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社工论文>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时间:2023-02-21 00:19:02 社工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

(张和清(云南大学)于2001-10-17 10:44:00发布)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
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
——对云南省昆明市金碧社区“金碧模式”的探讨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副所长
张和清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困扰世界各地的药物滥用、吸毒问题日趋严重。“减少毒品需求和爱滋病预防”以及建立无毒社区,已成为全球努力的目标。我们曾深入到“劳教所”进行调查并建立个案,以后又到“金碧社区”访谈参与他们的活动,发现金碧社区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支持下在“戒毒治疗”和“戒断巩固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立了社区禁吸帮戒的“金碧模式”。但现在其工作非常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总结,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供专家和实务工作者指正。
一、被称为社区禁吸帮教“五心”工程的金碧模式
今天,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碧办事处巡津上段居委会的金碧社区已经世界闻名了。这个从1996年3月被选定为国家禁毒委与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合作进行的“减少毒品需求、预防爱滋病”国家试点单位,作为全国唯一的城市试点单位,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各级禁毒组织机构和公安部门的指导下,广大群众、各界人士的参与下,特别是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至今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四年来,社区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会公益事业有所加强,社区14名戒吸学员中戒断巩固3年以上的3人,两年以上的3人,戒断一年以上的4人,一年以下的2 人,两年以上戒断巩固率为42.9%,因复吸送劳教的2人,占14.3%,金碧社区成为第一个1996年至今无新染毒的社区,并于1997年9月通过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评估。①联合国禁毒署项目官员克洛尔先生评价说:“金碧社区项目工作的成功,经验可贵,应该全面推广。”截止1999年11月底,社区共接待国内(含香港)、省内来访团体经验交流27批460多人次;接待国际来访团队4批98人次。到目前为止共举办戒吸人员学习班105期,包括德国国家电视一台、中央电视台等15家新闻媒体作过报道。②
小小社区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哪?笔者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金碧社区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昆明市盘龙区东南城郊结合部。有居民568人,常住人口1790人,13种民族,流动人口108人,14名吸毒人员。是一个商业网点多,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比较复杂的地段,项目工作在这里试点并获得成功,对全区乃至全市的“三禁”(禁贩、禁种、禁吸)工
作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③
(二)、他们在各类组织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结构和工作流程。
组织结构:
(三)、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创造了以“五心”工程为核心的社区预防和帮教工作模式——金碧模式。
金碧社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总结小南办事处群众性帮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二帮一”(即两名工作人员负责一名戒吸人员),三结合(?)帮戒方法。为了减少吸毒人员对毒品的需求、提高戒断巩固率、降低复戏率。他们转变传统的说教帮戒观念,矫正吸毒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心理素质。为了毒者营造一个学习、交流、自由、和谐的场所,他们组织了戒吸学员学习班(就是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强加于人,自由舒畅。提倡互帮、互戒、互助、自尊、自强、自立,说真话,见行动,靠群体的力量达到戒断巩固的目的。
他们还推出四个针对的帮戒方法:针对吸毒者不同的家庭帮戒;针对吸毒者不同的行为、心理素质帮戒;针对吸毒者的成瘾程度帮戒;针对吸毒者不同的环境帮戒。把帮戒工作向五个方面延伸:把帮戒工作延伸到吸毒者家中;把帮戒工作延伸到吸毒者心灵中;把帮戒工作延伸到单位(有工作单位的);把帮戒工作延伸到大墙内(劳教所);把把帮戒工作延伸到社会。
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了真心、爱心、信心、耐心、心换心“五心”工程的金碧模式。用 真心、爱心去教育、挽救吸毒者;用耐心、信心去点燃吸人员的生命之火,扬起他们生活的风帆;用心换心去唤起吸毒人员的信心的良心。②
二、金碧模式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价值
金碧模式源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虽然曾经受到西方文化、价值理念的影响,但她毕竟是中国人探索出的一条成功之路。他们的工作核心就是根植于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下的小组工作。借助团体的力量,彼此互动,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系统,使成员建立信心,实现自身价值。社区的7名工作人员全是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他们的价值理念是用“父母般的关爱”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以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老有所为”。在这个“父母关爱小组中”共有14名学员(其中男学员8名,女学员6名),他们就象生活在一个中国式的大家庭中,在文化价值观念方面表现出下列特征:
(一)、“父(母)爱主义”的价值观念。
在社区中工作人员对吸毒者从称呼“学员”而不是“魔鬼”开始,使学员又一次体会到回家真好。他们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称为“李伯伯”、“王妈妈”,而不是李社长、王主委。对自己父母、亲人不愿意说的话,愿意对这里的“家长”倾诉。正如笔者在金碧社区参加他们的100期小组活动时,一位女学员那对我说道:“?”。
这种家庭式的父母之爱,对金碧社区的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学员在润物无声体验中感觉到家庭温暖的同时,也感觉到一种家长的威严。这就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反价值问题。“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操纵是和社会工作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价值相反的……但是对案主的操纵显然是被禁止的不管是利益上操纵其他人还是代表案主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工作价值规范的……个别社会工作者的家式的行为就受到挑战。家长作风涉及到对另一个人的自由的某种干预限制”①
笔者认为这种“父(母)爱主义”的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工作中有比较广泛文化基础,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但我们应该提倡“家庭般的温暖”、“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博大的、无私的”等这些精神,而应该摈弃那种“家长制作风”。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多吸收现代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例如应该学会同理,社会工作者应该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即国外许多学者所说的“同理心(Empathy)”英文的意思是“移情作用”。同理心非常重要,这是做好社会工作的前提。同理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态度,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理解其行为与感受。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案主的谈话和行为作出真诚而积极的反映。例如一位案主表达他的感受,他说:“每次吸毒回家,我好害怕见到我的家人。”此时工作者紧扣案主的感受,说道:“对你来说那是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案主感到被理解,接着说:“就是这样,我实在不知如何是好!”由此可见,同理的态度越高,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工作就富有成效。
善于倾听也是同理心的表现。一般的人很难对别人的意见洗耳恭听,这是案主对工作者经常抱怨的。工作者必须非常注意地听“他在说什么”、“他怎么说”、“对谁说”、“为什么要说”等问题,透过对这些话的倾听,能够更深入了解成员。倾听是一种自律行为的艺术,不仅听自己的事,也认真思考他人的事。有时认真倾听会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
工作者必须极富人情味,他们不带面具,愿意与他人分享。就如莎士比亚所说:“把眼光投注在每个人身上。”分享的含义很广,包括工作者能够体验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分享他人的痛苦、快乐等。工作者只有懂得分享,才会认真关注每一个案主的实际困难和他们的思想、情绪,也才会对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援助。②
应该让学员学会自决。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地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工作者的地位关系,他们很容易替案主决定,犯越俎代庖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③
(二)、仁爱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金碧模式的核心就是“五心”,这里的真心、爱心、耐心、信心、心换心无不体现着工作者的仁爱之心,他们是用自己最诚挚的心在无私地帮助这些受害者。
社区帮戒工作已经从传统的说教式转变为以尊重人格,奉献爱心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式。学员因为在人格上得到了尊重,他们愿意讲真话,戒断巩固率逐年提高,有些人有了工作,有些人组建了家庭生育了孩子。他们的“讲真话、见行动”“讲一句真话,做一个承诺”活动落到了实处。学员对工作人员的接纳和信任程度非常高。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学员把社区看成自己的第二家,把工作人员视为自己的亲人,对父母不想说的话愿意对工作人员倾诉,愿意在学员之间分享。在参观中我们亲眼看到一个学员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家”中坐坐,据学员自己说:“我每天都想到这里来,哪怕是喝口水,聊聊天也就心满意足了!”他们创立了借助团体的力量,彼此互动,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系统,使成员建立信心,实现自身价值。这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小组工作”。社区每个月都定期举办活动,这就是他们所办的“戒吸班”,从1996年至今已举办了105期。每次活动让学员自己主持,自己设计节目。学员在小组过程中彼此分享,共同提高。这有意无意地已经作了专业尝试。
“对不起,我刚刚吸了毒”,这是戒毒学员刘红来到社区参加小组活动讲的第一句实话。话音刚落,周围竟是一片掌声,刘红一下子呆住了。这位20出头的姑娘,初中未毕业就染上了毒品,为了满足那短暂的“快乐”,刘红想尽办法骗取母亲的钱物,可怜的母亲几乎对女儿绝望了。就在到社区的前几个小时,刘红还在偷偷吸毒,可是第一次参加戒毒学员的活动,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承认自己吸了毒,社区的力量何在?刘红对我们说:“这里的人不歧视我,把我当人看。”
这次活动由***主持,第一项内容是成员之间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接着主持人要求每个成员讲出一两条最近发生的国内外新闻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成语;每个人都谈谈自己上周的生活和学习工作情况。整个活动气氛活跃,一直持续到晚上11:00多钟。这就是社区所称的“同伴教育”方式。当我们问及学员对活动的看法时,大家一致说:“在这里我们很平等、自由,就是一个正常人。
活动再多开展一些就好了。”
无私奉献在这里简直是家常便饭,七位老人凭着自己仁爱和无私的情怀,书写了许多感人的篇章。李正文主委把自己每月可以出租两百元的空余房子,无偿让给因旧房拆迁而无落脚之地的吸毒人员居住,一住就是数月。正是他们这样高尚的行动,才使得一个个冰冷的心得以融化和复活。
从专业的价值观来衡量,笔者认为他们的这些做法已经具有专业的水准。
首先,他们尊重他人——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从称呼“学员”到帮助他们就业,无不体现了这种尊严。
其次,他们相信人具有改进的能力——在拥有适当资源的情况下,人有能力成长及改变,所以人应该有获得资源以解决问题,并发展潜力的权力,以增加其对于解决问题和生活方式的选择。①前面所述的每一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工作者对成员是充满信心的。

三、对金碧模式的理性思考

金碧模式是基于“小组工作”下的“五心”工程,虽然成绩很大,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金碧模式本身缺乏专业的价值理念支撑,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也很少介入,基本上是按照工作者的经验行事,基本上还是一种政府行为。
笔者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金碧社区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所做的有益探索,提出一种全新的金碧模式,供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参考。
(一)、价值目标
把爱心、真心变成对学员的尊重;把耐心、信心变成对学员潜力的发挥;把心换心变成双方的一种平等地位,一种同理的态度。目标是基于这样一种伦理价值,提高戒断巩固率,使吸毒者心理脱毒,从而回归主流社会。
(二)、理论模式
(三)、方法和技巧
从宏观而言立足社区工作;具体来说以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为主。同伴教育是金碧社区成功主要原因。在学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开展学员之间的同伴教育,使新学员能很快掌握戒毒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掌握爱滋病预防的知识和技能。在互动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彼此分享,从而恢复个人社会功能。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金碧社区使戒毒者回归主流社会的帮教经验总结,试图把“金碧模式”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使深受毒品危害的人们就如生活在金碧社区的人们一样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为在全国营造“无毒社区”的目标而努力。

1996年11月31日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 System
in the Group Work

Zhang Heqing,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School of Humanities, Yunnan University

With the further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door” policies, soci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pronounced in China. Drug-abuse has become a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internationally, and “to decrease drug reliance and to prevent aids” and to establish drug-free communities have become common goals in the global context. By carrying out investigations in the “rehabilitation centers” and documenting individual cases, and by interviewing individuals in the “Jinbi Community”, we found that promine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ng reoccurrence or drug-abuse. The working staff of the above mentioned facilities have innovated the “Jinbi

Mode”, however, they need to learn from their experiences and continue to adopt professional methods.

The working staff’s efforts are based on the value system which is roo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collective efforts of the whole group, they have formed a system of mutual reliance, helping members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 and return to their norm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The seven staff members working in the “Jinbi Community” are retired workers of over 60 years old. They work with the idea to offer “parental love” and unreserved devotion without the least consideration on financial benefit for themselves: they simply hope to achieve something at their old ages. There are 14 members (8 males and 6 females)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rental Love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mode has been converted from didactic preaching to devotion and respect for the members’ individualities. Being respected, the members are willing to tell the truth, and reoccurrence of drug-abuse have been better prevented year by year. Some of them have been employed and some have got married and began to raise children. Such sayings as “tell the truth and act accordingly” and “tell a truth and make a promise” have proven effective encouragement. The working staff is highly trusted by members being rehabilitated. As the saying goes, “confidence for confidence”, the members regard the community as their own home and look on the working staff as their folks. Though not willing to tell their parents their minds, they open their heats to the working staff and share their ideas among themselves. This is a professional method of social work---“team work”. Monthly activities, the “rehabilitation classes”, are held in the community. Beginning from 1996, more than 100 classes have been held. Participants are requested to design the programs and preside over the classes. In so doing, they share experiences among themselves and become rehabilitated together. This, in fact, is an experi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sense.

Our goals are: by propagating the “Jinbi Mode” nationally and even internationally, to let those inflicted by drug-abuse to live healthy and happy lives like members of the Jinbi Community, and to strive to build “drug-free communities” throughout China.


【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相关文章: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季刊 本科学报05-13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季刊 本科学报05-13

小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09-05

浅谈讨论法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08-19

学习小组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08-25

浅谈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08-17

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08-24

浅谈风险管理理论在质监执法工作中的运用08-18

关于班主任工作中运用相似原理的建议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