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谈谈为地方志编纂服务的二次文献工作

谈谈为地方志编纂服务的二次文献工作

时间:2022-08-09 07:12:02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谈为地方志编纂服务的二次文献工作


“盛世修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承平日久,百废待兴,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也在全国范围蔚然成风。

地方志为一地全史,作为历史文献要流传后世,取信于人,就必须以确凿无误的资料为依据。方志又被称之为地方官的“资政要览”,地区性的“百科全书”,本身就有资料性质,资料是方志的基础。新方志编纂,重视这一基础工作,省、市、地、县各级修志机构,都组织大批专门人员,并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搜集、整理各种方志资料。近年来,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资料室,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显著增多,方志纂修人员时常辐辏而来。作为图书资料工作者,要作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很得费一番心思。

方志资料的复杂,搜集整理工作的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复杂。地方志系地方性“全史”,包括一地自然与社会的全部历史和现状,既有人文科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资料;又有自然科学,如天文、气象、地理、资源、物产、生产技术、创造发明等方面的资料。而这些方面的内容又相互交叉,彼此渗透,资料搜集整理难度很大。

二、形式多样。由于资料记载形式不同,需要从各种类型载体中搜集。方志资料一般有三种记载形式,即文字资料,包括图书、档案、报刊、地图、碑刻、家谱等;实物资料,包括遗址、古迹、金石文物、建筑、纪念品、革命文物等;还有口碑资料,包括民歌、民谣、方言、传说、故事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资料,搜集的途径、记载的方法、保存方式均不相同,最后要统为一体,很是不便。

三、地域性强 。方志有地区的限制,不允许区外资料掺入。在浩如烟海的古今文献中寻找有限的地方资料,必须对材料作出地区范围的辨析,而地域沿革、建置分合,最不可考,资料鉴别亦一难题。

四、时间范围大。 方志记述历史,又记载现状,从古到今,时间跨度极大。资料工作要了解现状,也要追溯历史;既要注意各类事物的横向并列关系,又要考虑纵向的历史联系;一方面要搜集资料,另一方面还要编织出一个小小的又是多维交错的资料网。

一部方志,涉地有限,大不过一省,小者只弹丸小县,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方志这种小而复杂的特点,给资料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编写人员普遍反映资料难找,查阅效率不高。有的人翻阅一大堆书刊,获取资料极少,甚或一无所得。即使有一定文献修养的人,对于这样复杂的资料工作,同样会一筹莫展。资料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关系整个编纂进度及质量,编纂人员和修志机构也曾多次请求能提供一些更为便利的检索途径,以尽快编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方志。面对如此殷切的社会需求,各级各类图书资料单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当想方设法为方志资料工作扫除障碍。近年来,为解决方志资料查找困难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比较有效的则是二次文献服务。

图书资料工作中的二次文献,就是把分散在书籍、报刊、档案等文献中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分类系统整理编排,通过目录、索引、文摘等形式,提供给读者检索利用。二次文献具有系统、精炼、方便、迅速的特点,它好比排球运动中的二传手,具有组织和调整作用。方志资料纷乱复杂,然一旦编成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就井然有序,读者便可一索即得。虽说方志资料分布零散,但对我们图书资料人员来说,毕竟还有一套对付它的手段,搜集起来总是容易些。我们花数人数月时间,却省去众多读者的大量劳动,使方志工作者精力集中在资料的分析和志书的编写上。基于这种认识,我馆根据编纂陕西省农业志的需要,利用馆藏丰富的农业文献,查阅了1911年至1966年的所有农业期刊、书籍、资料,搜集了有关陕西地区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材料,制作了约3,000多张文献卡片;然后筛选出2,500多条题录,依照《中图法》分类,各类中以时间为序,编制成“民国时期”和。“1949—1966年”两个历史阶段的《陕西省农牧业资料索引》,受到编纂地方志同志的欢迎和好评。陕西林研所同志反映说:“我们几个月未查到的资料在这里一下就查到了,希望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目前,我馆已为本省地方志工作编制了数种有关书目和报刊索引,今后还将继续坚持此项服务。

但是,正如上文所言,方志资料涉及面宽,远远超出图书资料以外,还需要档案馆、文化馆及地方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共同建立起地方二次文献系统,才能满足方志工作和研究地方问题的需要。据初步设想,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地方二次文献系统,需要有关单位分别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基本工作。

1.编制地方书目和地方图书资料索引

在大量的古今图书中,纯属一地的书籍总是极少数,因此,更增加查找的困难。只要无遗漏地组织起一个小小的地方书目,或者简单的书单,也就免去方志编纂人员和读者们“大海捞针”之苦。

对于大量分散在其它书中的资料,图书馆可提供线索,由方志编纂机构分类汇编,制作成《方志文献参考资料》或《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等一次文献形式,其书目亦收入地方书目之中;或者只注明资料所出的书、篇、章、节、段,并附页码,作成地方图书资料索引。这样,大体可以网罗尽图书中的地方材料。

2.编制报刊地方资料索引

图书类文献一向排斥“不登大雅之堂”的乡土材料,刊物报纸则不拒其细微和卑陋,有些报刊就专为地方而设,包含着大量地方材料,是方志资料库。新方志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略古详今”,把记事重点放在近代和现代。而作为晚出的文献形式,即报刊杂志的诞生和发展这个时期,可给地方近代现代事业发展提供各种资料。搜集地方资料的重点应放在报纸和期刊方面,特别要重视利用旧刊和过刊,这类刊物情报价值因过期而降低,而它的历史价值又随时间而升高,正适合方志利用。

报刊种类繁多,所含资料又极为芜杂,暇玉互见,真伪莫辨。先得筛选鉴别,去伪存真,再编制“报刊地方资料索引”。索引的类目体例要根据地区特点和范围大小适当安排。一般地说,省、市地方文献,内容充实,涉及面广,分类设目宜详细、层次宜分明,可参考图书分类法和当地拟纂方志类目,既要明晰实用,又要力求分类科学;地、县区域狭小,资料本来不富,设立类目可以省便,层次不必求细,以免叠床架屋,虚置类目。至于个别小县资料索引,按照行业分类,也就可以了。

3.编制档案资料目录索引和各类统计图表

地方党政部门的档案馆,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档案室、资料室,均保存有大量地方资料。以往档案工作,注重保存,不注意利用,使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料窒息在档案柜中,成为“死材料“。有些单位档案,缺乏科学管理,资料编目只便于“存”,而不便于“查”;甚至不作登录,材料归档,如石沉大海,再也无法利用。这种情况要尽快改变。存档材料要有便于检索的目录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查阅。对于那些已失去保密意义的资料,可编成资料索引,以便流通使用。对有连续性的较为系统的资料,还可以进一步整理,编制成统计图表,按规定查阅或流通。这样有利于档案的保存和使用,资料的文献价值也随之提高。陕西省档案馆编制的《民国时期陕西省农牧业资料索引》和陕西省农牧厅编制的《陕西省建国三十五年农牧业主要统计数字表》等,就很受方志编纂人员欢迎。

4. 文物资料和口碑资料的登录、编目

这两类资料包含类型都很复杂,对于编写地方志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有的还要直接记入志书。各地博物馆和文化馆过去都收存了一部分这类资料,结合编纂地方志工作,可进一步深入调查采访,以清“家底”。文物资料保存,逐项著录,然后统一编目;口碑资料察访中要随时记录和录音,然后整理成文,编目,提供给方志工作利用。

5.建立地方文献资料联合目录

在以上四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编制地方文献资料联合目录和索引。其分类设目,从地方全局发展出发,不必过于迁就方志类目。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是地方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以组织和领导。

〔出处〕 图书情报工作 1986(2)图书与情报 1986(1-2)



【谈谈为地方志编纂服务的二次文献工作】相关文章: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基本情况汇报08-17

编纂乡村史志有感08-19

谈谈以状态为内容的证据保全公证08-12

编纂工作会议讲话08-16

为大家服务作文08-17

为客户服务的句子12-08

谈谈师娘08-18

谈谈补课08-19

辛勤服务 当好助手--谈谈怎样当好秘书长08-15

以第三册为例,谈谈苏教版教材中练习的教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