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汉代对《左传》的发覆与研究

时间:2007-3-28栏目:

势”的立场,必然造就出大量的“仰禄之士 ”为王朝提供意识形态服务。在这种背景下,以阴阳五行为特色的官方经学大为盛行, 而经学的官僚化、政治化又必然导致其僵化、烦琐、陈腐的弊端,伏下盛极而衰的种因 。
  二是后出的古文学派因其扎根于民间而具有天然活力。但它们为求得官方承认以冀获 得优遇,不惜俯就政治,一方面在思想路线上向官方经学靠拢,如竭力从《左传》中探 求圣人的“微言大义”,甚至以谶纬献媚当朝;一方面与经今文学派展开功名利禄的正 统之争。至于古文典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并未引起汉代学者的更多注意 而予以开发。
  三是汉代经今古文学只有相对的区分。后人往往以清代学术上推比附,如钱穆先生批 评所说:“谓当时今古壁垒,若何森严,彼此界划,判若鸿沟,寻其渊源,为之部署, 将以辨孔学之真相,决是非之定谳,则亦徒劳之事也。”[10](第四章)实际上汉代今古 两家,只是表面上水火不容,更多的却是互相渗透,界限并不明显。《谷梁》属今文还 是古文,历来说不清楚;《左传》解经,亦用《公羊》之义。正由于此,才最终形成兼 通诸家的郑玄之学。
  四是汉代经今古文之争实际上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潮流的一个缩影。钱穆先生论汉代学 术说:“无今文之启行,则经学无向荣之望。无古文之后殿,则经学无坚久之效。此自 学风推移,与时消息,非尽人意。”[10](第四章)在中国古代儒学一统的思想统制之下 ,其内部不同流派的争鸣论辩成为推进意识形态不断充实革新矫枉置换的途径和手段。 特别是民间的学术力量以其实事求是的新鲜活力,不断向僵化的官方教条进行冲击,从 而推动古代学术向前发展。
  收稿日期:2002-09-08
【参考文献】
  [1]孙钦善.汉代的经今古文学[J].文献,1986,(2).
  [2]祝瑞开.两汉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宀下是
    @②原字上艹下鬼
    @③原字左礻右方


      [5]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