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有感

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有感

时间:2022-05-06 05:15: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有感

  再次翻开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已超出既定的时间。原计划三月底至四月初要完成的,哪知一搁竟是个把月。或许,我们依然可以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找到诸多理由。每月读一本书,这是工作室月计划的一部分,已算不上什么要求。30天里翻翻看看都可以完成,但如果要读出点厚度,就不单是时间的问题了。假如,我也有九条命。

  是的,我一直在光阴的夹缝中寻找心境的空明。打小就不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孩子,除了初中时期对武侠小说有过沉迷,如果这算看书的话,已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书香浸润的青春,可谓灰头垢脸。入职后,懈于事业的奔波与爬滚,又局促于生计,书籍一直就没有真正进驻过生活;待尘埃落定时,已是不惑年,阅读亦如蜗牛学步。难怪余老先生要说“一条命,用来读书”,可见读书非琐碎之时可为之。

  如今,对于阅读倒有了一种莫名的虔诚,心情不美不读,时间不宽不读,这似乎成了我读书的姿势。

  读肖老师的书,每次我只读一个案例。因为不连贯,我便可以跳着读、挑着读。熟悉的篇目当为首选,其次便挑文题读。这次我挑的是肖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这是余光中的散文作品,在这之前已看过,却不知是苏教版的选修教材。当时只觉有点调侃之意,与现实生活多有匹配,诙谐中夹杂无奈。文中所举之例,有“以偏概全”之嫌,却无贬义之意。当时还记下一笔感慨,未曾深究,总感觉是文非文。正如浙江湖州的蒋云斌老师在点评中说的“文本形式很简单,文章结构近乎整齐划一,九条命几乎在每段的开头第一句就直白讲出,文章主要内容一眼就能望见”这样的文章似乎不算严谨的文学作品,衔接很单一,倒有点说明文的影子,又有议论文的观点,有记叙文的描写、散文的情怀。然而这样的“四像文”,肖老师却看了又看,还真看出了门道。

  切入点不难找,文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子,但倘若由此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似乎有些难,执教者很容易陷入分条解读的窠臼中。很喜欢蒋云斌老师点评中的一个词——点穴。这是对肖老师抓住“教书”这条命为切入点的一个精准而形象的评价。“点穴”一说最初见于儿时的古装电影,在武侠小说中算是一个熟词;江湖人一出手,对方全身无法动弹,是谓高明。穴位有锁有解,肖老师这一做法无疑是在解穴。以九九归一法,抓住原着行文中与众不同的“教书命”这一空白点为主抓手,辅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化“九命为一命”,穴位一解,全脉牵动,把学生的思维都拉起了。当九命都转为以“教书”为对象时,便有了可比性;当对象一致时,学生的思维便落在表述的形式上,且看原着与肖老师归纳后的对比(段首语):

  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

  一条命,用来做朋友。

  一条命,用来读书。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

  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

  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经肖老师归纳整改后:

  一条命可以专门应付教书。

  一条命有心教书。

  一条命用来教书。

  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教书。

  一条命专门用来教书。

  “想一想编者为什么要选一条命,用来教书”这一发问,把学生的思维拉到副词的点上,学生便通过副词理解“教书”这一特殊职业,通过对“专门应付”“有心”“应该完全”“专门用来”等字眼的分析与对比,理解一种职业情怀。由此,引出其他命的异同。最后环节感受作者的高尚人格。

  课,自然是好课;师,也当然是大师。从字、词、句、段到标点符号,层层牵引,细细品味。和其他课例一样,在语言与文字上砸出声响来。从一而终地读,不同情感地读,在读中感悟、质疑、探究、升华。这是我最佩服肖老师的地方,似乎什么文体的文章都可以读得那么充分与起劲,学生从“淡”读到“浓”读,肖老师自有一套“魔法”,吸引学生进入读的环节,并慢慢享受这一过程。这份享受首先来自教师自身对读的热爱与陶醉,慢慢地,也浸润到课堂中,浸润到每位学生的心里。看似很简单的做法,要做到行云流水般的境界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此类文章。当然,肖培东老师做到了。

  每一次看肖老师的课例,我总有种不尽兴的感觉,似小说一般意犹未尽,又无法像电影一样有尘埃落定之感,这或许就是其魅力所在。那么,这种模式的课堂,是否适应我们地区的教学呢?我习惯把名师的课堂拉回地区的教学做比较,也践行自己的观点:看别人的课,想自己的问题。我把自己假设为学生,在这么一节课下来后,收获什么?从最初的切入,到最后的感悟,我想,感受到的就是语言的声动与性感、文字凹凸有形有色的质地,以及两者包裹着的语文情怀。老师带领大家通过品文嚼字,层层揭开文本,解开编者的意图;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让编者与教者、学者的语文情怀荡气回肠,慢慢地存留心底,这或许就是真语文的回归。

  那么,假如我来教这课,该怎么教呢?该找哪个点?是否可以这样设计:

  (附教学设计)

  一、切题导入,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看到题目你们第一念头会想到什么?

  生:(各抒己见,没有深思的回答)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触动学生的思维】

  师:再细细地想,你又想到什么?

  生:(思考后作答)

  【设计意图:深思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了解写作思路

  师:“九条命”的编排有什么用意?它们的顺序可以调换吗?(齐读首尾段)

  【设计意图:了解行文主次,体会选材构思】

  生:(让学生明白看似随意的行文,其实是有主次之分的)

  师:如果你来编排,哪条命会排第一,为什么?

  生:(学生可能会按自己的喜好来编排顺序。这就是学生与大人、校园与社会的区别)(生读所选的段落,师适当指导,读出情怀)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现实生活】

  三、比较异同,品味语言

  师:这么多条命中,在表述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从这些不同的字眼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在朗读中体会用词的重要性。指导轻重音)

  【设计意图:回归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通过字眼,体会用词的重要性及作者的情怀】

  师归纳:出示PPT

  现实生活——专门应付

  老人——有心陪伴

  丈夫、爸爸,朋友,读书——用来做

  写作——应该完全用来

  旅行——专门

  从从容容——过日子

  四、体会生活的不易,正面引导学生面对生活。

  师:作者为什么把“从从容容过日子”作为最后一条命?

  【设计意图:首段为现实,尾段为理想,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积极面对生活】

  生命本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渴望从从容容过日子。闲看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这是一种理想;然而现实生活中,能从容过日子的并不多,于是,作者把从容放最后,没具体展开,或许只是作为一种理想,予以寄托。

  师总结:人生在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面对各种生活的波折、各色人性的横生,原本单纯的生命参杂了许多杂质,难怪余老要用“一条命专门应付”,虽属无奈之举,也是积极的一面。面对现实,只有用心,在苦逼的日子中极力寻找。我们应该相信,在用心打点一切后,剩下的,便是生命的从容。经历过黑暗,才会对光明无比渴望;经历过风雨,才懂得阳光的温暖;经历过沧桑,才拥有内心的温柔。经历是人生最好的成长,勇敢去过,何须九条命!

【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有感】相关文章:

读《命若琴弦》有感01-17

读《假文盲》有感04-28

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03-25

教师依法执教心得体会04-30

假如我有一匹马02-18

假如我是老师02-17

命优秀作文04-06

假如我有魔法作文(精选100篇)04-19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