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时间:2022-08-11 03:51:34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国际新闻传播(即不同国家之间新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是国际交往的产物,又是新的国际交往的先导。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世界历史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国新闻界对于对外宣传素为重视,但是对于内涵更广的国际新闻传播却研究不足。其实国际新闻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子项,它并不只是观点的传布劝服,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并不只是以我为主的宣传行为,而是各国各民族互为传受主体的文化行为。在当前"地球一村"的构想已经日益变为现实、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和理论日益深化的时候,认真考察并研究新闻信息的国际传播已是我国新闻界面临的一大课题。
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走向
人类社会自有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时起,就有种种新闻信息的国际交流。在漫长的古代时期,这种交流是小规模的,主要凭借直接的人际传播来进行。从中世纪后期起,这种交流逐步具有面向公众的形态,其规模也逐步扩大。此后500年间的发展,以不同媒介的出现为标志,形成如下的轨迹:
(1) 定期报刊问世之前,主要依靠新闻信、新闻书、新闻传单等简单媒介传播,这些媒介有手写的,后来也有印刷的。
(2) 17世纪初创定期报刊问世、近代报业诞生,此后定期报刊成了国际间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

(3) 19世纪中期出现的新闻通讯社,凭借电报和无线电通信,架起了各国间经常性新闻传播的桥梁,并逐步超越报刊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
(4) 20世纪前期国际广播勃然兴起,从20年代到二次大战前后,这种"不要纸张,没有距离"(列宁语)的新兴媒介,把国际新闻传播推向了高潮。
(5)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为标志,国际电视正式加入了国际传播的行列。这种声像并茂的传播手段,借助卫星通信,飞越太空,跨越国界,使国际新闻传播的面貌发生了新的重大改观。
纵观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几个规律性的特点:
(1) 国际新闻传播始终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展,又给国际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这一点在历史的转折和突变时期、在国际形势动荡和斗争激化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前者可以以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为例。当时法、德、奥、意等国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新闻传播的兴盛,而各种报刊传单的跨国流传、哈瓦斯社等首批新闻通讯社的忙碌运作,又极大地推动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使之席卷整个欧洲。后者可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例。为了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当时的轴心国和同盟国纷纷加强国际宣传,而各种新闻媒介、特别是国际广播领域的激烈较量,对战争的进程、特别是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又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2) 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需要,不断催促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而传播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增添或更新着国际新闻传播的样式,为它开拓着前进的道路。由于空间距离较远,国界限制严格,新闻时效紧迫,国际范围的新闻传播对传播技术的要求远比国内高,传播技术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也远远大于对国内传播的影响。从印刷术、电信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一直到计算机和卫星通信技术,这500年间传播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给国际新闻传播带来新的重大的飞跃。
(3) 国际新闻传播的总体走向是:传播时效越来越强,传播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1864年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遇刺,这样一件震惊欧美的重大新闻,经过了两个星期才传到欧洲;而1963年美国第35届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只在分秒之间就传遍了全世界,这一百年间传播时效的变化简直有天壤之别。再譬如,本世纪初期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可轻而易举地封锁十月革命的消息,可是如今有哪一桩这类重大事变能够瞒得住本国公民呢?有哪个国家在堵截破门而入的国际广播信号方面取得了真正的成效呢?
面临的重大转变和飞跃
当今世界,全球范围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际政治走向多极化,各国之间的对话逐步取代对抗,而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却更加深入。国际经济走向一体化,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融的趋势在增强,而经贸金融等方面的竞争却更加激烈。总之,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方面是联系紧密化、交流频繁化,另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各种势力的较量更加复杂化。这种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使得新闻信息空前繁多、时时处处象大潮般奔涌;也使得各国各界空前繁忙、时时处处都在捕捉和挑选各自急需了解的新闻信息。这种新的政治经济形势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势头,呼唤着、催促着国际传播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马克思说过:"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这些年来,科学技术这种"满足需要的手段"也正在和上述需要一同发展。目前我们正处在两次信息革命的过渡时期。以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通信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新闻传播的面貌;而以信息高速通道(俗称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又方兴未艾,正以后浪推前浪之势,急速地把国际新闻传播推向新的高潮。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来自: 第一范文网  
第一次信息革命带给传播领域的最大影响,是使电子媒介一举超过印刷媒介而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主体力量。这种影响目前还在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扩展。从70年代开始,各大新闻通讯社纷纷实现了从常规传播向电脑传播的转轨:一方面,它们的传输手段完全电脑化,依靠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线路(以及更加完善的地面线路),随时把发生在地球任何角落的新闻在分秒之间传向地球的其他角落;另一方面,它们的服务对象也有了重大变化,广播电视媒介逐步超过印刷媒介成了它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它们不仅向电台电视台提供文字新闻、录音新闻,而且提供声像新闻,路透、美联等国际性通讯社已专设电视新闻部,电视记者网和电视新闻用户遍及全世界。从80年代开始,国际新闻传播的劲旅国际电视迅速兴起。1989年苏联东欧剧变和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CNN的电视新闻成了各国政治家和广大公众了解事态发展的主要渠道,以致舆论界惊呼这样的电视新闻正促使世界"向着无国界世界演变"。从那以后,不仅CNN的业务大发展,每天受众数以亿计;而且欧、美、亚、澳各洲一大批民办或官办的国际电视台竞相开播,国际性的新闻频道数以百计,它们发送的电波天马行空,穿梭交织,日夜不停地给不同国家公众提供声像具备的新闻信息,其影响已远非传统媒介可比。
论文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来自

但是,我们面临的更大转变和飞跃还在前头。方兴未艾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正在为国际传播准备着跨度更大、内涵更深的新飞跃。这种飞跃将使国际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向全新的国际信息网络转变。也就是说,当前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已经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的新兴的国际信息网络,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这种网络是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作为收发媒体的极具广泛性和开放性的传播体系。依靠这种全新的载体,国际新闻传播将会成为:
(1) 多种样式汇于一体的传播。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稿等各种样式汇于同一媒体,语言、文字、数据、音响、图像等各种信息符号交织于同一传播过程。
(2) 高效率、大容量、极具灵活性的传播。网络的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世界上发生的所有新闻几乎都能及时进入网络并以光速传播。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收看或调阅任何已进入网络的新闻。
(3) 真正具有双向性的传播。网络的使用者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他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收看新闻、主动寻找和索取新闻,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程序向网络提供或评述新闻。(4) 空前开放的传播。新闻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就将无视国界的存在。所有联网国家内与网络联机的人都能自由接触和调阅,而且可以凭借网络反复传播。行政控制或干预的可行性将会越来越校
当前,这种向新兴方式的转变正在悄然而又迅速地进行之中: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发达国家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建设高速信息通道,并且使之互相连接。电视、广播、录音、摄像正从传统的模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过渡,为广泛进入用户电脑铺砌着道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电脑正在许多国家推广,在某些发达国家已进入了三分之一的家庭。国际性的信息网络正在成长,其中影响最广的因特网(Internet)已经同世界各国几万个小型信息网络连接,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以及个人用户已超过一亿,正在成为高速信息网络的基矗世界各地已有大量新闻媒介上了因特网并定时向用户提供新闻,其中上网的报纸就有四千多家。某些组织或个人也在利用网络工具以各种方式定期制作和发布新闻,成为新兴的网络新闻源。另外,美联、路透等大通讯社也有自己的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传送内容广泛的新闻性或资料性文字、数据、图片、声像信息,还为某些大报传送电子版。这些通讯社信息网很可能也是今后国际高速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国际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和飞跃已经实实在在地起步了。一批批著名的媒介正搭乘着网络列车走向地球的四面八方,来自各种各样新闻源的网络信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全世界弥漫扩展。当然,这种传播方式的转变,既表现在国际方面也表现在国内方面,但是正如我们在上文提到的,国内传播比国际传播更为近便,因而可以预期传统媒介将会在国内传播中存留得更久;而在国际传播中,跨越时间、空间和国界的迫切需要,不断转化为对新的传播技术的强烈追求,因而新的传播样式将会更加争先恐后地得到采用,以致更快地代替传统方式而形成为传播的主流。
总之,在人类行将跨入21世纪之际,跨越国界的新闻传播正面临重大的飞跃。目前许多通讯社和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脑加卫星的传播,只是这种飞跃的准备和过渡。而就在这种过渡之际,新兴的国际信息网络将会加快成长起来,由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以至整个世界,并且以海纳百川之势,将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多种传播渠道包容汇集,形成全新的国际新闻传播格局。考虑到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别是城乡条件的悬殊,要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国际信息网络、形成全新的传播格局,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任何国家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家庭与网络连接,来自境外的消息就会辗转相传遍及全国,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恐怕已为时不远了。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来自: 第一范文网  
调整观念,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行将到来的国际新闻传播的新飞跃,无疑将会给世界各国新闻界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新闻界也要顺应潮流,调整观念,以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我们应该对历史走向有个总体的把握。当今世界,各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伴随着实务交往的信息交流越来越丰富,保障和支持这种交流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新闻传播的穿透力、扩散力和整体效力越来越强大,这一切都是无可置疑的历史潮流。历史唯物主义者对于这种历史潮流理应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当然,随着新闻信息畅通无阻地传播,难免夹带诸如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附载于新闻信息上的种种政治思想甚至极为反动的观点也会随之扩散。为此,进步人类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国际组织,采取国际立法及其他措施,逐步规范这类传播,以存利去弊。任何国家都有权进行必要的管理,以维护各自的主权和国家利益。这就是说,在跨越国界的新闻传播中,应该有规范性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西方某些势力否认这样的原则,要求绝对的信息流通自由,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进步人类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建立规范决不是限制正常的传播交流,维护国家主权也不能导致闭关锁国,否则只会损害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新闻信息更多、更广、更快地跨国传播,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有利于推进和平与发展两大历史主题的,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对这一点应该坚信不疑。

依据上述总体认识,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两个方面的观念和态度:一是如何对待外来新闻传播,一是如何发展自身的对外新闻传播。
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外来新闻信息的传播始终存有戒心,防范有加,唯恐它扰乱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社会的安宁。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外来的新闻信息纷至沓来,人们对此的态度也开明了许多。但是旧的成见依稀可见,干扰收听收视的做法并未绝迹,有的城市对卫星直播电视中的敏感新闻甚至突击遮盖,创造了电视"开天窗"的新做法。而今在国际信息网络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样式又将出现重大变化之际,对这种封闭心理似应有个彻底清理。笔者认为,除了国际公约明文禁止的传播内容外,对一般的新闻传播似可不必过多设防。对于意识形态倾向中性的新闻,诸如经济、金融、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信息或报道,固然并无设防的必要;对于政治性的或其他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新闻,诸如各国政治变化、社会生活、国际政治关系方面的报道或评述,实在也无设防的理由。世界上既然并存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我们就没有理由、也不可能不让公众了解这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以及它们对世界事务的种种观点。唯其让公众了解它们,才有可能比较其优劣、辨明其是非,借鉴其中积极有益的东西,摈弃其中消极谬误的东西,增长全社会的辨别能力。除了以上两类新闻外,容易让人不安的是有关我国政治经济情况的报道。这些东西由于观点和视角和我们的导向不尽相同,因而易被视为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而加以拒绝。但是,面对传播技术的重大变化,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似应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如果人家的报道是真实的、而事件又是我国公众所关注的,那末,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媒介没有及时报道呢?我们是否可以争取主动、早作报道,以免被人家抢在前头作文章呢?如果人家的报道是失实的,那末,我们不正可以挺身而出、矫正视听,在比较中增进自己的可信度和受众的辨别力吗?我想,作为对自己的事业和人民具有充分信心的中国新闻界,应该有足够的魄力和气度,积极而务实地去面对外来新闻传播,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更何况在突飞猛进的传播技术面前,许多信息并不是想拒就拒得了的,这几年网络新闻在民间的扩散,已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证明。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对外宣传是很重视的。我们已经有一些报纸出了海外版、国际版。我们的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已经覆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我国的新华通讯社正在朝着国际性通讯社迈进。我国已有六十多个新闻媒介上了因特网,向国外公众提供电脑新闻。随着国际新闻传播的新飞跃,我们理应在上述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尤其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媒介上网,以便在今后的国际高速信息网络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但是,为了扩大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外传播的新闻性和信息性,减少过重的宣传味,以贴近国外受众的接收实际。这也是面向港澳及海外的报刊多年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新闻传播从来就是应受众的需要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的,国内新闻传播是这样,国际新闻传播更是这样。我们的对外新闻传播是要汇集到国际新闻市场上去的。在那里,衡量新闻的标准在于新闻价值而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政治集团的宣传价值。最具新闻价值的、也即是最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便是最抢手的新闻;最能提供准确及时、客观全面、具有高度新闻价值的新闻的媒介,自然也是最受公众欢迎的媒介。这便是贯穿于国际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规律。我们当然要进行对外宣传,以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以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争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但是,新闻媒介的基本职能是传播新闻,我们必须在准确、及时、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的基础上传播观点,如果离开了传播新闻这一基本职能,如果不能真正满足国外受众广泛多样的新闻需求,我们的新闻媒介就不可能在国际新闻市场上立足并有所作为,一切良好的宣传愿望都会落空。如今的国际广播、国际电视已经时时面临着这种挑战,若干年后,当高速信息网络逐步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时,人们在网络上选择收看新闻将具有更大的主动权、自由度和宽广度,我们又怎能指望人们按照我方的宣传需要而不是按照各自的新闻需求(或新闻价值观)去选择收看呢?如果我们的上网媒介由于不能真正满足国外受众的需求而门庭冷落、无人访问,那又有多大意义呢?可见我国新闻界如不加快观念的调整、正确处理新闻和宣传的关系,恐怕是难以顺应国际新闻大发展、大转变的历史潮流的。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相关文章:

丛林飞跃作文10-12

丛林飞跃优秀作文08-29

构建规范化德育造就跨世纪英才论文04-02

跨世纪的物理教师要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08-17

关于构建规范化德育造就跨世纪英才论文04-02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08-17

教育评价质的飞跃:“差生”改称“潜能生”08-17

向命运挑战向命运挑战08-15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08-17

光的传播说课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