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5 10:02: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篇一: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这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课前布置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如利用数学书封面揭示面积的概念:“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物体的面的面积,比较数学书和音乐书的大小等,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知道铭记有大有小,然后由观察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逐步过渡到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比较面积的大小、有的用学具袋里的正方形卡片来拼摆,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觉得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足:
  
  1、在前面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
  
  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求物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出示的都是一些规则图形。如果能举例一些不规则图形。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2、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过长,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延时太长。
  
  3、教学语言上还是有不够精练的地方。
  
  篇二: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这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课前布置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如利用数学书封面揭示面积的概念:“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物体的面的面积,比较人民币和树叶面积的大小等,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然后由观察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逐步过渡到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比较面积的大小、有的用学具袋里的正方形卡片来拼摆,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3、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这节课我在习题的设计时,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观察比较的能力。通过直观物体面积的大小,然后逐步过渡到形状不同的图形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进而深入到由不规则几何图形组成的小猫、松树如何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在思考中又进一步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及如何运用多种策略比较面积的大小。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这节课一直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总结得出来的。
  
  觉得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足:
  
  1、在前面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
  
  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求物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如出示一些像桔子、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它们的表面,并想一想如果给它们穿上衣服,谁的衣服布料多?那么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2、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过长,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延时太长。
  
  3、教学语言上还是有不够精练的地方。
  
  总之,我在这节课中,注重体现我追求的教学风格。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了新课标下的一个新课堂。但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细节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的随意性还比较强。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我的教学风格,关注细节,克服随意。
  
  篇三: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这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课前布置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今天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如利用数学书封面揭示面积的概念:“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物体的面的面积,比较人民币和树叶面积的大小等,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
  
  然后由观察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逐步过渡到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比较面积的大小、有的用学具袋里的长方形纸条来拼摆,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这节课一直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总结 得出来的。
  
  课后听了老师们对我这节课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觉得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足:
  
  1、在前面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求物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如出示一些像桔子、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它们的表面,并想一想如果给它们穿上衣服,谁的衣服布料多?那么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2、小组合作之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组的办法这个环节比较仓促。当汇报的学生站在自己座位上讲解时,有些同学并没有理解。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04-14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7篇04-14

面积的教学反思04-14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1-25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02-04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3-27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3-24

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03-24

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04-22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