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

时间:2007-1-31栏目:

候可以说,文化研究的考察不是以某一学科的疆界为活动半径。这时,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至少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兴盛恰逢其时。无论如何命名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现,现今所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例如,电子传播媒介的考察必须联合文学、符号学、、经济学、传播学,如此等等。换言之,传统的学科地图已经无法分配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文化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描述与分析。尽管跨学科的分析也将产生另一些后继的疑问,但是,至少在目前,文化研究显示了突破学科疆域之后的巨大活力。从考察的对象到考察问题的方式,许多文化研究因为抛开了陈陈相因的程式? 挥诳葱浴F浯危幕芯砍晌匝е蟮囊桓鑫O帐潜恢匦绿逯苹H嗣强赡苤匦律枇⒛承┪幕芯康墓嬲潞湍J剑枰远ㄐ停佣笱Щ蛘哐芯炕乖俣仍鎏硪桓鲂碌难Э啤1砻嫔希Э铺峁┝四持掷砺劭蚣苡胙豕娣叮蝗欢庖磺惺侵渡⒎掷唷⒄加杏敕峙渌纬傻暮蠊K裕Э剖背S幸獾爻氏至耸裁矗劢沽耸裁矗蛘咭亓耸裁矗诟橇耸裁?-学科的所声称的"普遍真理"并非如此地普遍。在我看来,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设立一个超级大型学科,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解除既有学科的遮蔽,开启传统学科框架背后的盲区。对于文化研究说来,拒绝体制化--拒绝重新演变为一个固定学科--的动力源于日常现实的启示。日常现实的压力时常使学科的框架摇摇欲坠。文化研究抛开了精英主义、经院主义的习气,文化研究不再依据某个学科的传统版图--例如,文学,历史或者经济学--指定一个超凡的独立舞台,这包含了回归日常现实的企图。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时候,我所搜集的许多材料来自《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日常读物。它们的确不是经典,但是,它们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说明电子传播媒介已经多大程度地演变为日常现实的组成部分。当然,回归日常现实决不是撤消理论分析的另一种说法。犀利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学科给予的不可放弃的遗产。文化研究必须保持日常现实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强大张力。从历史性演变的描述到有线电视频道某一个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从符号学的阐述到计算机网络虚拟生存的经验,大理论与日常现实的结合无疑是文化研究引人入胜的风格之一。


注释:

(1)  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192、23、24页
(2)  《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8,259页
(3)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4)  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5期,以下J·希利斯·米勒的引文均出于此文
(5)  同(2)
(6)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一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99页
(7)参见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詹姆逊《论"文化研究"》,《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400页


    [3]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