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城 市 个 性 及 其 培 育

时间:2007-1-18栏目:

代的城市个性是“自然”发育而成。目前,世界范围的国际化大都市,几乎都是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晶。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农业时代,因而中国的城市个性基本上属于自然发育而成,许多城市都深深打上了“自然经济”的烙印。工业时代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巨大的工业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需依托城市条件,资源集聚和高效率生产又使工业城市“像闪电般迅速成长起来”,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化”时期。因自然发展而形成的城市个性,在这一阶段演化为城市的同质化发展,城市出现了惊人的相似。用工业化的思维建设和发展城市,城市由“自然”的演进过程变成了“快速”生产的过程,由“个性化的成长”变为“共性化的制造”。所以,我们看到:工业时代的城市较少个性,即便有个性也多属急功近利“打造”而成(如同制造机器)。由于它缺乏本土的历史与文化根基,城市个性非常脆弱,常常一夜之间就消失掉,寻不回。信息革命的出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由于时间短,尚无明显的结果。但信息革命揭示出的一些深刻变化,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的高度密集,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也使城市的运行加速,城市科技化、现代化成为必然;同时信息的快速交流,又促使城市发展走兼容并蓄之路;而信息化又让人们产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可以想见,现代城市一方面要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现代化,一方面又要发掘和展示自身的个性,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就是说,信息时代的城市,将在兼容并蓄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曲折上升的,人们的认识无不如此。许多人会把兼容并蓄“简化”为仿造甚至“克隆”。因为这样省事得多(信息化为克隆创造了件)。然而,克隆的随意性,意味着克隆自身的贬值。既不要克隆别人,又要避免被人克隆,这才是信息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启示。据此启示,笔者认为,城市个性的发展,必须既保持自身历史文化传承(不易被人克隆),又要大胆拓展和创新。即是说,城市个性既不能完全任其“自然发展”,又不能仓促“打造”,而只能积极地培育。克隆技术虽然发展很快,据说已经达到克隆人的先进程度,但是,它能克隆人的肉身,却无法克隆人的文化内涵。在高科技时代,发达国家的城市建筑也许能够被克隆,但含有鲜明深厚的地域精神文化的城市个性却永远无法被克隆。(正因为如此,笔者在此论及城市个性发展时,力求避免使用“打造”、“铸造”、“塑造”之类的词语,而使用“培育”一词。)其实,真正的城市个性都是无法克隆的。因为它是城市物质载体与历史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过去和现在时光的高度浓缩。这样的城市个性只能是培育和涵养而成。
培育城市个性,必须拼弃盲目克隆的陋习。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千城一面”尴尬的出现。有些城市不是根据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本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规划,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国际化大都市,人为地过度开发建设,大事铺张和奢靡浪费。不是以尊重和保障市民的生活发展权利为前提,而是满足于表面上轰轰烈烈,结果变成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的短期行为。城市建设不是在特色和个性上做文章,而是在“大”与“高”上相互攀比。
培育城市个性,必须注重维护好历史传承。城市的内在支撑点主要在于其特殊的环境,离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城市个性就无从谈起。现在许多城市开发商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推倒了很多含有特殊文化遗产的古迹,这也无形中毁掉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我们应当记住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彭守仁老先生的那句话:“城市发展应该从过去的历史中走来,城市是各代历史的展现,有过去现在而且相互包容的对比。” ②
培育城市个性,还必须注意从物质载体与人文内涵的结合上拓展和创新。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处理好城市个性的物质载体与人文内涵的关系。“城市这个有机体和人一样,真正的风貌在于内在素质的反映,浓装艳抹与事无补,只能进一步揭示自身的内心世界。”③打个比方,假如我们在一个民族风情极浓郁的城市,要建造清一色的欧式建筑,且要让满街身着民族服装的同胞,去跳西方舞蹈,那岂不让人啼笑皆非吗?所以说,城市个性的物质载体与人文内涵应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城市个性不是孤立地表现在外在的物质载体上,而是更内在地表现在城市的人文内涵中。实践和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城市个性,才能赋予城市各种外在物质载体以内在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这样的城市个性,愈是渊源流长,其城市的内在生命力与竞争力愈加持久和强烈。通过它,不仅可以看一个城市的容貌和神韵,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底蕴和历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城市个性,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创造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二是要处理好承续与创新的关系。在城市个性这个系统中,承续与创新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承续,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就没有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没有了城市的未来和希望。没有个性化的承续和创新,也就是没有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我们说城市个性要保持历史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把历史的东西,不分精芜,全盘托出,而是要在承续中扬弃,在承续和扬弃中拓展与创新。优良的城市个性是承续与创新的统一。仍以怀化为例,稻作文化是这座山城的个性之一。其根基蕴含于当地 旧时 盛行的巫傩文化之中,甚至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稻谷崇拜。但是,当今怀化人民弘扬的却是它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以袁隆平精神为内核的现代稻作文化品性。这一城市个性,既有历史的承传性,又洋溢着时代新气息。既有深厚的根基,又有盎然的生机。假如有人要在这座新兴城市,全盘搬出巫傩文化,大街小巷尽是道士巫婆作法,那么,它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吗?所以,我们在强调承续城市个性的时候,并不排斥对现代先进文化的吸收,否则,这种城市个性就会变成封闭僵化的古董。应当说,一座城市的个性,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和未来的。因此,既要重传承,又要重创新。

注释:
① 《城市导报》2001年12月4日第4版,转引自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页。
② 《池洲日报•九华周刊》2004.1.30
③ 金经元《译序》,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页。

(作者系中国共产党湖南省怀化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
2000年12月被

   [2]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