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语法论文>语境与语境因素分类

语境与语境因素分类

时间:2022-08-11 02:59:38 语法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境与语境因素分类

语境与语境因素分类

刘 舰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在理解语篇语义中,语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众多的对语篇的定义和理解以及语境与语义的关系。在语境分析中,其方法在不断变化,已从一元化演变到多元化。为了满足多元化语境分析的需要,有必要对语境因素进行重新分类,以希有助于语境分析。

 关键词:语境;语篇语义;语境因素;重新分类

 一、语境的内涵

 语言环境简称为“语境”( context),伦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里诺斯基( Malinowsk)首先提出了“语境”这一术语。1923年,他在给奥格登( Ogden)和理查兹( Richards)著的《意义的意义》写补录时提到:语言是“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思想信号”,“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随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sh)1950年在《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一书中,把语境的含义加以引申,他认为不仅一句话的上下句,一段话的上下段式语境,而且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叫语境。随后,韩礼德( Halliday)在1964年提出了“语域”(register),实际上也是指语境,他认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构成了语境的三要素。要想认清语境,我们就要弄清语境三要素的内涵:语场,即言语活动涉及的范围,如政治、文艺、科技等;语旨,即交际者的地位、身份、关系等;语式,即言语活动的媒介,如口头方式或书面方式。一般来讲,作为语言的使用者,面对任何一个具体的言语语境,只要能确定这三个要素的内容,他就能准确地理解所处的语境,也就为下一步进行正确的言语交际作好了准备。继韩礼德之后,1965年美国另一位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 Fishman)也陈述了他对“语域”的理解——“语域”是受共同行为规则制约的社会情境,包括地点、时间、身份和主题,通俗地说,就是谁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语言。我国著名的文体学家秦秀白认为: (范文网 www.fwsir.com) 语言的使用与使用的情景语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是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它们促成不同的情景类型的形成,从而产生不同的语篇类型,即语域。我国另一著名学者胡壮麟在1994年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是指一个词、一个短语、乃至更长的话语及语篇前后的内容;情景语境是指与交际有关的人物、场合以及时间;文化语境是指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和政治背景。参考中外语言学家的论述,对语境可作这样的概述: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是由一系列同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为语言表达特定意义所依赖。

 二、语境与语义的关系

 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内容,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同语音形式相结合就构成语言单位。语义就是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随着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语境与语义的关系了。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句子语法学家们对语境与语义的关系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认为,语义可以不依赖语境,即不受语境影响的那种不变的和非歧义的语义是存在的。这种观点对于语义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有关索引词(indexicals)和限定词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理解语义是离不开语境的。Leech(1974/1981: 67)认为,语境在语义确定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有助于消除信息中的歧义或多义;其次,它能够帮助确定某些指称词的所指;最后,它还能够提供说话人或作者省略的信息。一个语言单位一旦脱离一定的语境,其语义往往是难以确定的,它具有一定的游移性;但是当它一旦与特定的语境相结合,其语义就有确定性了。Lech将语义分为七类:1.概念意义;2.内涵意义;3.社会意义;4.情感意义;5.反映意义;6.搭配意义;7.主题意义。对这七种意义的理解必须通过语境才能变得更为清晰。Firth曾说过:“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context is a new word.”这就是说,英语中每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含义。在一定的语境里,人们不是任意说话的,相反他们要选择语境所要求的语码,言语行为,话语特征和礼貌程度等。对此以Hoenwich( 1998)和Lyons (1995)为代表的学者持一定的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语境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语义问题的,既不完全肯定语境对理解语篇语义的作用,又不断然否定,哪怕是解释句子语义也不能完全排除它的作用。

 三、语境特征

 语境分析的方法已经从一元化经过二元化、三元化走向多元化了。Scollon,R.和S.Scollon曾用实例分析了语境的一元化特征。Thornborrow&Wareing曾举例说明:语境还包括非语言因素,即情景因素,这就是语境的二元化特征。而Saeed又把说话人的语境分成三个方面,其中非语言因素又被分为两个方面,这就说明语境特征是三元化的。但是,本文认为,利用多元化分析会更客观和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进而使语境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应用价值。这样,在具体描写语境特征时,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对语境因素进行分类。本文在前人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语境特征的一元化

 早期人们认为语境即是“语言的环境”,汉语译为“上下文”,指在语篇中去理解—个词或一句话的意义。也就是说,语言环境就是通过语篇的上下文来了解某语段(utterance)的含义。Scollon,R.和S.Scollon(1995: 51)举例说:

 第一说话人:Should I have it translated?

第二说话人:Yes,here they are.

这两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之所以能保持语义的连贯性而不影响交流,是因为在这之前两人已经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A(上引第二说话人):Bill,that’s a great idea.Couldyou write up a one-page summary for tomorrow’s boardmeeting?

 B(上引第一说话人):Of course,Mr.Hutchins.Should Ihave it translated?

由此可见,语篇本身构成了其语言成分(语句或语段)的环境。作为语境的语篇可以是语段所在的语篇,也可以是语段所在语篇之外的另一语篇,即互文(co-text)。但是不管涉及多少语篇,它们都是从语言内部来寻找语篇意义的衔接性和连贯性,都属于语言语境。这就是语境特征的一元化。

 (二)语境特征的二元化

 先来看看Thomborrow&Wareing举的例:Meet mehere at the same time tomorrow with a stick this long.

显然,上句中的me,here,the same time,tomorrow和thislong等词语虽然本义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听话人只有通过当时在场的人物才能确定me是谁,通过他们所在的地点确定here的方位,通过他们当时会面的时间(the sametime)来确定下次会面的时间,从他们当时会面的日期知道第二天( tomorrow)的日期,用周围可表示长度概念的事物(如栏杆)或用手比划才知道该多长(山is long)的棍子。这些词语都是指称词(deixis),离开具体的语境,它们只是一些完全不着边际的抽象概念。

 所以,对语篇语义的理解,单依赖语言语境有时候还不能完全理解一个语篇的意义,因为许多语境提示不存在于语篇内部,而是存在于语篇外部,即交际双方使用语言时的情景。所以,语境也包括非语言因素,特别是情景因素,这就是语境特征的二元化。

 (三)语境特征的三元化

 我们还是先看这样一个例子:

A:I’m hungry.

 B:I’Il lend you some money.

这两句话之所以是连贯的,是因为人们有这样的文化知识,即知道用钱可以买到食物。但是这种文化知识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所以Saeed(1997:182)把说话人的语境知识分成三个方面:1.从已说过的话中可以找到的;2.从物理语境可以估计到的;3.从背景或共享知识中可以找到的。

 其实他的第一方面就是语境特征二元化中的语言因素;二元化中的非语言因素被区分为两个方面:第二方面强调客观的物理的语境,即我们常说的情景;第三方面则进入说话人的主观世界。这就是语境特征的三元化。

 (四)语境特征的多元化

 既然语境特征可以一分二,二分三,所以在对语境特征进入系统描写的阶段,人们必然进入语境描写的多元化时期。Lyons在1977年就提出了6种语境知识:角色与地位、空间和时间方位、正式程度、媒体、恰当的主题、恰当的语域。Brown&Yule在1983年也提出了6种语境知识:先前讲过的话、说话人与听话人、时间与空间、会话的形式、讨论的题目、对话的目的。Harris则在1988年根据构成语境的知识和意识的相互作用确认了7个语境类型:世界知识、语言知识、集体知识、作者、特定知识、体裁、语篇因素。而Scollon,R.& S.Scollon于1995年在构筑语境语法时,也区分了7个成分:序列、参与者、场景、基调、信息形式、共现类型、表现。在以上四种语境特征体系中,Hams的体系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接受。在实际的应用中,笔者发现,这几种方法过于混乱,互相缠绕,轻重难分。

 经实例考证和研究,本文认为,在进行语境特征描写时可以通过下面五个类型来进行:1.交流者——知识(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信仰等)、目的、关系、心理因素、语速语调、地位、先前信息等);2.主题;3.交流手段、方式——声音、图文、动作、景象等;4.正式、紧缓程度;5.时间、空间。该分类主要在于把人及其所属特性归在交流者一类,有利于归类分析;再把交流者以外的因素按其物理特征分为四类。这样在进行语境描写时,不至于过度混淆。但是,该分类还是存在后四类因素中有些在很大程度上受交流者的影响,比如,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决定在特定的语境下使用肢体语言的多少;地位的不同也会影响正式、紧缓程度等。这种交叉影响是进行复杂的语境描写所必然出现的。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对语境特征的研究,许多学者早巳不满足于限制在语言语境的范围内来理解语义,也不满足于采用二分或三分的方法,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充分把握并利用这种趋势,有利于理解语境特征并进一步推动对语境特征的研究。本文正是在此理念驱动下形成的,文中提出的五种分类更加明确地把交流者这一复杂多变的因素单列,进行细化处理,有利于分析应用。其它的四类处理起来也简单得多。当然,后四类中有受交流者影响的可以单独分析和处理。总之,语境特征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一家之言不可完善和终结,本文只希望能有助之。

[责任编辑:姜欣悦]

【语境与语境因素分类】相关文章:

命题应给出语境08-17

共生语境中的边缘文化08-17

阅读鉴赏中的语境构建06-02

创设语境,培养英语能力08-21

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08-17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语境08-17

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08-17

浅谈语境中的词汇教学策略08-18

主体回归 语境重构 心灵体验 互动发展08-17

“语境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课题实验方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