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行政管理论文>管理科学论文>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时间:2023-02-20 08:26:30 管理科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实践
  
    (一)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我院从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总体趋势出发,进行了建院50年来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运行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要求、与国际基本接轨的体制结构和制度体系。
    1.科技布局与组织结构调整
  我院相继组建了由若干研究所组成的跨学科或跨地域的知识创新基地,整合了一批同领域或地域的研究所,组建了若干大型研究机构,如数学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新建了地球环境研究所、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等2个研究所,正在筹建基因组研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组建了若干非法人研究单元。
  按照“高起点、高目标、高标准”的原则,严格进入试点程序,基本完成了研究所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全院研究机构由1998年的119个减少到目前的84个,其中14个技术开发型研究单位转制成为企业,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行了院部和分院机关的改革。
  我院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确立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质科学与新材料等9个优先发展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创新项目、重要方向性项目和领域前沿项目。
  经国务院批准,我院率先进行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院所两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截止2002年底,院属企业已完成改制357家,占需改制企业总数的93%。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我院对研究生教育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体系。
    2.运行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我院全面改革了用人制度。普遍实行了以“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开放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聘任制,取消了传统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初步建立了“岗位聘任、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新型用人制度。
  建立了新型分配制度。全面实行了体现绩效优先原则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了法定代表人年薪制,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科技将帅人才的积极性。
  改革了资源配置制度。确定了“整体规划、保证重点、择优支持、鼓励竞争、优化配置、动态调整”的资源配置方针,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资源集成和提高使用效率的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按照“质重于量、分类评价、公开公正、科学严肃”的原则,对研究所逐年进行以科技创新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绩效优秀的研究所给予奖励,对少数相对发展较慢的研究所则扣减试点经费。研究所也普遍建立了对研究室(组)及个人的考核评价制度,部分研究所还主动试行了国际评估。
  深化了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我院按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所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与完善了向地方选派科技副职和吸收地方领导干部到我院挂职工作的制度。
    (二)人员结构调整与队伍建设
  我院大力加强了创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动态更新的创新队伍,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已顺利实现。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青年科技骨干迅速成长。截止2002年底,我院共有35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占全国总数的35%,其中6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70人担任了所级以上领导职务,27人次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在财政部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和“百人计划”等,共招聘836位优秀科技人才,其中1998年以来从海外吸引杰出人才580人,有155人入选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队伍结构趋于合理。调整后,各试点单位科研岗位占岗位总数的83.7%,管理岗位占8.9%,技术支撑岗位占7.4%。在岗位聘任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7.5%,硕士学位占21%。中青年已成为科技队伍的主体,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74.6%,45岁以下的研究员占研究员总数的54.8%。
  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队伍发展迅速。2002年,全院在学研究生总数达2.3万人,较1998年增加了一倍,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万人;在站博士后1300人,较1998年增加71%。
    (三)科技竞争能力与成果产出
  在知识创新试点推动下,我院科技竞争能力显著提高,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质量的论文与专利产出快速增长,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迅速。
    1.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创新贡献
  相继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籼稻全基因组草图、全基因组精细图以及粳稻4号染色体精细图,研究成果分别发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上,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强国之一。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大鼠附睾中一种抗菌肽基因及其生物功能,对解决精子成熟异常所引起的不孕、研究男性避孕药物,解决我国的人口与健康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了成年体细胞克隆牛群体,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世界一流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为世界上掌握该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为实现我国家畜克隆胚胎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围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部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开展了青藏高原水资源、江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新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等调查,取得了一批反映区域生态现状与演变的原始数据,建立了5个试验示范区,为我国西部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提出了资源保育与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重要农作物优质高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创造并推广了“双层双株”棉花栽培新模式,1999年在5.3亩试验棉田上创造了亩产257.8公斤的世界纪录;选育出抗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号”,其蛋白质含量达到国际一级优质小麦标准,已进入大面积示范阶段。
  在国际上首次从生产源头上解决了铬盐行业重金属污染的难题,实现了铬渣的零排放和铬资源多组分浓度利用的生态工业新模式,对推进我国铬盐行业的绿色革命具有重要作用。
    2.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创新成果
  我院研制成功的“龙芯”芯片,体系结构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人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芯片;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实现了高性能和通用性的和谐统一,在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如机群操作系统和并行编程环境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了“红旗Linux”操作系统并推向市场,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千吨级中试规模装置上打通了流程,成功取得了第一批合成油粗样品,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煤合成油催化剂和浆态床反应器的核心技术,为合成油工业示范及其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解决了高性能机器人研制与工程应用中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系列产品,为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和家电等行业提供了机器人设备与系统,为企业新增产值近90亿元。
  承担了神州载人飞船应用系统总体工作,研制了有效载荷和相关材料与器件,开展了生物、材料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战略方面军,我院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方面还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3.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创新成果
  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成功制备出超长、定向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发现了碳纳米管在室温下具有优异的储氢性能;在世界上率先制备出高纯、高密度、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能的纳米铜。
  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合成了6种远离稳定线的重丰中子新核素和10种质子滴线核区新核素;在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了高温长时间可重复等离子体放电和高参数等离子体放电,该装置成为世界仅有的2个可进行高参数稳态条件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验装置之一。
  在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方面,提出了溶剂促簇能力等若干重要创新概念,不仅对理解有机分子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有机合成反应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探索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古生物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新的脊索动物海口虫的发现,揭示了脊椎动物祖先阶段特征,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人类重塑生命历史的一项惊人成就”;辽西中生代鸟类及鸟类的早期演化研究,填补了从始祖鸟到现代鸟之间进化的空白环节;在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鸟类羽毛起源、哺乳动物和真兽类起源等研究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述研究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4.高质量的论文与专利产出快速增长
  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授奖数的比例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01年,我院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44.4%。自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我院每届均有科学家获奖。
  近年来,我院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SCI论文数已由1998年的3200余篇上升到2000年的6000余篇;论文质量大幅提高,1998年至2001年,我院在《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上共发表论文74篇;在我国发表高水平论文最多的前20名科研机构中,几乎均为我院研究所。全院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在2001年全国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科研院所中,均有一半是我院研究所。
  我院科技论文产出已达到发达国家综合性国立科研机构的可比水平。自1999年起,我院发表的SCI论文总数已超过德国马普学会;科学论文质量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在《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从1998年相当于德国马普学会的五分之一左右上升到2001年的近三分之一。
    5.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迅速
  高技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明显增加。全院高技术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税近5年来持续高速增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全院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474亿元,利税总额56亿元,所有者权益143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
  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我院与地方和企业合作的项目达5300余项,2001年为地方区域经济产生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35亿元。
    (四)开放联合与国际合作
  我院积极推动与大学、企业和地方的合作。首批试点单位水土保持研究所整建制进入新成立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院与广东省共建华南植物园,与北京市共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与海尔集团、英国石油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共建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与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共建了若干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
  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多层次、有重点、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我院科学家圆满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使我国成为参加该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由我院数学家牵头,首次在我国成功组织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实验室”已成为中法两国科技界在高技术领域合作的成功典范;我院与美国科学院持续多年在两国轮流举行中美青年科学家前沿科学研讨会,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了一批青年科学家小组;我院近400位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
    二、从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快建设适应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是关系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战略举措。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观念和理论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网络,它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
  ——从创新单元看,国家创新体系由国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与社会研发机构等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分工明晰,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相互协同。其中,国家科研院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围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活动;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基地;企业则是应用新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主体。
  ——从创新过程看,知识创新活动是经济价值链中核心的一环,国家创新体系由知识生产、知识流动、知识应用等部分组成。国家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竞争前和公共性的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与创新,在市场机制失效区域提供必要的创新科技源头供给,为企业和全社会提供知识与技术基础和创新人才。
  ——从创新环境看,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规范的市场环境;需要发达的教育平台、信息平台、文化平台和法制平台的支撑;需要崇尚创新、严谨求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和诚实守信、顾全大局、协力合作的团队精神。
  ——从系统调控看,国家创新体系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机制。技术交易、风险投资等中介活动的健康发育是建立体系内各创新单元有机联系与自我调节机制必不可少的因素。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科技和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资源配置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国家目标的实现和系统的整体有序。国家科研院所与研究型大学则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承担调整国家科技布局的重任,成为国家有效调控知识要素最重要的思想库和知识库。
    (二)进一步明确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思路
  本世纪头20年,

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重要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若干重大与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如我国的科学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仍然较弱;我国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要求,与国际一流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社会对科技投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技投入总量和占GDP的比例较低,全社会共同支持科技发展的环境和良性循环的机制尚未形成等。
  我们在考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既要关注现实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紧密围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冷静分析我国国情和自身科技实力,借鉴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
  一是要坚持创新能力建设与构建体系内外相互联系并重的建设方针,大力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科学方面,大力提倡原始创新,将传统的学科政策转变为创新政策,改变“大而全”的布局思路,优先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学家和科学团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优先支持一些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技术方面,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竞争前研发合作,大幅度提升高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能力,在多数领域主要采用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模式,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在具备条件的某些产业或产业发展的某些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跃式发展;在少数关系国家中长期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具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能力,占领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制高点。
  二是要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采取新的人才政策,全面提升我国科技队伍的整体水平。坚持德才兼备、立足培养的原则,对于那些立足国内、具有共同发展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科技带头人给予重点支持;调整引进人才的政策思路,加快现有人才的国际化,在继续欢迎广大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基础上,从以提供相对优厚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主,转向以在平等竞争前提下提供发展机会为主,按需引进,竞争择优,提高层次,保证质量;充分承认创新人才的价值,建立符合人才市场价值规律的高级人才分配制度;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养。
  三是要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在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建立全社会分层次、多元化、良性循环的科技投入机制,保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公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投入,应主要集中在公共性和竞争前科技领域、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科研基地等方面。在竞争性领域,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必要的利益机制等途径,激励企业主动、积极、自觉地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同时,通过税收等政策杠杆,鼓励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科技事业的投入。
  四是要加强整体设计,立足深层次改革,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我国正在进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是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现有科技体制的简单调整或原有建制的完善,而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设计和主动的部署。我国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制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我们必须从抓住机遇,从整体设计入手,对原有科技布局和制度体系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与改革,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的要求。
    三、我院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路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我院确立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为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我院制定了新时期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推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深入发展的重点。
  新时期发展战略由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是核心,科技创新人才战略是关键,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础。
    (一)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大幅度迅速提升我院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其总体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将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高竞争力的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实现我院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拟分三步走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
  ——至2005年,全面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作目标,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至2010年,全面实现我院10年发展蓝图: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成为国家科技思想库;成为我国培养和造就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成为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重要代表。
  ——至2020年前后,在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上实现跨越发展,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力量,成为我国初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态势出发,实现由“自我完善”转向以世界水平看科学创新发展、以国际竞争能力看技术创新目标跨越。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为主,从以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从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转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和优选创新领域;从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转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有条件的研究所和研究领域要率先达到国际一流的科学水平,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目标是:
  ——至2005年,初步形成目标明确、导向清晰、分类管理、各精其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技队伍、管理队伍、支撑队伍和产业化队伍;全面实行岗位聘任、项目聘用与流动人员三结合的用人制度;基本完成转岗分流,建立人员流动与动态更新的机制。
  ——至2010年,拥有数十名率先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开创新领域的科学家,拥有数十名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科技和管理专家和百余个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团队,造就数十名优秀的科技企业家,队伍规模适度发展。
  ——至2020年,形成与我院科技战略地位相适应、具有强大竞争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和国际化

的人才结构,整体水平基本与科技发达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相当。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调整人才引进计划,立足实践培育人才。按照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积极推动用人主体到位,实行“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的人才选聘办法,将人才引进的决策权交给研究所,鼓励研究所建立人才公平竞争的平台。
  二是造就战略管理专家,建设职业管理队伍。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在管理实践中造就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能够总揽全局的战略管理专家,培养一批能够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具有领导才能的组织管理专家,形成一支精通管理业务的职业管理队伍,探索有利于职业化管理队伍建设的培训、评价、激励与约束的制度体系。
  三是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全面提升队伍质量。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我院结合高水平研究工作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和导师的学与教的动力机制问题。改革现行的博士后管理模式,适度发展全院博士后规模,鼓励研究所招收外籍博士后研究人员。制定并实施继续教育计划,全面提升我院队伍的整体质量。
  四是明确分类评价标准,完善有效激励机制。明确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员、成果转化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的不同评价标准,建立整体有序、导向明确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引导各类人员在共用发展理念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我院创新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科技创新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在实施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战略的同时,从体制、机制、资源、文化等方面入手,实施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建立我院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其主要内涵是:建立科技布局适时调整与自主优化的机制;建立创新队伍动态流转与更新的机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我院不同性质工作特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以国家预算为基础、能够充分吸纳和有效集成社会资源的机制;建设有利于我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文化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我国新世纪新时期的战略目标,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相关文章: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08-16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08-15

创新林业体系改革08-16

创新人才服务体系服务现代社会建设08-16

创新人才服务体系服务现代社会建设08-15

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08-07

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08-07

大学数学网络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08-05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能力本位”理念与制度创新08-05