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师德论文>芭学园的秘密

芭学园的秘密

时间:2022-08-19 02:35:53 师德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芭学园的秘密

  芭学园的秘密
  
  吉青为了孩子入芭学园,把家从中关村搬到了回龙观。吉青成长的过程留下了心理伤痕,她不想再让孩子如此。现在,儿子最让她满意的就是,不畏惧成人,不会刻意讨好成人,是一个有自我、有内心需求的孩子。
  
  文/张倩侠
  
  地铁十三号线霍营站下来,转个弯,眼前看到的是狭长的街道。卖鱼卖菜小贩的摊档一个挨着一个,几辆货车慢慢从他们身边驶过,在拐弯处堵住了。李跃儿芭学园就“隐居”在这街道的尽头,红砖灰水泥的居民楼里。
  
  这样毫不起眼的外壳下,芭学园吸引了很多生源。有些家长不惜搬家,甚至不远万里把孩子送来这里。奥妙在哪里?
  
  从中关村到回龙观
  
  2010年5月,2岁多的彬彬正式到芭学园“上班”,为了这一天,妈妈吉青(化名)准备了一年。
  
  吉青夫妻俩都毕业于国内一所顶尖的大学,在中关村买了房。吉青偶然看到李跃儿的那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很感兴趣,接着找到了李跃儿教育论坛。
  
  李跃儿教育论坛汇集的都是对传统和当下教育有很多不满、对新兴教育思想充满渴望和追求的家长。论坛上很多案例,最著名的一个是《爬出地狱的战争》,记录了李跃儿帮助一个在其他幼儿园上了两年以后变得极其胆小、恐惧他人,甚至无法游戏的孩子——瑶瑶修复心理和人格的过程。
  
  瑶瑶刚来芭学园时,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个角落藏起来,每当有不好的事发生时,他一定第一个站出来申辩:“不是我!”李跃儿推测,孩子是为了逃避老师的责骂变成这个样子的。于是老师们尽量给孩子关爱,让他发现这个环境是爱他的,是自由的,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必非要看成人脸色。
  
  瑶瑶很快建立了安全感,但开始疯狂地抢夺小朋友的东西。教室里鬼哭狼嚎。更可怕的是,瑶瑶开始打人、砸东西,有时芭学园不得不对他进行特别教育,专门安排老师带着他去空旷而没有危险的地方,让他运动释放内心积攒的能量。
  
  有一天,瑶瑶想违反芭学园的规则钻进储物柜,李跃儿敏锐地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为他建构规则。那是一番艰苦的较量,穿着短袖的李跃儿被瑶瑶踢得青一块紫一块。瑶瑶在愤怒地拳打脚踢、疯狂哭叫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规则的界限,也发泄掉了内心的恐惧,最后趴在地上大哭。李跃儿适时用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汗,温柔地拥抱他。当孩子软软地贴在她身上的时候,她知道那扇心灵之门已经打开。
  
  在这之后,老师们发现瑶瑶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暴力行为,并且慢慢对工作产生了兴趣,并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这个帖子震撼了很多人,他们从瑶瑶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童年或者自己孩子的影子。
  
  在李跃儿教育论坛泡了没多久,吉青就报名去芭学园观园,然后上了亲子班。为了让孩子少奔波,吉青在彬彬入园前一个多月,就把家搬到了回龙观。
  
  与此同时,Amy(化名)带着儿子果果特地从四川来到了芭学园。Amy是80后,毕业于名牌大学。她觉得这所位于回龙观的幼儿园“又远又贵”。不过她还是被网上的视频打动了。每天在北京城里上班,在回龙观居住。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吉青选择芭学园的根本原因是,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心理伤痕,她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70后的吉青乖巧、听话,一直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成长,不停地通过各种考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时间长了,考试成绩成为她拿来衡量自己的标杆——中考明明成绩很好,但成绩单下来之前还是会做各种噩梦,大学时因为有门功课只考了97分,难过了很久。当了妈妈以后,吉青很不喜欢这些经历。
  
  这种伤痕直到现在,每逢压力大时,还会折磨她:“我前段时间做梦参加高考,我想我肯定考不上,都忘了,这可怎么办啊?最后醒来才发现是一个梦。”
  
  有了孩子以后她开始关注教育,在跟周围人的交流中,她发现很多幼儿园对待孩子的方法还很传统,老师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比她小时候改变太多,总是以成人的观点和标准要求孩子,这让她难以接受。
  
  吉青的同事给她讲过自己孩子的故事。壮壮长得又高又壮,性格温和,一上中班,老师就让他自己坐一边,理由是他太高大,有攻击性潜质。孩子非常难过,跟妈妈说:“我在幼儿园没有朋友。”同事告诉她,“我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感觉就像送他去监狱。”
  
  Amy绝不会送孩子去一个让她觉得压力太大的环境。因为她深受环境压力之苦。果果小时候穿纸尿裤,Amy身边很多人都热心地指正她,理由是影响腿型甚至生育,有些更直接,干脆说她太懒,一度让她非常自责和苦闷。
  
  “我来北京的原因也是周围有太多人跟我不一样了,我不能在这个环境下生活。选择去另外一个环境比改变这个环境要容易一些。”她对《幼儿100》杂志记者说。
  
  让儿子在被尊重的环境里成长,是吉青和Amy的渴望。其实,早有一批家长,怀着对传统教育的诸多不满意,主动学习和吸收新兴教育理念,关注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大胆地选择了探索型的新式幼儿园。芭学园最初的家长,就是这样一拨人。
  
  Amy说:“很多把孩子送到芭学园的家长,很可能是自己童年受到了伤害,特别恐惧自己的孩子童年再受伤害,真的是越焦虑越在乎,越愿意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花钱。”
  
  中产阶级的选择
  
  李跃儿表示,芭学园不挑孩子。但是能承受起这个价格的学生家长,收入不菲。彬彬进入芭学园时,每个月的费用是3000元,他们租住的小区里幼儿园每个月收费只1000多元。现在新人芭学园的孩子每月费用近5000元,这在私立园中还算不上最高的,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的月收费已超过6000元,月收费过万的幼儿园也不鲜见。
  
  这些一掷千金的家长,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工作,经济上相对宽松,有精力关注家庭教育,并且经常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反思,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比自己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而芭学园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教育,倡导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人格建构和心理建构,提供发展生存能力的课程,无疑为这些家长点燃了希望。
  
  吉青觉得儿子现在最让她满意的就是“不畏惧成人,不会刻意讨好成人”,是一个她希望的有自我、有内心需求的孩子。
  
  随着芭学园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些家长觉得芭学园的商业味儿越来越浓,吉青和Amy表示能够理解和接受。“毕竟,任何教育机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不断地投入,合理合法。总不能让人家吃糠咽菜,还得全心全意地帮你教育孩子吧?”吉青说。
  
  芭学园的特色是老师
  
  在高知家长们看来,芭学园当然不是十全十美。
  
  吉青曾把先生拉去听芭学园讲座,结果先生听完觉得逻辑不够严密,“不太好接受”。很多家庭都跟他们相似:妈妈更容易被情感内容吸引,而爸爸却觉得逻辑不够严密。但显然,妈妈们更有决定权。
  
  对孩子好,热爱孩子的老师,是什么有逻辑的人也比不上的。这也是芭学园最核心的竞争力——老师。吉青说,“她们跟孩子在一起的状态特别好”。
  
  有一次去开家长会,吉青比约定时间早到,听到办公室里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孩子的趣事。她以为是讲给家长听的,进去一看,原来是老师在描述对孩子的观察。芭学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老师觉得孩子“好玩”,才能观察孩子,观察就是理解和分享孩子成长的过程。
  
  彬彬刚入园的几天没有哭闹,老师敏锐地观察到他拘谨而压抑着。有一天午睡,彬彬躺在床上,说鼻子不舒服不透气,老师看出来他是在想家想妈妈,问他是不是想哭,他说不想哭,老师说:“彬彬是不是想妈妈了呀,彬彬有些不舒服,可是妈妈也不在这儿,彬彬有点儿伤心吧?”彬彬一下子就哭了,哭完放松多了。
  
  芭学园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对孩子的接纳,奠定了家长信任的基石。
  
  芭学园最吸引Amy的是丰富的课程。果果带回来自己做的饼干和各种食物,还有端午节手上戴的五彩绳,都让应试教育下长大的Amy觉得有趣。
  
  吉青很开心地展示她的公交卡套,针脚很大也不均匀,有的地方还缝歪了,看得出这是彬彬的“手艺”。在芭学园,每个孩子到4岁以后都可以玩针线、玩刺绣,最后他们的作品要变成可以使用的东西,或者做了书包,或者做了墙上的装饰——玩的结果最终一定要与生活发生连接,并不是割裂的。芭学园提倡让孩子学习生活的技能,这不仅仅关乎自理,还关乎自信与自立。
  
  在Amy的眼里,芭学园培养的老师虽然并不完美,“整体ok”,但都“蛮有灵性”,对孩子也不错,这才是芭学园真正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