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泛滥

时间:2022-08-05 07:53:47 电子商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泛滥

----1950年,经济学家杰弗瑞·莫尔深入研究了美国60年的经济数据。他在寻找一种信号,这种信号能够在经济繁荣和低落的苗头一出现时就发出预报。莫尔在他称为“前导指数”的8张关键统计数据中发现了这些信号。他的发现给经济预测技术带来了革命,也无意中带来了一批后来的效仿者:目前在典型的一周里,投资者和管理者都会听到耐用消费品订单、消费者信心指数、房屋转让指数、第三个版本的当前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他们还不得不出入于一批一批不间断的企业收入报告、商业媒体不停顿的评论、白宫的即席声明等。

----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好东西,但是如果说过去年代的市场骚乱暗示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某种类型的新闻使得事情更加糟糕。在市场机制里有两种信息: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健康的经济体中,这两种信息应该达到平衡。问题是,公共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确实给经济决策者送来富有价值的新闻,另一方面,公共信息经常会造成偏离真正价值的冲击——有时它甚至湮没了私人信息。因为人们通常觉得公共信息是天然具有权威的,但实际上,公共信息拥有的强大影响力其实仅仅因为人们假定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正在关注这条信息。投资者买股票不是因为相信公司基本面良好,而是他们被告知,所有人都将去买这支股票。

----过去十年,假信息通过财经新闻而被放大。在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安德尔森在麻省理工学院对商业专业的学生做过系列实验,显示的结果是,消息数量更多,并不一定使信息变得更好。他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只允许了解股价的变动情况。他们可以按照自己意愿买卖股票,但是所能了解的信息仅限于股价的涨跌。第二组不仅可以了解股价,还可以源源不断获知似乎跟股票息息相关的财经新闻。结果很出人意料,信息少的第一组买卖股票的效果比第二组好得多。安德尔森解释说,其原因是新闻报道总是倾向于过多强化消息的重要性,某只股票的下跌被认为是未来市场低迷的信号,而上涨往往被理解为未来将是湛湛晴天。从实验结果上说,学生对消息反映过敏,因为他们过多在意每则消息的意义,股票买入与抛售比只了解股价变动的学生更加频繁。


【信息泛滥】相关文章:

高二作文,在洪水泛滥的日子里08-15

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自查报告08-24

信息与信息技术08-16

信息与信息处理08-16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03-14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2-04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心得08-17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高一信息技术教案08-26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08-17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