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道士塔教学反思

道士塔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4 22:16: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道士塔教学反思

  篇一:道士塔教学反思
  
  前几日,按照我校教研活动的安排,我要上一堂公开课。上什么好呢?《纪念刘和珍君》?鲁迅的文章一向是我“可望不可即”的,而学生大多也不怎么感兴趣。《故都的秋》很多人都讲过,讲不出什么新意来了,况且这么美的文章,要是讲得不精彩,还不如让学生自己领会。大家都建议我上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因为此文比较好把握,可我已经讲过了,“炒冷饭”没意思。思来想去,我决定讲余秋雨的《道士塔》。原因是此文少有人讲,大家对这篇文章都莫衷一是,有的甚至没讲过。没有过多的束缚和顾虑,我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大了。
  
  经过认真准备和精心设计,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感受和启示,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欣喜之余,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反思,发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 精心准备,深入挖掘教材。
  
  余秋雨的文章向来是我比较喜欢的,而教授散文又是我比较擅长的,《道士塔》一文,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作者的情感流露,语言特点必定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从哪里入手呢?
  
  连续几天,我都在网上查阅关于《道士塔》的相关资料,几乎能查到的我都阅读了,结果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原来这篇我读了很多遍,上了好几次的《道士塔》,居然还有我所不知道的秘密:以前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王道士就是那个导致敦煌文物大量流失的罪魁祸首,可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后,我才发现原来王道士,为了保护这些文物,默默守候了七年,并做了那时的他所能做的努力;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涉及的一些故事情节和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有一定的出入,并非完全是事实。而且我还查阅到了中国近代文物流失之快,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而大量参考同行们的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也让我的教学准备格外充分,不再担心学生突然的“发难”,游刃有余,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同时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查阅资料,预习课文,并在课前用了一节课时间给他们补充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以及展示了大量精美的敦煌文化的图片。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一节课是相当必要的。
  
  二、因材施教,教学设计新颖。
  
  这节课我选择在文科班上,因为这些孩子语文基础相对较好,思维活跃,语言文字感悟力较强,对于余秋雨的散文,没有很好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肯定不容易理解。而且对于这个班的孩子,我一直都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区别”对待,他们的课堂比较活跃,有时是辩论赛,有时是结局改编,有时是大胆假设,这样的授课方式,让我们的课堂既别致新颖,又不会流于形式,使同学们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研究了学生实际,我就针对他们设计了教学思路。
  
  首先,我从道教徒和佛教徒的丧葬礼仪区别导入教学,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导入很别致,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上,其实通过预习他们都知道这个道士塔的主人是王园箓,也知道为什么他会以道士的身份享受佛教徒的待遇,但是显然他们没有料到我会这样开头,同时也给他们补充了一些知识,为后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十分重视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技巧。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但如果不认真思考,也很难正确的回答。比如,在并且在每个问题提出后,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寻找、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能够给予及时适当的评价,增强学生们的信心。
  
  三、 情感充沛,但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用精炼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引领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愤怒的时候,同学们都义愤填膺;难过的时候,大家都声音呜咽;激动的时候,大家都热泪盈眶。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体会到了余秋雨先生真挚沉痛的感情,理解了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同学们不但深入理解到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而且最后的课外延伸,更能够给这群文科生更多的思考和启示,让他们真正人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但由于设计的内容较多, 提问较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学生静静地自读、感悟、思考的时间还是太少!这是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四、课件精简,但忽视了板书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 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当,又会影响一堂课的进程,甚至带来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很注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这篇文章课件设计中,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我只用了五张幻灯片。
  
  第一张图片背景是茫茫沙漠上,那座醒目的道士塔,黑色大字:道士之塔?用以配合导入的内容,给学生们直接的视觉的冲击。
  
  第二张图片是黄昏的沙漠,血红的色彩,配上一行醒目的黄色大字: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第三张图片是王道士唯一的一张黑白照片,配上红色的标语:我们能否仅把责任归罪于他?
  
  第四张图片是以敦煌精美图片为背景,弹出一行黑色大字:文物流失,谁之过?
  
  第五章图片是对全文的总结:即板书设计
  
  敦煌文物流失原因:
  
  王道士(破坏,贱卖) ——愚昧,无知(直接原因)
  
  外国学者(重视,骗购)——贪婪,无耻(外部原因)
  
  中国官员(漠视,失职)——腐朽,无能(根本原因)
  
  但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竟然完全忽视了黑板的作用,一个字都没有写,而把板书设计展示在图片上,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我也了解板书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写字很慢且不够流利,所以黑板字一直是我的弱项,今后会慢慢提高书写速度和流畅性,争取给学生更多的精彩板书。
  
  总之,一堂课下来,有喜悦有遗憾,但是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让我获益匪浅。我想,只要勤于反思,乐于反思,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加成熟自然。我的学生也能享受更多集形式美和内容美于一体的优质课堂。
  
  以上反思,实属个人之言,若有不当或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二:道士塔教学反思
  
  本学期所选教材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4册,教学内容的第一项是《捣练图》的欣赏。
  
  《捣练图》是我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劳动生活的场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捣练图》一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 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仅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是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为此,特意添加了本课内容――《中国古代人物画》,以图例欣赏为主,通过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概念、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分类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及特点几个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唐代人物画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下一课内容做好铺垫。本课既可以作为新学期之初的一个序言部分又可以作为下一课《捣练图》的引言部分。
  
  教学中感觉,对于中国古代人物画这个主题,学生了解非常有限。(www.fwsir.com)所以,在各班课堂教学中均有启而不发的现象,当然有个别兴趣广泛的同学还是表现突出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本应该是提之即明的。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表示有所了解,却还有部分学生仍感到陌生。可见,学生对于这一领域还是相当陌生的,而且美术基础知识也略显贫乏。
  
  好在人物画贴近现实,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通过举例说明基本上了解了中国古代人物画,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道士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崂山道士》教学反思03-09

《乌塔》教学反思10-27

雄伟的塔教学反思04-18

乌塔教学反思01-08

《金字塔》教学反思04-12

《减法塔》教学反思(精选13篇)12-30

《乌塔》教学反思(精选15篇)06-04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09-10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03-21

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