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宋史《孝义传》有感

读宋史《孝义传》有感

时间:2022-07-23 03:52: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宋史《孝义传》有感

  读宋史《孝义传》有感

  聂允先生  疏钟几杵

  宋朝的皇帝大多都喜欢琴棋书画,文、武百官,朝野士大夫也无不浸润诗书礼乐,大家辈出,词藻风涌,开一代风气,成宋词辉煌。就连奸臣秦桧,蔡京之流,书画也非同一般,后人难及。

  宋朝 重诗书礼乐的风气,靡久不衰,可以说影响了全国上下,礼乐所及,风物化人,许多奇闻轶事让阅者慨叹。

  宋朝 重诗书礼乐

  宋时, 四世,五世同堂并不罕见,太普遍,竟有七、八世,十三,十四世同堂,甚至有十九世同堂的人家,数百年如此,数百上千人同居是什么概念?“许祚,江州德化人。八世同居,长幼七百八十一口”。“又有信州李琳十五世同居”。“裘承詢,越州会稽人。居云门山前,十九世无异爨(cuan烧火做饭)。子弟习弦诵,乡里称其敦睦”。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那么多人,虽是直系亲,但盘根错节,怎么管理?

  当然,若管理不好,又怎能有那么多世代同居的家庭呢?仅举一例,可窥端倪:“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肄业者多依焉。乡里率化,争讼稀少”。真的是长幼有序,井井有条,连狗都彬彬有礼,养成了好习惯,也风化了乡里,减少了村民矛盾,真是叹服孝悌礼义的力量。

  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家便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细胞组成。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生产建设单位,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成份。数世同居,虽然有亲睦孝悌之风,但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是落后且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后来的明朝,朱元璋就聪明,颁下诏书,百姓家中凡有数弟兄的,长大成人后,必须析产分居,自立门户,自食其力。多了生产单元于社会有利。

  还有诸多孝子,班班孝行对社会也有感化作用,概括起来,大概就这些:父,或母亡,水浆不入口者六、七日,悲恸呕血,廬墓数年,甚至有二十七年者,昼哭夜伏,或甘露降,或墓旁树两枝长而合为杆,或芝生墓侧,鸟翔于上,极力突出当事人孝行,或为孝行所感,天地出现异兆等等。更有甚者,父母病,有的儿子或媳妇,刲(Kui,割)股肉,或臂肉为食以啖。

  孔子曾讲,侍奉父母,尽人子之孝道,最不容易做到的是“色难”,意思是说让父母吃好穿好享受好都容易做到,不拿脸色给父母看是最难的。孔子并沒有提倡那些廬于墓侧数十年,或者割自己的肉给父母吃以疗病的极端行为。尽孝要尽在父母在世时,死后的作为令人不解,况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残身体,是对父母的不敬,也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任。

  —— 读宋史有感,记于成都,二0一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读宋史《孝义传》有感】相关文章:

魅力孝义作文08-23

读《如果这是宋史》有感08-23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4-27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1-28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8-17

读《凡高传》有感08-13

读《张爱玲传》有感08-11

读《林徽因传》有感08-23

读《黄帝传》有感08-17

读岳飞传有感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