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公共图书馆建立有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初探

公共图书馆建立有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初探

时间:2022-08-09 06:53:33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共图书馆建立有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初探


  在未来的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成果的生产(创新和发明)、流通(传播和分配)和消费(应用和再生价值)。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机构之一,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要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建立有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初探

1 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以辽宁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发区为例,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6家,省级开发区13家,基础设施投入138亿元。多数开发区现已进入产出期,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日渐成熟,取得了较好的产出效益,成为当地经济最活跃的区域。然而,公共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文献采购数量不足。由于受文献购置经费的制约,加之书刊大幅度涨价,致使多年来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未能走出低谷,文献采访的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等的迫切需求。以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为例,辽宁省图书馆2000年采购中文图书29008种93379册、外文图书1888种2071册、外文期刊335种335册,2001年采购中文图书28163种62953册、外文图书2194种2310册、外文期刊557种560册,其中中文图书种、册增长率分别为 2.91%和 32.58%,外文图书种、册增长率分别为16.21%和11.54%,外文期刊种、册增长率分别为66.27%和67.16%;沈阳市图书馆2000年采购中文图书16091种36823册、外文期刊9种110册,2001年采购中文图书15709种26503册、外文期刊10种123册,其中中文图书种、册增长率分别为 2.37%和28.03%,外文期刊种、册增长率分别为11.11%和11.82%。

(2)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质量欠优。许多公共图书馆由于受传统的“重藏轻用”观念的影响,藏书建设质量不高。调查显示,无论藏书规模有多大,能够经常高频率地被读者查阅的图书数量,往往只占藏书总量的极少部分。近年来,藏书的积累性和保护性成份变得愈加明显,而读者的利用率并未相应提高,从而制约了图书馆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3)藏书布局不合理。我国图书馆一般都是按照二线制或三线制藏书布局理论来组织藏书的。二线制藏书布局是按照建立基本藏书和辅助藏书的要求,分别建立总书库和辅助书库。三线典藏制则是把利用率最高的文献组织到一线外借书库或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把利用率较高的文献组织到二线书库,实行开架或半开架借阅,把利用率较低的文献组织到三线书库实行闭架借阅。可以说,三线典藏制解决了二线制藏书布局的诸多弊端,但三线典藏制的核心问题———馆藏文献利用率的高低,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不断变化而难以确定,加之馆藏文献由一线书库到二、三线书库的调整过程较长,也限制了读者对馆藏文献的利用。

2 公共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举措

面对新的形势,公共图书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就必须破除因循守旧的旧习,坚持不断创新,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开辟有特色的服务项目,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1)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办馆效益,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摆在广大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沈阳市图书馆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图书馆,依托于省馆及国家图书馆,因此对普通图书没有长期收藏的任务。从发展的角度看,全国信息网络及电子文献的建设与发展,为馆际间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与方便。我们只有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定位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基于这些认识,沈阳市图书馆大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制定和调整了馆藏文献的重点收藏范围,把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作为迎接挑战顺应潮流的目标。在报刊收集方面,将收藏重点确定为沈阳地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报刊、具有沈阳地方文献性质的报刊以及国家级并适合沈阳地区情况的报刊等。对知名度较高的报刊如《沈阳日报》、《沈阳晚报》、《辽沈晚报》、《大众生活》等保证其连续性,对近几年创刊的且拥有相当数量读者群的新报刊如《时代商报》等,亦做为收藏的重点。在图书采购方面,将重点收藏范围确定在辽宁省及国家级各种获奖图书以及地方文献的采购上。这样,整个馆藏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系统收藏反映本地区历史发展和现实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重点入藏本地区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各类文献,逐渐形成馆藏特色和馆藏重点。

(2)加强藏书建设的针对性。紧跟高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是时代的要求。以辽宁省为例,在全省发展战略的调整中,非常注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此,在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工程及海洋工程等一些重大领域进行引进和开发,并在传统产业中进行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及集约化改造,努力实现高技术化。图书馆应根据这一重大决策,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有选择地介入若干重点科学研究项目,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科技查新,协助选定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立项选题,紧密跟踪与科研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时向科研人员提供“广、快、精、准、新”的文献资源信息,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3)积极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服务。当代社会发展表明,党政领导部门的各种重大决策,都必然涉及若干个学科、专业和部门,必须综合考虑科学、社会、经济、环境甚至伦理等诸多因素,稍有不慎即有可能给决策带来失误。图书馆可以依托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精心筛选,适时提供各种能够帮助领导决策的信息资料,并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方法等多方面的参考资料。沈阳市图书馆自1987年开始编辑专题资料,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至今已有15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深得党政领导的好评。

(4)着力建立精品化文献资源体系。市场经济对图书馆采购工作的要求是,尽一切可能使所采集的文献资料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在图书馆购书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采购工作不仅要有计划,更要体现一个“精”字。具体要求是,在文献选择过程中要精选,正确把握“适用”与“质优”的标准,努力做到“以用为主,兼顾收藏”,控制藏书量的增长,提高藏书质量,建立精品化的文献资源体系。

(5)加强网上资源的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载体类型日益多样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图书馆应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坚持印刷型文献与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并重的原则,优化馆藏结构。同时,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积极建设虚拟馆藏。

(6)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藏书布局的前提和基础,馆舍建筑的格局决定了藏书布局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除近年来建成的新馆舍外,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都是“重基藏,轻借阅”的封闭式建筑,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库庞大、借阅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合理压缩基藏书库,扩大读者的借阅空间。此外,应对现有的藏书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不能拘泥于二线制、三线制理论的束缚,而是要本着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

(6)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藏书布局的前提和基础,馆舍建筑的格局决定了藏书布局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除近年来建成的新馆舍外,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都是“重基藏,轻借阅”的封闭式建筑,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库庞大、借阅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合理压缩基藏书库,扩大读者的借阅空间。此外,应对现有的藏书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不能拘泥于二线制、三线制理论的束缚,而是要本着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2002(5)



【公共图书馆建立有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初探】相关文章:

课后巩固复习体系创设初探08-17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08-17

机电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初探08-23

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初探08-16

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08-12

图书馆公共关系论文08-18

中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测评体系建设初探08-16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8-15

关注人民健康加强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08-12

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