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农学论文>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时间:2023-02-22 02:55:01 农学论文 我要投稿

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最近,我到河北、四川、重庆、山东和浙江等地,就各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八部委农业产业化会议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深感农业产业化是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事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和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新阶段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家在实践中感到缺少抓手,比较困惑。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一是可以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二是可以使农产品实现多次增值增效。三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把农业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开发研制方便粉丝生产,共获得19项国家专利、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使红薯增值23倍。四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促进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对农村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的国情决定了现实的选择是,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进而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突破了产业、社区和所有制的界限,改变了农业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地位,改善了农业的投入机制,有效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这很可能是一项具有全新制度创新的探索,将成为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增幅逐年递减。在较低的平均增幅之下还存在着“三个掩盖”:一是部分富裕户增收掩盖了普通农户减收;二是非农兼业户增收掩盖了纯农户减收;三是东部农民增收掩盖了中西部农民减收。这种情况是多年来没有的,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使初级农产品卖个好价钱;通过多次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给农民直接带来实惠。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3900多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5%左右,这些农户户均增收800多元。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还直接吸纳了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并为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新的出路。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对挑战,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培育出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农户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依靠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不动摇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山东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已达到80%以上,70%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进入了国际市场。其次,在产业化经营方式下,其产品质量和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
  二、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经验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搞好基地建设。产业化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都十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培育和开发拳头产品,逐步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建设一批创汇农业基地;中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西部地区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加强专业生产和基地建设;大中城市郊区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目标。
  (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带动农户的能力,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在农业部等八部委筛选出的151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一些龙头企业组建了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还通过联姻等多种形式共同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单一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走各具特色的路子。据我们调查,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带动方式不同。二是利益连接机制不同。三是产业分布不同。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占全国的48%,中部占45%,西部占7%。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农业部等八部委组成协调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对于发挥各部门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我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管部门。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发展、完善和创新。通过合同契约等多种方式,使分散的农户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成为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大大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是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对策。如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等,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与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改造升级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乡镇企业今后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包括贮藏、保鲜和运销业,最具有竞争优势,应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方向。发展小城镇,关键是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也是连接周边农户有效的组织形式。
  四是处理好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为产业化经营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维护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政府不能包办代替,搞行政命令。龙头企业要强调多样性,只要经济效益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增加农民收入,都应当鼓励和扶持。新上项

目,一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关系。龙头企业要得到稳定和优质的加工原料,必须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他们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文章:

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08-08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径选择08-08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08-12

推进农业产业化08-12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08-08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08-15

打破传统农业观 推进农业产业化08-08

大力倡导大户经营机制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08-08

[推荐]扎实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