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行政管理论文>马哲论文>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

时间:2023-02-23 23:45:56 马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
  
  作者/吴远,邓姗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实现路径中,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包括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等,这些规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起着支配作用。借助这些规律的指导,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众的主体意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规律
  
  中图分类号:A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2)03-0057-05
  
  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此过程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目前,学术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内在逻辑、基本规律进行的微观研究还相当薄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一般规律,才能使之建立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一、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
  
  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需要诉求是其能否接受认同理论内容、及其接受层次的内在依据和原动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对思想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行为科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思想与行为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需要的层次性会影响接受的层次性。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首要的和基本的驱动力是需要。马克思从宏观的历史唯物论角度来研究人的需要问题,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又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反复性,又有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最关心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放人自身,即从政治、物质以及精神等压迫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具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双重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价值即理论教育为统治阶级、执政党以及特定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个体价值即政治理论教育对“现实的个人”的有用性,即为“现实的个人”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正确的思想保障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完善人、发展人和提升人,促进和实现现实的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和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所引起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也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马克思主义能否被大众接受与认同,根本上依赖于理论能否满足大众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由于内在需要不同,理论接受主体对来自客观外界的教育影响不是简单接受的过程,他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由需要发展起的愿望、意向、动机、价值观等对信息予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有着精神诉求需要、社会认同需要、自我定位需要、人格完善需要、政治参与需要等不同需要。需要的差异会影响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心程度和接受程度,需要的满足方式也会影响接受理论教育的方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当关注接受主体的精神诉求需要,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关注社会认同需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注自我定位需要,做好心理的疏通引导;关注人格完善需要,挖掘潜在的素养能力;关注政治参与需要,培养理性的判断能力。在发现和保护接受主体已有需要的同时,积极挖掘其接受理论教育的需要,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与他们的内在需要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引导接受主体实现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的统一、体现社会价值和体现个体价值的统一,促使其有效地接受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二、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
  
  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共同参与、发挥不同层次的主体作用,相互作用、影响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无论是接受教育信息、内化、外化或反馈检验阶段,都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两个方面的主体性,使双方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将教育主体的施教过程与接受主体的接受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缩短双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送过程,提高信息的转化效率,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精英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激发其接受理论教育、并转化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的主动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对象所理解、接受和信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规范和引导其思想和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反复运行的过程,教育主体作为理论的信息传导者,是接受主体接受活动的引导者,担负着组织、策划、指导、评价、反馈等重要任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保证方向、把握时机、消除障碍、人格感染等作用。接受主体要对理论内容进行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使之有效地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一过程往往不是教育者教育、教育对象接受的机械叠加,而是意味着彼此形成一个双向互动过程。一方面,大众化过程中教育对象作为接受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展开互动交流与对话的关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与不平等的统一的关系。“教育者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②教育主体是“社会价值的代表”,其自身的专业性、可信性、人格特征及社会期望等因素,决定了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接受主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发挥一定的主动作用,双方都以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为媒介展开交往。在双方的关系中,任何一方主体性的缺失,都不可能实现施教过程和接受过程的顺利对接、互相融通。教育者主体作用是教育对象主体作用发挥的条件,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教育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目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不能替代。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是互动关系。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①“学生的道德态度就在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交往互动中得到了培养,如同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互动一样,这些互动具有道德意义。”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是理论内容、道德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关系贯穿于大众化过程的始终。因此,教育者的引导、指导作用不应该表现为从外部对教育对象进行强制性干预和控制,而应渗透在对其理论的传授与情感的互动中,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理论状况和价值判断倾向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育对象的新思维、新观念也会影响教育者与时俱进,使教育者更新拓展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彼此形成一个相互影响、互促共进的过程③。
  
  三、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与吸收转化的活动既是个体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要受其他方面的制约,具有受动性,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两重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和转化活动的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⑤毛泽东指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⑥接受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对象,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和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主的教育,必须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条件才能顺利进行。首先,接受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对教育内容和教育信息具有自主选择性。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不是盲从或消极被动,而是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这种选择实践通常指向明确的目的,总是选择那些符合自己“期待视野”的信息,并按照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念和认知习惯重新加以理解。其次,接受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独立的自我意识,使其具有强烈的思考理解欲望,已有的阅历经验和思辨能力又使理解、选择、评论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通过自我教育更新达到自身的超越。正是通过接受主体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动性的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被接受吸收与转化。
  
  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必然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对教育主体的被动性和受自身制约的受制性。第一,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是随着社会关系、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由环境决定的。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第二,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教育主体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精神状态,可以影响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和对理论内容的价值取舍,关系着接受主体如何运用正确的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并不断进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直接关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第三,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自身的规定和制约。接受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状况、思维认知水平、道德价值取向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内化和吸收外化过程。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吸收转化过程既受到其个体能动性的影响,又被受动性所制约,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更多地体现了其自主要求,受动性更多是体现社会的要求。
  
  四、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
  
  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即接受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认知的接受和情感的接受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大多数活动是在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驱使下进行的。心理学也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认知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决定着情感的性质和方向,情感又促进或阻碍认知的发展。只有当认知和情感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才能正确,认知才能深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掌握接受主体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的变化规律,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反映,是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能力是接受主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来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应用已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安排自身的行为价值取向。接受主体认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得失成败的首要标准。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向性心灵体验。情感在教育中的选择作用十分明显,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①情感是认知发生的内在动力,“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②。在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吸收和转化过程中,情感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③情感是联系认识和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实现认知向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情感体验是理论教育接受转化中正负效应的关键。没有情感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难以为接受主体内心接受,规范和引导其思想行为的教育目的也难以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认知参与的过程,更是情感介入的过程,情感在不同情况下会影响知识的接受和转化。社会变革过程中,受“工具理性倾向”的影响,部分接受主体思想意识呈现出功利化价值倾向,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中心倾向”使其习惯于更多考虑自己的需要,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并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进行选择和整合,较少从社会需要的立场来分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割裂或对立了理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性,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以单纯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显性教育路径己无法应对大众日益突出的‘去意识形态化’或意识形态冷漠化的心态现实,如果传统显性路径再普遍地存在着低水平的说教现象,反而会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心态的冷漠”④。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从理性的层面对教育对象进行理论灌输,提高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还需要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灵交流,提升其情感认同,使教育对象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协调统一、良性循环,产生知情互促的和谐心理状态,在激发调动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悟、认同和接受。
  
  五、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
  
  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思想理论和信仰由知向行的转化,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内化外化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态度的改变是一个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的过程。内化是把情感认同的信念同已有的信念联系起来,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吸收、认同与接受,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①。列宁曾将认识过程简要的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②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直到新的质变的过程。认识发生学也认为,认识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反复递进的过程。由此可见,认识和行为的形成是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迂回曲折发展的过程。
  
  “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③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使理性认识通过感性体验,实现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内化是接受主体将教育过程中传授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形成用以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外化是接受主体将自身内化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与外化在此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依据,不经过内化,个体就不可能接受,外化也不可能存在。外化是接受的实现形式,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接受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想观点并不牢固,思想正确与否不是以其主观判断为标准,而是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和社会规范为标志,即接受主体获得的观念必须投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检验才能使之深化,进而形成用以指导其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即内化。教育目的不能仅停留在理解认同的知性水平上,内化的最终结果必须由能动的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即外化。内化外化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过程的主线,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客观标准。认知主体的内化与外化是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发展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阐明认识的发展过程,概括了人类认识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④教育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信息(理论、思想、规范、要求等)通过注意、理解和整合最终形成稳定的理想信念、并转化为行为品质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否顺畅,不但受到认知参与和情感介入的相互影响,受到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教育者自身素质、教育内容和教育媒介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思想整合和思想斗争,内化和外化也只有在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之间的各个环节中反复运行才能逐步实现。因此,接受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逐步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实践行动,必然会经历一个循环往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是贯穿始终的,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各个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反映,是对基本矛盾运行规则和趋势的揭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内在规律,对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价值的研究视阈。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相关文章:

SCSI冗余路径软件的研究与实现08-06

以探究学习实现主动内化08-17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08-16

生命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08-24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规律08-17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08-17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08-17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08-16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