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

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

时间:2022-08-18 17:17:23 社会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

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

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

这里所说的“认同”不是一个认知问题,而是一个身份和文化的认同问题。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积5000年文明史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基本价值的认同,如认同“轩辕黄帝”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为自己民族的风俗,认同汉语汉字为国家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自己民族的标志,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认同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汇集到一点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正是这种“文化认同”,成为了蕴含于中华民族文化大厦最深层的文化基石。如德国学者李斯特所描述的那样,在这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荣誉”;他们与整个民族和国家“一起缅怀过去,憧憬未来”,“荣辱与共”。共同体中的人们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情怀,会为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欢欣鼓舞,一旦民族和国家面临时艰,同胞遭遇危难,就会感同身受,引发出心连心的同胞情谊。
     正是这种“文化认同”,当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就会发出同一个心声,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喷发出巨大的力量。60多年前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这样——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而在今年的抗震救灾中,这种民族的“文化认同”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一种新的形式更加集中地体现出来——当5•12汶川特大地震夺去近十万同胞的生命、数万同胞被埋、几百万同胞受难的信息震惊全国、震撼全球的时候,十几亿炎黄子孙都下意识地向自己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答案只有一个:“我们都是中国人!” 血脉相连的中国人,面对震灾同胞的苦难,都感同身受。十几亿人为之揪心,流泪,于是又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我们都是汶川人!”由此产生了民族群体性的大爱大德——为了救援受难的同胞,为了拯救同胞的生命,从国家最高领导到广大干部群众,从解放军战士到医生护士、企业老板、演员明星、企业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寺庙僧侣、志愿者……直至马路上的行乞者,全体中国人和在海外的华人都一致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于是,十几亿人拥有同一个身份、同一个名字:“中国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正是十几亿人的“文化认同”,才有可能出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如此悲壮的历史场面,才有可能产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和巨大力量。
     民族“文化认同”在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过程中而形成,同时也随着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而丰富、发展。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今年抗震救灾中获得了新的内容和时代特征,这就是“生命”——一切为了生命,一切为了受灾同胞的生命和生命的未来,这是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救人是当前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化百倍的努力,决不言弃,决不放弃”。在抢险救灾中,“人民”、“人”这一类概念具体化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十几亿人都牵挂着废墟下的生命、救援者的安危、受灾同胞的安置和灾区的重建。传统文化中“天地之大德曰生”、“民胞物与”、“博爱之谓仁”、“救死扶伤”集中地表现为“关爱生命”、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而这正是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的最根本的要求。这是在抗震救灾中进一步形成的全民族的共识,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新的内容,具有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新的升华。实践表明,我们党的“以人为本”执政治国理念得到了全民族的高度认同和信任。因为,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正是“以人为本”最基本、最本质的要求。这就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真切地体认到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精义,尤其是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道精神并不像某些人曾经认为的那样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专利,“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一直流淌着的精神,并在今天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民族文化。毫无疑问,十几亿人建立在民族“文化认同”基石上的这种对自己民族的爱,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一定能战胜任何大灾大难,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的认同,它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宗教、家庭、团体、贫富、性别、地域,超乎个体利益计算。这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再一次的证明。正因如此,十几亿人朝着同一个方位,抱着同一个目的,在一切为了生命的“绝对命令”下,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空前悲壮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去克服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是这个民族共同体构建生命大厦的精神基石。民族的“文化认同”,由于它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的认同,因而它不同于阶级意识形态。但是,领导阶级的意识形态要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赢得全民族的信任,却不可脱离开这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正是由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了落实“救人是重中之重”,不畏余震的危险,亲临救灾一线;正是由于震区的许多干部首先抢救被掩埋的群众;正是由于顺应了百姓为死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的心声,国务院决定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志哀;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正是这种种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实际行动深深地感动了人民,感动了整个民族,我们党和政府的威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文化认同”包涵着“民视”、“民听”,包涵着人民群众的同共意愿,“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领导关注和顺应人民的意愿,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从而达到上下一致、同心同德。这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用无数军民的血汗奋斗换来的真切体验,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通过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让我们体验到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和力量。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正视和珍惜积5000年而形成的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同时要努力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文化认同”。为此,就要珍惜自己的历史,保护承载着传统思想文化的文献典籍和民族的语言文字,继承传统的民族节庆并弘扬其文化意蕴,保护体现民族文化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因为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都是最有意义的事物,蕴含着我们民族最基本的价值。同时要强化民族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历史、语言和国情),无论是青少年的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国民教育还是干部教育,都要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作为重要的目标。这样,就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问“我们是谁?”时给出的始终是同一个答案:“我们都是中国人”!

【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相关文章: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中考作文05-07

弘扬民族精神国旗下讲话范文08-25

浅议以“民族认同”为目标的中学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08-20

民族精神代代传教案(精选10篇)02-21

谈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民族精神的教育方法08-23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5-05

从课桌文化谈文化作文05-05

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初二主题班会教案08-26

美食与文化08-22

文化的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