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

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

时间:2022-08-18 09:08: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

  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

  杨显立

  断断续续,读完《雍正皇帝》,看完此书,有几个第一,是以前自己未做,一是第一次用kindle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虽然买它也有好几年了,但之前每次都是看个开头觉得好看就去买实体书去了,实体书的感觉胜于电子书,有时周末无事时,便想跑新华书店走一遭,看看有什么书自己想买想看的,这么完整地用kindle看完他的三部,还是头一遭;二是第一次看写帝王的小说,以往比较排斥此类书籍,一者觉得他是写历史,都有臆想成分,没得个想象力断不能写出个曲折迂回,二者觉得他离自己远,没接我的地气。有这二个原因,倾向于看点武侠玄幻之类。直至2011年闲暇之余看过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才发觉写这种题材的书原来可以这么精彩吸引人,原来作者也是要掌握多少史料才能真真假假写出故事。由此也改变了自己以往不喜看写历史题材之类书籍的看法;三是第一次看完之后写点感悟,前不久加了系统同事们做的微信公众号,看他们写的读后感,甚是佩服,佩服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看书,读后有感记之以文,而我这二者较缺,看闲书还行,如能碰到自己喜欢的书便可囫囵吞枣一口气读到底,好像断了这口气自己便接不上一样,而看不对胃口的便是断断续续任其闲置至凉,至于正儿八经写读后感,也是少有的事情(随手写过一篇读维特之杂感),有时看完后很有感觉想法,也想来个东施效颦写个读后感,又想自己感觉淡了再写,或想多揣摩一下再写,然后便不了了之。现想,不如从现在开始,来写一个,为以后开个头。--闲聊至此打住,切入正题,不然本就断断续续看这书,感觉又断了,现也随手写之。

  1.此书是否值得一读?想拿他与我读唐浩明的《曾国藩》的过程做比较。读后者是大学室友所荐,刚看开头时没感觉,后面渐入佳境,读之欲罢不能,直至看完一罢方休,回味久久。而看《雍正皇帝》,断断续续看之,几次欲弃之,可闲暇时不知看啥而又重新读起,尤其是看完第一部后,感觉更是如此,恰如一"鸡肋",看之无甚味,弃之又可惜。两相对比,结论已出:值得读一下,但吸引力不高,写得精彩的,是第一部分《九王夺嫡》。后面没啥意思了。

  2.君臣均难做,各有各的苦。雍正为皇前,可谓一孤臣,做实事,求实功,贵为阿哥,办事且不易,受制于诸多束缚?何况其他等闲臣工乎?何谓孤?直取皇帝意向,只图本朝利益,为立功,须得孤身前行排除万议方行。再如田文镜,皇帝封之模范总督,在河南推行新政,亦受地方其他官之百般刁难设阻碍,受其他同僚嫉妒参奏,其虽行事急功近利,但也一心为公,幸得雍正皇帝之保全,否则难以善终,不被别人参死气死才怪?这说的是孤臣之苦;再说谋臣,如张廷玉,先后在康熙和雍正为相,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可却也是小心翼翼,谨言得很,弟弟张延璐因科考欲行舞弊之事被斩无能为力,其得意门生被以朋党之名而落,也是没得周全办法,位居权位,每天可以说是超负荷运转,有次竟然饿倒在皇帝面前,等等,类似人还有方苞,伴君之侧,也是不易也;再说能臣,最典型如年羹尧,胜仗而归,得意忘形,被雍正除之,未得善终。再说为君,雍正上位后,可说是勤政,阅不完的折子处理不完的事,要防兄弟夺位子,又想立功创事业,可谓是劳劳累累担惊受怕。所以,如要在其位谋其政,无论职位高低,均是不易也,古今亦然,不单现今有为官不易之像。

  3.皇权之争异常激烈,成者为王败者寇。《雍正皇帝》第一部书名《九王争嫡》,明显突出了该书的主题,皇位争斗,先是太子党与八王党,胤禛(雍正)初随太子,向外显露并无为帝之图(实则与十三阿哥是一个团伙的),直至太子被囚,其心逐渐浮出水面,皇位之争转为了允禛与八王,至康熙驾崩之夜,斗争集中爆发,终由胤禛登位。争斗的残酷,从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可以看出:(www.fwsir.com)阿哥之间明里和和睦睦,背后试图暗杀者有之,想着借助妖道害者有之,千方百计阻挠对方做成事业者有之,可谓是各有各的心思和算盘,方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允禛之所以成为雍正登位,有几关键因素(不谈他自身的优势):一是得皇上喜欢。胤禛通过做事有业绩,还有并无明显党派痕迹,赢得康熙之心(康熙担忧手足相残),肯定是最为重要的,康熙的一系列部署,都是为其登位做了安排,如将胤祥囚禁就是保护,在夺权之夜让其出来一掌关键兵权,再如驾崩之夜首先召集胤禛让他先行一步部署动作,而将八王党的阿哥全部召集在自己面前不准出宫无法动作,纵有本领也无法施展也。二是身边有好的谋臣。书中的邬思道(好像是虚构的?),虽为残疾,但精通帝王之学,判断时事,揣摩圣意,谋划做事时总能精准判断,从而帮助胤禛未走偏道。反观八王,虽有谋臣,看事物看长远总是差人一步,未能发挥好参谋的作用。三是得有兵权。胤禛虽未直掌兵权,但有十三阿哥胤祥,允祥号称"侠王",带过兵,驻扎在皇宫周围的啥大营里,很多都是他的老部下,虽被囚禁多年,但在夺权之夜放出后立即到大营里夺得兵权,率兵包围皇宫,这是非常关键,否则就算胤禛被宣为帝,如兵权在他手,则可能被直接除之也。其余原因略为不表。胜者登基,胤祥也始终得雍正厚爱,死后得到各种殊遇,手下李卫亦官运亨通;败者如八王九王十王,最终被除之,被幽禁,不得善终也。如八王登位,对立者亦然得相同结局。

  4.世道深深,万物为刍狗也。何以此讲?一则要说,得道升天,沦为阶下囚,似为一瞬间也,如年羹尧,可以说是雍正的贴身奴才,如隆科多,好像还是雍正的舅舅,均功劳多多,却因各种原因,最后或被赐死,或被囚时住马栏,是命也乎?能自己掌控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年羹尧被囚时苦苦哀求未得其主子一丝同情,不可谓不悲也。二则要说,命运转好,也只需要一时之机遇也。如李卫,原为叫花子,因人灵泛被雍正发现,带在身边,从而改变了命运,放出当官,深得皇上喜爱(而另一位和李卫一起的叫花子,也在雍正那做事,却因知晓秘密太多在雍正登基之夜被杀,出生相同命运迥异,深有一种无奈感)。再如俞鸿图,一名七品小官,却在时为廉亲王大闹朝会时抓住机遇,挺身而出发言,与廉亲王斗嘴,从而为雍正所欣赏,由此提拔飞快。三则要说,百般能人,也要受到百般束缚。如邬思道,为雍正登基立下汗马之功,虽于登基之夜免于被杀以灭口,但从此也受到皇帝的约束,未有人生的自由。更不谈其他普通人等之渺小了。

  5.推行新政不易,受到诸多束缚。雍正意图刷新吏治,大展鸿图,推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摊丁税入田等,百般艰难,有几原因,一是各地情况迥异,在此地适应并不适应其他,全国统一步骤安排,可能就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触犯既得利益,这也是最大束缚所在,要想让既得利益集团配合,肯定异常艰难。三是对立集团阻扰。如八王党,肯定不希望雍正做番事业坐稳位置,否则,何来机会呢?四是执行到下面便会变味有可能失去原有初衷。如河南垦荒,有的地方官员为立功,要民众弃已有田地,而去开垦新田,或下指标,逼得河南灾民多多,这就违反垦荒之初衷。正所谓:制度设计是美好的,各地情况是迥异的,有可能是不接地气的,加之各种原因也会执行变味的,放之现在,这点也是适应的。

  以此五点结束。

  转载自微信号:ireading99;公众账号:i阅读。

【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相关文章:

读窃读记有感01-11

读《窃读记》有感12-30

读《读库1601》有感08-18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08-23

[热门]读《窃读记》有感07-04

读《信任》有感01-01

读《中庸》有感01-01

读《背影》有感01-01

读皮囊有感12-29

读《青鸟》有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