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历史论文>士在中国春秋以前属贵族阶级吗?

士在中国春秋以前属贵族阶级吗?

时间:2022-08-17 13:27:28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士在中国春秋以前属贵族阶级吗?

——《辞海》“士”条献疑

《辞海》“士”条释7说:“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辞海》是中国学术界最有名的工具书,受其影响,整个中国学术界都持此说。不过,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特提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此说与其“士”条释1有矛盾。

《辞海》“士”条释1说:“男子能任事之称。《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男子能任事之称”,就是说,士是能胜任某一工作的男人的通称,而这个“能任事”的男子,不专指贵族,也包括平民男子。从“士不可以不弘毅”看,这个包括大量“能任事”的平民男子在内的“士”,其历史时代当在春秋。因为《论语•泰伯》中的话为孔子之言,孔子乃春秋后期人,所以,他所说的“不可以不弘毅”的士,至少是春秋时期的士。由此可见,士的内涵在春秋时期就包含了“能任事”的“平民男子”,怎么能说只是“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呢?

二、此说与现存的史料相左。

研究历史上某类人物的身份或地位,史料至关重要,如果漏掉了某些关键史料,这种研究很难具有科学性。关于士在春秋以前的身份或地位,《国语·齐语》有较明确的记载:“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里就明确提出了士是平民,也就是“四民之一”。管仲是东周初期人,他这里所谓的“昔圣王”之“昔”,当指东周以前,至少是西周时期。可见,士在西周即有平民内涵,与《辞海》“士”条释7的“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说亦有矛盾。应当指出,士在古代为“四民之一”,《辞海》是有说明的。如《辞海》“士”条释3说:“古为四民之一。《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又《辞海》“士民”条说:“古代四民之一。《毂梁传•成公二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但《辞海》所引的史料在时间上较迟,一为东汉初期的《汉书》,另一为战国后期的《毂梁传》,漏掉了时间较早的《国语》,这就将士为“四民”的历史局限在了战国、秦、汉时期。《辞海》的这种做法欠妥。

三、此说与其“贵族”条释义不符。

《辞海》“贵族”条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在封建社会……贵族是具有世袭爵位和领地的各级封建主的统称。……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等。可以肯定,《辞海》对贵族的释义基本正确,但它对中国古代贵族的举例未提到士。可能有人会说,《辞海》“贵族”条没有举称士为贵族,不等于士不是贵族,关键要看士是否具有贵族的本质特征。笔者对此极为赞成。我们从《辞海》已知:贵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具体来说,就是有“世袭爵位和领地”。《辞海》“士”条释7在证明士为贵族时说:“《书•多士》:‘用告商王士。’又《酒诰》:‘厥诰毖庶邦庶士。’春秋时,士每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有食田”等。应当指出,这里的周王或周公“用告商王士”、“厥诰毖庶邦庶士”,就像赵太爷叫阿Q“滚开”——不能说明就是赵太爷认阿Q为同宗一样,不能说明士在商、西周时是贵族,因为它根本未涉及贵族的本质特征。“士每多为卿大夫的家臣”,说明只是个别的士是卿大夫的“家臣”,而“家臣”只是一种与贵族关系较亲近的“臣仆”,不是贵族爵位,不能作为确认其贵族身份的依据。“有的有食田”,说明只是极少数士“有食田”;士“有食田”又是春秋后期晋国改革以后的情况,如《国语·晋语四》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食田”不是“贵族领地”。要知道,贵族领地是“授民授疆土”,既包括可耕地,也包括山川河流,还包括土地上的民人,而“食田”仅是可耕地。我们知道,西周、春秋时,统治者都给农民“授田”,如《周礼·地官·遂人》说载:“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除农民外,士、贾等也都有“授田”,如《周礼·地官·载师》说:“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疆地。”可见,“食田”即属“士田”,性质与农民的“授田”相当,仍然不能以此确定士为贵族。而且,据古文献载,春秋以前的贵族,跟《辞海》“贵族”条的举证一样,除天子外,分五等:公、侯、伯、子、男,不包含士。如《国语·周语中》:晋文公定周襄王于郏,文公请隧,襄王不许,说:“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又,《礼记·礼运》载:“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见这里所述的贵族制度也不包含士。因此,《辞海》“士”条释7将士说成是“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根据不足。

四、春秋以前士的身份或地位性究竟是什么?

必须指出,前引《国语·齐语》中对士的记述,是中国古代关于士的最早也是最经典的记述。以前,《辞海》等书忽略了这则史料,是错误的。《国语·齐语》告诉我们:士在春秋以前,不属贵族阶级,而属平民,是“四民之一”。具体点讲,是“四民之首”,即平民的最高层。由于士是“四民之首”—— 平民的最高层,所以,士的社会地位比其他平民高;是贵族的“臣、仆”,有的甚至可为贵族的家臣;与贵族的关系密切,是贵族治理平民的纽带和桥梁;有的可任官,或帮助贵族管理采邑;生活比其他平民洒脱,受人景仰。如《诗·周南·兔罝》说:“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又,《诗·召南·摽有梅》说:“摽有梅,其实士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便是春秋以前士的真实的社会状况的写照。

五、为什么现在《辞海》等书都把士说成为贵族?

笔者认为,除了这些书的编撰者们忽略了《国语·齐语》中的史料和对“什么是贵族”缺乏科学认识之外,可能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西方文化影响。众所周知,在西方中古时期,类似中国的士叫“骑士”,“骑士”是贵族的最低等级,因为“骑士”有“骑士领地”,享有贵族特权。中国属东方国家,中国春秋以前的士与日本的中古时期的武士很接近,只效忠于贵族,但本身不是贵族;二是士的社会地位比其他平民高。如前所述,士的社会地位确比其他平民高,接近贵族,可任官,受人景仰。但这不是贵族的本质特征,不能以此证明士就是贵族,也不能以此证明士就是贵族的最低等级。三是对“士大夫”一词有所误解。战国以后,由于贵族制度的解体,士的地位急剧上升,大量的士被擢升为官,于是人们就常将士与大夫连称为“士大夫”。这就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认为士与大夫一样,也是贵族。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比喻,并非实指。

注:《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士在中国春秋以前属贵族阶级吗?】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自反性现代化:阶级流变与未来走向08-26

爬山虎阶级_1200字09-05

以前优秀作文04-12

怀念以前的句子08-24

回忆以前的句子01-12

怀念以前的句子01-29

春秋家园作文03-25

乱舞春秋作文04-18

想念以前的时光作文04-26

现在·以前作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