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正文

地方文献工作如何为编修地方志服务

时间:2007-5-25栏目:计算机信息技术

,必须同时进行认真的研究鉴别,才能提高服务质量。而在解放前国民党的报纸上,造谣不实之处则更多,我们就更要慎重地对待,对地方历史和文献资料了解得愈透彻,工作效率也愈高,其取得的效果也愈佳,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也就愈能得心应手,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以上谈了作好地方文献工作应具备的先决条件,下边谈谈具体开展搜集、整理和利用问题的一些体会和设想。

一、关于搜集。

1.必须抓紧时机积极收购和访求地方文献,古旧图书资料是地方文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同于当代出版物,时间愈久,存量愈少,特别是经过十年内乱,大量公私藏书受到破坏,目前各地古旧书店,已经普遍出现货源紧张,而编修地方志热潮兴起之后,各地成立修志机构,纷纷出动采购资料,更造成了地方文献资料的匮乏,如不抓紧时机,以后再搜求起来,更为困难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是地区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百年大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型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藏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薄弱现象,因此希望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舍得花上一些血本,努力购进一些资料,其带来的长远利益,确是难以估计的。

2.要注意加强复制和翻印工作。正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的缺乏,使复制和翻印工作跃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较小城市的图书馆藏书极为有限,很多地方文献资料必须依赖较大的图书馆,如河南省图书馆,收藏有不少省内旧报刊,其地方史料价值很大,但是多为单份,为了保存好这些孤本,又不便任人随意翻阅,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是个颇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如能考虑出妥善办法,加以有计划地复制或影印出版,对于省内各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将是个有力的支援。

二、关于整理。

1.应编制完善的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并长期坚持下去,不断补充新的内容。由于地方文献具有地方史料的特性,所以其目录索引便不同于一般推荐书目那样有鲜明的时间性,而是年代愈久,资料查找愈困难,其实用价值也愈大。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不断补充新内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能发展成为一套极有值价的历史工具书,同时还可成为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便是历史的证明。要把地方文献书目编得完善,首先注意收录务求详尽,对于地方性强的一些图书报刊,要逐期查阅,详尽编制索引卡片,偶有遗漏,就可能造成资料不全,影响索引的质量;其次要坚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使之日臻丰富完美;第三著录要力求清晰,对于书名或资料篇名不能充分反映其所包含的内容者,可适当作简单提要;一文涉及二个以上主题者,可制互见卡,以充分发挥其资料作用。

2.编制一个科学实用的分类表,是整理地方文献,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地方文献首先是概括于地方这个专题之下,同时因地而异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故不宜采用一般图书情报的分类表,必须根据地方特点自行拟定。目前国内流行的地方文献分类方法,多系参考一种通行的图书分类表,对类目作适当调整、增删而成。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中提到目前国内各馆编制的地方文献书目,就其编排方法来说,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编制专供处理地方文献用的专门类表,类表中将全省文献与各县、市文献区别开来,分为总志与分志。总志下分地方志、文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实业、社会、文艺与历史;分志下分专区,专区下分县市。另一种是针对不同的地方文献书目内文献的内容,分别自拟主题或类目,编排文献。地方文献书目与地方文献索引的主题或类目,往往因收录文献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例如《甘肃地方文献书目》分综合、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图录七大类;而《甘肃地方文献索引》则分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地质矿产、文化教育五大类。”这里提到的两种编排方法,不管是那一种,自拟一个专门的分类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各馆所处地区不同的特点,拟定一个比较科学实用的地方文献分类表呢?我粗浅体会是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A、首先要考虑整个分类表必须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地方文献包含很多学科的内容,因此它的分类表必须由许多不同科学概念组成,具有一定的科学规律,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科学分类或图书分类,而又具有其地方文献的特殊规律。所以我们在编制地方文献的分类表时,既要考虑其一般的科学规律,又要考虑其地方文献的特殊规律,两者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它既要符合科学又要符合地方文献的逻辑性,如果破坏这种逻辑性,便建立不起完整的科学体系。例如在一般图书分类表中,综述各学科的著述作为综合性图书,列于分类表之末,而在地方文献中,综述地方各方面概况的著述,又必须列于整个分类体系之前,而叙述地方疆域、山川、城镇、乡里等内容的“地理”类,又应列于各分论之首,这些均是地方文献的特殊逻辑性,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类,则又应按照一般科学的逻辑性进行编排分类。两者的合理结合,方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文献分类的科学体系。

B、要注意类目的针对性。地方文献书目和索引,既然是要为编修地方志服务,就应当参照当地地方志的篇目去拟定分类表,对口服务,这不仅便于编修志书的同志“按图索骥”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同时由于地方志是反映一个地区全面情况的百科全书,其拟目对于我们搜集地方文献资料时,也有启发和指引作用。比如我们在整理资料时,一般思想倾注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学科,看到一本动物学的书刊,就往往会产生一种与地方文献无关的印象而忽略过去。但我们如果针对地方志的篇目去考虑分类表的类目,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例如新修的《河南省志》的拟目中就列有《动物志》这个专志,这样启发我们注意动物学的书刊,很容易便会发现有关南阳黄牛的研究文章,南阳黄牛是我国著名的耕牛品种,研究其历史和特性的专著,即具有地方文献价值,应当收入地方文献书目索引。

C、要注意地方特色。各地的地方文献分类,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类目的不同,必须具有其地方特色。如现在各地修志都列有大事记这个专志,但以郑州市来说,“二七大罢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资料数量也有不少,就应在历史大事记专类中设立“二七大罢工”的子目;又如禹县的钧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禹县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专题,这样我们在编制该县地方文献分类表时,就应在《工业志》下设立“陶瓷”这个科目,以搜集古今对钧瓷的论述。

D、要根据馆藏情况,或繁或简,制定切合实际便于使用的分类表。在省级以上图书馆里藏书较多,地方文献分类表不妨比较详细一些,地、市以下,特别是县级图书馆,藏书有限,文献资料相对的贫乏,其地方文献分类表,便不宜拟得太细,如有些资料丰富的,可分设工业、农业、商业等大类,资料少的可合并为经济志一个大类,在旧中国经济很为落后,工商业间的界限往往不够分明,又可考虑只设立一个工商类,而不强加划分。总之要根据地方和馆藏资料的实际情况,灵活伸缩地拟定分类表。

E、根据资料的载体不同,适当设立一些特殊的类目。前边谈到图书馆搜集地方文献的范围,要以图书报刊为重点,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其他一切文献资料,如有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已藏有不少非图书报刊的历史文物资料,或读者捐赠的非书刊资料,其具有地方文献价值的,则不应舍弃。如这方面入藏的较多,则应考虑在分类表中给以专类。再如为了配合修志,采购外地的胶卷本地方文献资料等,都可设立专类容纳之。

3、争取编制联合目录。一个地区图书馆的藏书有限,特别是解放前的旧书刊,各馆收藏也不尽相同,而且各馆在编制地方文献目录时,又局限在本地区,这样使入藏的外地地方文献资料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一些较临近的中小型城市公共图书馆,必要时应当协作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互相弥补不足,使死资料复活,也是件极有意义的事。

三、关于利用。

首先,要注意主动与编修地方志的人员挂钩,随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只是开辟阅览室,坐等读者上门,固然也可为修志服务,但更积极的办法是要主动和修志人员挂钩。除了印发书目索引推荐资料外,还应主动了解他们修志的进展情况,以及他们在编写中缺少什么资料,便于我们积极找寻,充实地方文献的内容。现在各地修志工作,吸收了不少老先生们参加,他们熟知地方掌故,是活的口碑,我们多向他们请教,不仅便于我们检查已收地方文献资料的不足之处,还可从他们口中发现一些搜集地方文献的新线索,以便有目的地去补充,使馆藏资料更为完善齐全,同时在向他们了解情况之中,又丰富了我们的地方历史知识,对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很大好处,其次,要注意利用报刊宣传、介绍地方文献资料。我们在整理地方文献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特别是有关某一事件的始末,零碎散见于各种书刊,缺乏系统记述的,我们不妨整理或编写成文,投诸报刊发表,既可增加群众的乡土知识,亦可为修志人员提供一定的方便。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注意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这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地方文献工作质量的问题,如果缺少熟悉本地情况的人才,这个工作便难于达到较好的效果。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十分重视,因而产生一种专门学问——中国学,他们在中国地方史志的研究上,不是各取所爱,而是有计划地分工研究,每个人只研究一个地区,甚至专门去研究我们一个县的历史概况。外国人尚如此,何况我们自己?因此我觉得我们要振兴中华,高度发展我们的科学文化,就图书馆来说,每个公共图书馆都要注意培养几个熟知本地情况,精通本地地方文献的人才,而在为编修地方志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正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最好场所。

以上几点是我对运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