乐。细微简单的幸福在她身上生根发芽,长成了茂盛的快乐童年。
  
  时光沿着坐标轴不动声色地向前爬行,刻下的痕迹,毫发毕现。
  
  渐渐长大的她,要随父母走出大山了。她不知道父母口中那个繁华奢靡的城市是不是也有干净的天空,纷飞的柳絮,阿公阿婆们淳朴善良的笑容。但看着父母兴奋期待的笑容,她也有了些许的祈盼。
  
  她走出村口的那一刹那,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斜长,然后突然地断裂。仿佛躯体离开了,而灵魂依然游走在原处,唱着儿时的歌谣,指尖触碰到纯白的绒毛,带着未知的恐惧和一些些的忧伤。
  
  田野里的麦子依然在向着天空奋力地拔节,充沛的雨水,它们欢快地唱着歌……
  
  褪去了往日的羞涩,蜕去了初来时的无措,现在的她早已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这里繁华奢靡,每个人都是麻木的面容,空洞的眼神,匆匆的步伐。头顶上的天空被黑烟熏成了灰色,两边的行道树落满了尘埃。刺耳的刹车声,汽笛声,喧嚣的吵闹声不断地撞击耳膜,乱成一锅粥。现在的她懂得了时尚,懂得了潮流,学会了冷漠,习惯了麻木,安逸却机械的生活日复一日。只是,在她的心底,一直有一个柔软的角落,尘封了一段记忆,思念有时很不听话地跑出来,像潮水一样汹涌,直至逼近警戒线,渐次淹没……
  
  她背着沉甸甸的想念和期盼,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故乡,依旧,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个小山坡依然长满密密麻麻的杂草,点缀着些零星的小花。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一群飞鸟齐刷刷地起飞,翅膀交叠的声音响彻干净的天空。只是,劳作而归的阿公直到她露出儿时惯有的笑容才恍然认出她,不再用沾满泥土的手去捏她了。老屋的泥墙也有些剥落了,推开落满灰尘的木门,甚至听到了老屋喘息的声音。故乡终究是有些老了,像一位母亲,守候着她远行的孩子。
  
  澄澈的月光流水般地泄在有些褶皱的纸上,字体被液体晕染得有些模糊了……
  
  重新站在这片朴实的土地上时,她感到脚下生出了庞大的根系,牢牢地将她拴住。她一直都是这片土地的孩子,不管走了多久,走了多远,线的尽头一直在这里,就像作了一场漫长的旅行,最终这’个孩子是会回家的。她的母亲一直在守候着她,无怨无悔,为归来的孩子洗去一切疲惫,抚平一切伤口,留给她最纯洁干净的笑容,还给她一颗善良感性的心。
  
  ——回家。
  
  脸上依旧有未开的泪痕,但睡在母亲怀里的她,嘴角微微地上扬……
  
  模拟评分:(内容)22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7分=48分
  
  打分理由
  
  本文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写离乡前的童年,一部分写归家时的所见,所描景物具体丰富且切合题意,内容较为充实。无论夕阳杨柳小山坡,还是村口麦地抑或土地,处处流淌着真情。故内容项得分为22分。
  
  从表达上看,本文文体意识强,景物刻画到位,懂得借特有之景抒自我特有之情,并能稍具形散神不散之格局。结构上,文章以对称的方式来抒发作者对故乡心灵的回归,清晰有序,能够服务主题。但以如此“顺叙”,很容易造成重点偏移。所以表达项得分为19分。
  
  本文语言优美,文采凸显。写景所采用的方式也十分别致,既重复,又不是简单的重复,用同样的“景”表达不同层面的“情”。前者突出纯粹无邪之情,后者突出朴实慈爱之意,从而揭示心灵家园的主题。故发展等级项得分为7分。
  
  修改建议
  
  本文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上不够合理,内容轻重不明晰,影响了中心的突出。文章花了很大的篇幅展现“归”前的景象,淡化了“归”,不利于主题揭示。为了让“归”回归重点,中心深刻,不妨在结构上做一下调整。从第八段开始写起,先言“归”;然后把昔日童年作为归途的回忆,以回忆服务于“归”。朴实慈爱的故乡描写依旧可以放在后面,以显示其层层深入。如此,重心便合适了,中心也不至于受影响。

【如何评改作文:把文章的中心鲜明地亮出来】相关文章:

怎样让文章个性鲜明08-16

浅谈如何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08-02

巧妙扮亮文章语言08-15

写文章要有中心08-16

团队领袖魅力如何秀出来08-17

学生作文评改论文力08-24

如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08-16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文章感情读出来08-08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加工中心如何选型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