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经典即人生读后感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

时间:2022-08-01 20:39: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一):站在智者和勇者面前,我汗颜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吕雪明
  
  一口气读完了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虽然因为时间紧来不及细细咀嚼,但是我已经完全被书中深刻的见解和细致入微的描述给深深地吸引了,好像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心声完全被一个人畅快淋漓地描述出来了一样,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只停留在美好的梦想,现在却早已有人实现并做得格外的好,我仿佛井底之蛙一样,在孤陋寡闻里做着梦,而外面的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作为语文老师,陈琴老师是一位有涵养有文化有底蕴的老师,而自己却显得浅薄得多。同样是上语文课,陈琴老师呈现的是朴实深厚的课堂,而自己却在教学程序里精雕细琢,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现在似乎忽然醒悟,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根本,而教师的表演如果占了课堂的主流,就是再花哨的表演也算不上真正的优质课。而我们的教学却恰恰走在这个主流里无法自拔。
  
  我们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教两本语文教材,看起来分析得很透彻,学生不会作文不会阅读理解。陈琴老师用相同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几百卷,写下千万言,这是何等的效率?
  
  一百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的。那种条分缕析,那种掰开揉碎似的讲解无疑是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如果一个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是一篇也没有背会的话,就等于把书又还给了作者,蜻蜓点水似的学习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写作业就无从谈起,所以诵读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陈琴老师的这个观点我十二分地赞同。
  
  做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现在才领悟到陈琴老师那句话的分量:教人求学问者自己不一定真的有学问,教人读书者自己不爱读书,教人作文者自己不会写作,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想这更是我的悲哀,我一直都在教学生学习,但是自己常常无暇学习,我一直在教学生作文,但是自己却很少写出一篇文章。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的如此,一个会读书的老师才会教书,一个能写作文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作文,之前自己做的,真的是太少太肤浅了。用误人子弟来形容自己一点儿也不为过,看着陈琴老师的书,我一边嘘唏赞叹一边觉得汗颜,自己这些年来究竟都在做些什么啊?不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吗?倘若我再不警醒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真的枉为人师了。
  
  想到那个句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己苦苦寻觅了很久的语文教学的真理,竟然在这里,我回首得太迟,对这本书和陈琴老师的见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要是早几年读读,也许就少走了许多冤枉路。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这是多么简单但是又至真至纯的道理,我们虽然懂得,却并未做到。老师教学生读书,自己却不读书,老师教学生作文自己却不写文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自己在实行,又有多少同行在一直这样做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自己的确是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了。
  
  近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改革,课堂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是改来改去,学生为主也好,先学后教也好,都脱离不了语文诵读这个根,陈琴老师的素读和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都是我们语文教学最贴近语文根基的方式,我们却抛弃掉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
  
  陈琴老师从2007年到2011年的经典素读教学札记尤其让我感动,"厚积总有薄发时"、"留点时间给背诵"这样的好文,从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起,娓娓道来,既朴实真实又引经据典,处处体现出陈琴老师扎实的语文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陈老师是个有心的人,能在工作之余抽时间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是所有语文老师所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好习惯,我们常常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感触,但是发一阵感慨就过去了,一个没有记录习惯的人就是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人,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在教学的道路上有所创新和建树的人呢?我们都没有陈琴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所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陈琴老师的札记之细致,内容之详实以及态度之谨慎不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该学习的吗?
  
  此时已经是深夜零点之后了,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读透陈琴老师这本书,在这个下着大雨的立夏之夜,我坐在电脑前久久不愿睡去,窗外的雨声敲得我第一次没有了浪漫的情怀,只有遗憾和羞惭。觉得有很多话要表达,但是总觉得不能抓住陈琴老师教学精髓之一二,说出来更加显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所以一遍遍翻阅着相关的章节,我想,如果不是学习前需要交读书笔记这项任务催着,我一定会重新写一篇读后感,好好把自己的想法细细阐述一番,但是我遗憾没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细细研读这本书,我想,今天就草草交上吧,以后我一定会再来弥补今天的遗憾。
  
  2015.5.7凌晨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二)
  
  聊城中学语文老师 王晓君
  
  自是勤勤恳恳,挑灯补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一直钟爱三毛,她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和对自我的坚守一度支撑我无助的岁月。只是每次读她,除被她的率性和洒脱感染外,总觉彻骨的悲凉。一生寻寻觅觅,却依旧没有寻找到可让灵魂依托的橄榄树。那深入骨髓的悲凉与无奈总让人揪心的疼。有时看自己,也总觉像无枝可依的小鸟,不知要栖息何处。所以只能不断地去流浪,去寻找,只盼今生可以找到可以寄托的巢穴。
  
  应该说,我很幸运,机缘巧合认识兰姐,继而认识李老师并接触到吟诵。当第一次听李老师吟诵《登鹳雀楼》时,便认定吟诵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读书方法;回头在网上学习徐健顺老师的吟诵课程,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读书方法,更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直到读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我忍不住要拍案而起,这样睿智的思想和精辟的论断,根本是我们教育改革与振兴的必经之路!上下求索,终于有了找到根的感觉。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可不是吗,我那日日魂牵梦萦的故乡就在这!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自然免不了接触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但时间一长就发现,大部分书籍大话连篇、空洞乏味,根本不能借鉴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但翻开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我却很快被吸引了。那字里行间透露的丰富学识,那简单质朴的话语蕴含的智慧,那生动有趣的课堂实例引发的思考,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的中国读书人所具备的素养。
  
  看陈琴老师写的引子一篇就几乎泪奔。透过淡淡的文字,透过时光斑驳的树影,仿佛看到了那个当年和外婆一起隐于世俗之外的女孩。开垦山林、种菜种麻、施医赠药,看似平凡朴素的生活,却又那么的诗情画意。淡极始知花更艳,偏偏是这隐于世俗的不争勾勒出最自然绚丽的色彩。是怎样的生活过往让一个女子选择隐遁于山林,即使寥寥的几句,也让人感到浓浓的悲伤。或许也正是这艰难的过往,更容易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穿过纷繁复杂的人世,探求生命大彻大悟后的澄明。在有限的生命中,看更多的风景,做更多有价值的事。
  
  陈琴老师总是微笑着,让人感觉那么真诚,如沐春风。不管是在照片上,还是在视频中看到的她,总是面带微笑,娓娓道来。我想这便是真正的大师风采,没有云里雾里的高深理论,也没有似是而非的问题答案;更没有装腔作势的抬高拿架。简单朴素的话语便让人有醍醐灌顶般的觉醒。大道至简,陈琴老师给我的感觉便是她最大程度的将古典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而又那么简单自然的感染身边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质,只有长久沉浸在古典文化中的读书人才有。而她在课堂上,每次看似随意的引导都是那么的智慧,信手拈来便是一节精彩的文化课堂,举手投足尽显文化底蕴,不得不让人拜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语文老师,我之前常常困惑一件事:我们的语文教些什么?大部分老师的上课流程是这样的:讲解生字、感知内容、解决问题、强调考点,(www.fwsir.com)做课后习题。刚开始没有经验便一一照搬,但时间长了便发现,在这样近乎程式化的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变得乏味无聊,自己教的不开心,学生学的也是兴味索然。也尝试做些改变,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将《论语》、《世说新语》引入课堂。可初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让学生去系统的学习,零星的讲解就像杯水车薪一样,永远填补不了学生在语文知识文化方面的空白。我们学校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曾很感叹的说道:"数学教的是知识,语文教的是文化。现在的学生都是一群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很无奈,一学期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很多学生可能都没有通读一遍,其实连最起码的语文知识都没有掌握。这样的形式让人心焦,有心改变,却苦于没有方法可循。
  
  《经典与人生》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便是陈琴老师在现代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两方面上找到了契合点,探索出真正应属于中国人的读书方法。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首先,认识素读,这是中国人的读书方式!一直很困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生字词听写了无数遍,同一个题型训练了无数遍,学生还是学不好语文。陈琴老师给了我答案,那就是"一百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作为一名老师,我是多么的无地自容!我们就是把母语一点点肢解后教给我们的学生然后却要求他们全面的把握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现在想想,竟是我们都错了,错得如此离谱。我们总是将语文孤立起来,像解方程式似的解决出现的所有问题,忘记了去扒一扒它们身后的文化。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整体,拿一个字来说,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都是不可分割。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整体的感知、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厚积薄发。而反观我们的教学,一学期下来,学生可能都记不住都学过哪些文章。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都没有掌握,又怎能在考试中做到才思敏捷、下笔如神呢?!中国人就该有中国人的读书方法,中国传承几千年的读书方式不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就可抹杀。古人采用素读的方法,从开启童蒙,就大量地灌输书籍经典。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幼学如漆"的阶段记背大量的知识文化,而这些积累就像种子一样扎根于孩子心中,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发芽、成长,直至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最饱满的果实。所以古人几岁便可吟诗作对,而我们现代的孩子十几岁都不知道老子庄子是为何人。厚积而薄发,这才是我们中国知识文化的学习之道。
  
  我们不仅要读,还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读。陈琴老师说得对,古人的读书以记诵为目的,我们现在的读书则是蜻蜓点水,"雁过无声".这就造成了孩子们的脑子里是空的,没有积累,便永远内化不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多读,也要多记背。另外,学习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朗读是被肢解的读书方法,我们无法从声音上获得任何的情感表达。而古人却是悟透了中国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在吟诵的过程中便可将其中的情感体会细腻深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全面深刻的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和情感,更能帮助孩子记忆,培养读书的乐趣。上周我便在班里进行了《约客》的吟诵教学,孩子前所未有的情绪高涨,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诗的理解很透彻,而且很有成就感。下课还有一个孩子将《约客》吟成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曲调,很惊讶,但也很欣慰。
  
  在正确的方法上探索多样的读书方式。看陈琴老师的教学实录,发现在孩子们素读的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多样、各种形式的读书方式。多样的读书方式不仅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兴趣盎然、互帮互助,也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每次看到那些充满灵气的孩子,总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才是孩子应有的天性,是孩子成长的正能量,是我们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未来的花朵。而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被沉重的课业和升学考试压得成了泥娃娃,丧失了本有的灵动。每次看到他们空洞无神的眼睛,心都会被深深刺痛。没有信念的灵魂无法屹立,没有追求的人生无法精彩。他们的人生该如何书写?
  
  挑灯补读,不坠青云之志
  
  经典即人生。读书使人智慧,经典的书籍更能指引人一生的方向。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是该慢下脚步来,去捧读一本经典,去拣拾那被我们遗忘的宝石。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想我看到了自己的方向。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需要少年梦。
  
  感谢陈琴老师多年的探索与厚重的馈赠,感谢各位师长在传统文化方面无私的分享与不遗余力的传播。散散而写,虽然很多感动还没有写出,很多想法还无法表达,但却有了自己的正信。像陈琴老师所说"有正信的教师,才不会在表面汹涌的波涛中迷失航向。"所以我相信,自己的脚步会越来越坚定,脚下的路会越来越明朗。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下一步,挑灯补读未完书!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三)
  
  书香教育的宝典——《经典即人生》
  
  大连培根学校杨黎黎
  
  初识陈琴老师,是在2010年的10月扬州"亲近母语"的活动中,当时听到陈琴老师的吟诵,立刻就被震撼了,感觉是天籁之音,将我对国学的认识带入了一个斩新的境界。
  
  因为我当时也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国学的教学,但是都不是很系统。得知陈琴老师一直在做"经典素读",很感兴趣,于是就在网上多方面搜集陈琴老师的信息,就遇见了陈琴老师新出版的《经典即人生》这本书,马上买来,如获至宝般地读起来。没曾想,还真是一本"葵花宝典",彻底颠覆了我的语文教学的理念,扭转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看法,我从这本宝典中获取了语文教学的秘笈,用这些秘笈引领我和我的学生踏着书香,一路走来。
  
  宝典秘笈一:语文教学就是唤醒学生读书的热情。
  
  以前,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也是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面上,以为自己的语文课上得精彩,学生的语文成绩考得优秀,就是好的语文教学。当然,视野非常狭窄,半年就是一本语文书,外加一些自己编写的语文卷子。但是,陈老师在《经典及人生》引用《朗读书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的话"没有阅读就等于没有教育,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就不是真正接受过优良教育的人,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都会陷入贫穷……"这些文字,像一个个石块般敲击着我的心灵。我们在做的语文教学能够换起孩子的阅读热情吗?我们仅仅一本教材能够满足孩子读书的需求吗?我们依靠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学生吗?能培养出终身的学习者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让我冷汗直冒,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要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去考虑呀?于是,我如饥似渴般的丛书中寻求答案——"通过李先生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我们会发现,美国的教育不是压制性的,是唤醒式的,他们在充分尊重孩子的情况下,设法引导孩子爱上真正的阅读……美国的教育让孩子有时间读书,他们的孩子大多是越大越爱读书,能自主的读书。如果以此为标准,我们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给了孩子阅读的技巧,却忘记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唤起读书的热情。我们的孩子没时间读书,孩子们在大量的阅读习题中,把阅读看成了阅读题,把书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鲜明活泼的生活场景读成了一个个问答,成了一个个词语或句式……阅读,应有的感动消失殆尽,阅读,渐渐成了一个民族的硬伤。"这些文字在修正着我的灵魂,在让我重新审视我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语文教材上,不能停留在语文课上,更不能将考试成绩看成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必须行动起来,唤醒孩子孩子的读书热情,于是我将语文教学分成了三部分:教材+整本书的阅读+国学经典诵读。在保证孩子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大胆的对我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结果发现,孩子的气质,宇文素养,语文成绩,尤其是读书的热情,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学校的支持。我在欣喜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陈琴老师,是她的《经典即人生》,让我获得语文教学的秘笈。所以在家长会上,我自豪地举起《经典即人生》这本书,自豪的地告诉家长就是这位陈琴老师,将我们的孩子带进书香,让我们的班级浸润书香,让我们的家庭弥漫着书香。
  
  宝典秘笈二:语文老师必须是热爱阅读的老师。
  
  遇到《经典即人生》这本书,遇到一个恩师——陈琴老师,也遇到更多的恩师,因为,陈琴老师在书中开了许许多多的书单,这些书目是我以前不曾阅读过的,但还都是针对我的语文教学的理念的转变,方法的获得。所以,一本本陈琴老师在书中提及到的书,放在我的案头上——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吉姆·崔力斯的《朗读手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里希那穆提《爱的觉醒》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揭秘》,《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危机下的中文》……我如饥似渴地读者,渐渐的,我对教育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愈发深刻,愈发有自己的思考。正是陈琴老师的推荐,才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短时间内获得了许多恩师的指点,在与这些伟大的教育者对话时,我也深深体会到阅读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如果我没有阅读的兴趣,哪来学习的热情?一个老师如果是一个爱阅读的人,就必定是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他会在阅读的引领下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汲取优秀的教育资源,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受益的是一代人!一个民族!如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每一位母亲,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像陈琴老师,如此热爱阅读,痴迷阅读,我们的民族阅读危机还会有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本书迁出百本书!
  
  宝典秘笈三:读经典的孩子总会厚积薄发。
  
  在研读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的同时,我也在教学中尝试去做。尤其是陈琴老师在书中告诫老师们:"我强调读原著,不可以读减缩版。"所以我也在教学中引导我的学生读原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我们选择无障碍版的四大名著,孩子读得有滋有味。不仅领略四大名著的精彩的故事情节,也锻炼了他们理解,运用文言文的能力。甚至有的孩子将《水浒传》读进心里,活学活用,每逢作文,总能将《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的方法用上,引经据典,意味无穷。这批学生已经上了初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好。他们自豪地告诉初中的老师,原版的名著已经读过了,而且文言文的理解程度都比没读过原版名著的孩子高出一大截。我也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素读,几乎将初中阶段的诗词全部背完,高中也涉及了一些。孩子普遍反应学起初中的语文不难?我就在思考,素读经典的孩子,终究有一天会厚积薄发的。因为陈琴老师也是在学生经典素读搞了四年后才见成效的。"他的学生由《老子》33章的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会想到"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由"知足者富"引发精明的哲思:"物质上要知止才不殆,因为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永不满足……"诸如此类的话,出自五年级的学生口中,难道不是经典带给孩子的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看法吗?
  
  当然,《经典即人生》这本书中的许多秘笈我不能在这里一一罗列,但是,有许多的秘笈也未必就是在仅此一本的书中获得。值得庆幸的是,也就是这本书,将我的语文教学带进书香教育的世界,我和我的学生在书香中共同成长,我与我的家长们共同打造书香家庭,书香班级。我们在阅读中前行,我们在阅读中成长。"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朱永新教授的话与陈琴老师的观点是一样的。我将于我的孩子们踏着书香一路成长。
  
  但是,在"经典素读"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借此次参加"中华经典素读"培训的机会向陈琴老师讨得秘笈,相信,面授的魅力会让我们获得实践经验与方法,让我们的国学和母语教学绽放奇葩!
  
  2014-4-18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生即比赛08-15

人生物语:人品即商品08-17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08-23

即知即改整改方案08-24

即知即改工作方案08-24

即知即改工作总结08-24

即知即改问题整改汇报08-24

即知即改问题个人整改汇报08-24

教育即游戏08-13

教育即游戏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