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时政专栏>和谐社会>[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时间:2023-02-25 23:19:41 和谐社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 有的同志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经济体制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适应经济体制的这种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正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对外全面开放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如前面所提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长期奋斗,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想,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现在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总之,和谐社会在发展中


构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要达到任何一项,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能够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的。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有人认为,现在各种社会矛盾是由改革造成的,这种看法无疑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完全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类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党对经济工作实施领导的体制;第三类是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第四类是落实上述制度的更加具体的、着眼于可操作的制度和机制。进行这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使各方面改革配套推进,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远没有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现在一些难题正处在攻坚之中,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都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总的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这是目前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解决困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践经验证朋,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相得益彰,这两方面的配合协调,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促进作用。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还要改革各种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


制度和政策。

  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尺度。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出台,都要避免引发剧烈的社会振荡。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受惠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或转制,要充分考虑工人群众的利益,防止出现多数人失去工作的状况。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或出让产权时,要尽量做到规则的公正和透明。对于不得不下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使他们能有接受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工人给予社会救助和帮助等等。总而言之,代表并维护和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支持和拥护改革,社会就能安定和谐。这是20多年来改革成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我们党不断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要使党的领导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又不要使自身处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心,不断提高驾驭复杂矛盾的本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意识形态从来都是政党用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的结果。我们必须看到,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出现多样化。这给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带来严峻挑战。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失败的教训表明,党的指导思想搞多元化,必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无视社会现实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对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思想多样化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混乱。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充分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和共识。无疑,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意识


形态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应当也必须建立在代表社会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只有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党的先进性才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当然,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要反映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决不意味着要淡化党的阶级性。我们不能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对立起来,似乎强调阶级性、先进性,就不能讲群众性。如果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不能被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甚至与他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相矛盾、相冲突,那就注定要失去吸引力。失去了对广大群众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也就谈不上什么先进性。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建立在广泛的民族认同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如何在历史文明传承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际上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战”,他们凭借其经济强势,以文化作为手段,妄图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这使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着双重任务,对外要防范西化、分化,对内要防止社会思想多样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观的淡化和冲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里所说的中国实际,包括生长在中国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脱离、甚至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力的。应当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和谐哲学、和谐思想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更要用来改造世界。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党的理论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融合。我们既不能游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去追求什么“新理论”,也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排斥那些本应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意识形态才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首先在于他们失去了民心,而失去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变成了群众不再相信的陈腐说教,失去了说服力和战斗力。而僵化的理论是抵挡不住西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冲击的。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s("content_relate");

【[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相关文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述要08-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异与和谐的必要张力08-15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5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08-15

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7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