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3 11:02:1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命周期》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差点什么,教师过分的关注学生的表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生上课积极性由平淡到兴奋,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在关注以至于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体现。情感态度这一目标达到了,知识目标没有提到位。人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在汇报、交流时,总结出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儿童时期,这就好比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如果没有春的播种、施肥、除草等精心的呵护,怎么会有夏的勃勃生机、秋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幸福享受。所以我们正是人生的最最重要的阶段--儿童阶段,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多加强体育锻炼,懂得关爱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寿命才能长一些,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快乐!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教学中,对教科书第36页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我通过全班的讨论来进行教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都知道,(图片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即可,不要求过多展开。学生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发言,我要求把它填写到班级大表上(大表如前面的“0岁一9岁儿童生长变化表”),把其中的“儿童”改成“我们”。身高、体重可以计算平均数。“力所能及的事”,选有代表性的填写。第36页“在我们的一生中,身体还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是一个推理问题,要求学生有根据地推测。比如学生可能会说“体重和身高还会增加”“会变老,头发会变白”“相貌会变化”等,教师要让学生说说这样推测的依据。
  
  2.我们的一生。
  
  人的一生身体是怎样变化呢?这个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把人划分成不同的年龄组。划分为哪些组、怎样划分?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发言,给出一个合理的分组方法。比如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也可以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这些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身体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在比较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平时观察,找出两个年龄组的人,观察和比较他们身体特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除了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也可以通过阅读单元资料或其他的资料。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播放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现场观察和比较。甚至可以由教师先在全班指导比较两个年龄组,比如儿童组和青年组。然后再由各小组任选两个相邻的年龄组进行比较,比如青年组和中年组,或者中年组和老年组。在小组比较的基础上,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汇总。教师把学生的汇总填写到班级大表上。学生要把这个汇总填写到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中。
  
  根据这个表,全班讨论: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命阶段是哪些?出生后,身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哪个时期?什么时候可以结婚生孩子?(www.fwsir.com)是不是像动物一样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最后告诉学生,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以上是我完整的教学设计,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不完整,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如果说改进,只能让第一个环节紧凑些,给第二个环节充分的时间。但如果这样我可能看不到更多的孩子们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的笑脸!两者兼顾这将是我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反思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课可以说是对本单元学习知识的一个总结与延伸。本节课以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主线,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历程,并以养蚕的直接经历为基础,去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引领式“问题”出现,纵观整单元教材,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二)可爱的蚕宝宝;(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
  
  课上,我先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首先出示蚕蛾的图片,学生们都对蚕蛾产生了兴趣,他们认为这就是平时见到的蛾子。这时我指出,这不是普通的蛾子,它是蚕蛾,你想了解它吗?你都想知道它的哪些问题呢?学生们都踊跃举手,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我从中选出重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们通过图片或录像进行一一解答。
  
  “可爱的蚕宝宝”是指蚕脱皮、做茧的过程,这些内容学生已经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得到了一些经验,学生既通过文字了解到了蚕有脱皮的经历,又在录像和我的讲解中知道蚕脱皮的次数,怎样脱皮的脱皮和吐丝前蚕的状态等。
  
  在讲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时,我真实的感受到千万不能小看学生。整个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同学从网上下载图片和资料为其他同学讲解、分享。我认为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注重在学生通过活动把已有的经验和所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个性品质。
  
  《蚕的生命周期》教学反思
  
  《蚕的生命周期》是教育科学版教材三年级下期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材以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构建本课,重点让学生亲历饲养的全过程,了解怎样照顾蚕的一生的饮食起居并记录蚕一生的变化,总结归纳动物的特征。城市里的孩子,除了电视和书本上,从来没有亲自养过蚕,有的甚至没有见过活生生的蚕。这样的情况给这一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是简单地将蚕的生命历程告诉孩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验证自己曾有的关于蚕的知识?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有效方式。所谓“体验”,就是“体会和验证”,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感受,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式学习的过程。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良好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蚕的生长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两周了,蜕过三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学亮点: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蚕的标本展示在学生面前时,许多女学生说:“真恶心”,我当时很生气,可转念一想,我自己不是也一样吗?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家伙,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必须让学生对其有好感。于是,我想到了调整教学顺序。先从后面的内容入手,我向学生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织成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情绪马上有所好转,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你们喜欢蚕吗?”学生豪不犹豫地说“喜欢。”那么我们就来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个它身体的结构特点。学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最初的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存在的不足:
  
  首先,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多但又有很多没有价值,以至于教师在回答问题时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次,板书跟教学进度有些脱节。为板书而板书,没有起到“引”和“归纳”的作用。
  
  第三,观察指导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因为多种原因,给学生小组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指导学生的力度还要加大。
  
  第四,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还稍显弱化,应该力度大一些。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好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把学生培养成为驯服的工具。
  
  《开花了,结果了》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学起来不容易记牢,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图片,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按新课标要求,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我注意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具体操作是,上课开始时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美妙的音乐,欣赏花开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 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让小老师轮流上台讲解,让听众们修改补充并作出评价,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倾听,还增强了自评和互评意识。
  
  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学生活动多,一节课上完觉得比较紧张,因此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否则学生就容易散了,收不回来,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
  
  反思
  
  温度与温度计》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师分四个活动组织教学;活动一:观察温度计。先以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分别用手指比较四杯不同冷热的水这个游戏引出温度和温度计的概念。活动二: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通过观察和汇报课前预习资料,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其原理,活动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读和写摄氏温度。活动四:正确读出自己手中温度计的温度。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
  
  教学中,李老师先安排学生做了一个对比四杯水冷热的游戏:用双手食指分别先插入1号和4号杯,然后再快速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对比四杯水的冷热情况,通过这个活动即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科学课堂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带领大家投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同时很自然了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了温度概念,进入到本节课的知识学习中来;了解了温度之后,又通过游戏的第二部分改变顺序,用手指感觉水的温度,学生逐渐认识到手指不能准确判断温度,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温度计的教学,进入到第二部分学习。
  
  学生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的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在这里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让学生观察多种温度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体会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对温度计的应用范围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深刻理解,较为扎实。学生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素质,教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每组进行仔细观察,然后汇报、交流,总结出温度计的结构,对刻度的由来、刻度计的几种类型都进行了分析,学生学习较为轻松。尽管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但学生对温度计的设计原理都能有较准确的认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磁铁 我们知道的磁铁
  
  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
  
  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端磁力大、指南北、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磁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
  
  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认识internet》
  
  在上完每一节课后,我都会就这节课不足的地方进行反思和探讨。在上完《认识 internet》这节课后,我通过反思,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从理论知识上让学生对互联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学期开设的第一节网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 internet,认识IE浏览器,怎样打开IE浏览器。由于这节课关于网络的术语比较多,而学生对于这些枯燥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想上网浏览。新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应该先让学生浏览一些好的网页,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再跟他们说,了解一些上网术语,对他们更好的认识网络有帮助。这样学生知道了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自然就可以集中精力听课了。所以在讲授过程当中,我为学生演示了教学课件,把这些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做到了课件当中。通过课件生动的演示,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它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同时,还知道了上网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网上信息知道怎样取舍。
  
  2、学生自学效果不明显,没有真正达到小组协作学习
  
  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先通过自学掌握 80%,剩下的老师讲解。可是效果并不好,有的学生只是照着书读,没有进行思索,离开书本让他用自己的话说根本说不出来。显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
  
  由于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我设计的自学这一部分并不成功。
  
  当然,在教学活动当中,一节课的设计难免不疏漏之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反思。我觉得应该提倡 "两个允许,三个一点",即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尝试;允许小进步,不允许原地踏步。"三个一点"即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通过反思,初步培养了我的反思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反思态度,敢于质疑、提出不同见解、善于探究的良好的反思品质。学校的研究氛围越来越浓厚,教育观念不断得到更新,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深化。
  
  《浏览因特网》教学反思
  
  1. 如果说本节课最大的不足,那就是未能体现出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固然是浏览网络部分的学习合作性较难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未能料到滨海实小的学生上网能力如此之强,除了机器的软件环境故障之外,几乎没遇到什么障碍。从而使合作学习形同虚设;
  
  2.课内与学生交流与谈话多了点
  
  我的设计意图是:学生不仅要学会获取信息,而且要学会表达和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在网络没有能够熟练掌握之前,是不合适使用网络交流的。使用Word或PowerPoint又会遇到许多技术问题,耗费大量时间,从而本末倒置。因此,使用语言交流是最佳方法。
  
  但是频繁的交流又会打断学生的操作,使课堂变得零碎。这是我在设计过程在仍未解决的问题。还请各位老师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在网络上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的分类搜索功能查找信息的方法,同时对搜素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和保存。通过今本节课学生了解了网页信息的保存方法,了解收藏夹的使用方法。学会了保存网页中的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初步培养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保存信息技能有待进一步培养。再教时注意通过合作学习充分探索网络信息的处理保存方法。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强调学生的运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的前提下,对百度搜索引擎的一次综合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灵活的使用百度分类搜索的功能快速准确的查找到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初一电子杂志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今天是2009年11月6日星期五,我参加了在浦口区桥林中学吴友惠老师开的一节“制定电子杂志创作说明表”公开课。这是一节初一第三单元设计应用文档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电子小报制作包含哪些元素,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展示电子小报中包含的元素,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实例来了解和认识电子小报中应该包含的元素,以便于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制作一份电子报刊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这节课前我并没有事先阅读吴老师的教案,所以对于这节课,吴老师将做如何的安排我并不知道,因此在课堂上我认真的听讲。给我最大的感触就今天的吴老师的课的目标已经达到了,我相信同学们也应该听懂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和目的。
  
  这节课是一节介绍电子杂志应该包含哪些项目,至于用什么软件并不在今天所学范畴,所以介绍了几种可以制作电子杂志的软件供学生参考,但重点还是以将要所学的word为主。这是一节比较难上的课,吴老师能够通过大量实例来让学生感受电子杂志应该包含的内容,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这可能也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我们的老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吴老师这节课还是不错了。
  
  但是今天这节课的导入部分过于简单和草率,任务交待的不够清楚。尽管有的时候老师希望能够采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展示,让学生多加见识,但也正因如此,让学生看的眼花缭乱,不知道以谁为主,结果适得其反,就包括我在内刚开始也不知道老师将要讲解什么内容,有什么任务,直到后来才慢慢明白过来。所以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一节课的起始,一定要将教学目标交待清楚或者将任务明确化。这里可以利用情境来导入本节课所学任务,也可以展示一些本节课的样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本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展示一至两个完整的电子小报,并做简单的介绍,电子小报中含有哪些项目,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原来就是要知道电子杂志的基本组成。那么在下面的介绍和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会有针对性的对观察和认识每一份展示的电子杂志是不是都包含这些内容,同时这些内容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哦,原来就是将一些图片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就是电子小报了,这样也解除了同学们对电子小报制作技术的神秘感,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去完成和创作属于自己的电子报刊。
  
  当然在后面的展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说出电子杂志的基本组成,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同学只能说出一到两点,但可以多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自己观察的结果,这样一来,尽管回答问题同学是少数,但大多数同学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会主动的去思考,他回答的对不对或者还不够全面,还有哪些漏掉的没说,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对那些答案知道的不完整的同学进行一个适当的补充,对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任务明确化;二、举例不宜过多;三、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四、建立师生互动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科学教学反思08-24

科学教学反思02-06

《科学》教学反思03-28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02-06

科学教学反思案例08-25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6-25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5-17

(精品)科学教学反思09-26

《纸》科学教学反思03-08

科学《纸》教学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