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会计论文>浅谈谨慎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谨慎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3-02-21 19:10:32 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谨慎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保守主义。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増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体现了会计原则修订性惯例的要求。在目前的会计实践中,谨慎原则一般应用于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期末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清查的跌价准备、应收帐款坏帐损失核算的备抵法(提取坏帐准备)、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股权投资准备等方面。从谨慎原则的应用来看,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核算经营风险,提供反映经济活动风险的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WTO市场环境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这一原则在会计发展史上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现在浅谈以下谨慎原则在当前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存货计价方面的应用 ----后进先出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根据我国《200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后进先出法是计算存货发出成本的重要的计价方法之一。后进先出法是依照“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的假定确定成本流转顺序,据以对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期末结存存货的帐面价值反映最早进货的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接近存货近期的成本水平。优点是,在物价上涨时期能够较好地贯彻实施谨慎原则;缺点是核算的工作量较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成本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需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该方法可有效地估计价格风险和应对市场竞争,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的存货计价方法。分为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会计处理为:
1、直接转销法
提取时:借:管理费用 100.00
贷: 存货 100.00
转销时: 借: 存货 100.00
贷: 管理费用 100.00
2、备抵法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 1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上涨冲销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


二、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应用---加速折旧法
我国《2001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加快折旧的速度,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期内加快得到补偿。主要使用于技术进步较快的行业。主要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余额递减法、递减折旧率法。它有以下作用:
1.可以更好地贯彻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2.可以均衡资产使用成本;
3.可以使企业取得缓交所得税的财务利益,增强企业后劲。
采用加速折旧法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条件下,可提前收回部分投资,减少因物价上涨而发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实现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统一。从长远角度看,加速折旧法不会降低企业应纳所得税总额,企业通过迅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从而提高国家财政收入。随着WTO的加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折旧法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三、在应收帐款坏帐损失会计处理方面的应用---备抵法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帐损失,形成坏帐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发生坏帐损失时,应依据其金额冲减坏帐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帐款金额。根据财政部和证监会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补充规定〉和〈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规定,企业应收帐款和其它应收款都应提取坏帐准备。坏账准备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项目列示。未提坏账准备的企业所发生的坏账损失,据实计入当期费用。
我国采用备抵法估计坏账损失,估计的方法有三种:
1.销货百分比法,这一方法是以本期赊销总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应计提坏帐准备的数额的方法。由于坏账仅和当期因赊销而发生的应收账款有关,与当期的现销无关,因而采用赊销总额为基础估计坏账更为合理。但由于各赊销项目收账期间长短不同,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相差很大,笼统地按一个百分比计提坏账准备不尽合理。因此,我国不采用这一方法。
2.账龄分析法,它是根据各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坏账发生的比例,据以计算坏帐准备数额。账龄越长,客户的信用级别越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值越高。企业需随时随地分析和更改账龄分析表。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将坏账损失反映于其应属的会计期间。
3.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根据财务通则:一般企业可逐年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3%-0.5%提取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理论上讲,企业发生坏账多,坏账率相应提高。会计期末,企业应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帐面余额时,应按差额提取;小于帐面余额时,应按差额冲减坏账准备。我国主要运用这一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备抵法的会计处理为:1.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 100.00
贷: 坏账准备 100.00
2.冲减时: 借: 坏账准备
贷: 管理费用
3.坏账收回时: 借: 应收账款
贷: 坏账准备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综上所述,备抵法核算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符合谨慎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实际价值,反映企业利润实现情况,是对我国会计核算比较适用的方法。
四、在资产减值方面的应用----固定资产减值、在建工程减值、无形资产减值
根据〈2001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由于技术陈旧市价持续下跌或其他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净值称为固定资产减值。为了避免高估资产价值,必须定期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为:
1、固定资产市价已经大幅度下跌,并远远低于帐面价值。
2、有证据证明固定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发生损毁。
3、其它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1.计提时: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恢复时: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情况:1.在建工程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
2.在

浅谈谨慎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建项目在性能或技术上已经落后,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其他情形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技术落后或其它原因也会发生减值。有以下3种情况:
1、其他新技术已替代该无形资产,导致该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良影响;
2、该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前已大幅度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3、其它原因证明该无形资产帐面价值已大大超过可收回金额。
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1、发生时:借: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恢复时: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
五、在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方面的应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2001企业会计制度〉第52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短期投资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计入损益。以单项投资为例,会计处理为:
1、计提时:借: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债券)
2、恢复时: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债券)
贷: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短期投资,符合稳健性原则,能够正确地计量各期损益和编制财务报告,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重大意义。
六、应用谨慎性原则注意的问题
〈2001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谨慎原则应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会计确认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来说,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和虚増利润;从会计记录看,要求会计指标应实事求是;从会计报告来说,要求正确编写会计报告,认真预测和披露会计风险,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会计信息资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和设置账外账。企业在具体执行谨慎原则时,必须对其应用范围作出规定,避免企业歪曲使用,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恰当地运用稳健性原则是考察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保证会计信息客观性的重要措施。


【浅谈谨慎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合理应用08-07

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正确运用——兼议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和新制度中的体现08-07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在我国的应用08-07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08-07

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08-07

浅谈EFT系统的应用及发展08-06

浅谈应用题的教学08-05

浅谈生地黄的应用08-05

浅谈会计信息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