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断离舍》有感

读《断离舍》有感

时间:2022-08-18 09:40: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断离舍》有感

  读《断离舍》有感(一)

  生活需要"断舍离"

  肖旦

  转眼间,研究生阶段也快过去了一大半,突然觉得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光是多么的宝贵。最近看了《断舍离》这本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浮躁的心获得了片刻的安宁。这既是一种整理物品的方式,也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换句话说,读完这本书让我学会的不仅仅是外化的整理、收纳物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我的内心进行了一次深深的洗礼和精神的一次重大提升。

  断,是阻止进入;舍,是丢弃。这让我想起了在生活中,我有一个小习惯,在闲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些性价比很高的衣服、鞋子或日用品,就忍不住买一些回来,买的时候心里很舒适,感觉做了一件很值得骄傲的大事。但买回来看到家里衣橱或鞋柜里一些还是八、九成新当时也是以这种心态买回来的物品时,瞬间觉得自己不知如何解决它们,丢弃可惜而不丢弃家里堆成山的"废品"让我感到压抑。读了《断舍离》这本书后,我试着仿照书中作者的方式将这些物品,分类整理、收纳。如,衣服有几成新,都是什么类型的衣服,以后还会不会穿等等,按照各种分类的标准将这些"废品"都整理了一遍,于是我选择了舍弃。扔这些物品的时候我会跟它们说声对不起,算是告别;即使将有些物品送人,我也会很有礼貌。这样能够让我更好地整理心情。在之后,购买物品的时候我也会更加理性。

  这正如,有时候忽然觉得心里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反过来想想内心里是不是也有像衣橱或鞋柜里的"废品"一样的东西存在呢?譬如,今天早上起床外面下起了雨,想想马上要上班的我得在雨中行进,心里是不是产生了一丝的不愉快;走到地铁站,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是不是又会想到要挤地铁而心生不快;亦或是听到别人一两句不悦耳的话语而为之皱眉。这些让我的心里压抑!那么我是否也可以像清理衣橱、鞋柜一样整理一下我的内心。将雨中行走想象成感受世界的曼妙与精彩;将人头攒动的地铁站想象成城市上班族的大聚会;也可以将别人不悦耳的话语看成促进我成长的课堂。这样我的心里必然少了一些阴霾而多了一丝阳光。正如歌德曾经说过:"生活中最大的疼痛是心里的不快活!"只要我们像阻止一些"废品"进入我们的衣橱一样阻止一些不愉快的情绪进入我们的内心,或者舍弃一些已有的"废物"或坏心情,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感觉到压抑而心里不愉快呢?

  书中谈到最难的应该是做到"离"即摆脱心里的执念。执念指的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处事的哲学,从这个层次上讲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但是什么东西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在某些场合和事情上执念就是认真、坚持,而在其他场合上则变成了认死理、钻牛角尖。一旦,在生活中,我们对事情对人不分场合过于坚持某种理念或想法,对别人是一种强人所难,而对自己是一种心理的负担和累赘。那么《断舍离》就教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么一个地方、一个人、一种想法…… 丰子恺也曾说过: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这也许是我们对于自己心中执念的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断,是阻止进入。舍,是丢弃。离,是摆脱执念。"这既是一种收拾物品让自己所处空间清爽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让自己心灵宁静的良药。学会阻止废物进入我们身边的空间,也阻止坏情绪影响我们的心灵;舍弃身边"无用之物"摒弃心灵的污垢;摆脱内心深处的执念,佛家有云: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让我们保持一种从容与淡定,面对生活,以至于面对我们的漫漫人生。

  读《断离舍》有感(二)

  李艺

  学会为生活和内心做减法

  1.各位书友周末好,今天和大家分享近日读的《断舍离》一书。作者为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书中主要阐述整理、对待家居物品的技巧和理念。"断舍离"概念系作者创造,取自于瑜伽修行中"断行、舍行、离行".通俗理解,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与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2.作者试图告诫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通过改善最日常、最个人、最隐私的家居环境,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灵环境,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焕然一新。读完此书,能让人接受并巩固这样一个观念——生活中许多外在物品无需得到,许多已有物品应该果断放弃,当然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实实在在的方法和技巧。按我的理解,《断舍离》就是告诉你,先收拾东西,再收拾自己;收拾物品,就是收拾内心。

  3.书中讲述家居物品的收拾与整理,只是区别于普通实用技巧类书籍,该书更侧重从心理上改变认识和更新观念。其实对个人来说,不仅仅是身边物品需要收拾精简,还有很多有形或者无形之物亟需断舍离,如信息资讯、物质、欲望、人际关系等等。我们在对待这些时,总是怀着占有拥有、多即是好的执念。本人就有诸多不良习惯,如微信收藏了上百篇"深度好文",电脑里总会堆积大量的经典电影,收藏夹里不断放进去更多的网站和文章,房里有很多自以为会读完的书籍,时常关注点击无穷尽的网络链接···这都是一种以拥有占有为目的行为。其实这属于一种轻度疾病——松鼠症(或称囤积症),顾名思义,如同松鼠一样不断地储存食物,却从不考虑能否吃完。

  4.记得微信里曾疯转过一篇人民日报有关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文章,它推崇欲望极简、精神极简、物质极简、信息极简、表达极简、工作极简、生活极简,这恰是当下人们极度匮乏的,或许这也是该文备受关注的原因。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物质与欲望的加法,一心让自己获得更多、欲念更重,但其实真正带来生活满足、身心愉悦的始终是核心的极少数——只是很难发现、挖掘并坚守这一部分罢了。

  5.古语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给生活和内心做加法,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无需提醒的日常需要、习惯和潮流,而学会或敢于做减法才能更显人生态度、格局和智慧。

  以上为我的分享,请多多指导。谢谢!

  读《断离舍》有感(三)

  "柜子"的问题

  张娜

  最近,要说最火爆的,那非"房子"莫属了。

  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不仅让曾经门可罗雀的售楼处、中介店变得人潮涌动,就连配套的家装市场,也是团购会一场接一场,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抱着要整修一下老房子的心态,我也加入了这支无比热闹的家装大军中。

  十多年的生活积累,特别是随着宝贝的降生,家里的东西呈现出几何比例的增长。所以,当下定决心重新装修时,我的脑海里只反复频闪着两个字——"柜子",柜子越多越好!(www.fwsir.com)我盘算着,只有用大大的储存空间才能拯救我那令人头疼的"存货"问题。

  然而,有了"柜子",所有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吗?

  按摩着逛装修市场被磨疼的双脚,我翻开了放置在案头的新书《断舍离》。书的第一页照片是作者山下英子的厨房抽屉,一行涓涓的小字标注在下面:"常用的厨房用品都舒舒服服地躺在没有隔断的抽屉里,猫咪形状的筷架仿佛随时就能自由自在地动起来。"

  干净、整洁、简单、舒适,是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生活真谛。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里的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着的不需要的东西;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让自己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我打开了已被塞的满满的橱柜,躺在下面的是商场打折时血拼来的一套水晶茶具,由于日常的茶具足以满足生活所需,所以它们在柜底静静地躺了好几年。推开衣橱,有三大包衣物像小山似的堆码着,这些年儿子越长越高,老公越来越胖,而我忽胖忽瘦的,所以,可穿可不穿的衣服一件件垒起来,足足攒了三大包。还有那些废弃不用的扫地机、挂烫机、吸尘器,以及被我"淘宝"和"拼多多"回来的所谓"价廉物美"的东西……

  是呀,我们身处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线上线下、海淘代购,追求生活时尚与便捷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地过着"加法"的生活。而快速的生活节奏,又让必要的收拾和整理变得应付了事。欲望的无度、整理的无序,造成了令人头疼的"存货"问题。

  《断舍离》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论是购买,还是收拾物品,一定要从心底问一问自己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细心筛选出与当下的自己最相称的物品,并让它们各得其所;而那些不相称的,要有意识地把它们送到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地方。这样不断地新陈代谢,就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的需求,脱离欲望的执念,打造轻松、简单、舒服的自我空间。

  对"存货"如此,对"思想"亦如此。不论是对待荣誉、名利,还是金钱、朋友,当你梳理好自己,顺从自己的心,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的时候,一切似乎也会变得通透、清晰、明朗起来。

  我依然还是购买了很多的"柜子",但是,我开始合理地规划储物的数量和布局,而且似乎更懂得了经营生活的真谛。

【读《断离舍》有感】相关文章:

读《哑舍》有感09-01

读《哑舍》有感08-23

读《断舍离》有感08-24

读断舍离有感04-02

读《哑舍》有感4篇04-19

读断舍离有感11篇04-02

读断舍离有感锦集【15篇】11-07

雅舍读后感02-16

哑舍读后感08-24

《雅舍》读后感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