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电视谈话节目的“个性化生存”

时间:2007-7-29栏目:

生活习惯。谈话间,你不仅能强烈感受到重庆人浓郁的“麻辣”特色,还能从话题的引申和讨论中捕捉到对于“局外人”的实用信息,同时,更能从情感的释放和激烈的争锋中领会到“麻辣”背后的重庆精神和城市品格。

   
电视谈话节目的“个性化生存”  
由此看来,对于目前很多电视台在谈话节目改版和创办中出现的话题枯竭、嘉宾难寻的困扰,与其一味盲目向外地跟风和赶潮,倒不如转而向内来得更实际,也更亲近。
三、依托载体,突出电视谈话节目的“媒介个性”
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以“话”为本;而作为一种媒介形态,电视谈话节目有别于广播报纸等其他媒介的最明显标志就是视觉感觉和理论思想的相得益彰。
同是谈话,与广播报纸相比,电视的魅力在于以声情并茂的独特的传播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以展示丰富的外露情绪为基础的视觉印象世界。所以,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我们既要强调以“话”为主,更要突出“话画”结合。
谈话节目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语言魅力,而语言的魅力往往在激烈的交锋和碰撞中得以展现,所以,电视谈话节目要取得优于其他节目形式的视听效果,首先就是要把重点放在“话”上。具体到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和操作:一是谈话的内容选择要尽可能地有“争论”性,二是谈话的方式要富有“辩论”色彩。
从《实话实说》及其他谈话节目的播出效果不难看出,能够抓住观众注意力的内容和选题恰恰就是那些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又存在矛盾与困惑,能够引起激烈争论,以及在人群中观点分歧较大的问题。尽管有些观点还不能被完全接受,或者暂时属于“弱势话语”,但谈话间颇具戏剧张力的观点的碰撞和对立,不仅能唤起观众“听”的欲望,更能吸引他们“看”的兴趣。
电视谈话节目“可视”、“好看”,还离不开“谈话场”的活跃程度。
在一档电视谈话节目中,通常会有三重“谈话场”:嘉宾和主持人;主持人、嘉宾这个核心群体与演播室里的观众;演播室里所有成员与屏幕外的观众。“谈话场”的活跃,不仅要努力创造前两重“谈话场”的生动,更要由此激发屏幕外“谈话场”的延伸。因此,在话题的设计和谈话的策划中,要尽可能搭建一个最广阔的“话语”平台,包容和展现足够多的不同另外,对于电视谈话节目“可视性”的挖掘,还要考虑媒介优势中的“审美感”和“艺术性”。具体到节目形式上,就是要以话题为主线,以谈话讨论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电视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综合运用外景采访、背景图像、字幕标题、音乐音响、片花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视听元素为谈话服务,不仅使电视谈话“听”得精彩,更有“看”的味道。
需要指出的是,电视谈话节目“冲突性”因素和“争论性”话题,是在语言特点认知基础上对电视媒介中话语魅力的探讨,这样的强调和探讨离不开社会的舆论环境,更不能背离中国的国情和基本的价值观念。如今,很多谈话节目在策划中都注重和强调了“冲突点”、“看点”,在这里,冲突的挖掘最终是为了能向我们展示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而不是被恶意地强化,甚至是刻意地包装,或者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技巧的程式化运用。
四、凸显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采
电视的传播是人际的传播,需要有个人的魅力来吸引观众。
由于谈话节目的特殊形态和即兴交流的特殊要求,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会成为节目的核心代表,而且也容易在受众中拥有比其它类型的主持人更大的感召力和更深的影响力。因此,要想使电视谈话节目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抓住一批基本的热心观众,就要善于在节目中挖掘主持人的优势潜质,积极在谈话中展示出主持人的个人风采和个人性魅力。
中央台的《艺术人生》凭借倾诉真情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讲述,成为当年谈话节目中最大的亮点。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原本普通甚至多少有些泛滥和讨人嫌的“明星”,不仅没有流于媚俗,而且在节目的成长中逐渐形成了栏目自身的独特的“艺术品位”,这其中,主持人朱军的个性特质与栏目定位的契合使谈话本身增添了更多的个性化色彩,同时其主持优势也伴随栏目的发展得以进一步发挥和释放。
对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要求,不仅包括了风格迥异的语言模式和主持状态,更体现了不尽相同的成长经历、情感感悟和阅历知识的积淀。这种“个性”的凸显,既是栏目与主持人的相互契合,也是媒介竞争中谈话节目得以在“特立独行”中开拓生存空间的有效途径。

   [2]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