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行政管理论文>马哲论文>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2-08-26 15:05:56 马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毛新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实现物质循环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变换不仅需要在消费领域、生产领域实现,也同样需要在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受阻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策以及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造成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受阻,进而产生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
关键词:物质变换;中国;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环境产业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5 -0018 -07
近些年来,中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减少、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的情形越来越严重;降雨量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极端恶劣气候的现象不断频繁出现等。而环境污染则表现为工业“三废”排放导致的大气、水源和土壤污染;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的农产品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从而使得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这样的一些特点: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过于突出;区域经济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外贸易中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资源外流情形比较明显;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较大,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由于环境意识薄弱,发展观念落后,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再加上一些未经处理的大量工业污染排放严重超越了环境的净化能力,从而导致各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能源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没有得到有效实现,促使生态环境不断地恶化。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积极利用我国对外开放之机,将资源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生产型企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从而加剧了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则利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加大了资源型低端产品的对外出口,从而形成了外向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物质交换严重失衡,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环境问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能否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研究。对此,马克思有着深刻的论述,其自然观和发展观的思想是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观点的集中体现。这些理论对于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实现物质循环的物质变换理论,是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运用这一理论,对于分析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而为寻找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内涵及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意义
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是指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物质变换不仅是人类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来源于自然,最终又会回归自然。人类依靠自然界而存在,依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也是全面性的、持久不变的。因此,人类要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持续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旦物质变换受到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再生产就难以为继。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它“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然后把它们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新形态——也就是产品——的过程,也包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产品使用消费之后的残骸释放到大自然之中的过程。”
物质变换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物质变换的实现可以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资源能源。同样,这也有利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逐步提升,人类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下,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始了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结果导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出现诸如气候变暖、生物物种锐减、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垃圾泛滥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变换受阻就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为此,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科学结论,并设想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里“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从而通过“合理调节”或“共同控制”来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可见,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二)物质变换的途径及其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
物质变换的途径是指物质变换的实现方式。马克思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提出了物质变换的实现方式,即促进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循环再利用。这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两大主要实现形式。本文认为,除了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需要实现物质变换以外,还应该加上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因为对于局部地区而言,流通领域的物质循环是实现该地区物质交换平衡的重要途径。
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不仅提出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的发展是与大自然进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之外,还提出了对于人类消费排泄物以及生产排泄物进行再利用的科学观点。“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如制造机器废弃的铁屑是生产排泄物,但它在回收后又可作为原料进入铁的生产中。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它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可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浪费很大。”
马克思认为,无论何种废物都具有再利用的价值。“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既可以充当劳动资料,又能充当原料”。“一种已经完成可供消费的产品,也能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者劳动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只能再作原料使用的形式,这样的原料叫半成品,也许叫做中间成品更合适些,例如棉花、线、纱等等。”可见“废料”作为自然资源,对于一种用途或目的来说没有价值,但在另一种用途或目的中却具有较高的价值或必不可少的价值,具有可被再利用的属性。任何物品如果不加利用,它也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废物。“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不仅如此,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所谓利用,就是通过“活的劳动”,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废物再利用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参与生产的再循环。如“在制造机车时,每天都有成车皮的铁屑剩下。把铁屑收集起来,再卖给(或赊给)那个向机车制造厂主提供主要原料的制铁厂主。制铁厂主把这些铁屑重新制成块状,在它们上面加进新的劳动。他以这种形式把铁屑送回机车制造厂主手里,这些铁屑便成为产品价值中补偿原料的部分。就这样这些铁屑往返于这两个工厂之间,这当然不会是同一些铁屑,但总是一定量的铁屑。”二是在不同部门参与生产的再循环。“进入直接消费的产品,在离开消费本身时重新成为生产的原料,如自然过程中的肥料等,用废布造纸等等。”“产品的废料,例如飞花等,可当作肥料归还给土地,或者可当作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例如破碎麻布可用来造纸。在前一种情况下,一个生产部门的一部分不变资本,就可以直接同另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变资本相交换,例如棉花同用作肥料的飞花相交换。”物质变换不仅可以同一产业内部得到实现,在不同产业之间也能得到实现。此外,不同地区之间、能源与环境之间也是物质变换得以实现的重要渠道。循环经济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①这些渠道不仅有利于物质变换的实现,而且物质变换必须在这些领域得到实现,否则生态环境就会失去平衡,得不到可持续发展。
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必须在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都能够实现物质循环。物质变换受到阻碍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1)在消费领域,如果被消耗掉的自然物质最终不能回到土地,则会降低土地的肥力,并最终影响到生活和生产。“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将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在生产领域,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环节如受到阻碍,商品的物质变换在社会领域就会受到阻碍。商品卖不出去,生产与消费就发生脱节,这必然会对资源产生浪费,从而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生态破坏。(3)在流通领域,如果由于贸易的不平衡,局部地区资源和能源的物质交换就难以实现,并最终损害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既有利于对物质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减轻物质生产对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然资源的消耗,又有利于减少生产发展和生活进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管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为例进行阐述的,但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促进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中国国内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策以及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造成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受阻的直接原因,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物质变换受阻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受到阻碍的直接结果。物质变换受阻使得生态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顺利实现,生态失衡不能恢复、环境污染得不到净化,最终造成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采取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政策、过于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造成了产业部门之间、在国内与国外资源之间、在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受到阻碍,从而使得经济、资源与生态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这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部门间物质循环的不畅
合理的产业结构、协调的部门比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马克思所要求的两大部类之间比例协调的重要体现。要达到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部门之间物质循环存在着障碍。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于突出。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各部门之间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过于突出,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污染重、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影响大。而第三产业是以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和服务等无污染行业为主,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比较友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加重了物质变换的难度。
造成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面对列强的重重包围和封锁,国家领导人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采取了集中动员和重点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中去。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密集资本。为了以比较低的成本来集中分散的农业剩余,国家自1956年起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压低农副产品价格,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重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同时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国家实行了工业部门国有化;为控制农副产品的供给,国家对农业部门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中国的重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极大地促进了钢铁、冶金,化工、煤炭能源部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重工业发展战略并不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协调均衡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状况仍然得以延续下来。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前30年的积累,中国工业水平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中国工业化过程远未结束,到目前为止尚处于中期阶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客观上必须加速发展以加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此外,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提高GDP数量,主观上有不断地将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愿望。
二是重工业加速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阻碍物质循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生产的对象主要是有机物,包括各种动植物及其加工品,它与自然界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属于可再生资源。第二产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那一部分加工型的轻工业使用的也是有机且可再生资源,可以实现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而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如化工、钢铁、制造等行业消耗的却是无机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不可能实现与第一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因此,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重,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得越多,物质循环存在的障碍就越多,也就越不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第二产业中还存在大量污染密集产业,如煤炭、石油、化工、冶炼,部分采矿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排放出大量工业“三废”,从而又会加重环境的污染。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如果超过了自然界自我净化能力,则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又会受到破坏,导致环境中的恶性循环。
(二)外向型经济政策与国内外物质循环的单项流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立了以外商投资推动、以对外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格局。这种经济发展政策较好地利用了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抢占一席之地。但由于产品大量出口,产品的消费地在国外、生产地在国内,出口产(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品的生产消耗了大量国内的能源和资源,客观上造成中国国内资源能源向国外的单项流动,使中国与国外之间物质循环难以实现。再加上中国产品低廉,资源的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资源存在估价过低的状况,这必然会导致以国内资源和能源低价出口而补贴他国的局面,导致国际上购买力相对下降,更加不利于物质循环的实现。
中国之所以会选择外向型经济政策,采取鼓励扩大出口的经济战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和人口红利,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吸纳国际产业的大转移。此外,中国工业技术落后,要进口设备和技术需要大量外汇,中国长期以来通过鼓励出口以换取外汇。为了换取外汇,国家采取了鼓励出口政策,制定了包括出口退税等各种措施。在政策鼓励下,各地纷纷建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政策。与此同时,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也为我国外贸出口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对外贸易量逐年上升,出口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得到确认和强化。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之一。
然而,中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不仅附加值低,而且对环境影响大,不利于国内自然资源的物质循环。首先,从出口产品的结构上来看,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占比很大。出口的农产品、畜产品、部分与第一产业紧密相关的轻工业产品,如蔬菜、鲜花、大米、小麦、玉米、棉花棉布、羊毛等农产品、木材、鱼类、畜产品等,都属于有机物质。其次,这些出口产品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较多,附加值不高。如出口的棉花棉布,经过国外加工后再返销,外商可以赚取数倍、数十倍的利润。而国内只能获得微薄的劳力报酬。再次,出口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的制成品,如纸张、农药、化工原料,或者会消耗大量能源的产品,甚至出口了大量能源。如以出口较多的电解铝为例,生产1吨电解铝需消耗电1.5万千瓦时,2003年中国电解铝出口104万吨,2004年为141万吨,2005年虽有所下降,仍达到1 14万吨,相当于分别向世界出口电量156亿、212亿和171亿千瓦时。此外,中国每年还有大量的能源直接出口,2005年向国际市场净出口4551万吨煤炭和1276万吨焦炭,其中焦炭出口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贸易量的60%左右。大量资源能源的出口造成国内环境资源的流失不利于国内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这一状况虽有所改变,但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中国进口产业的结构来看,资源、能源所占比重非常小,绝大部分属于从国外引进的附加值极高的知识产权、成套设备、管理技术、咨询服务、产品标准等。这类产品或服务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国外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而无助于补偿我国失衡的生态环境。
因此,这种以消耗资源能源的产品或直接以资源形式对外的出口,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对于我国国内物质变换是极为不利的,它造成了我国资源能源对外的单向流动,使我国国土范围内的物质变换难以实现。因此.改变出口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层级,逐步培育并建立以知识产权、各类咨询和服务、文化产品和高附加值机械产品等为主的出口结构将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国内生态的正常再生产,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化石能源消费的过度依赖与能源环境再生产的阻碍
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与生态环境关系十分紧密。能源来自于自然界,能源的消费应该有助f环境的再生产,有利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然而,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难以实现能源的再生产,而且会造成环境的重大污染,直接危害生态环境的平衡,增加环境自我净化的负担,不利于能源环境的平衡发展。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基础上,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据统计,1978-200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同期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也保持了年均增长5. 16%的速度,实现了能源90%以上的自给率。这说明,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而且能源供给主要来自于国内。从能源生产总量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0.6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87倍,是改革开放初的3.29倍,约占全球能源总产量的13. 6%。然而,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由于化石能源比例过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过低,而且能源清洁化程度不高,不仅使得能源资源加速耗竭,而且造成对环境大量污染,使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不通畅。
一是化石能源过重、可再生能源过低。在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中,污染较重的化石能源比重过大,其中煤炭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达21.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7. 4%;原油产量达1. 81亿吨,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达500亿立方米。此外,化石能源产量逐年递增。以煤炭为例,据媒体报道,2006至2009年,全国煤炭总产量分别为24、25. 23、28. 388、3074亿吨。与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难以改变化石能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能源结构。到200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 1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8000万平方米,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核电从无到有,发电装机近700万千瓦,年产沼气约80亿立方米,已拥有户用沼气池1700多万口。但是煤炭依然在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地位。200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76. 3%和68. 7%.远远高于全球平均27qo和27. 8%的水平。煤炭的使用会产生大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并且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大气产生难以逆转的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和物质变换的实现。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对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依赖还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因为我国化石能源的储量还比较丰富,现有的开采、利用技术比较成熟。据测,煤炭地质理论资源量为5万多亿吨,保有储量为1万多亿吨,探明可采储量还有1145亿吨,可开采上百年。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12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25亿吨,平均探明率33%,处于勘探中期阶段。天然气储量产量有望快速增长,可采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截至2005年底,已探明可采储量3.5万亿立方米,平均探明率15.9%,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开发潜力大。而且现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还会由于资金投入、技术门槛、电网建设、制度支撑以及财政政策等条件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是能源清洁化比例偏低、能源环境物质变换不畅。能源的消费对环境影响很大。能源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超出环境自我净化的能力,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具体而言,不同形式的能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有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之别。可再生能源来源于自然界,主要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并可以实现再生产,使得能源与环境保持连续的物质变换,并能够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而不可再生能源使用过后很难再回到自然界(循环利用仅能做到特定时空范围内的部分再利用),能源与环境的物质变换受到阻断。再如,有洁净能源与非洁净能源之分。洁净能源经过洁净化处理或本身既是清洁能源,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而非洁净能源的使用会直接对空气造成污染,自然不利于环境保护,使能源与环境处于对立状态。
中国能源清洁化比例偏低,不利于能源环境的平衡发展。首先,中国可再生的洁净能源开发不足。中国水力资源储量占世界首位,但已开发的电量只有储量的6 -7%,比例明显偏低。此外还有大量的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有待开发。其次,能源的洁净化比例不高。要使煤炭洁挣化,可以进行脱煤处理。世界上煤炭消费量较多的国家大都将原煤入洗后再投放市场,“煤炭入洗比重最低的国家也在40%以上。中国原煤入洗比重较低,仅有16 -18%”。此外,可以采用煤电一体化技术,将煤炭用于火力发电,进而转化为洁净能源。“电厂是燃烧效率最高的用煤装量,且便于燃烧产物的净化,发达国家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有的国家高达85%,中国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量的30%。”
由此可见,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过高,洁净化程度不高,从而导致能源的消费直接造成对环境的危害,成为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来源。要改善能源环境的关系,实现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高能源的洁净化程度。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
按照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物质循环受到阻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设法消除阻止各种物质循环的障碍,使生产领域、生活领域以及流通领域的物质交换都能够顺利进行。为此,针对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物质变换;提升产业层次、扩大国内需求以协调物质循环;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环境的平衡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直接促进物质变换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典型经济形式,具有经济和生态的两重效益;一方面它极大地减少了资源消耗,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它减少了废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减少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缓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缓慢,经济和生态效益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废物循环利用的意识不强,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的渠道不畅,废物再利用的用途没有很好匹配起来。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用完即弃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导致大量生活废弃物或工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结果既增加了环境负担,又浪费了资源,使生产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此外,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配套的科技水平,由于我国环保科技落后,废物再利用的生产转化能力不强,进而限制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使得我国工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下,单位GDP资源能源居高不下。发展循环经济可能使物质的多重属性得到开发,它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提升产业层次、扩大国内需求以协调物质循环
促进物质循环,除了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扩大国内需求人手。第一、三产业对资源能源消耗相对较小,而第二产业消耗过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造成部门间物质循环的不畅。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为了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实现部门之间的物质循环。同时还要改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的局面。大量商品出口客观上造成中国国内资源能源向国外的单项流动,国内外之间物质循环难以实现的局面。
(1)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产业结构对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对环境污染最大,其次为轻工业,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当属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产业调整的方向就是扩大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减轻第二产业的比重,使GDP变轻、变绿。同时要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的损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公共资源效用最大化。国家应该积极实施产业调控,通过政府的干预或引导,对特定产业予以扶持和保护,使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实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资源的效益。实施结构合理的产业政策,减少资源的消耗,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物质变换。从总量来说,中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来说又是资源贫国。中国有限的资源能源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国内资源、保护国内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建立起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而严重的不足;国内资源被加速消耗,国内生态环境在大量生产的压力下处于高负荷状态,从而给环境的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尚处于工业社会的中期,今后城市化和工业化会加快并行发展,经济总量会进一步提升,资源消耗会进一步加快。因此,以优先满足内需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无疑有助于实现国内资源生态的平衡,有利于国内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广大农村还比较落后。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和内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今后数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比投资和出口更加优先的领域。
(三)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环境的平衡发展
中国能源问题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制造了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未经处理或不能完全作无害处理的有害气体排放至空中直接造成了空气污染,而自然界来不及吸纳和净化的大量二氧化碳会积存在大气层,造成温室气体效应。因此,一方面需要对传统化石能源进行清洁化改造,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方面应加大开发使用可在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有利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发展循环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还是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都是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不仅有助于分析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也为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臧立.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现代解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 - 1858年)[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马凯,驳“中国能源威胁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
[10]王俊峰.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选择[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